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行路難、行路難,李璘謀反,李白淪為階下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草堂晨起雪花墜。
唐肅宗至德元載(公元756年)十二月,柴門吱呀一聲開,晴光映雪。避亂於廬山的李太白豪邁一笑,迎來了故人韋子春。韋子春乃永王李璘之重要謀臣,此次來訪旨在遊說李白出山,投入報效永王麾下。二人把酒言歡論天下,韋子春一下子就說到了李白的心坎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此時李白五十五歲,仍想著效法東晉名士謝安,救蒼生、建功業。韋子春意興遄飛地勾勒了李璘的良圖,平定叛亂,收復河山,重振大唐。
李白聽後豪氣干雲,引韋子春為知己,擕手安天下,待功成之後,散髮弄扁舟。杯盞漸涼,庭心一寸雪,李白胸中熱血翻騰,眼底所見,俱是綠意盎然。來了,來了,春天來了。詩人生性浪漫、瀟灑不覊,“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恰恰悖離了政治的現實與殘酷。李璘的良圖在唐肅宗眼裡,就是謀反,就是不臣之心。加入永王幕府不到三個月,李璘兵敗而亡,李白也墜入了絕望的深淵。不僅成了朝廷囚犯,也是世人眼中的罪人。

永王李璘,貌陋,聰敏好學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李璘,雖非陌上人如玉,也稱得上眉清目秀佳公子。歷史上的李璘卻醜得出名,而且“視物不正。”大約不是眼睛出了毛病,就是脖子有問題,以致總是斜著眼看人看萬物。更且因幼時頑皮摔壞一條腿,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長得醜兼有殘疾,生母又早逝。唐玄宗三十個兒子,李璘排名第十六,眾多皇子中,身世不可謂不堪憐。幸運的是,李璘自小聰敏好學,絲毫不為殘疾所限。沒了母親,大他九歲的李璵就把他帶回府,一手養大。李璘幼時,當兄長的還經常抱著他一起睡覺。
“永王璘,幼失母,為上所鞠養,常抱之以眠。”
不是父親,卻比父親更慈愛、更疼惜李璘。有兄如此,李璘當是感恩在心頭,歲月靜好,無所爭無所奪。然世間多少情,經得起歲月磨礪,經不住野心的誘惑?大唐自開國以來,多少政變多少血腥,殺兄殺弟殺子殺殺殺,件件樁樁,哪一樁不是出於對權力的渴望,為了一逐九五之尊帝王夢?安史之亂改寫了大唐氣象,給了李璵自行登基的機會,也離析了難能可貴的兄弟情。
昔時抵足而眠,今朝兵戎相見。西漢有民謠歌曰,
“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安史之亂當頭,李璘不與兄長同心協力共赴國難也就罷了,為何還要亂中作亂?普通人家父親,無不希望自家兒子團結就是力量,但帝王思維不一樣。他是父親,更是天子,至高無上的權力擁有者、享受者。親情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權力故,兩者皆可拋。離間李璵李璘二人兄弟情深,燃起李璘彼可取而代之異心的,恰恰是父親唐玄宗。

