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山型日照中心このゆびとーまれ混合、混齡照顧,用家的溫暖守護社區老小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傍晚,在富山市郊區社區民宅間,有幢戶外觀漆成粉紅色的平房,對面看起來也是普通人家。這兩處看似平凡的住家,是讓台灣社福界這幾年驚嘆連連的「富山型日照」的起點:「このゆびとーまれ*」。
▲富山型日照的起點:このゆびとーまれ。照片取自このゆびとーまれ官網。
一進屋內,長輩、身心障礙者多半坐在圓桌旁,另一邊是小孩在小圓桌遊戲、寫功課;屋內中另一個簡單用窗簾半隔開的空間,有位長輩躺床休息。
聽到我們進門後的「こんにちは (你好)」,許多年輕或不那麼衰老的被照顧者都點點頭、與我們打招呼,有些孩子甚至馬上湊到你眼前跟你嘰哩呱啦,即使語言不通,卻一點也不怕生。
富山型日照以混合照顧聞名。23年前,負責人惣(音「總」)万佳代子看到社區的照顧需求,毅然決然創辦了混合高齡、身心障礙者、幼兒的日照中心。她表示,政府在思考社福政策時,是從制度與法律開始,所以關心老人的學者就針對老人研究、關心身障就從身障出發,不會想到「混合」照顧,「我是護理師出身,護理師關心0–100歲的人跟社區,這個社區需要什麼我就做什麼,」惣万佳代子並不認為自己做的事有多不平凡,在她眼中,這樣的照顧模式是遠在社會福利制度建立前,社區與家庭的照顧方法。
▲創辦人惣万佳代子:「護理師關心0–100歲的人跟社區,這個社區需要什麼我就做什麼。」照片取自このゆびとーまれ官網。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是在這裡生活的家人

而在このゆびとーまれ,也不會有明顯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分。不同於台灣或者其他的照顧機構,在這裡,第一眼很難分辨到底哪位是照顧者、哪位是服務需求者。就連負責人惣万佳代子生活感的穿著,一開始我們還誤以為她是被照顧者。
惣万女士一聽到我們的誤認,馬上點頭說:「是的,就是這樣,這裡是生活的空間,就像是同行的余尚儒醫師一樣,不介紹不曉得他是醫生,這樣才是理想的狀態。」
甚至,このゆびとーまれ近年也雇用身心障礙者,在我們剛進門端麥茶給我們的工作人員就是身心障礙者,訪問期間,他一直靜靜地坐在我們旁邊,聆聽惣万女士的分享,如果不是惣万女士的介紹,我們也以為他是被照顧者。身心障礙的工作人員,在督導的指導下能從事些簡單的工作,如澆水、陪老人散散步,他們在這個空間中,照顧他人,自己也受到照顧。
▲このゆびとーまれ強調,如家般充滿生活感的空間與日常。
兩家このゆびとーまれ一共有32位工作人員,其中七成是正職,一半是社會福祉士 (照顧服務員),5人是護理師,也有管理師、幼教老師等,大家共同照顧40位長輩與各年齡層的身心障礙者、幼兒。但放眼望去,哪位是老師、哪位是照顧者,一時之間也分不清。
這麼隨性、分辨不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是因為惣万女士想將このゆびとーまれ經營成「家」,「在生活的空間中,沒有老師、也沒有醫生。」也如同家一般,在家不需刻意安排課程、活動,このゆびとーまれ尊重每一位家人在當下想做的事情。「我一直認為,我們不要把長輩看作是幼兒,要尊重長輩的尊嚴,不應用幼兒方式對待,」所以在このゆびとーまれ除了大型節日或慶典活動外鮮少有團體活動,也不刻意引導長輩與孩子的互動,一切順其自然。「長輩多半喜歡孩子,因為來到このゆびとーまれ與孩子互動,長輩開始有了表情,需要照顧的程度也減輕。」
還沒聊完,下午四點沒過幾分鐘,耳邊就傳來咚咚咚的奔跑聲。孩子們從附近的小學放學了,他們有些是特教學校的孩子、有些在小學特教班上課,他們有活力地在屋內奔跑,瞬間整個屋子充滿歡笑聲。
這裡的孩子很熱情,看到我們圍著小桌子坐下,就一起湊熱鬧;看到新奇的筆電,就湊上來要我開音樂軟體,發現沒有音樂還哀號了一下;還有小男孩拖著書包擠進來說,「這裡是我寫功課的地方。」我們瞬間讓出位置讓他坐,看著他的算數題目,沒兩三下,他咻咻咻寫完功課,一溜煙地跑掉;也有男孩要我們幫他拿櫥櫃上方的玩具、還有孩子搬了超巨型樂高來到我們的旁邊,想跟我們一起遊戲。
來自台灣的我們不免擔心,失智症的長輩、橫衝直撞的孩子和現下滿地的玩具,難道不會受傷嗎?「從開始經營到現在,只有一個長輩骨折受傷。」惣万佳代子說。孩子確實難以掌握,訪問過程中,其中一個孩子不小心打了我一下,而一旁的工作人員一看到馬上蹲下握著孩子的手,溫柔地詢問:「◯◯君,你為什麼剛剛要這樣做呢?要說對不起。」孩子雖然時常出其不意、玩具時常散落一地,但就像在每個有孩子的家裡一樣,大人好好引導、玩具請孩子收一收就好了,一切就如在家一般自然。
