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釣寒山雪:柳宗元的得意與失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提到古文大師,就會讓人想到唐宋八大家,而唐朝唯二被選上的,則是韓愈與柳宗元。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韓愈的生平,為了養家而急於求官,當官前多少需要阿諛奉承,甚至不斷寫信給權貴。但是韓愈當官後,卻有自己的堅持,即使得罪人也在所不辭。因此我給了韓愈一文的標題是「堅持與妥協」。

在聽完了北京師範大學康震教授所介紹的柳宗元之後,這次我給柳宗元的標題是「得意與失意」,原因就讓我們一起繼續看下去吧!

與韓愈同時代的柳宗元,求官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因為柳宗元出自河東望族,是個世代為官的家族。21歲就考上進士的柳宗元,在那「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唐朝裡,更顯得他才華出眾。30歲不到就官拜六品,甚至擔任監察御史,仕途可謂一帆風順。

然而,這樣官運亨通的柳宗元,怎麼又會寫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麼孤寂的詩文呢?

這就得由柳宗元33歲那年說起。這年唐德宗駕崩,唐朝唯一一位嫡長子身分繼承大統的唐順宗即位。為了一掃安史亂後的宦官的亂政,唐順宗重用了王叔文、柳宗元等人進行改革,史稱「永貞革新」。這場革新受到了宦官、藩鎮的反對,加上順宗本人曾經中風,口齒不清,龍體欠安下,宦官、藩鎮擁立太子與革新派進行抗衡。為了不讓權力消逝下,革新派力阻太子即位。可惜事與願違,中風的皇帝終究敵不過宦官藩鎮所施加的壓力,於八月讓位給太子,這就是歷史上的「永貞內禪」。

這位太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憲宗,安史亂後一度中興唐朝的大有為皇帝,史稱「元和中興」或是「憲宗中興」。然而,無論唐憲宗如何地大有為,如何的英明,對於永貞革新期間,一直阻礙自己即位的革新派,可說是恨之入骨。因此這位中興了唐朝的皇帝,選擇把這十位革新派一一放逐到各地,每每讀到這兒,就覺得相當的可惜。如果有這十位革新人士的幫忙,唐憲宗是否更能重振大唐聲威?然而歷史的悲劇卻是讓這兩群人成為仇敵,押錯邊的柳宗元從此被貶官到各地。

題外話,讓位給兒子的唐順宗,五個月後逝世於宮中。是病死?還是被毒死?歷史課本上總告訴我們唐朝宦官擁有廢立皇帝的大權,從順宗被迫讓位讓往生,更讓人體認到那段歷史的血腥與悲哀,身為萬人之上的皇帝,竟然會被身旁最卑賤的宦官掌控生殺大權呢!?

言歸正傳,身為世家大族卻被貶官的柳宗元,心中的痛不是我們所能體會。但令柳宗元更痛的是13歲訂婚,24歲完婚的他,妻子卻在他27歲時去世。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尚未幫柳家延續香火的柳宗元,此時遭到貶官,不再是人人稱羨的名門望族下,怎麼還會有出身豪門的女子願意嫁給他?在那個講求門當戶對的時代裡,河東柳氏怎能跟一般的平民通婚?

柳宗元最終在沒有續娶下,與沒有正式結婚的女子生下兩男三女。「門當戶對」這四個字看似簡單,卻曾經是許多時代的悲劇。因為要「門當戶對」,犧牲了多少真心相愛的佳偶,也讓不少人無法獲得該有的名分。

另一方面,離開權力核心的柳宗元,體認到自己無法回到京城後,除了遊山玩水外,更重要的是他寫下了許多寓言故事來表達他的理念。像是眾所周知,國文課本上也一定會選錄的〈黔之驢〉,除了讓我們學會黔驢技窮的成語外,也似乎在暗示我們,保持一點點神秘感,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43歲時,柳宗元終於等到允許他返回京師的詔書,可惜卻因為好友劉禹錫一首詩得罪權臣的牽連下,再次被貶官到遠在廣西的柳州。47歲時,唐憲宗大赦天下,柳宗元終於可以回到京師的時候,詔書還沒有送到遙遠的柳州,柳宗元卻已病逝。

