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策略與回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現在已經有不少的途徑,從簡單的去學MultiCharts的PowerLanguage語法,和經紀商買歷史數據,捏出個策略粗胚後再丟進去圖表跑績效評估。到你用python到雲端演算法交易平台Quantopian抓歷史資料,自己做回測。

回測本身並不是件壞事,你可以透過跑歷史數據的過程中來驗證你的想法是否正確。不過很快的我們就會面臨一系列事後看十分痛苦的過程:參數與策略最佳化。

但單純的參數最佳化很可能只是找到一個剛好最賺錢的組合而已。而價格其實是基於波動率跳動的過程,當隨機價格跳動的雜訊大於本身的規律時,你很有可能是最佳化了繞過歷史雜訊的路徑,而非找到價格變動的特徵。

但價格是基於波動率變動產生的,所以當波動改變時,原本參數就會開始失效。失效的策略自然就賺不到錢。這種針對資料最佳化的偏誤,我們稱為過度最佳化。

為了避免過度最佳化,我們就會開始驗證:「在A的時間序列數據能賺錢,在B時間序列也能賺錢」,到「不同的隨機時間內回測都能賺錢」。不斷地做回測,然後發現一件殘酷的事情:不管你怎麼調整參數,策略上線後績效就是會下降賺不到錢。

但其實這還是掉入同樣的思考巢臼,當你想找出個「避免過度最佳化的方法」,一旦研究方式並沒有改變,你依舊還是在找最佳化參數,那麼結果來說並不會解決問題。你只是從單純的幾年資料,變成用一堆隨機產生的歷史資料跑數據最佳化而已。

所以問題本身還是要回歸到:你要用回測來找到什麼?

如果你是要找規律,找到的東西應該是「普佳化」而非「最佳化」,例如回到均線交叉的策略,如果你認為一定倍率的長短均線組合,可以抓到價格走勢的特徵,那麼應該會出現特定倍率下,例如不同隨機基準的短均線,在7倍的組合都能賺到錢。而在雙因子的3D化表單上會顯現出高原而非孤島。並且在其他時間資料內,該區的高原並沒有消失,那麼這組7倍的倍率資料,才有可能是規律的特徵。

至於只有特定數據組合才賺錢的數據孤島,很可能只是剛好抓到極端行情幾次後的巧合結果;你抓到的可能是剛好賺錢的雜訊。或者看起來有利可圖,但扣掉交易成本後不會賺錢。那麼該數據也不會有用。

先利用回測找到市場的規律與特徵,再找簡單可行的進出方式。會比找到最佳參數來得重要。而變數選擇的隨機性也十分重要,基本上不連續密集的參數,作為隨機測量的變量,會比連續密集的參數,稍微不容易導致過度擬合與最佳化的問題。而利用一項隨機產生的變因,來驗證另一連續的變因是否符合規律,會比單純的找出最佳化前幾名再最佳化的過程中來得好。

所以我個人是有點懷疑完全讓程式自己跑隨機技術指標的組合,在找到一個乍看賺錢的機器學習演算法策略是否是有用的。誠然組合可能巧合地剛好有邏輯性,但也有可能是完全沒邏輯,例如KD>30,ADX<20進場做多,這樣的組合沒有邏輯,而只是參數剛好讓這組合賺錢,那麼基於垃圾進,垃圾出的原則,這組策略上線後不一定會有用。即使不斷地回測壞績效的組合會被淘汰,但結果來說你會得到一個你不知道程式怎麼挑選,而且策略變數、進出本身會變動,裡面是黑箱你不知道怎麼運作的策略。

