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釣寒山雪:柳宗元的得意與失意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提到古文大師,就會讓人想到唐宋八大家,而唐朝唯二被選上的,則是韓愈與柳宗元。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韓愈的生平,為了養家而急於求官,當官前多少需要阿諛奉承,甚至不斷寫信給權貴。但是韓愈當官後,卻有自己的堅持,即使得罪人也在所不辭。因此我給了韓愈一文的標題是「堅持與妥協」。
在聽完了北京師範大學康震教授所介紹的柳宗元之後,這次我給柳宗元的標題是「得意與失意」,原因就讓我們一起繼續看下去吧!
與韓愈同時代的柳宗元,求官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因為柳宗元出自河東望族,是個世代為官的家族。21歲就考上進士的柳宗元,在那「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唐朝裡,更顯得他才華出眾。30歲不到就官拜六品,甚至擔任監察御史,仕途可謂一帆風順。
然而,這樣官運亨通的柳宗元,怎麼又會寫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麼孤寂的詩文呢?
這就得由柳宗元33歲那年說起。這年唐德宗駕崩,唐朝唯一一位嫡長子身分繼承大統的唐順宗即位。為了一掃安史亂後的宦官的亂政,唐順宗重用了王叔文、柳宗元等人進行改革,史稱「永貞革新」。這場革新受到了宦官、藩鎮的反對,加上順宗本人曾經中風,口齒不清,龍體欠安下,宦官、藩鎮擁立太子與革新派進行抗衡。為了不讓權力消逝下,革新派力阻太子即位。可惜事與願違,中風的皇帝終究敵不過宦官藩鎮所施加的壓力,於八月讓位給太子,這就是歷史上的「永貞內禪」。
這位太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憲宗,安史亂後一度中興唐朝的大有為皇帝,史稱「元和中興」或是「憲宗中興」。然而,無論唐憲宗如何地大有為,如何的英明,對於永貞革新期間,一直阻礙自己即位的革新派,可說是恨之入骨。因此這位中興了唐朝的皇帝,選擇把這十位革新派一一放逐到各地,每每讀到這兒,就覺得相當的可惜。如果有這十位革新人士的幫忙,唐憲宗是否更能重振大唐聲威?然而歷史的悲劇卻是讓這兩群人成為仇敵,押錯邊的柳宗元從此被貶官到各地。
題外話,讓位給兒子的唐順宗,五個月後逝世於宮中。是病死?還是被毒死?歷史課本上總告訴我們唐朝宦官擁有廢立皇帝的大權,從順宗被迫讓位讓往生,更讓人體認到那段歷史的血腥與悲哀,身為萬人之上的皇帝,竟然會被身旁最卑賤的宦官掌控生殺大權呢!?
言歸正傳,身為世家大族卻被貶官的柳宗元,心中的痛不是我們所能體會。但令柳宗元更痛的是13歲訂婚,24歲完婚的他,妻子卻在他27歲時去世。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尚未幫柳家延續香火的柳宗元,此時遭到貶官,不再是人人稱羨的名門望族下,怎麼還會有出身豪門的女子願意嫁給他?在那個講求門當戶對的時代裡,河東柳氏怎能跟一般的平民通婚?
柳宗元最終在沒有續娶下,與沒有正式結婚的女子生下兩男三女。「門當戶對」這四個字看似簡單,卻曾經是許多時代的悲劇。因為要「門當戶對」,犧牲了多少真心相愛的佳偶,也讓不少人無法獲得該有的名分。
另一方面,離開權力核心的柳宗元,體認到自己無法回到京城後,除了遊山玩水外,更重要的是他寫下了許多寓言故事來表達他的理念。像是眾所周知,國文課本上也一定會選錄的〈黔之驢〉,除了讓我們學會黔驢技窮的成語外,也似乎在暗示我們,保持一點點神秘感,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43歲時,柳宗元終於等到允許他返回京師的詔書,可惜卻因為好友劉禹錫一首詩得罪權臣的牽連下,再次被貶官到遠在廣西的柳州。47歲時,唐憲宗大赦天下,柳宗元終於可以回到京師的時候,詔書還沒有送到遙遠的柳州,柳宗元卻已病逝。
綜觀柳宗元一生,身為名門望族的他在33歲前享盡了權力的滋味。但往後的十多年裡,他被貶官到各地,遊歷在大自然中他看透了人世的道理。或許是害怕再次受到政治迫害,他假托寓言故事來表達想法。為了傳宗接代,不惜拋下名門望族的身分,但卻也礙於時代的壓力下,無法給予女子該有的名分。在得意與失意中度過一生的柳宗元,或許也正因為有這些經歷,才能寫出一篇篇撼動人心的文章吧!再次印證了司馬遷曾說過的一句話:「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沒有這些經歷,柳宗元哪能淬鍊出如此精湛的文章?哪能被後世推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壓力使人進步,挫敗使人成長,在柳宗元的身上,我們也能體認到這個道理。
avatar-img
1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鱷魚把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的韓愈,一生中堅持「文以載道」而反對當時流行的駢文,堅持捍衛儒家、排斥佛老,領導著唐代以降的古文運動風潮,並且提倡師道的重要。但為了養活全家,他也有所妥協,必須寫信給宰相以求取官職,必須多寫墓誌銘以維持家計等等,真可謂「一錢逼死英雄漢」。
我們都在追求的是短暫的目標?還是永恆的目標呢?
該堅持恢復漢室?還是為了百姓好好休養生息?
白帝託孤。劉備的最後,與諸葛亮的使命!
