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誰坑殺了散戶? — 下集》

Photo by on
接續昨天未完的「人性」
4. 沉默成本謬誤 (Sunk cost fallacy) ★
忽略或不知道沉默成本的存在也是人們在生活中不斷犯下的錯誤,最常見的可能是看了一部電影,就算劇情多麼灑狗血、男女主角有多麼不吸引人,大多數人仍會選擇將電影看完後再來破口大罵,因為你已經付出了「電影票錢」和「時間」了,沒有幾個人願意放下這些已經無法挽回的成本離開電影院。
在投資上也是一樣,許多人在付出心力研究、重倉持股後,就算公司的前景持續跳票,仍然持續催眠自己:「都已經等了三年了,再來個三年又何妨?」
5. 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 / 風險追逐 ★★
問題一:100%的機會獲得1000元,或60%的機會獲得2000元,你會怎麼選?
問題二:當你有100%的機會損失1000元,或60%的機會損失2000元,你又會怎麼選擇?
簡單使用期望值一算,相信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但奇怪的是,世界各地知名大學所做出的研究卻跌破眾人的眼鏡,他們訪問數百名受試者後,得出一個結論:當人們在面對收益時,大多數會選擇風險趨避,也就是選擇100%拿到1000元;但當人們面對損失時,卻會追逐風險,也就是選擇60%損失2000元。
會產生這樣的反應其實是因為對於一般人來說輸錢的痛苦遠大過於賺錢的快樂,在股市當中人們也會傾向賣出上漲的股票獲利了結(100%獲益)並持續握有虧損的股票(不會因為停損而產生立即性的損失)。
6. 倖存者偏誤(Survivorship bias) ★★★
有一天你看到轉角的咖啡店生意興隆便以為現在的咖啡店是個好生意,但巷口倒閉的咖啡店你可能不會注意;聽聞朋友靠投資賺了大錢也想跟著投資致富,但你不知道的是朋友在投資致富之前可能破產了數次。這些成功的事件大多有著倖存者偏誤的成分存在,表面資訊的背後往往都忽略了人們的付出、運氣、隨機性等等條件。
一個年年向上爬升的市場,在裡面賺錢的人們卻屈指可數,而賠了錢的人們總是要找個代罪羔羊,我認為就是這時候外資、法人就成了眾矢之的。今天這些損失歸根究柢還是人們自己造成的,儘管投資機構或多或少存在道德風險的瑕疵,做買賣決定的還是你自己。
投資其實是一場輸家的遊戲 (Loser's game),也就是避免發生失誤(犯下錯誤)的次數。巴菲特之所以偉大,並不是因為他一年將他的投資翻了幾倍;相反的,巴菲特今天受人景仰的原因在於他將每年「區區」20%左右的報酬率維持了五十年之久,這項成績不管是在過去或是現在都仍然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
引用孟格所說的:「所有人都認為我們(波克夏)在投資的路上發現了什麼訣竅,而我們所做的不過就是避免犯下愚蠢的錯誤(Stupidity)。」
至於如何不犯下這些錯誤你可以:
  1. 書中自有黃金屋,多看書,當你從你的生活中揪出這些偏差,能夠在你意氣用事之時有效提供幫助。
  2. 身體力行,立下標準並不輕易打破,但我們都知道這有多困難,這需要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耐力才有可能達成。
  3. 跟厲害的人在一起,一個人的決策可能是因自尊、自負而盲目,但當你擁有幾位好友能夠商討或是能夠創建一個團隊集體決策時就能將個人感情用事的風險降至最低,時間投顧就是後者最佳的例證,我們透過團隊相互溝通、監督,避免因個人決策而產生行為認知的偏差。
投資這條漫漫長路,並非一蹴可幾,熟悉這些人類天生的弱點將不只提高投資決策的質量,將進而改善。
最後推薦大家從以下幾本書開始培養:
  1. Predictably Irrational 中文翻譯為「誰說人是理性的」,這本是我認為最為有趣生動的,推薦大家第一個看這本,作者小時候嚴重燒傷後的修養期間,激發出其觀察人類行為的天賦,竟然成為了偉大的心理學、行為學的專家。
  2. 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中文翻譯為「快思慢想」,聽說中文翻譯得很奇怪,大家如果行有餘力就購買原文版,這本雖然有名,但讀起來也是最生澀的,建議擺在最後看。
  3. Poor Charlie's Almanack 中文翻譯為「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為波克夏的第二把交椅查理孟格畢身的智慧語錄,而其中包含許多孟格在看盡世間百態後對人類心理的描述。
  4. Fooled by Randomness 中文翻譯為「隨機騙局:潛藏在生活與市場中的機率陷阱」,這本書是作者的經典之作,上文中倖存者的迷思、以及隨機性的影響就是來自本書。作者筆調風趣,將生硬的數學概念盡量樸實化,看完這本書,將會使你看世界的角度有所不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