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之世-河東柳氏】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古大篆『卯』字讀當言『柳』,古『柳』『卯』同字」。
根據《三國志注》作者裴松之的考證,因為「卯」讀做柳,所以「劉」「留」「聊」「柳」其實本來都是形聲字。
是王莽時代在拆「卯金刀」,所以把卯用來借代昴,後來就亂了。
相傳,河東解縣柳氏,是自秦末移入,在東漢就已經崛起的世族。不過,兩漢三國,你都不會看到什麼知名柳氏人物。
說柳城知道的人就多了,遼東柳氏確實在《三國志》記載中。河東柳氏,在裴松之的注裡面可以看到,賈逵的大舅子就姓柳。
賈是大姓沒錯,結親的對象也不會太撿角啦。
說到老婆姓柳,可能又會又更多人想到知名女子柳月娥了。
柳氏起於北方,知名於南朝。概略在西晉末年,名叫柳卓的男子,從河東解縣搬往襄陽,後官拜汝南太守。
不難想像,是因為永嘉之亂南下,並且得以領兵防衛東晉。
那年代可不是老闆看你帥你就有兵領的。柳卓定然並非孤家寡人,而是帶了不少族人財寶而來。他的兒子柳恬,孫子柳憑,也分別當到西河太守與馮翊太守。
從地名就可以看出,柳氏肯定是參加了南朝北伐。
特別是柳憑,這應該是劉裕北伐攻下長安才有的官職。這也是為什麼柳氏沒有出現在歷史檯面的原因了。
以東晉而言,柳氏顯然是荊州派系,而不是劉裕的北府派系。
柳氏第一個在史書上登板,並留下父祖記錄的,就是柳憑的兒子,柳元景。
在荊州,河東柳氏也算將門世家,柳元景從小就武藝高超,且沉默寡言。劉裕死後,荊州刺史謝晦招聘了當時不到二十歲的柳元景。
但柳元景還沒動身,謝晦就被朝廷攻打處死,好理家在。
避過了滅族之禍,柳元景再次為新的荊州刺史服務。
劉宋朝廷政局已經穩定下來,荊州由最被信任的親王劉義恭管理,柳元景的飛黃騰達之路也跟著展開。
先是碰到故鄉襄陽反亂,柳元景就做為地頭蛇領兵出擊。
南朝荊州刺史是駐江陵的,襄陽通常是雍州刺史。對劉宋來說,襄陽,就是荊州對北最前線。
柳元景平亂安民,自此駐守,隨後又參與元嘉北伐,一度自荊州推進至弘農,與徐州攻下洛陽的友軍相互呼應。數次大破北軍,擒得俘虜,卻發現多是舊里鄉民,哪是什麼兇惡蠻夷。
柳元景決定多施仁義,少做殺傷。
結果呢?
歷史不是小說,柳元景的做法,只是讓北軍敗而不損。隨著北魏支援來到,再也無法抵敵,元嘉北伐以大敗收場。
爾後,宋文帝過世,荊州派支持皇子劉駿,反對正統繼位的劉劭,革命成功。
柳元景率大量水軍直撲南朝京師,居功厥偉,成為新政權的禁軍領袖,更拜尚書令,權位冠絕當代。
但柳元景知道自己是將帥出身,政務並非所長,在朝寬讓謙退。
啊題外插一下這通常跟人品無關,表示另外有幕後黑手,柳元景只是被擺在檯面上吸引注意力的。
對,就是上面提到的劉義恭。
然而,劉駿過世後,新帝劉子業發覺柳元景等人打算立劉義恭為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派兵抓拿柳元景,就地正法。
叛亂是誅三族的大罪,柳元景的兒子,幾乎都死在這次懲處中。
不過,他有一個弟弟柳叔宗過世得早,其子柳世隆又在荊益之交的上庸當太守,遂避過了這一劫。
劉子業誅殺大臣,很快就被推翻了。但劉宋各地不服新任的宋明帝,登時叛亂四起。
這時,柳世隆打起支持朝廷的招牌,於上庸起義軍出發。
雖然柳元景是一等一的將才,但柳世隆就沒這本領,義軍才到襄陽,就給人打得蛋散。
柳世隆好不容易逃脫,等到大亂平定,才回到京師朝廷。當時出發他是有發檄文的,所以宋明帝也覺得其心可嘉,就再次拔擢。
在頻繁的調動中,柳世隆結識了蕭道成的兒子蕭賾,成為知交。
很快的,蕭道成改變了時代,篡宋立齊。
在蕭賾的推薦下,柳世隆被譽為文武兼資,可堪大用之才,被派去坐鎮防備南齊初的大叛將沈攸之。
