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根深只因風雨多

    讀"僧人心態"​
    幾十年前,科學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沙漠的「生物圈二號」研究園區中進行一項實驗。這是一個有玻璃與鋼架外的密開空間,裡面有淨化過的純空氣、純水、營養豐富的土壤和大量的自然光。這個實驗室的用意是爲動、植物提供理想的生活條件,雖然在某方面獲得了成功,但在另一方面卻徹底失敗了。生物圈裡的樹木長到一定高度就會傾倒,而且屢試不爽。這種現象一開始讓科學家費解,最後終於明白,這是因為生物圈裡缺少一樣讓樹木健康成長的關鍵要素:風。在自然環境中,樹木受到風的吹拂,就會增加樹皮強韌度、往深處紮根,加強穩定度,以回應風的壓力和擾動。​
    我們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試圖讓自己停留在自製生物圈那舒適的泡泡裡。我們恐懼改變帶的壓力和挑戰,但這些也正是讓我們更強壯的風。​
    思:生命中的風是什麼?風若吹不倒,我將更深、更大!​
    囚徒有「放風」,可以去曬曬太陽、吹吹風。​
    西遊記中有「採采風」,探探情況、風俗。​
    採風,是指對民情風俗的採集;特指對地方民歌民謠的蒐集。就像詩經中各地區的民歌。​
    除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發展了二十四番花信風,即應花期而來的風。根據黃曆,從小寒到穀雨,共八個節氣,一百二十日。每個節氣十五天,一個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為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共有二十四種花。​
    能讓人變得更強的風,比較像是剛開始讓我們不舒服,但因為適應與抗爭,卻造成增強的結果。​
    佛教中有風,「八風」是指我們在生活上所遇到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能影響我們的情緒,所以稱為「風」。說人不識本心,常常活在「妄想狂風」的飄搖中,身心何能解脫、自在?​
    生活中為了迎合團體上司與外在的價值,常常回應不如預期就有颱風、颶風、暴風、也有口風不緊、甚至空穴來風。每一種風都會讓我們枝搖根晃。蘇東坡得意時,不也讓佛印的「屁風」就吹過了江。​
    風是徵兆,「起風了!」,讓我可以敏感,好超前部署;風也像病毒疫苗,雖有不舒服的副作用,那卻是身體演習,啟動免疫的徵兆!中醫的育兒經常教人「春捂秋凍」,秋天別忙著添厚衣,凍一下、餓一下,孩子免疫會更好。台語不也說吃苦當吃補;佛教也將讓我們不舒服的人與境,稱逆行菩薩,要我們別抱怨、別躲避,感恩一陣惡風,成就我們的功課。所以悉達多太子曾說,我若有啥能力。都是那每天整我的提婆達多訓練出來。我得靠他才能印證我所修。​
    磨難都是成就的前行,理是如此。正在磨難中的人,仍要祝願你離苦得樂!只能說小草承受的風,與大樹承受的風,雖同。根深卻不一,根器不同啊!真的苦嗎?​
    因為你是參天大樹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