諸王分鎮,李璘領江陵郡大都督

馬嵬驛事變後,李璵終於與父親唐玄宗分道揚鑣。唐玄宗得知太子不隨他前往蜀中時,緩緩望向萬里長空,白雲悠悠,喊了聲 “天也!” 天意如此,不但派人把張良娣送到太子身邊,甚至 “宣旨欲傳位。” 尚未與父親漸行漸遠的李璵,自然不敢接受。唐玄宗這一著,應是試探意味多,看看即將獨自飛的李璵,接不來會不會輕舉妄動。
他沒料到的是,李璵才抵達靈武,就被勸諫著於七月十二日自行登基了,改元至德(公元756年)。
另一廂,不知自己已被奉為太上皇的唐玄宗,仍一路風塵僕僕蜀中行。蒼生不寧,玄宗沒閒暇思過悔過,而是一邊心繫天下,一邊繼續玩行之已久的平衡術。思來想去,在房琯的建議下,想出了“諸王分鎮”的騷操作,也就是將全國的軍政大權分給眾皇子。諫議大夫高適期期以為不可,安史之亂不就是因為軍閥割據?諸王分鎮異曲同工,屆時若各擁兵自重,不但平不了亂,更陷大唐於四分五裂中。
高適,著名邊塞詩人,以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一詩聞名。氣勢奔放,筆意豪邁,與另一邊塞詩人岑參,並稱“高岑。”岑參,即劇中解開闕勒霍多之謎,帶著詩作進長安,希冀得到李白一句讚揚,就此名動天下的程參。
唐玄宗不聽。
七月十五日,封太子為兵馬大元帥,李璘為山南等四道節度使,領江陵郡大都督,鎮江陵(今湖北荊州)。江南好,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眾皇子從未出過閣,永王李璘也是頭一遭,按捺不住興奮之情,馬不停蹄地向江南行。
“璘七月至襄陽,九月至江陵,召募將士數萬人,恣情補署,江淮租賦,山積於江陵,破用鉅億。”
當時中原陷入戰火,江南魚米之鄉是賦稅重地,朝廷用兵打仗不可或缺的錢袋子。唐玄宗這一佈署,是要李璵李璘二兄弟同心戮力,還是互相制衡、相互牽絆?
八月中旬,靈武使者帶著肅宗即位的消息來到成都,唐玄宗只能接下太上皇這個位子。但老翁暮年,壯志不已,玄宗明白地告訴肅宗,
“四海軍國事,皆先取皇帝進止,仍奏朕知。俟克復上京,朕不復預事。”
說白了,未收復長安之前,國政大事不是你皇帝一個人說了算,還得聽聽我這個太上皇的意見。一番話,無異在肅宗背上插了一根刺。致使安祿山死後,唐肅宗棄李泌直搗安史老巢的建議不用,堅持先收復二京,好讓自己的皇帝寶座坐得穏、坐得名正言順。
“朕切於晨昏之戀,不能待此決矣。”
然一時之利,讓叛軍主力得以回到老巢休養壯大,原本可能短短幾年可平之亂,持續了八年之久。孰之過?權力不肯下放的老皇帝?還是只看眼前利的唐肅宗?

李璘不聽肅宗令,兵敗身亡

江南是個好地方,物產豐饒,堆積如山。自小和眾皇子生活在十六宅的李璘,像極了養在籠子裡的金絲雀,不出閣,不能結交朝臣,不能自由用人用度。乍然之間,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游,要錢有錢,要兵有兵。李璘不僅在江陵迅速集結了數萬人,還招來一批文人謀士,其中更有名聲動天下的青蓮居士李太白。何止眼界大開,更是從未享受過的權力滋味。一邊是自行登基的皇帝哥哥,一邊是躲在蜀中的太上皇父親,作為南方四道節度使,李璘佔了近半壁江山。色令智昏,權力亦然。莫說李璘此時,換了他人,能不拔劍四顧,躊躇滿志者幾希?史書稱,
“因有異志。肅宗聞之,詔令歸觀於蜀,璘不從命。十二月,擅領舟師東下,甲仗五千人趨廣陵。”
肅宗得知李璘領著兵馬下江東時,希望招撫他去靈武朝見,李璘不從。要他回成都太上皇那裡,李璘也不聽,堅持下揚州。試想,此時離肅宗倉促即位未逾半載,李璵一方面得擔起平叛的大任,一方面得想著如何坐穏皇帝的寶座,內外煎熬相交迫。李璘不交出兵權、拒絕回蜀地,不管是出於心向父親,還是打算來個時勢造英雄,於情,背棄了一手把他養大的兄長。於理,赤裸裸地不把肅宗這個新皇帝放在眼裡。
“璘生於宮中,不更人事,其子襄城王偒又勇而有力,馭兵權,為左右眩惑,遂謀狂悖。”
不管李璘是有意謀反,還是心存江山社稷?李璘手上有兵,又不聽肅宗令,在皇帝眼裡,就是不臣之心。
此時已投奔新君的高適向肅宗陳說江東形勢,並分析說李璘必敗。肅宗遂命高適、來瞋、韋陟三人為節度使,前往共同對付李璘。果如高適所言,十二月,李璘率領舟師東下,浩浩蕩蕩。翌年(公元757年)二月,李璘兵敗,淒淒慘慘。主因是名不正言不順,軍隊內部分崩離析。將士們原以為要去平叛殺亂臣,結果在皇帝眼中成了謀反之賊,紛紛逃跑歸順唐廷,棄李璘而去。李璘向南往嶺外逃,在大庾嶺為江西採訪使皇甫侁追兵趕上,被殺身亡。
李白呢?
李璘兵敗之時,李白跟著潰散士兵死裡逃生,先到舒州(今安徽潛山)、再躲藏到西邊的司空山。但不久仍被抓住,囚禁在地僻無音樂的潯陽監獄。