防是防到了,可真要打仗,柳世隆還是敵不過人家啊。
還好,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有關係就沒關係」。
柳世隆還是好好當官,更被遣往襄陽駐守,你柳家大本營嘛。
蕭道成雖然不是什麼英主,倒也不傻。
柳世隆出發之前,才跟朝廷申請想要看前朝秘藏圖書,一口氣就借了兩千卷。對照柳世隆的「戰功」,文武兼資個屁,這就是書呆子啊。
所以鎮守期間,蕭道成都直接下令指揮,當然,多半是「堅守勿出」一類的指令。
沒幾年,蕭道成就過世了。
蕭賾即位,好朋友柳世隆就被召回朝廷服侍皇上。
為什麼蕭賾那麼愛他?其實是因為柳世隆是個龜甲卜算大師。一般人想要請他卜一卦,那可是要上萬錢的。
最終,柳世隆跟伯父一樣,當上了尚書令。
他其實不擅長打仗,喜歡學問跟彈琴,但總是跟人家說自己「馬槊第一,清談第二,彈琴第三」。
雖然當上尚書令,但也學習柳元景不干政務。反正蕭賾跟他很要好,也不用擔心步上柳元景的後塵。
柳世隆給蕭賾服務,不到十年就先走了,時年五十。
世隆一共有十五個兒子,長子早逝,最有名的,叫做柳惔(不是柳豫喔)。
柳元景為宋書傳。
柳世隆為南齊書。
柳惔則是梁書傳。
柳惔年輕的時候,就是蕭賾身邊的參謀。南齊立國後,托了父親的庇蔭,進入尚書臺工作。
就像柳世隆記得柳元景的教訓,柳家深明富貴之道在於巴結。柳惔也親近了一個南齊親王,喔,他還有一個妹妹也嫁給了親王。
但你知道,像柳世隆這種彈琴最厲害,卻說自己彈琴第三。武功半點不行,又要誇耀第一的人,那可不是謙虛。
是不自知。
柳世隆縱然知道自己的成功密碼,但只怕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努力。他可能從來沒想過,蕭賾的努力才是引導他成功的關鍵。
柳惔拿著半套家傳狗腿之術,就沒能在巴東王蕭子響的面前博得第一席。也算是他反應過人,連忙表示自己要請病假回京師,幸運的逃過一劫。
蕭子響是蕭賾的第四個兒子,本來過繼給蕭賾的弟弟。他天身神力,騎術高絕。原本大家都是劉宋臣子,在誰家當小孩也差不多。可誰料到風雲變色,蕭賾一下成了太子,成了皇帝,蕭子響就心有不甘了。
他所乘的車,穿的衣服,都要比兄弟們低一籌。
蕭子響也從不掩飾他的憤怒。
跟著有野心的主管打拼,是很重要的原則。
那不只柳惔注意到,其他人注意到,皇帝蕭賾自然也是知道。
蕭齊的基本國策,對於宗室運用很有特色。
簡單說,蕭賾要用自己的兒子,來取代叔叔伯伯。分封親王盡入我家門。蕭子響的「天然身分」,非常合適這個計畫。
蕭賾就下令,蕭子響可以享受皇子之禮,並且重用他為將軍。
幾番調動後,下令蕭子響還歸本宗,駐守荊州。
這時,就有人舉報蕭子響有在製作一些「逾禮」的器具。
蕭賾派人去查,脾氣暴躁的蕭子響就把使者給殺了。
剛開始,蕭賾雖然生氣,但也只是派一支數百人的小隊,要去把蕭子響身邊的狐朋狗友清一清。
這時候柳世隆還在當尚書令,還有不通知兒子快逃的嗎?
事情比預想的更糟,蕭子響親自扮項羽出擊,打退朝廷小隊。這次蕭賾真的怒了,派遣軍隊抓捕蕭子響,以叛亂罪處分。
附帶一提是處死還不夠,蕭子響還被逐出宗族,改為蛸氏。
柳惔回朝混了幾個職務,就又被派出去當太守了。不過沒有政績,遭到免官。
事情可能沒那麼簡單。
柳惔當了中書侍郎,中護軍長史。出為新安太守。
蕭子響曾經當過中護軍,後來有兩個兄弟也當過。
但在蕭子響之亂後,就改制了。
南齊改的方針是,一般的將官,可以擔任中護軍、中領軍。那如果這個職務由親王擔任,則稱中軍。
而我們可以看到,蕭賾在子響之亂兩年後過世。繼承者蕭昭業,就封了兄弟蕭昭文為「中軍將軍新安王」。幾個月後,前往揚州上任刺史。
意思是,柳惔應該找到了新主子。
蕭昭文是誰?是三個月後的蕭齊新皇帝。
嗯?那照理來說,柳惔攀上大樹啦,怎麼會主子回朝當皇帝,他繼續當太守當到免職?
