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踏出無限可能第一階段_12天環台探訪(北區)

那個還拿著數位相機的年代,那個還沒拿著智慧型手機的年代。
那個還拿著數位相機的年代,那個還沒拿著智慧型手機的年代。
【台北隨想】(2009.02.23)晚上抵達台北。
台北的捷運,讓距離好像近了、卻又遠了;見不到街道上的風光,而是相仿的進出口、指示牌。台北的腳步,讓時間好像多了、卻也少了;拼命追趕著時間的腳步,有多少留給了自己與關心的人物?台北的建築物,讓空間多了、卻也小了,能看見的天空、能奔跑的場所、能大聲嘻笑的場所,少了。台北的資源豐富、連結多,有熱情的夥伴們也多,卻讓我好想帶著這一群北區的夥伴,到山上深呼吸一口自由,拋開自己是誰。
台北,是座讓人不想走動的都市。台北,是座需要調息養生的都市。
【溫柔地相遇.藝術治療師君珊】(2009.02.24)與君珊的相遇在2/24中午,淡水線中山站的二號出口。一眼就認出她來,兩年前曾見過一面,在藝貓的聚會中。君珊的聲音很柔、姿態很優雅。
我將為什麼執行這活動的緣由與她分享,交流著彼此對於服務對象的看法、對於治療的定義。從國外學成歸國的她,仍不太適應台灣看待治療(therapy)的方式,我則透過為什麼這次活動不參入”治療”名詞以作回應。
因為相信成員有著自我療癒的能力,不是我們去治療他們,而是我們一同體驗、學習用不同的方式,跟自己相處,跟社會互動。
我們許多想法很類似,對於創作的部分,有機會能跟另外一位戲劇治療師合作,君珊也有了想法,雖然我無法實際參與團體的過程,但這就是放”心”的過程,讓會發生的發生,透過計畫提供平台後,見證它的存在。因為有意義,所以投入了。
【社區與醫院的連結.應用劇場工作者淑雅】(2009.02.24)感謝淑雅百忙之中抽空,還帶我到希臘風格的餐廳用餐。對於精神患者這族群很陌生的淑雅,專心的聆聽著及思考著,能夠如何做連結,以及討論是否會觸碰到自己無法處理的狀況。
我分享了之前帶課程的經驗以及成員的狀態,淑雅也分享了自己如何運作社區劇場,我們討論到可以運用社區劇場的操作模式,由淑雅再召集之前曾經合作過的社區老師行程團隊,設計對象為個案及醫療人員、進行總時數長達四十多小時的訓練坊,若每週都上課,會需要三到四個月,預計在訓練中讓成員整理生命歷程的故事,進而連結到大架構的環境(社區)。最後暫時的結論是先從”短期工作坊”開始,先建立互動模式及讓社區的團隊熟悉成員,再由醫院或協會進一步申請專案經費,支持長期的訓練活動!聽了好多淑雅的分享,深深感覺社區劇場很需要被推廣以及運用在醫療文化中,處理很重要卻長期被忽略的議題。
【放空】(2009.02.25)這天行程臨時變動,整個人處在放空狀態。身處台北的住宿點,竟有股”宅化”的感覺,事實上我也可以很宅,沒事情的時候能夠一整天在家,連外出覓食都不會。但處在台北的宅,在於,逃避人潮與不熟悉的空氣。
突然好想念斗六那大大的田野,以及寂靜的小木屋。
在台北,隨時都聽的見車聲、都市的聲音,沒有蟲鳴、鳥叫,沒有那書桌窗前的夕陽,沒有老是來鬧我的可愛同事。這裡,人那麼多,怎麼那麼寂寞?我在地上滾來滾去,試著排除都市的塵囂,閉上眼睛想像自己躺在草地上,睜開眼睛就是新鮮的藍天白雲。如果說要在台北這個什麼都有的都市實驗個劇場,我想實驗”空”。
什麼事情都可以不用做的,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2009.02.25)下午四點多從捷運永春站四號出口,轉進虎林路,到松德路直直走,看見松德院區的大招牌,聽到高壓電塔發出滋滋聲,順著山坡路往上移動,來到松德院區(以前的北市療)。
科室還在開著科會,我坐在辦公室等著葉治療師。最後跟曹老師、葉治療師一同討論,用超快的速度進行。先釐清了這不是以治療為名的活動,對於個案及工作人員的參與、授權,達成了初步的共識,最有可能的進行模式,預計先邀請一人一故事劇團來做一次表演,對象為醫療人員,建立第一步關係;對於醫療人員來說,可以透過實際體驗了解什麼是劇場、什麼是Playback,對劇團的夥伴來說,可以透過演出臨床工作者的故事了解醫院的文化及互動模式,而結合藝術、戲劇媒介的純女性團體,也可能在這裡發生,成員為復健後期的女性個案(能感知到自己的發病歷程及復健歷程)、女性工作人員,透過藝術及戲劇來整理生命故事!
【峰迴路轉.戲劇治療師嘉文】(2009.02.25)原本約的時間改了、地點也改了,好不容易和嘉文見了面,是在改了時間的半個小時之後。差了一個捷運站就差了五塊,讓阿馨卡在票口莫名其妙著。好不容易趕到約定的摩斯漢堡門口,風很大、時間晚了十分鐘、手機打不通。又過了十分,心想在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索性走進摩斯漢堡的地下室,搜尋著可能是嘉文的人。先排除兩三個一桌聊天的人,就有那麼一個身影透露著「我就是嘉文,快來找我」的訊息,上前一問,果然給我碰對了!
