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情緒上對我而言非常真實的一部作品,
讓我很難只用好不好看來形容自己看完的感受。
因為實在距離自己太近了,
以致於放了好幾週還是不知該如何記錄下感想。
太多畫面都直接連結到我的記憶深處,
儘管這些過去已經很久沒被想起,
但經由導演真誠的記錄鏡頭,
那些童年清楚的歷歷在目。
我看到的情緒實在太多種,包括:
媽媽想牽手取得心靈的支持但粗神經的丈夫卻把手抽開、
大女兒心靈的不安與憤怒沒有任何大人看見、
無法釋放自己的脆弱的爸爸、
還有年幼尚未懂事的妹妹⋯⋯
我發現自己看完後沒有再有辦法把一切只歸於「情緒勒索」,
或是「父母沒當好」;因為在這幾年自己成年後,
也理解了生活的壓力多艱辛。
想給家裡更好的環境但經濟上還無法達到那個標準、
自己也會有情緒但不知如何安慰自己、
看不懂女兒的情緒到底是在鬧什麼脾氣、
更年幼的女兒還需要被照顧等等等,
電影裡的家長的確是一對容易焦慮的大人,
但他們的焦慮也是來自於想要盡力給家人「幸福」的生活。
電影帶到主角對國小的不適應與對群體的疏離感時,
我想起自己對國小的記憶也是沒有有愛心的老師,只有嚴厲、規矩與分數。
我很害怕被打、被處罰,所以只能盡力做成優等生以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所以高中以前我沒從來沒喜歡過學校,從幼稚園開始就對學校沒什麼好感。
然後自己也不是個很能融入團體的小孩,常常不知道要和誰當朋友。
電影帶到夫妻的爭吵時,我想起爸媽也是時常重覆那種不著邊際的爭吵,
並不是吵了會讓彼此更了解彼此的那種爭吵,
而是兩人像個平行線一直找不到交集而情緒爆炸的爭吵。
電影帶到媽媽帶著兩個女兒去餐廳享用冰淇淋時,
我想起我媽也常一個人帶著我和妹妹去百貨公司,
偶爾吃好一點則是福華飯店的下午茶自助bar,
那種像是想從現實找到一個短暫的出口的逃跑不下數次。
電影帶到妹妹生病終於可以出院裡面的爸爸躲在樓梯一個人哭出來時,
我想起我們家也常常上演這副光景,
我年幼的妹妹住院還有骨折時,
父母當時的心焦與心急如焚都刻在眼裡。
這部誠實的電影記載濃縮了我整個童年,
就連電影裡的媽媽到頂樓曬衣服的那個場景都與我家的頂樓多麼的相似。
還有一個是主角的母親在家長會時,對古版老師的不滿。
我的母親雖然沒有那樣直接的表態過,
但她從小告訴我的觀念就是讀書和成績不是唯一,
好學校也有壞學生,壞學校也有好學生。
然後雖然我沒有去美國生活,但我媽也是在我小三和我妹小一時,
就堅持把我們送到家附近美國人開設的全英語補習班學習英文,
直到大學前我都持續還有去那間補習班,
英文與美國的文化也從此成為我的一部分。
一切太多奇蹟似地重疊的各種小事與回憶,
讓我不禁好奇,這個世代擁有跟我一樣的成長經歷與感受的人口,
到底有多少?
又有多少人看完這部電影會跟我有同樣的感受呢?
因為連現在的我看,都會覺得電影裡的那段日子已經距離好遙遠,
我好久不曾再經歷那樣的風風雨雨。
原來我曾經就是在那樣子的環境長大的。
而電影裡兩個女兒幫爸爸染上奇怪的髮色,
媽媽在旁邊看著露出同樣頑皮的微笑,
這種一家人溫馨快樂的畫面也是真實的存在在我的記憶裡的。
所以我猜這部電影的評價應該會很兩極吧(?)
經歷過的人懂,沒有經歷過的人覺得看不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