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片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從《游牧人生》的圓形敘事說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採「圓形敘事」的《游牧人生》,故事內核隱藏著超驗主義。
蘇軾《前赤壁賦》有一段這樣的問答: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人生數十年,與天地宇宙相比,如同朝生夕死的蜉蝣、落入滄海的粒粟,何其渺小。哀嘆生命短暫,羨慕江水亙古。想和仙人一同遨遊四海,與明月共得長生,然而這些終究不可得,徒留悲鳴消逝於風中。
台灣地區宣傳海報
儘管創作的時空環境和文本載體都大不相同,《游牧人生》(Nomadland,另譯:無依之地/浪跡天地)與這段賦文呈現的情境意涵竟不謀而合。這部橫掃金獅金球、奧斯卡等各大獎項的獨立製片劇情片,是改編自潔西卡布魯德(Jessica Bruder)在2017年發行的同名報導文學。原著是以紀實體驗的形式,記述布魯德深入美國中西部腹地,住在自己的廂式貨車裡,融入現代遊牧族生活的歷程。
北美地區宣傳海報A款
「我不是無家可歸,只是無房可歸。」
趙婷身兼編導,監製法蘭西絲麥朵曼(Frances McDormand)主演的電影版本,創造出一個虛構人物芬恩(Fern),藉由她逐工作而居的游牧生活,娓娓說出一個幾乎沒有情節、卻充滿豐富情緒的故事,真實體現了老子在《道德經》裡推崇的「大方無隅,大器無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越是不經雕琢的自然呈現,越能展示恢弘寬厚的情感力量。
電影工業發展到極致的今天,已然成為娛樂產業的龍頭,技術、資本、人才都高度集中,斤斤計較投報率的結果,使得每部電影都把「戲劇性」「娛樂效果」當成最高宗旨。採用圓形敘事手法的《游牧人生》幾乎打破業界一切規則:鬆散零碎的情節、靜謐祥和的氛圍、悠遠靜謐的哲思……甚至大量入鏡的非專業演員,對已經習慣滿屏聲光的現代觀眾來說,無論在感官體驗或心理認知,都像是一趟超驗主義的內向旅程。
北美地區宣傳海報B款
有別於正敘、倒敘、平敘、插敘這些常見的敘事方式,「圓形敘事」會從很多看似無關緊要、甚至彼此毫無關連的事件和人物講起,點到即止的留下懸念和線索,構築起故事的外圍圓周;接著再次深入講述曾經登場的人物或場景,帶出新的懸念和線索,縮出更小的同心圓;如此周而復始,圓周越來越小,很自然的接近圓心,也就是故事的核心概念。
如同芬恩一般在各州間徘徊擺盪的現代遊牧族,粗估人數約在六十萬到七十萬之間,講白了,這個比例佔美國人口總數的零頭而已。不管是出於自主還是被迫,每個人、每個家庭上路的理由各有不同,但歸根結柢的終極因素只有一個:高度資本主義。經濟衰退、住房成本上升、社會保障體系失靈……他們並非選擇了一種更容易的生活,而是在資本主義的競爭中落敗,轉而尋求一種看似自由卻相對危險生活方式。這本來可以大書特書,作成對國家體制、對資本社會、對階級固化的嘶吼控訴,但布魯德沒有,趙婷麥朵曼也沒有。
北美地區宣傳海報C款
「就像我們面對面和在明朗的白天裡悟到真理一樣,我們也在背地裡和在黑夜中與真理不期而遇。」
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如是說。
隨著芬恩輾轉遷徙於內布拉斯加、南達科他、內華達和亞利桑那等州,電影畫面也不斷呈現當地遼闊沙漠、廣袤平原等地形地貌。鏡頭語言刻意對比出人類在自然中的渺小的同時,故事卻告訴觀眾:如此渺小的人類啊,你的信仰和靈魂的重量,正是你強大的地方。浩瀚與卑微、空靈與生機……無聲卻激烈的對撞著,芬恩一路以來沉默與孤寂的旅程,那個層層疊疊的同心圓,終將觸及核心。
劇情的尾聲,芬恩回到荒蕪的內華達小鎮,走進那棟曾生活居住了幾十年、被稱為「家」的房子。她渴望被療癒的心理創傷,那個她必須隻身漂泊的理由,以具象的空間呈現在觀眾眼前。幾秒的躊躇後,芬恩似有頓悟轉身離去。也許她會再度上路、也許會覓得歸宿……花開花謝、潮起潮落,就連夜空中耀眼的新星也終有熄滅的一刻。我們身處的世界、乃至整個宇宙,所有物種生命都在時間的長河中浩蕩奔湧,永不停息。芬恩的離開,何嘗不是回歸?