我抓緊時間坐下進行討論,嘉文好奇著我怎麼想推動這樣的活動,以及想得到什麼結果。兩年前的發想、在嘉療的經驗、幾年來不斷學習及自我探索的過程,就這樣像故事般的被闡述著。因為嘉文跟君珊是舊識,恰好透過這機會一同工作,這團體跨領域跨的多了,跨了復健個案、藝術、戲劇、職能、社工、社區民眾。
【心理復健家屬聯合協會】(2009.02.26)早上九點從台電大樓站三號出口,走不到五分鐘,就到了協會。進入位在三樓的空間,我先和個管員聖惠交流。聖惠是心怡職業復建中心的個案管理專員,這裡堆滿了回收的舊衣,透過舊衣回收處理後,銷到東南亞以及銷到國內二手衣的通路。十點與創會會長首成見面,透過會長熱情的解釋,對於家屬聯合協會有了初步的認識。
這次的拜訪沒有闡述太多阿馨的觀點以及預計推行的連結,會長聊到許多社會的現象(資源排擠、專業本位),分享創會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生活是多元的,依照單一專業的切入是不足的!」「依照目前健保的運作方式,資源根本進不去。」會長對於目前醫療系統裡專業分工太細而無法對個案有整體的規劃,表示感慨,也對於復建過程中家屬扮演的角色提出了看法:「個案會生病跟家屬很有關係,若是家屬沒有一同參與復歸社區的過程,很難形成良好的連結!」家屬的部分主要分兩大族群,一部分是將個案交給機構後就不管了,一部分則是想要投入卻沒有方向,依協會統計,個案發病頭五年,家屬主要尋求信仰的協助,之後六年到十年,則轉向醫療,十年之後健醫療無效,則轉向尋找第三資源,此時還在努力的家屬還有著耐力跟體力,但都老了、心力交瘁了。進入協會的家屬的平均年齡為75歲。
【好友重逢.基隆遊戲基地團長好健】中午和好健碰了面,對於如何運用playback一人一故事劇場,有了共識,都先從服務醫療人員、助人工作者、家屬做起,畢竟這是需要”體驗”的歷程,才會開啟更多合作的可能。雖然目前正式接洽的為松德院區,但好健也希望能發展在地(基隆)的服務網絡,所以還得加把勁囉。
【再次遇見.勇氣即性劇場效賢】曾在去年的亞洲體驗教育年會有過一面之緣,曾有朋友參加過效賢的工作坊、收穫很大!我們約在敦南誠品地下一樓的星巴克。
同樣沒有跟精神醫療相關領域接觸過的效賢,問著個案的狀態、什麼是工作訓練、為什麼需要住院。我也透過機會了解什麼是即興劇:無中生有的劇!沒有劇本、無法事先排練、一群人做樣一件事!超級刺激~即興劇的核心是「yes and」,接受夥伴丟的台詞(不能否認),然後接著發展下去,即興劇有著許多元素,能讓人”打開”!即興劇的調性是喜劇~
我們達成共識,先辦體驗的活動,對象為從事精神醫療的工作人員,先來開心的玩個下午,不預設目標,若是透過參與者本身自發性的想運用,再來談。此外也跟效賢解釋會做全程紀錄、攝影及錄影,我們對於影像的授權及使用也做了討論,每一項可都是智慧財產權,都是需要授權的呢~有關勇氣即興劇場的相關訊息可以參考他們的網站歐~http://gutsimprov.blogspot.com/
【重返.八里療養院】(2009.02.27)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形下,重返六年前實習的地方-八里療養院。不免俗的迷了路,當初熟到不行的路口竟還是錯過,開進療養院的大門,竟如此陌生?跟記憶中的影像無法重疊。辦公室的位置變了、活動的場地變了、原本認識的老師們一半到其他單位發展了,原本是主任的勝輝老師也卸下主任了,許多年輕的面孔竟有著成大的學妹。情境改變了、陌生又熟悉的感覺交錯。初步規劃邀請勇氣即興劇場的效賢來帶三個小時的體驗,在星期五的教學時間。即興劇能在八里擦出什麼火花?
【有緣.影藝學苑的筱雯】臨時和筱雯聯絡上,離開八里後重返台北市,抵達西門商圈裡的影藝學院。熱情洋溢的筱雯,除了樂意提供影藝學苑的平台,協助招募側錄、文字紀錄的夥伴,對於精神心理衛生健康的議題也很感興趣,此時已有些確定的團隊成立,此時與筱雯相遇真的是機緣,若這裡是第一站,或許不會有那麼明確的需求呢。
短短幾天進行許多會面,聊了好多可能,我扮演的是牽線者,開啟了可能,儘管後續沒有直接參與其中,總感覺有許多合作的契機像種子般落地,會在未來茁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阿馨_活力充沛的生活玩家、無限可能實驗家、Playback Theatre國際培訓師、 ⾃由職能治療師、NOW!劇團團長、引導教練、講師。她熱愛學習、喜愛分享,從書籍、生活、人生中不斷探索、體驗、體會、實驗與實踐。 深深相信著,”當下的不完美,已經是當下的最完美“,也這麼地活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