「拿出旅者的能力」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旅者的背影
#11
這兩天在家。
關注著新聞訊息,再三檢視行程。
和旅伴反覆討論、各自靜坐思考。
終於決定,延後出發。
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畢竟假期不易,規劃不易,時機不易。
關於蜜月,我和旅伴都花了許多時間精神討論規劃。
在疫情之後,我們不斷地把願望縮小,在疫情之下,我們都很渺小。
決定之後,我和旅伴分頭打了幾通電話:
租車、飯店、餐廳…將原本行程或取消或延後。
所幸電話另一頭,總是溫暖寬慰的聲音,
「沒關係的,疫情這種特殊狀況…歡迎你們再來!」
大家都一樣,一樣陷入的困境,
這是大家的困境,我們一起。
是時候拿出旅者的能力,
獨立旅行的經驗告訴我們:變化總趕著計畫先到。
幸運的是,我們仍保有健康,仍保有選擇。
出發,是給未來的許諾。
我和旅伴向每個聲音致歉、道謝,
並且誠摯地送上祝福,大家都要好好的,平安健康,再聚。
(本文寫於5月疫情爆發之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84內容數
相信閱讀是一種看見, 寫作是一種實踐。 練習著喜歡的生活, 邀請喜歡的人進來, 一起讀和寫,好好陪伴和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ogether is Better 的其他內容
#10 如果移動能讓心裏開花,那我願相信此刻停留,即是滋養心中花園,最好的時刻。
#9 對於彼此,不是要求、而是邀請。 如果能夠一起,那就同行;如若沒有意願,那就自在。
#8 旅途中的前進,與自己、與旅伴, 也有一些始終陪伴著得人。 心中有想念,不妨就告訴他吧。
#7 「在這喧囂的世界, 一個人到西伯利亞森林住半年」
#6 為什麼要去蜜月旅行呢? 這件事是我想與旅伴在出發前進行的思考。
#5 結束忙碌工作的晚上,想吃什麼呢?
#10 如果移動能讓心裏開花,那我願相信此刻停留,即是滋養心中花園,最好的時刻。
#9 對於彼此,不是要求、而是邀請。 如果能夠一起,那就同行;如若沒有意願,那就自在。
#8 旅途中的前進,與自己、與旅伴, 也有一些始終陪伴著得人。 心中有想念,不妨就告訴他吧。
#7 「在這喧囂的世界, 一個人到西伯利亞森林住半年」
#6 為什麼要去蜜月旅行呢? 這件事是我想與旅伴在出發前進行的思考。
#5 結束忙碌工作的晚上,想吃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想要去一個地方 興奮又期待 然後要先打包 行李箱要帶什麼 不選擇什麼 抱著什麼樣的心情 那個目的地的願景 通往未來也是旅程 我要帶什麼 又好多要放下了 行李箱不夠裝 很多人事物也不會再出現在未來 未來的那個自己是什麼樣子 就是現在決心斷捨離 就是現在決心新開啟 走 現在向未來的自己
明天一早就出發。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去過旅行(澳洲境外)我真的覺得是時候出去走走,從武漢肺炎到現在,我一直一直很努力,基本上沒有停過,其實不要說停,也許我比平常人還要做得double,所以我覺得我的這條橡皮真的快要斷了,我真的很想停一下。。。 也許是我的身體知道我快要休息了,我的抵抗力馬上慢下來,所
Thumbnail
回程的高鐵上,想著如何替這96個小時下標,才寫下一年前的旅行。 原本去年說好要去的旅行,被去年五月母親節那波疫情高峰打亂了節奏。一年後,疫情沒有更好(甚至還是疫情高原期),但還是決定實現一年前說好的旅行。 這次的旅行舉凡車票、住宿、客運、船票、機車等,所有交通工具住宿地點都由男子一手包辦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之前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寫這個主題, 不過前陣子有收到讀者的詢問,說自己之前第一次出國旅行最後旅程中行程一改再改,各種狀況導致行程必須更改和旅伴之間也有了磨擦。為了吸取這次旅行的失敗經驗(?作為下一次自助旅行的參考,想參考一下Norika都怎麼安排行程的。 剛好我最近身邊朋友也有發生類似的故事,去
Thumbnail