韋子春三顧茅廬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李白仕途不如意,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意氣豪邁地放言,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心有鯤鵬之志,腹有經天緯地,詩人相信自己終能用之則行,是金子,總會發光。然歲月無情,“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詩人苦負平生志,愁愈來愈多,也愈來愈亂。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悠悠十二華年逝水流,李白依然只能寫最灑脫的詩,賞最寂寞的月,喝最豪氣的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詩寫得再好,名氣再大,滿腹經綸無所用於世,詩人心中終究有放不下的愁,甚至微微悲憤。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直到一個下雪天,柴門聞犬吠,故人韋子春的到來。
李白說韋子春三顧茅廬,他才答應投入永王麾下。然詩人不是孔明,李璘亦非劉皇叔,大唐局勢,更非東漢末年。
十二月,風似刀,月如霜,李太白在潯陽江頭登上了永王李璘的樓船。江水滔滔,不舍晝夜,李白拔劍長嘯,不再四顧心茫然。這是詩人第二次從政,深感此番前去,就是安社稷、平天下、建功業。他對前景充滿了信心,在給妻子的詩中還語帶調侃地說,將來他若佩戴相印歸來,妻子就得像蘇秦之妻一樣,從之前的不認同、不理不睬,到後來跪在路邊相迎。
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
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
李白感謝永王的提拔,錦口繡心一吐,就是一組十一首的《永王東巡歌》
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
南風一掃胡塵淨,西入長安到日邊。
詩人把自己想像成諸葛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李璘舟師所向,胡虜一掃而淨,即可西入長安,朝拜天子。詩人浪漫如少年,現實殘酷似魍魎。短短數月,永王兵敗,李白淪為階下囚,理想抱負,灰飛煙滅。去時,意氣風發,歸來,世人皆欲殺,滿頭滿臉灰。

李白淪為階下囚

李白以為是建功業,朝廷眼中則是附逆作亂,基本上一個死罪。妻子宗氏,心焦如焚,奔走營救。詩人也不閒著,拿起筆桿子,自力自救。他先感謝讚揚宗夫人,
“多君同蔡琰,流淚請曹公。”
把妻子比喻成東漢才女蔡文姬,為了救夫君董祀,大冷天的,光著腳、披散著頭髮,跑去向曹操請罪求情。天寒地凍,文姬一邊叩頭,一邊娓娓道來,字字酸楚,句句哀痛,曹操大為動容,就此赦免了董祀。
宗氏,即《千金買壁》典故裡的佳人。相傳李白遊梁園時,有酒就有詩,大筆一揮,粉牆上寫下了《梁園吟》。園中僧人欲將詩作抹去時,宗氏與婢女恰好經過。一邊感其書法造詣深厚,一邊讚嘆詩意磅礴,豪邁不羈。遂以千金買下那面牆,也成了李白的第四任妻子。
筆鋒一轉,詩人把希望寄托在曾擕手漫遊的老朋友高適身上。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李白在洛陽初遇杜甫,一段詩酒年華,相約遊梁宋,即今河南商丘一帶。此時,懷才不遇的高適正寓居商丘,三人結伴而行。從初秋到暮秋,登平台,遊梁園,狩獵於孟諸野澤,飲酒賦詩,懷古論今,相得甚歡。那年,李白四十三歲,高適約四十,杜甫三十二,中年的狂歡,共遊的浪漫,結下了親厚友誼。
翌年,杜甫又與李白共遊齊魯,今山東一帶,留下了「醉眠秋共被,擕手日同行」的美好回憶。之後,三人各奔前程。李白繼續踏歌尋夢,杜甫潦倒長安十餘年,窮到遠在家鄉的小兒子活活餓死。高適蹇困又幾年,迎來了晨曦微光,幾經輾轉,於安史之亂中,抓住了高光。
秦帝淪玉鏡,留侯降氛氲。感激黃石老,經過滄海君。壯士揮金槌,報仇六國聞。智勇冠終古,蕭陳難與羣。兩龍爭鬥時,天地動風雲。酒酣舞長劍,倉卒解漢紛。宇宙初倒懸,鴻溝勢將分。英謀信奇絕,夫子揚清芬。胡月入紫微,三光亂天文。高公鎮淮海,談笑卻妖氛。採爾幕中畫,戡難光殊勳。我無燕霜感,玉石俱燒焚。但灑一行淚,臨歧竟何云?
詩人先對昔日好友大大稱讚了一番,古有張良,今有高適。末了,不說自己多委曲,卻道無燕霜感。身已老,潸然一行淚,情惻惻,意淒淒,懇請相救之意,盡在不言中。
高適是否幫了當年好友,不知。唯仕途同樣困頓的杜甫,始終相信膜拜這位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的偶像,心心念念著故人。既為他抱不平,又為他憐惜,寫了許多懷念李白的詩。雖然無濟於事,然李白的痛苦和落寞,杜甫懂得。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苦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郭子儀求情,李白流放夜郎