綜觀柳宗元一生,身為名門望族的他在33歲前享盡了權力的滋味。但往後的十多年裡,他被貶官到各地,遊歷在大自然中他看透了人世的道理。或許是害怕再次受到政治迫害,他假托寓言故事來表達想法。為了傳宗接代,不惜拋下名門望族的身分,但卻也礙於時代的壓力下,無法給予女子該有的名分。在得意與失意中度過一生的柳宗元,或許也正因為有這些經歷,才能寫出一篇篇撼動人心的文章吧!再次印證了司馬遷曾說過的一句話:「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沒有這些經歷,柳宗元哪能淬鍊出如此精湛的文章?哪能被後世推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壓力使人進步,挫敗使人成長,在柳宗元的身上,我們也能體認到這個道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鱷魚把拔的沙龍
1會員
10內容數
鱷魚把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02
本以為只是一個笑話,卻讓自己花了點時間來找資料比對,這種感覺還是挺有趣的。果真,不用擔心找不到可以研究的問題,因為問題隨時都在你我身邊,只是有沒有用心去發現它們而已。
Thumbnail
2021/11/02
本以為只是一個笑話,卻讓自己花了點時間來找資料比對,這種感覺還是挺有趣的。果真,不用擔心找不到可以研究的問題,因為問題隨時都在你我身邊,只是有沒有用心去發現它們而已。
Thumbnail
2021/11/01
你對漢文帝的了解有多少?
Thumbnail
2021/11/01
你對漢文帝的了解有多少?
Thumbnail
2021/10/31
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的韓愈,一生中堅持「文以載道」而反對當時流行的駢文,堅持捍衛儒家、排斥佛老,領導著唐代以降的古文運動風潮,並且提倡師道的重要。但為了養活全家,他也有所妥協,必須寫信給宰相以求取官職,必須多寫墓誌銘以維持家計等等,真可謂「一錢逼死英雄漢」。
Thumbnail
2021/10/31
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的韓愈,一生中堅持「文以載道」而反對當時流行的駢文,堅持捍衛儒家、排斥佛老,領導著唐代以降的古文運動風潮,並且提倡師道的重要。但為了養活全家,他也有所妥協,必須寫信給宰相以求取官職,必須多寫墓誌銘以維持家計等等,真可謂「一錢逼死英雄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寒窯賦》作者呂蒙正,北宋大臣。三次登上相位。後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出身貧寒,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勤奮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他寫了一段《破窯賦》又稱《寒窯賦》、《命運賦》、《勸世章》。該文讀來朗朗上口,將社會情理、人情冷暖、現實無奈、事物規律和三綱五常寫得
Thumbnail
《寒窯賦》作者呂蒙正,北宋大臣。三次登上相位。後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出身貧寒,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勤奮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他寫了一段《破窯賦》又稱《寒窯賦》、《命運賦》、《勸世章》。該文讀來朗朗上口,將社會情理、人情冷暖、現實無奈、事物規律和三綱五常寫得
Thumbnail
「無忌,這八風營是什麼玩意,你可有眉目?」 弘化通守府,李世民看著近日平亂戰報的副本。其中齊郡張須陀破敵的報告,特別引人注目。 以不到萬人的官兵,擊破了左孝友的十萬山賊。而張須陀只稱:「列八風營以逼之,復分兵扼其要害。孝友窘迫,面縛來降。」 這些,都是由李淵安排在楊廣身邊的親信,轉錄而來的副本。