劉備對陸遜,老手對新手,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漢賊之仇,是公事;兄弟之仇,是私事。請以大漢天下為重。
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的韓愈,一生中堅持「文以載道」而反對當時流行的駢文,堅持捍衛儒家、排斥佛老,領導著唐代以降的古文運動風潮,並且提倡師道的重要。但為了養活全家,他也有所妥協,必須寫信給宰相以求取官職,必須多寫墓誌銘以維持家計等等,真可謂「一錢逼死英雄漢」。
我們都在追求的是短暫的目標?還是永恆的目標呢?
該堅持恢復漢室?還是為了百姓好好休養生息?
白帝託孤。劉備的最後,與諸葛亮的使命!
劉備對陸遜,老手對新手,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漢賊之仇,是公事;兄弟之仇,是私事。請以大漢天下為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為〈永州八記〉的第三篇,屬雜記類古文。旨在記敘鈷鉧潭西小丘的奇景,並寄託作者政治改革的抱負與懷才不遇的感慨。 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參與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由於地處蠻荒,司馬又為閒職,故常自放於山水間,將個人困頓鬱悶之心,寄託在詩文中,寫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前言 宋神宗不到二十歲就即帝位了;他有心改變北宋從立國以來,日益積貧、積弱的現象,因此重用王安石實施變法,史稱「熙寧變法」。王安石為人執著,不恤人言,不通人情,在當時就有許多負面批評,然而為了振興北宋王朝,神宗仍然擋住所有批判,執意任用,並全力支持。史載高太后認為王安石在變亂天下,孝心很重的宋神宗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人的被貶謫與永貞革新的失敗息息相關。柳、劉兩人等年輕進士之所以熱情的參與此次革新,乃因確實是想為國家做點什麼,失敗的原因也不是他們不夠努力,不夠積極,也因此,如何看待柳、劉兩人?取決於如何看待永貞革新?柳、劉兩人貶謫後的表現,也可大概看出他們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葉嘉瑩(2008)在《葉嘉瑩說中晚唐詩》一書中,分析了柳宗元和劉禹錫處逆境時的不同。兩人的境遇其實相差不多,同年進士,都是一時之選,也一起致力於當時的政治改革工作,可惜不到一年就功敗垂成—主要原因是原有心於改革的皇帝突然不能視事,新皇帝受迫於宦官和藩鎮的壓
Thumbnail
文章介紹了宋徽宗的藝術成就以及慈雲太子的鄉野生活傳奇,並針對籤詩中的故事進行了解析,指出人生不論出身如何,始終需要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地位。同時討論了慈雲太子的內心恐懼與外在力量之間的關係,以及楊柳花精的助力。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爲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長期在官場上奔波勞碌,感到身心疲憊。終於,他被貶谪到了南方夷狄之地。作者在農家菜圃旁結廬而居,過著清閒淡泊的生活。他時而耕田,時而泛舟,怡然自得。在滁州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Thumbnail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
Thumbnail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為〈永州八記〉的第三篇,屬雜記類古文。旨在記敘鈷鉧潭西小丘的奇景,並寄託作者政治改革的抱負與懷才不遇的感慨。 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參與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由於地處蠻荒,司馬又為閒職,故常自放於山水間,將個人困頓鬱悶之心,寄託在詩文中,寫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前言 宋神宗不到二十歲就即帝位了;他有心改變北宋從立國以來,日益積貧、積弱的現象,因此重用王安石實施變法,史稱「熙寧變法」。王安石為人執著,不恤人言,不通人情,在當時就有許多負面批評,然而為了振興北宋王朝,神宗仍然擋住所有批判,執意任用,並全力支持。史載高太后認為王安石在變亂天下,孝心很重的宋神宗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人的被貶謫與永貞革新的失敗息息相關。柳、劉兩人等年輕進士之所以熱情的參與此次革新,乃因確實是想為國家做點什麼,失敗的原因也不是他們不夠努力,不夠積極,也因此,如何看待柳、劉兩人?取決於如何看待永貞革新?柳、劉兩人貶謫後的表現,也可大概看出他們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前言 葉嘉瑩(2008)在《葉嘉瑩說中晚唐詩》一書中,分析了柳宗元和劉禹錫處逆境時的不同。兩人的境遇其實相差不多,同年進士,都是一時之選,也一起致力於當時的政治改革工作,可惜不到一年就功敗垂成—主要原因是原有心於改革的皇帝突然不能視事,新皇帝受迫於宦官和藩鎮的壓
Thumbnail
文章介紹了宋徽宗的藝術成就以及慈雲太子的鄉野生活傳奇,並針對籤詩中的故事進行了解析,指出人生不論出身如何,始終需要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地位。同時討論了慈雲太子的內心恐懼與外在力量之間的關係,以及楊柳花精的助力。
Thumbnail
我們上次看到,由於蘇洵過世,二蘇兄弟不得不再度離開官場,運送父親的靈柩返回蜀地(四川);守孝期滿,二蘇兄弟返回京城,沒想到直接撞上了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熙寧二年,1069 年,沒有在開黃腔🥵) 無論從什麼層面看,年僅 20 歲的宋神宗都是個亟思進取的皇帝,他渴望痛擊遼國、西夏,重振大宋基業。打
Thumbnail
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爲簪組累,幸此南夷謫。閒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長期在官場上奔波勞碌,感到身心疲憊。終於,他被貶谪到了南方夷狄之地。作者在農家菜圃旁結廬而居,過著清閒淡泊的生活。他時而耕田,時而泛舟,怡然自得。在滁州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Thumbnail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