一來時間短,關係建立不夠。
二來蕭昭文本就非按照正常程序即位。他不過是權臣蕭鸞手中的傀儡。
蕭鸞還要他發出詔令:「新安國五品以上,悉與滿敘;自此以下,皆聽解遣。其欲仕者,適其所樂。」
大官退休小官遣散,還想當官的自己來申請。
蕭鸞對於蕭昭文的舊班底,顯然很有意見啊。柳惔的無政績免官,應該也是這個詔令的副產品了。
過了很久,柳惔才以右軍諮議的身分復官。
他的履歷很有趣的。
右軍,就是蕭鸞稱帝前的職務,不是隨便人可以去當的。
老實說,此後真的沒查到誰擔任朝廷右軍,但右軍下職務仍行。半猜測啦,大概就是皇帝自領右軍。
特別是後來的蕭寶卷,他很明顯擁有直屬武力,不需要透過任何將官。
那麼,重新起用柳惔的,應該就是蕭鸞本人。
(嗯?好像有點廢話)
蕭鸞要柳惔做甚麼呢?去擔任西戎校尉,領梁、南秦二州刺史,駐漢中。這裡是蕭道成一族的起家地,柳氏世代也頗有經驗,柳惔的爸爸也當過上庸太守呢。
主要是這時有個北魏氐王降齊,需要有人照應。原本的兩州刺史,在接應時失敗,所以才有了這個空缺。
這絕對是個硬缺,不是爽缺。除了與北魏攻守,更重要是要保持好跟氐族們的關係。但無論如何,也是很重要的職務。
柳惔憑什麼?
憑他有弟弟。
他的四弟跟五弟分別是侍中跟司徒行參軍,影響力有限,但身處也足夠核心了。
特別四弟更轉鎮西親王幕府為長史。
巴結親王是家訓,不是柳惔一個人的責任。大家一起去「西山再起」,也是挺不錯的。
畢竟,蕭鸞的政權問題,一天天的在浮現。
柳惔不是柳元景那程度的名將,但居然也是將這個要地守了下來。也算南齊七大不可思議之一了。
而隨著蕭衍起兵反對蕭寶卷統治,柳惔也模仿父親的舉動,在漢中宣布響應。
這次比較妥當。
柳惔出漢水而下,就是蕭衍等人的領地,不像老爸當年得過五關斬六將,第一關就翻車。更重要的是,五弟這時就是西中郎將蕭穎冑的主簿。
原本蕭穎冑不確定是否要跟蕭衍同流,但有了柳家支援,心意便決。
挾西州軍力,柳惔立刻在荊州政府取得前軍將軍掛侍中的高位。
可別忘了,柳氏是偏向蕭穎冑的勢力。
雖然夏侯家順利接管荊州政府,柳氏並未發難,蕭衍對於這支柳家勢力也頗有顧忌,稱帝之後,就要求柳惔轉為護軍。
柳惔沒有接受。
柳家的家訓,不是給人當槍頭使的。
五柳兄弟(好啦不知道有幾個)這次終於學乖了。
柳惔選擇的職務,是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
巴結一百個親王,何不直接坐鎮太子東宮?誰來當太子,都得叫你一聲柳大哥呢。
蕭衍更注意到,柳惔不算能打,但他五弟柳忱卻頗有先祖之風,實為將才。這個就可以當槍頭使了。
蕭衍稱帝六年後,低調平和的柳惔過世。
八年,除柳忱兵權,轉入朝廷,柳忱稱病不拜,歸家,兩年後卒。又兩年,老四也過世了。
雙方始終沒有激烈衝突,因為蕭衍本身的謀主,其實也是襄陽的河東柳氏:柳慶遠。
柳慶遠只比柳惔大不到十歲,不過論輩分,他倒是跟柳世隆平。他還放出風聲,表示柳世隆曾對他說過:「汝必光我公族。」
是長輩,也是前輩的柳慶遠在,柳世隆的兒子也不敢太囂張了。
而在柳慶遠的帶領下,自永嘉南遷以來的河東柳家,才真正成為了南朝在官方、在地方,在學術界都有威望的大族姓。
只不過,南朝也是來日無多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4會員
8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