「死亡不是終結,遺忘才是。」
《游牧人生》正式預告
《遊牧人生》像是一篇「形散意賅」的抒情長詩,雖然視覺上充斥著零碎的抽象影像,可鏡頭寓意背後的具象敘事卻豐富得恰到好處,暗藏的內核看似幽微實則氣勢磅礴,給觀眾留下悠揚的思考空間。建議放下既有的觀影經驗(特別是被好萊塢商業大片養壞的口味),毫無雜念的直觀感受本片的每一格畫面,體會在你心靈深處撞擊出的每一絲共鳴。
中國地區宣傳海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55內容數
根據個人喜好,隨機推薦經典老電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潘光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AV帝王》可以窺見日本依舊有著村落社會的潛規則禁忌。
《惡魔法官》以反烏托邦律政類型,提出對韓國社會現狀的沉痛控訴。
《我的上流世界》叫好叫座之餘,女性平權之路卻依舊長路迢迢。
「Courage is not without fear ; rather it’s a judgment that something els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fear.」(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明白還有比恐懼更重要的事。)
「This war will never end. You can't stop this.」(戰爭永遠不會停歇,你無法阻止我們。)
從《AV帝王》可以窺見日本依舊有著村落社會的潛規則禁忌。
《惡魔法官》以反烏托邦律政類型,提出對韓國社會現狀的沉痛控訴。
《我的上流世界》叫好叫座之餘,女性平權之路卻依舊長路迢迢。
「Courage is not without fear ; rather it’s a judgment that something els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fear.」(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明白還有比恐懼更重要的事。)
「This war will never end. You can't stop this.」(戰爭永遠不會停歇,你無法阻止我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Nomadland遊牧人生》是趙婷在2020年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由法蘭西絲麥朵曼主演。本片入圍第93屆年奧斯卡6項大獎,並贏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女主角。作為2020年威尼斯影展的主競賽片,一舉獲得金獅獎最高榮譽。 除了法蘭西絲麥朵曼和大衛史崔森外,大部分在片中飾演遊牧者的演員其實都是
Thumbnail
文/張慕瑾(記者、書店店員,閒時寫字讀書。) 萬物有序,這個序該如何運行下去,從古至今都是順應自然法則,以維繫生靈間的平衡;但當平𧗾被強行打破,我們又該信奉哪套法則?由已故藏族導演萬瑪才旦所執導編劇的《雪豹》把命題搬上大銀幕,讓觀眾置身於遠離煩囂的雪地中,從現實與超現實交錯的故事中一探究竟。
Thumbnail
電影簡介 《Nomadland 游牧人生》是一部深刻觸動人心的電影,將觀眾帶入一個關於自由、孤獨和探索的旅程。電影根據潔西卡·布勞德(Jessica Bruder)的同名書籍改編而成,由華裔導演趙婷執導。故事圍繞著一位名叫芬恩(Fern)的女性,因原先居住的鎮上,大部分居民賴以為生的工廠關閉後失去
Thumbnail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何用一句話簡單描述《流浪者之歌》的主旨?我想可以說是一個人精神覺醒的美妙追尋,最後活在當下。當然,作者赫曼.赫塞讓主角「悉達多」踏上這段旅途,更多時候像是在和讀者們說話,說說自己在精神覺醒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Thumbnail
游牧十年就跟寓言故事一樣,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讀到,會有屬於各自心境上的收穫。這不是本只講述青旅瘋狂夜晚的書;也不是一直述說旅行陰暗面的鬼故事,這是一本關於人生的書,只是剛好作者的人生都走在旅途的路上。而這篇書評,也不只是書評,而是關於旅行的文章。
Thumbnail
