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9幾可亂真

    以我的感受,如果平面作品欣賞幾年,有一天突然就會想看雕塑了。
    通常一個藝術家創作也會經歷這樣歷程,通過作品更多的形塑與實驗會讓內在更活躍,這種強化肯定是必須,如果你想一直創作的話。
    一般豪宅的大廳,可能就會擺雕塑,這些作品名大多可見如:水滴、平衡、流動、舞蹈。然後我們就看到很多銀色的,金色的波動的作品。也許,藝術家在捕捉的思維上,充盈物理想像吧──像是水這種特別神秘──跟生命依存攀附纏繞的元素,或是一種概念,譬如遠眺(北美外面)這種。
    2019年有個幾可亂真的雕塑展覽,當時引起很大的迴響,我個人很喜歡,記不得我待了多久,但是滿廳的人,我竟然可以等到人都走到旁邊,趁隙拍下作品的獨照,可見我待的時間多長,當時沒想到可以整理給大家看。
    基本從生活中去感受這些藝品的親切,之後才有機會去欣賞形式外的作品,畢竟技藝精湛我們不懂,可是如果你把木頭雕成一只高筒靴,或是藝術家韓旭東的創意,大眾就很喜歡。畢竟人們看廟裡或是神像的雕刻,很少有敬畏外的感情。
    展覽親切程度直達滿分,有一個脈絡,跟著策展的動線走,從單色雕塑、難辨真假、擬真作品流動、完全變型的作品、不親眼欣賞是無法獲取強大樂趣的。本來未想有機會編給大家,一邊操作從未用過的軟體,失敗好幾天後,終於成功,結果…免費版硬是有浮水印... (封面是象鼻寶寶,超現實變型作品,有人覺得不喜歡,我個人是很喜歡。)
    幾可亂真另有些18禁的作品,霧化之後放上來,分別是難民與裸體女子,這兩件皆是一比一,非常真實。
    2019幾可亂真展。難民作品。
    2019幾可亂真展。難民作品。
    2019幾可亂真展:裸女,非常美的雕塑
    2019幾可亂真展:裸女,非常美的雕塑
    最近去鶯歌陶博館(門票八十),因為太喜歡也太刻意想把看到的作品寫下,一直拍照而犧牲很多品味的時間,想起來有點悔恨。就我平常看的速率,三樓基本要花三小時,但那天很趕,陶博館參展藝術家多,每位只放幾件,所以都是現階段登峰造極的立體陶藝,感情上包括近五年的事;疫情、環保、科技...就是我們近年的生命映照。
    大家或許平日去,逛後去阿婆吃壽司
    阿婆壽司花150就等於399吃到飽。這麼說你們該有動力,台北一個安靜的吃飯地方要380。坐火車到鶯歌,來回也許不用這個數。這樣我達到推廣功能了嚜。答案是肯定的。你們的重點是壽司吃到飽,看完就能去吃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