Thumbnail
「無忌,這八風營是什麼玩意,你可有眉目?」 弘化通守府,李世民看著近日平亂戰報的副本。其中齊郡張須陀破敵的報告,特別引人注目。 以不到萬人的官兵,擊破了左孝友的十萬山賊。而張須陀只稱:「列八風營以逼之,復分兵扼其要害。孝友窘迫,面縛來降。」 這些,都是由李淵安排在楊廣身邊的親信,轉錄而來的副本。
Thumbnail
「天下明德,始於虞舜。」 盧太翼看著跪在面前的弟弟盧德,久久不發一語。心中不斷迴盪著的,就是那句讖文。 這並不是他的親弟弟,畢竟,盧太翼本不姓盧。他本名章仇翼,乃隋氏二朝最受信賴的術士。楊廣賜其盧姓,也是希望能好好管管盧家。 思及此,章仇翼不自覺的冷哼一聲,但盧德仍是跪伏不動。
Thumbnail
「天下明德,始於虞舜。」 盧太翼看著跪在面前的弟弟盧德,久久不發一語。心中不斷迴盪著的,就是那句讖文。 這並不是他的親弟弟,畢竟,盧太翼本不姓盧。他本名章仇翼,乃隋氏二朝最受信賴的術士。楊廣賜其盧姓,也是希望能好好管管盧家。 思及此,章仇翼不自覺的冷哼一聲,但盧德仍是跪伏不動。
Thumbnail
「古大篆『卯』字讀當言『柳』,古『柳』『卯』同字」。 根據《三國志注》作者裴松之的考證,因為「卯」讀做柳,所以「劉」「留」「聊」「柳」其實本來都是形聲字。 是王莽時代在拆「卯金刀」,所以把卯用來借代昴,後來就亂了。 賈是大姓沒錯,結親的對象也不會太撿角啦。 柳元景決定多施仁義,少做殺傷。 結果呢?
Thumbnail
「古大篆『卯』字讀當言『柳』,古『柳』『卯』同字」。 根據《三國志注》作者裴松之的考證,因為「卯」讀做柳,所以「劉」「留」「聊」「柳」其實本來都是形聲字。 是王莽時代在拆「卯金刀」,所以把卯用來借代昴,後來就亂了。 賈是大姓沒錯,結親的對象也不會太撿角啦。 柳元景決定多施仁義,少做殺傷。 結果呢?
Thumbnail
南朝劉宋的皇帝,是非常有特色的。 劉裕篡晉而立,長子繼承。然後被廢,三子宋文帝得立。 宋文帝死後,長子繼承。然後三子宋孝武帝與宗室起義,討滅現帝。 宋孝武帝死後,長子繼承。又被殺害,宋明帝劉彧即位。 劉彧死後,長子繼承……看到這邊還沒有感受到那個鬼打牆,我也算是服啦。 劉駿,劉義宣,與宣戰者臧質。
Thumbnail
南朝劉宋的皇帝,是非常有特色的。 劉裕篡晉而立,長子繼承。然後被廢,三子宋文帝得立。 宋文帝死後,長子繼承。然後三子宋孝武帝與宗室起義,討滅現帝。 宋孝武帝死後,長子繼承。又被殺害,宋明帝劉彧即位。 劉彧死後,長子繼承……看到這邊還沒有感受到那個鬼打牆,我也算是服啦。 劉駿,劉義宣,與宣戰者臧質。
Thumbnail
綜觀柳宗元一生,身為名門望族的他在33歲前享盡了權力的滋味。但往後的十多年裡,他被貶官到各地,遊歷在大自然中他看透了人世的道理。或許是害怕再次受到政治迫害,他假托寓言故事來表達想法。為了傳宗接代,不惜拋下名門望族的身分,但卻也礙於時代的壓力下,無法給予女子該有的名分。
Thumbnail
綜觀柳宗元一生,身為名門望族的他在33歲前享盡了權力的滋味。但往後的十多年裡,他被貶官到各地,遊歷在大自然中他看透了人世的道理。或許是害怕再次受到政治迫害,他假托寓言故事來表達想法。為了傳宗接代,不惜拋下名門望族的身分,但卻也礙於時代的壓力下,無法給予女子該有的名分。
Thumbnail
杯盞漸涼,庭心一寸雪,李白胸中熱血翻騰,眼底所見,俱是綠意盎然。來了,來了,春天來了。詩人生性浪漫、瀟灑不覊,“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恰恰悖離了政治的現實與殘酷。李璘的良圖在唐肅宗眼裡,就是謀反,就是不臣之心。加入永王幕府不到三個月,李璘兵敗而亡,李白也墜入了絕望的深淵。
Thumbnail
杯盞漸涼,庭心一寸雪,李白胸中熱血翻騰,眼底所見,俱是綠意盎然。來了,來了,春天來了。詩人生性浪漫、瀟灑不覊,“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恰恰悖離了政治的現實與殘酷。李璘的良圖在唐肅宗眼裡,就是謀反,就是不臣之心。加入永王幕府不到三個月,李璘兵敗而亡,李白也墜入了絕望的深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