李白寫詩求人,還是起了作用。多虧宰相崔渙和御史中臣宋若思出面,將李白從獄中放了出來,宋若思還召李白至其幕府工作。
史稱,最終是郭子儀出面,仿效哥舒翰當年救王宗嗣,甘願以自己官爵為李白贖罪。
“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
郭子儀,一個戰功赫赫武將,為何要救李白?流傳甚廣的故事如是說,李白年青時曾救過郭子儀一命。當時郭子儀不過一默默無聞小兵,因犯了法要被處斬。押赴刑場途中遇上了李白,李白見他相貌非凡,臨危不懼,認定他將來必有大造化。於是從中斡旋求情,救下了他。詩人與名將,星辰與大海,肝膽相照,好個動人的傳說。
退一萬步講,唐肅宗柔弱多疑,但非殘暴不仁。尚且厚待李璘身後的妻妾子女,又怎可能冒歷史悠悠之口,殺了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謫仙人?
唐肅宗免了李白死罪,改為流放夜郎,今貴州一帶。詩人一路悲歌,一路苦吟,思念妻子宗氏,又寄愁心與明月。行行復行行,行至四川奉節時,突然喜從天降。關中大旱,天下大赦,死罪改判流放,流放一律釋放。李白欣喜若狂,回望白帝城,朝霞滿天,猿嘯聲中,詩人也引吭高歌。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去,繁華落

此時李白已是暮年,憔悴更凋零,在江南一帶漂泊。然豪邁不減,喝著酒,賞著月,睥睨天地地大喊,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六十歲,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仍北上準備追隨,但中途因病折返。不得已,翌年(公元762年)投奔了在安徽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十一月,大唐歷史已翻頁,詩人猶帶一絲繁華味。明月何皎皎,李白陷入沉思冥想,自己原是天上一鵬鳥,展翅欲飛數千里,時不我與奈若何,半空摧折力不濟。繁華落,李白去。
“五嶽尋山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詩人無悔,寫下了人生最後一首詩,《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同年(公元762年),代宗即位,召李白為左拾遺。詩人已乘黃鶴去,獨留詩文千餘首。江山更迭,歲月悠悠,窗外一輪明月。驀然回首,腦海裡總不經意浮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有詩的地方,就有李太白。月光下,水波粼粼,李白泛著舟,一邊高聲問, “青天有月來幾時?” 一邊喝著酒撈月去了。