這樣的演算法你賺錢不知道怎麼賺的,賠錢也不知道怎麼賠的,某種程度來說比一無所知還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ko Ko的沙龍
4會員
7內容數
針對書籍概論與其有用部分做簡述與評論可行或不可行之處。
Neko K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15
交易策略與練習方式簡述
2023/07/15
交易策略與練習方式簡述
2023/07/13
現在可以理解為何總是會有人會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存在,就像證明「金融市場沒新鮮事」的證據,你以為很新的交易方法,比如觀察內外盤差、tick變動量、價格判讀...等,其實在百年前就有人在做了。就像拉利.李文斯頓在空桶店幹過的事情一樣。
2023/07/13
現在可以理解為何總是會有人會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存在,就像證明「金融市場沒新鮮事」的證據,你以為很新的交易方法,比如觀察內外盤差、tick變動量、價格判讀...等,其實在百年前就有人在做了。就像拉利.李文斯頓在空桶店幹過的事情一樣。
2023/06/21
金融價格真的有潛藏的秩序嗎?
2023/06/21
金融價格真的有潛藏的秩序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筆者是用Python撰寫數據分析、歷史回測、以及實單交易程式。標題的套裝軟體就是常見的TradingView、MultiChart、MT5等等專門為了程式交易而生的語法以及軟體。今天主要想討論一下這兩者的差別以及優劣。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常見的套裝軟體開發策略的步驟吧!
Thumbnail
筆者是用Python撰寫數據分析、歷史回測、以及實單交易程式。標題的套裝軟體就是常見的TradingView、MultiChart、MT5等等專門為了程式交易而生的語法以及軟體。今天主要想討論一下這兩者的差別以及優劣。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常見的套裝軟體開發策略的步驟吧!
Thumbnail
市面上不乏使用技術分析而能獲利的交易者,但有不少人質疑技術分析的有效性,究竟技術分析是否有用?且該如何正確看待技術分析呢?
Thumbnail
市面上不乏使用技術分析而能獲利的交易者,但有不少人質疑技術分析的有效性,究竟技術分析是否有用?且該如何正確看待技術分析呢?
Thumbnail
今天又有一篇文章,我只能夠發佈在付費社群和官網(ztrading.io) 以避免被和諧, 裡面有一些比較重要的數據和圖表,在此就不做贅述。 今天聊聊交易和投資,以及交易和投資中最容易犯下的錯誤。
Thumbnail
今天又有一篇文章,我只能夠發佈在付費社群和官網(ztrading.io) 以避免被和諧, 裡面有一些比較重要的數據和圖表,在此就不做贅述。 今天聊聊交易和投資,以及交易和投資中最容易犯下的錯誤。
Thumbnail
什麼是量化交易?簡單來說就是使用過去的歷史資料找出在什麼情況下容易上漲、下跌,並透過程式來幫助我們進行回測甚至是自動交易。這樣的好處主要有兩個,第一雖然我們並不會知道未來是會如何,但透過策略的回測我們可以大概去判斷這個策略的穩定性以及風險有多大,例如下面兩張回測績效圖(上半部是績效,下半部是最大虧損
Thumbnail
什麼是量化交易?簡單來說就是使用過去的歷史資料找出在什麼情況下容易上漲、下跌,並透過程式來幫助我們進行回測甚至是自動交易。這樣的好處主要有兩個,第一雖然我們並不會知道未來是會如何,但透過策略的回測我們可以大概去判斷這個策略的穩定性以及風險有多大,例如下面兩張回測績效圖(上半部是績效,下半部是最大虧損
Thumbnail
「交易這條路,是比誰犯錯犯的少」 嗨 大家好,歡迎來到投資理財先生的方格子文章 這是我第二篇的文章 今天的主題是"為何要減少犯錯"的這件事情 我相信每一位有在操作的聽眾,這裡先撇除價值派的投資人 剩下的人應該也都花了很多時間在學習技術分析與各式各樣的操作知識 也聽了許多前輩分享他們的經驗......
Thumbnail
「交易這條路,是比誰犯錯犯的少」 嗨 大家好,歡迎來到投資理財先生的方格子文章 這是我第二篇的文章 今天的主題是"為何要減少犯錯"的這件事情 我相信每一位有在操作的聽眾,這裡先撇除價值派的投資人 剩下的人應該也都花了很多時間在學習技術分析與各式各樣的操作知識 也聽了許多前輩分享他們的經驗......
Thumbnail
高手多的地方絕對不要去?這話怎麼說呢。 在幾年前也不知道是我在玩股票,還是股票在玩我,總是抓不到股市投資獲利的竅門,於是拜請Google大神給我指點一下,應該練那一派武功才能在股市打勝仗! 首先我Google了一下"技術分析",看到了這些圖... 你開玩笑吧?沒有導出ㄧ個公式嗎?像是:
Thumbnail
高手多的地方絕對不要去?這話怎麼說呢。 在幾年前也不知道是我在玩股票,還是股票在玩我,總是抓不到股市投資獲利的竅門,於是拜請Google大神給我指點一下,應該練那一派武功才能在股市打勝仗! 首先我Google了一下"技術分析",看到了這些圖... 你開玩笑吧?沒有導出ㄧ個公式嗎?像是:
Thumbnail
請先看完這篇兩年半前在PTT的舊文章,主內容跟下面的推文更新都要看,因為這篇舊文值得參考的資訊除了籌碼以外,還有很多點。 籌碼到底有沒有參考價值? 前一篇文章留言區提到的夢境內容,其實也只是PTT這篇鄉民認為是瞎扯的文章內容的實戰範例而已。
Thumbnail
請先看完這篇兩年半前在PTT的舊文章,主內容跟下面的推文更新都要看,因為這篇舊文值得參考的資訊除了籌碼以外,還有很多點。 籌碼到底有沒有參考價值? 前一篇文章留言區提到的夢境內容,其實也只是PTT這篇鄉民認為是瞎扯的文章內容的實戰範例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