《遊牧的歷史》是本突破的書,揭露人類歷史我們讀不到的另一半,從「移居者」角度出發,開啟全新的歷史故事。通過大量故事來還原古代人的生活樣貌,去了解原來神話不只是幻想,而是展現當時人類如何理解他們所看見的世界。本書也適合對環保、宗教、種族議題感興趣的人閱讀,透過不同的價值觀來剖析現今人類所遇到的問題。
Thumbnail
獨念海之大,願隨天與行。——范伯子     浪海拍擊,洶湧、吞噬,而使人怖畏!……為了逃避戰火、砲彈、血洗與屠戮,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將性命與希望,拋擲於囚獈、簡陋的「難民船」中(此所謂「難民船」,也不過就是纖薄的橡皮艇和破舊的小漁船罷了)……書寫此際,近一個多月來,難民潮襲捲了歐陸,震撼了世界
Thumbnail
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之2/生命跟自然跟命運的相遇 19歲開始騎單車、騎馬、坐船、步行在世界各地的法國作家西爾萬•泰松(Sylvain Tesson 1972~),把他在各個國家和不同文化底下的發現跟感受,改寫成短篇小說集《命若漂蓬》。 發生在十五個地方的十五個故事裡,他們跟自然跟命運交會的刹那,通通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Nomadland遊牧人生》是趙婷在2020年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由法蘭西絲麥朵曼主演。本片入圍第93屆年奧斯卡6項大獎,並贏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女主角。作為2020年威尼斯影展的主競賽片,一舉獲得金獅獎最高榮譽。 除了法蘭西絲麥朵曼和大衛史崔森外,大部分在片中飾演遊牧者的演員其實都是
Thumbnail
文/張慕瑾(記者、書店店員,閒時寫字讀書。) 萬物有序,這個序該如何運行下去,從古至今都是順應自然法則,以維繫生靈間的平衡;但當平𧗾被強行打破,我們又該信奉哪套法則?由已故藏族導演萬瑪才旦所執導編劇的《雪豹》把命題搬上大銀幕,讓觀眾置身於遠離煩囂的雪地中,從現實與超現實交錯的故事中一探究竟。
Thumbnail
電影簡介 《Nomadland 游牧人生》是一部深刻觸動人心的電影,將觀眾帶入一個關於自由、孤獨和探索的旅程。電影根據潔西卡·布勞德(Jessica Bruder)的同名書籍改編而成,由華裔導演趙婷執導。故事圍繞著一位名叫芬恩(Fern)的女性,因原先居住的鎮上,大部分居民賴以為生的工廠關閉後失去
Thumbnail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何用一句話簡單描述《流浪者之歌》的主旨?我想可以說是一個人精神覺醒的美妙追尋,最後活在當下。當然,作者赫曼.赫塞讓主角「悉達多」踏上這段旅途,更多時候像是在和讀者們說話,說說自己在精神覺醒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Thumbnail
游牧十年就跟寓言故事一樣,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讀到,會有屬於各自心境上的收穫。這不是本只講述青旅瘋狂夜晚的書;也不是一直述說旅行陰暗面的鬼故事,這是一本關於人生的書,只是剛好作者的人生都走在旅途的路上。而這篇書評,也不只是書評,而是關於旅行的文章。
Thumbnail
《遊牧的歷史》是本突破的書,揭露人類歷史我們讀不到的另一半,從「移居者」角度出發,開啟全新的歷史故事。通過大量故事來還原古代人的生活樣貌,去了解原來神話不只是幻想,而是展現當時人類如何理解他們所看見的世界。本書也適合對環保、宗教、種族議題感興趣的人閱讀,透過不同的價值觀來剖析現今人類所遇到的問題。
Thumbnail
獨念海之大,願隨天與行。——范伯子     浪海拍擊,洶湧、吞噬,而使人怖畏!……為了逃避戰火、砲彈、血洗與屠戮,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將性命與希望,拋擲於囚獈、簡陋的「難民船」中(此所謂「難民船」,也不過就是纖薄的橡皮艇和破舊的小漁船罷了)……書寫此際,近一個多月來,難民潮襲捲了歐陸,震撼了世界
Thumbnail
挑戰一年讀100本書之2/生命跟自然跟命運的相遇 19歲開始騎單車、騎馬、坐船、步行在世界各地的法國作家西爾萬•泰松(Sylvain Tesson 1972~),把他在各個國家和不同文化底下的發現跟感受,改寫成短篇小說集《命若漂蓬》。 發生在十五個地方的十五個故事裡,他們跟自然跟命運交會的刹那,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