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王一博、宋茜主演的大型古裝劇《風起洛陽》終於開播。
期待了好久的大型古裝劇《風起洛陽》(以下簡稱《洛陽》)終於在愛奇藝國際版上架,手邊積稿好不容易處理到一個段落,迫不及待一口氣刷了八集,雖然還沒跟上更新進度,還是先整理一篇開箱文來推坑。
《風起洛陽》終極預告
《風起洛陽》全劇共卅九集,這一版終極預告看起來已經超剪到大概廿多集左右的進度。雖說是被視為現象級神劇《長安十二時辰》(以下簡稱《長安》)的續作,原著小說《洛陽》出版也的確晚於《長安》,但是從故事的時代背景看,同樣是唐代中葉,《洛陽》設定在武后在位時期(西元690~705年),《長安》則是在玄宗在位時期(西元712~756年)。所以就時序看,《洛陽》不但早於《長安》,甚至可以說是《長安》的前傳。
與《長安》同樣是愛奇藝出資、留白影視製作,《洛陽》的主創團隊來了個大換血。導演從曹盾換成了《扶搖》、《君九齡》的謝澤,編劇則從爪子工作室換成了《民初奇人傳》的青枚。從前八集的表現來看,儘管都是經費破十億的大製作,但《洛陽》的主體畫風明顯與《長安》有很大不同,敘事節奏也有顯著差異,這部分後面再詳述。至於卡司,由黃軒、宋茜領銜,搭配頂級流量的王一博,再加上宋軼、詠梅、劉端端、張鐸、張儷、張晞臨、高曙光、施羽、甯文彤、馮暉、鄭家彬、蔣龍、張峻鳴、劉夢珂、劉恩佳……等橫跨老中青三代、流量與演技兼備的陣容,大概率已經保證了全劇的演出都可以維持在一定水準以上。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及個人主觀陳述,請斟酌閱覽
黃軒這次在《風起洛陽》是妥妥的單獨男一,責任十分重大。
故事開局就拉進一場鬧市血戰,迅速帶出三位主角的身分與立場──前不良帥、現通緝犯的高秉燭(黃軒 飾),內衛首領、武氏旁支、人稱「月華君」的武思月(宋茜 飾),以及出身世家、工部尚書之子百里弘毅(王一博 飾)。從三人在南市血案的涉入程度不同,三人的身邊再往外拉出更大的人際圈和事件線。劇情當然是標準的懸疑辦案過程加上多線敘事,以及越牽扯越多的登場人物和複雜的朝堂鬥爭,加上還得隨主角尋找線索抽絲剝繭,對觀眾的專注力是非常大的考驗。
在高秉燭、武思月、百里弘毅三條人設故事線之外,目前看來比較幕後、但很可能會躍登主線的另一位角色,應該就是執掌情報機構「聯昉」的公子楚(劉端端 飾)。前述三位主角的人設,多少都帶點虛構的成分,公子楚附會影射的可是未來的唐玄宗李隆基,「楚」字應該是取自他出生時晉封的「楚王」,不過劇中他已經降黜為「東川王」(史實上應為臨淄王)。儘管是李氏正統、武后嫡孫,不過二字郡王與一字親王的等級差距頗大,所以他目前只能藉著掌管聯昉之職向武后輸誠效忠以保小命。
宋茜飾演內衛首領月華君,多半時間是中性裝扮,還有大量武打鏡頭。
前期劇情呈現出武氏治下的洛陽(其實也是在影射大唐全境),表面上依舊是繁華盛世,檯面下卻是暗潮洶湧,處處都潛藏著亡國危機。以高秉燭出身的「不良井」來看,居民都是刺配流犯之後,被排除在神都戶籍之外,卻仍受兵部和戶部管轄,還得承擔巡城防衛的義務;出自前朝遺族、又是工藝大家的百里一族,雖然位列朝堂在工部任事,還是得藉由聯姻與富商望族柳家交好;掌管內衛的武氏,名義上是武后親族,還職司保握宮廷的大任,面對世家派閥依舊得戒慎恐懼……馬伯庸的小說向來在時代考證上十分講究,而且附會史實典故也非常精準。從南市血案背後糾結的春秋道逆案、椋山銅礦弊案、以及告密制度的興廢等等,都是當時實際發生過的大案。所以在追劇的同時,觀眾也可以順帶對盛唐歷史來一趟溫故知新。
王一博肩負流量擔當,本人出身洛陽的來歷也是一大賣點。
與曹盾在《長安》一以貫之的大量長鏡頭不同,謝澤從《洛陽》的第一集開始,就使用了非常多的短鏡,似乎是打算利用過於飽和的視覺訊息,壓迫觀眾提早浸入故事的時代背景。而青枚筆下的故事節奏反倒沒那麼緊湊,可能是《洛陽》的敘事時序不需要像《長安》那樣壓在一個急迫的倒數死線下,自然有了能在多線劇情中遊走的餘裕;一般用以鋪陳背景的倒敘在前期就頻繁出現,不像《長安》是進入後期才一口氣加進來。至於手法孰優孰劣,這倒是見仁見智,至少以目前的個人體驗而言,《洛陽》還不至於要大量動用快進鍵。
和前作《長安》一樣,《洛陽》的服裝、化妝、道具、場景……甚至到飲食文化這些可以還原時代感的技術面,執行完成度極高。另一個讓許多觀眾津津樂道的,就是插曲與襯樂的部分,有效的營造各種氛圍。這些雖然都只是旁枝末節,但是對觀眾追劇時的沉浸體驗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加分項,無怪乎已經有人給《洛陽》立了「良心劇」的flag。說起來,劇中對時代細節的考究、人物原型的參考、以及劇情彩蛋的伏筆等等,其實還可以大書特書,之後會再另開專文為大家介紹。總之,如果你對懸疑推理故事有偏好、又嚮往盛唐風情為背景的古裝劇,真的不要猶豫,《風起洛陽》給他追下去就對了。
登場人物眾多、而且多半取自真實人物原型,是《風起洛陽》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