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家的貓Fairy
連假回家,爸媽在整理老家,問我書櫃裡的書什麼要留下來?
書櫃裡有一小部分是我學生時期的相片,包括與同學來往的書信,這些雖然不會再去翻,但依然讓我捨不得丟,我留下來了。
家人說:「除了漫畫,看看還有什麼要留的?」書櫃裡最多的是出版書籍,最後我留下了藝術、某些詩集,吉本芭娜娜蘇童的小說。
莊子與老子,留下來了。
我的一些日記手札,也留下來了。準備有閒情逸致時翻翻看當時的靈感。(一時沒找到我的那些小速寫本,當時我很愛畫自畫像、為同學們速寫)
老家另外還有媽媽的嫁妝:菜櫥、衣櫥,都是懷舊感十足的實木。
阿嬤的嫁妝:一座衣櫥、一座訂做的旗袍衣櫃(小時候的貓曾躲進去還被我不小心關起來),我也都決定搬去我現在住的地方。
終於,我的新家增添了阿嬤與媽媽的老物件,是我偶爾做夢都還夢到的景物,我的童年回憶得以在新家延續。
人生不斷往前走,留下的是什麼?於家具,是不忍割捨的回憶,是期望延續的美好日常;於書本,是對我依然具有啟發性的哲學藝術。
人生繼續往前,未來我走了之後,又會有什麼被留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34內容數
「 我偏愛寫詩的荒謬 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 摘自 辛波絲卡<種種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猫の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事情只要被我們想出來,過不久,其他人也想得到。」 人類的集體潛意識的底脈是相連的,並且連的是古今中外的腦電波,跨越時空限制,包括未來人的腦電波,也在其中。所有的腦電波在同一片海洋裡泅泳著。 在這片海洋裡,每一小片波紋就是我們以為的「個體」。 每一個波紋,與別的波紋,不需
他感覺自己的身體像個宇宙,匯入了所有的雨水,越走越濕,越走越重。
如果我們不必寫得好呢?只為了想說一個感覺而寫。
「其實事情只要被我們想出來,過不久,其他人也想得到。」 人類的集體潛意識的底脈是相連的,並且連的是古今中外的腦電波,跨越時空限制,包括未來人的腦電波,也在其中。所有的腦電波在同一片海洋裡泅泳著。 在這片海洋裡,每一小片波紋就是我們以為的「個體」。 每一個波紋,與別的波紋,不需
他感覺自己的身體像個宇宙,匯入了所有的雨水,越走越濕,越走越重。
如果我們不必寫得好呢?只為了想說一個感覺而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舊家的房間,約莫六坪大小。承載了我從國小童年起一直到搬離後三十多年的生活軌跡。 離開以後,將近十年的時間,滿滿的回憶,就只是封存在那樣小小的空間裡,靜待時光分解。 分解掉的,是碎成渣的塑膠分頁資料夾。是被衣魚啃得歡歡的一些紙片。 我有一個抽屜的空白信紙和貼紙,大概是國小到國中這段時間累積出來的成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家中陳設的物品以及背後的故事和情感。除了介紹,也著重在承載的經歷和記憶。未來搬家時應該記錄這些角落,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感留住。
Thumbnail
最開始兩句記得是七、八年前寫就,一直未能補全,直到前幾日,不自覺吟誦起來,才終於賦予這首詩完整。 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想的情景,是走進舊家後方的廢棄宅院,陽光從生鏽的鐵窗灑落,灰塵旋繞不已,雖然我從未在這房子住過,但從小便往這稱得上危樓的屋子裡跑,翻過許多祖父時代的物品,見過許多父輩留下的痕跡
一個詞能引出的回憶,遠比想像中多。 這是我的故事,你不需要憤慨,或是流淚。
Thumbnail