生活不似預期是常態,除非邊遊邊記,事後整理都應屬結論,標題並不怪。
05/13/2015 專案   旅行社交接的時間,又延了。 我希望能早點拿到出團資料,可以提早準備。 但也明白,這次的行程真的複雜,旅行社的同仁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準備。   交接後,拿了厚厚的資料。 注意事項上密密麻麻的字眼, 在我老花眼裏的朦朧中,變成一項項的專案。 想起以前上
疫情之間碰到相當多的事,除了金錢部份的結拒,還有身體欠安的恐懼,心情上讓我有點灰暗,遲遲不敢規劃旅行。 雖說去年也有一個短短的旅行,那是因為自己在聽到唐宏安跟布來恩的節目說到疫情解封後的旅行計劃,他們有說到"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疫情?"以及"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明年?"這句話讓我訂下了前往東京的貴
Thumbnail
當疫情使世界隔離,尋找旅行的勇氣成為許多人的訴求。作者回憶起旅行的樂趣,並回想李欣頻老師和旅行界的朋友,讓自己重新找回追尋世界的目的。這篇文章以內心掙扎與尋找勇氣的過程為主軸,值得分享。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想要去一個地方 興奮又期待 然後要先打包 行李箱要帶什麼 不選擇什麼 抱著什麼樣的心情 那個目的地的願景 通往未來也是旅程 我要帶什麼 又好多要放下了 行李箱不夠裝 很多人事物也不會再出現在未來 未來的那個自己是什麼樣子 就是現在決心斷捨離 就是現在決心新開啟 走 現在向未來的自己
明天一早就出發。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去過旅行(澳洲境外)我真的覺得是時候出去走走,從武漢肺炎到現在,我一直一直很努力,基本上沒有停過,其實不要說停,也許我比平常人還要做得double,所以我覺得我的這條橡皮真的快要斷了,我真的很想停一下。。。 也許是我的身體知道我快要休息了,我的抵抗力馬上慢下來,所
Thumbnail
回程的高鐵上,想著如何替這96個小時下標,才寫下一年前的旅行。 原本去年說好要去的旅行,被去年五月母親節那波疫情高峰打亂了節奏。一年後,疫情沒有更好(甚至還是疫情高原期),但還是決定實現一年前說好的旅行。 這次的旅行舉凡車票、住宿、客運、船票、機車等,所有交通工具住宿地點都由男子一手包辦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之前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寫這個主題, 不過前陣子有收到讀者的詢問,說自己之前第一次出國旅行最後旅程中行程一改再改,各種狀況導致行程必須更改和旅伴之間也有了磨擦。為了吸取這次旅行的失敗經驗(?作為下一次自助旅行的參考,想參考一下Norika都怎麼安排行程的。 剛好我最近身邊朋友也有發生類似的故事,去
Thumbnail
生活不似預期是常態,除非邊遊邊記,事後整理都應屬結論,標題並不怪。
05/13/2015 專案   旅行社交接的時間,又延了。 我希望能早點拿到出團資料,可以提早準備。 但也明白,這次的行程真的複雜,旅行社的同仁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準備。   交接後,拿了厚厚的資料。 注意事項上密密麻麻的字眼, 在我老花眼裏的朦朧中,變成一項項的專案。 想起以前上
疫情之間碰到相當多的事,除了金錢部份的結拒,還有身體欠安的恐懼,心情上讓我有點灰暗,遲遲不敢規劃旅行。 雖說去年也有一個短短的旅行,那是因為自己在聽到唐宏安跟布來恩的節目說到疫情解封後的旅行計劃,他們有說到"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疫情?"以及"你怎麼知道還會不會有明年?"這句話讓我訂下了前往東京的貴
Thumbnail
當疫情使世界隔離,尋找旅行的勇氣成為許多人的訴求。作者回憶起旅行的樂趣,並回想李欣頻老師和旅行界的朋友,讓自己重新找回追尋世界的目的。這篇文章以內心掙扎與尋找勇氣的過程為主軸,值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