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國女孩:理解你的成長痛

American Girl, narrative of your daily stress
❤ 共賞影友:需要被理解、需要理解他人
  觀影前,我依然刻意保持無知,除了電影海報之外什麼都不看不聽不想不猜。觀影中,右邊的人開始抽鼻子、後面的人呼吸顯得克制,生怕吵到前面的人,或者生怕洩露自己。我只靜靜看,同時用耳朵感受那些讓觀眾開始從心裡濕潤到眼角的時刻有哪些。但我不告訴你,等你去聽。觀影後,我只一如往常告訴你,進了戲院,有哪些切入角度可能提升你的觀影經驗:
家庭劇最可愛的一刻
家庭劇最可愛的一刻
  首先,我建議注意語言轉換和語言混雜的使用時機。上次這麼喜歡語言混用的設計和執行,是〈瘋狂亞洲富豪〉,以及〈色.戒〉。身為日常生活中需要完整使用中文和英文的人,這齣戲裡,每個角色選擇和混用中英文的方式非常有說服力,而且對劇情推動起了莫大幫助。無論是配合聽話的人說出適合對方的語言,還是直接反應來不及翻譯的詞彙,以及對某些人永遠固定使用那一種語言的詞彙,都合情入理。沒有比這個更棒的隱喻框架了。
  再來,選擇一個你喜歡,或者最能同理的角色,潛進去理解她在每一個時刻的橫剖面上,有多少壓力。兩位主角,媽媽或姊姊的角色特別容易代入,但如果有機會,代入爸爸。爸爸在這個故事裡,像世間絕大多數的爸爸,沒有直接被體諒、沒有直接被同理,甚至沒有強力要求別人同理他。大概因為是男人。如果你能在這部片裡,每一刻都深切同理爸爸,你大概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如果你看第一次選擇同理媽媽,試試看第二次的時候同理爸爸,幾乎能看出另一個故事。
  這部片最大的看點,是人物。真實感之強烈,幾乎像是一張生理組織切片,從一個真實家庭裡剖出。年幼的妹妹就像那個年紀的孩子一樣思考、講話、行動,國中生也有完全屬於她們的堅持和非理性,這些成功的角色,在成人最為主要創作者時,格外困難。畢竟記得怎麼做孩子,是所有創作者的難題,阮鳳儀做得非常有說服力。另外一定要感謝林嘉欣的演技,把心理和生理失控的時刻,演得讓觀眾能有體感,幾乎讓全場的人肩頸都為之緊繃。進戲院的樂趣就在這裡,感到全場觀眾為之一緊的時刻,通常都跟你的相去不遠。
  然而戲不工整。如果用角色成長的角度來看,挑戰的強度不是依時序增加或變形,衝突的強度也不是順著滾輪加劇或擴大。像現實人生一樣,不會為了訓練你成長就循序漸進地來。看完,這份不工整可能適合這個改編自個人經歷的故事。
  很幸運看到導演場,導演影後出來和大家打招呼,承認這是非常個人的一段真實經歷改編。同時導演也說明某一場戲的藍光效果是用一整排電蚊燈打出來的,以及結尾在拍攝和剪輯上跟製片討論磨合出現在的版本,在我看來是一個完整的情緒收合點。我只想問,導演第一部長片把自己的私密重要經歷拿出來,還得到這麼高的起點,她第二部要怎麼辦?如果幸運,一個會講故事的人,能再講一個好故事。
  也談一下短處。這個背景設定在 2003 年的故事,編劇和導演似乎不夠心狠,對角色和對故事都是。身為觀眾,我們期待看見超過自己現實生活的情緒強度和事件衝擊,代我們走一遭,這不正是娛樂的宗旨?如果不超過觀眾的人生經歷,就不會有代償滿足感。但美好的敘事可以把輕薄的內容加深成超越情緒本身的體驗。〈四百擊〉也是很微小的事件,但無損作品的敘事強度。也有一種寫實就是淡淡的,像是〈Paterson〉。但美國女孩的事件和情緒以及表達手法,都不是淡淡的那種「有些人類是這樣過活」的類型,而是「這情緒,你不也有過?」的故事。這種故事,只割傷皮膚嫌可惜,下次能不能劃開胸腔,看見鼓漲的心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