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廖心筠 我不太會收納,要有點刻意才能保持整齊,看到書名 噹!這是我該學習的方向。 我很佩服有家庭的人能夠把家庭整理的很有溫度,但該“如何”開始深埋我心,這本書有一金句『人生走到盡頭,最後我們只需要愛和空間就足夠。』但真的是這樣嗎? 另一個金句『唯有受到重視,物品的存在才
Thumbnail
幾年前老家整修,媽媽請了長年幫忙打掃的阿姨,一起清掉了我們姐弟堆在家裡,再也用不著的東西。 弟弟專程南下,但媽媽覺得該丟的東西都丟了,包括弟弟珍藏多年的黑膠唱片。 唯一沒丟的,是我們滿櫃子的書。 「幹嘛丟唱片,留下書?」弟弟心痛不已。 「你們不是向來不准我丟書嗎?」媽說。 沒錯,嗜書如命的
吸引我的,有一部份是書名 是購物書? 食記? 還是其它 翻閱之際才明白,不論歲月如何流逝 能讓我翻閱的,幾乎都是散文類別的書籍 作者的筆觸細膩,字裡行間總能把我帶到一個個場景 穿越每一個街景、每一個場景,以及每一份對於老舊事物的想念 但更多的是,對於母親的想念 這份想念,並為因時光的流轉而消失
Thumbnail
一套從台灣來的昆蟲記,一段對童年的回憶。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舊家的房間,約莫六坪大小。承載了我從國小童年起一直到搬離後三十多年的生活軌跡。 離開以後,將近十年的時間,滿滿的回憶,就只是封存在那樣小小的空間裡,靜待時光分解。 分解掉的,是碎成渣的塑膠分頁資料夾。是被衣魚啃得歡歡的一些紙片。 我有一個抽屜的空白信紙和貼紙,大概是國小到國中這段時間累積出來的成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家中陳設的物品以及背後的故事和情感。除了介紹,也著重在承載的經歷和記憶。未來搬家時應該記錄這些角落,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感留住。
Thumbnail
最開始兩句記得是七、八年前寫就,一直未能補全,直到前幾日,不自覺吟誦起來,才終於賦予這首詩完整。 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想的情景,是走進舊家後方的廢棄宅院,陽光從生鏽的鐵窗灑落,灰塵旋繞不已,雖然我從未在這房子住過,但從小便往這稱得上危樓的屋子裡跑,翻過許多祖父時代的物品,見過許多父輩留下的痕跡
一個詞能引出的回憶,遠比想像中多。 這是我的故事,你不需要憤慨,或是流淚。
Thumbnail
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廖心筠 我不太會收納,要有點刻意才能保持整齊,看到書名 噹!這是我該學習的方向。 我很佩服有家庭的人能夠把家庭整理的很有溫度,但該“如何”開始深埋我心,這本書有一金句『人生走到盡頭,最後我們只需要愛和空間就足夠。』但真的是這樣嗎? 另一個金句『唯有受到重視,物品的存在才
Thumbnail
幾年前老家整修,媽媽請了長年幫忙打掃的阿姨,一起清掉了我們姐弟堆在家裡,再也用不著的東西。 弟弟專程南下,但媽媽覺得該丟的東西都丟了,包括弟弟珍藏多年的黑膠唱片。 唯一沒丟的,是我們滿櫃子的書。 「幹嘛丟唱片,留下書?」弟弟心痛不已。 「你們不是向來不准我丟書嗎?」媽說。 沒錯,嗜書如命的
吸引我的,有一部份是書名 是購物書? 食記? 還是其它 翻閱之際才明白,不論歲月如何流逝 能讓我翻閱的,幾乎都是散文類別的書籍 作者的筆觸細膩,字裡行間總能把我帶到一個個場景 穿越每一個街景、每一個場景,以及每一份對於老舊事物的想念 但更多的是,對於母親的想念 這份想念,並為因時光的流轉而消失
Thumbnail
一套從台灣來的昆蟲記,一段對童年的回憶。
Thumbnail
去年 10 月從高雄搬回台北後,首要之務就是重新整頓居住空間,特別是我那過去 20 幾年來厭惡的房間。 我丟了很多東西,屬於我的、不屬於我的。除了物品,我也下定決心丟掉陪我一路長大的鵝頭牌木書桌,以及父親生前使用的大辦公桌。然而下決策的是我,母親卻比我還糾結。在預告要丟那書桌後,她不只一次透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