李白《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劇裡的李璘,雖非陌上人如玉,也稱得上眉清目秀佳公子。歷史上的李璘卻醜得出名,而且“視物不正。”大約不是眼睛出了毛病,就是脖子有問題,以致總是斜著眼看人看萬物。更且因幼時頑皮摔壞一條腿,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
李璘自小聰敏好學,絲毫不為殘疾所限。沒了母親,大他九歲的李璵就把他帶回府,一手養大。李璘幼時,當兄長的還經常抱著他一起睡覺。
來自前現代的靈魂,誤闖入後現代的肉體。碰來撞去,都是密碼。心悸,卻又無可奈何。不合時宜,又跟不上時代,只好活在自己的小小時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祿山起兵范陽,改寫了大唐歷史,也改變了李璵的命運。唐玄宗是個長壽帝王,人生七十古來稀,他活到了七十七。而李璵在父親薨逝後半月餘,也趕著上黃泉路盡孝道。倘無安史之亂,李璵恐怕會像今日的英國查爾斯王子一樣,蕭蕭兩鬢生華,依然是個儲君。
唐玄宗一日殺三子,驚心動魄,李璵不想當太子,只求低調過日子。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的《長恨歌》,詩化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也美化了唐玄宗的深情。然而,美人獨得君王顧;三十個兒子,難有父子情。為了浩浩皇權,唐玄宗一日殺三子,血淋淋,最是無情帝王家。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祿山起兵范陽,改寫了大唐歷史,也改變了李璵的命運。唐玄宗是個長壽帝王,人生七十古來稀,他活到了七十七。而李璵在父親薨逝後半月餘,也趕著上黃泉路盡孝道。倘無安史之亂,李璵恐怕會像今日的英國查爾斯王子一樣,蕭蕭兩鬢生華,依然是個儲君。
唐玄宗一日殺三子,驚心動魄,李璵不想當太子,只求低調過日子。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的《長恨歌》,詩化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也美化了唐玄宗的深情。然而,美人獨得君王顧;三十個兒子,難有父子情。為了浩浩皇權,唐玄宗一日殺三子,血淋淋,最是無情帝王家。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心得可能有些亂,因為我是看完兩集就寫一段,不為其他,就是越看越生氣。
Thumbnail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突厥再臨,大唐天子李淵決定徹底冰封李世民,改以李元吉領軍。李元吉以此為由,說服天策府大將尉遲恭合作,引誘李世民加以刺殺。 不過,就算李世民想要赴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李元吉得到封倫相助,正式插足太子之爭。一出手,便是要置李世民於死地,陷李建成於不義。 然而,陰錯陽差之下,卻讓史官陳叔達得知了這個秘密……另一邊,看似孤立無援的李世民,終於迎來了意外的幫手。 看首圖也知道是女性吧?
Thumbnail
大唐粉飾太平之際,突厥人發起了奇襲。 有志於太子之位的李世民,安排了謀略以爭功,卻不料掉入敵人的陷阱……這場山西大敗,對於李世民的將來,是危機?還是轉機?
Thumbnail
李唐需要挑選坐鎮東都洛陽的元帥,主導對抗突厥事宜。所有人知道,誰能入主洛陽,誰就能成為下一任的天子。李世民雖無心於此,但李建成的幫手們,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佈署……
Thumbnail
大唐國事紛擾,由以外交最盛。 為安撫遼東三國,李淵不得不提高佛門在長安的地位。卻不料太子李建成境從中得利。 各方察覺事有蹊蹺的人,紛紛開始採取行動……
Thumbnail
長安市上酒家眠,射唐朝詩人名。 小強一看到題目就知道答案。不是因為他多會猜燈謎,而是他看過幾乎一模一樣的題目。 這句詩來自唐朝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節錄「詠李白」的四句: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在「商」店中神「隱」不離開,所以謎底是「李商隱」。
Thumbnail
李白性格倜儻,好縱橫家之學,常以張良、謝安自況。最擅長樂府歌行,他的絕句詩信口而成,不刻意求工而無不工,風格超妙俊逸,明.李攀龍《唐詩選》謂:「太白五、七言絕句,實唐三百年一人。」詩史提到唐人五絕,常以王維、李白並列前茅;論及七絕,則推崇王昌齡、李太白「具是神品」。
Thumbnail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心得可能有些亂,因為我是看完兩集就寫一段,不為其他,就是越看越生氣。
Thumbnail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突厥再臨,大唐天子李淵決定徹底冰封李世民,改以李元吉領軍。李元吉以此為由,說服天策府大將尉遲恭合作,引誘李世民加以刺殺。 不過,就算李世民想要赴約,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Thumbnail
李元吉得到封倫相助,正式插足太子之爭。一出手,便是要置李世民於死地,陷李建成於不義。 然而,陰錯陽差之下,卻讓史官陳叔達得知了這個秘密……另一邊,看似孤立無援的李世民,終於迎來了意外的幫手。 看首圖也知道是女性吧?
Thumbnail
大唐粉飾太平之際,突厥人發起了奇襲。 有志於太子之位的李世民,安排了謀略以爭功,卻不料掉入敵人的陷阱……這場山西大敗,對於李世民的將來,是危機?還是轉機?
Thumbnail
李唐需要挑選坐鎮東都洛陽的元帥,主導對抗突厥事宜。所有人知道,誰能入主洛陽,誰就能成為下一任的天子。李世民雖無心於此,但李建成的幫手們,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佈署……
Thumbnail
大唐國事紛擾,由以外交最盛。 為安撫遼東三國,李淵不得不提高佛門在長安的地位。卻不料太子李建成境從中得利。 各方察覺事有蹊蹺的人,紛紛開始採取行動……
Thumbnail
長安市上酒家眠,射唐朝詩人名。 小強一看到題目就知道答案。不是因為他多會猜燈謎,而是他看過幾乎一模一樣的題目。 這句詩來自唐朝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節錄「詠李白」的四句: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在「商」店中神「隱」不離開,所以謎底是「李商隱」。
Thumbnail
李白性格倜儻,好縱橫家之學,常以張良、謝安自況。最擅長樂府歌行,他的絕句詩信口而成,不刻意求工而無不工,風格超妙俊逸,明.李攀龍《唐詩選》謂:「太白五、七言絕句,實唐三百年一人。」詩史提到唐人五絕,常以王維、李白並列前茅;論及七絕,則推崇王昌齡、李太白「具是神品」。
Thumbnail
 談到李商隱的抒情詩,大家可能會對他一系列《無題詩》比較熟悉,也對李商隱後期情感生活之豐富,感到比較好奇。其實早期李商隱和涇原節度王茂元的女兒王晏媄的夫妻感情其實是很好也很正常的,詳觀《夜雨寄北》所展露纒綿悽惻的情意,便可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