このゆびとーまれ也讓孩子熟悉死亡,像家般的空間也能讓長輩隨時有狀況就住下,由護理師陪伴照顧。從2005年開始,このゆびとーまれ一共協助25位長輩在這迎接死亡。若發現長輩狀況不好,護理師會主動詢問家屬是否需要臨終陪伴。在我們坐著的和式空間中,他們在榻榻米正中央安置長輩,家屬晚上就在長輩身旁肩並肩一起睡覺,「家屬和長輩在同一個平面,不只不用擔心翻身摔下床,晚上睡覺可以手牽著手。」長輩往生後,護理師還會協助家屬一同幫長輩洗澡 (並非常見的擦澡)。惣万女士分享,她曾有一位長輩過世後去參加她的葬禮,兒子萬分感謝:「我已經幾十年沒有跟媽媽牽手了……」このゆびとーまれ讓家屬找回日本的家族文化。
讓日照中心像便利超商一樣
不過,像このゆびとーまれ這樣的照顧機構,起初設立時並不被承認,更無法拿到政府資源,然而因為看到社區的需求,惣万佳代子與夥伴決定將畢生積蓄與退休金開設這家日照中心。一直到2006年,日本政府正式將富山型日照合法化,目前全日本各地共有1400多家富山型日照,而富山這個區域,就有120家,混合型的照顧機構在日本遍地開花。
不過未必家家都是混合型的照顧模式。惣万女士認為,不是所有機構都需要變成混合型的照顧,應該依照每個長輩的需求提供服務,雖然多數的長輩很喜歡孩子,但也有長輩希望能安靜靜養;喜歡有各式活動的長輩,也可以選擇去有很多課程的日照中心。
目前日本的日照中心與便利超商數量一樣,有五、六萬家。政府期待日照中心能成為照顧的便利超商。「就像是我們缺了什麼,會到便利超商購買一樣,我缺什麼服務,就去日照中心諮詢一下。」惣万佳代子說,深入社區、貼近民眾,才能夠讓每個需要照顧的人,都能被安全網溫柔地接住。
傍晚,是孩子的放風時間,在このゆびとーまれ旁的空地,有鞦韆、滑梯,剛剛在屋內玩的孩子們都跑到這。年輕的工作人員腳踩著足球,跟著兩個小男孩在馬路上踢著球;另一名工作人員則拿著一旁的公園椅擋在路中間,保護著在巷子、空地內的孩子,邊看著也邊寫著屬於每個人的照顧筆記。このゆびとーまれ用家的溫暖守護社區的被照顧者。
▲放風時間,孩子們興奮的在社區的遊具玩耍。
*このゆびとーまれ是日本孩子的遊戲文化,在團體遊戲開始前,發起的孩子會高舉手指大聲喊このゆびとーまれ,想加入的孩子就會來聚集一同握住這隻手指,代表遊戲開始。
*本文採訪於2017年6月,最初刊登在台灣在宅醫療學會
*このゆびとーまれ官網:http://toyamagata.com/konoyubi/
avatar-img
13會員
20內容數
面對超高齡社會,日本有群人看見生命最後一哩路的需求。當人們因為獨居、因為居家環境、照顧人力等因素無法在熟悉的社區與家中善終時,Home Hospice提供了人們一個如家一般的居所,找回對生命、生活的掌控權。Home Hospice不只翻轉了過去幾十年倚賴醫療的臨終模式,更希望重建社區早已消失的臨終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芸芸眾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一個社區人們身心安頓的宮之森咖啡,面對2020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人與人需要隔離,也讓小小的咖啡廳與社區居民面臨不小的挑戰。宮之森咖啡利用停止營運的時間開始Free style school,也籌備起菓子工坊,希望幫助更多孩童與社區居民。
每個月一次的Kid’s Cafe,小朋友們一起來當一日咖啡店員,從想菜單、準備食材開始,到現場招呼、做菜、點餐、送餐、收拾,都需要小朋友親手完成,孩子在之中學習到的是生活與他人共存的能力。
ガチョック是由三位30多歲的男生發起,這幾位大男生原先擁有穩定如公務員般的身份,但在辦公大樓受理需要支援對象的求助時,發現不少真的貧困、需要幫助的人卻因為資格不符無法申請生活保護,也因此創辦了ガチョック,嘗試用年輕人的力量來幫助社區中的人們。
從富山縣濱海的小鎮伏木,有家二手書店「古本なるや(NARUYA)」,也希望成為眾人可以自在來去、依靠的場所。
在橫須賀市的三輪診所附近街道上,有一幢美麗的獨棟別墅,白色的牆面塗著童趣的彩繪,小招牌上寫著「白虹之家」,是千場純醫師與他的營養師太太共同打造的一處社區空間。他們期許社區的居民可以來到此處交流互動,打造更有人情味的共生社會。
夢生民的負責人吉田女士與菊澤女士說,她們一開始打定主意開咖啡館時,就想要讓社區居民真心覺得咖啡好好喝,不是因為是身心障礙者做的而說好喝,而是會做好喝咖啡的人是身心障礙者。
作為一個社區人們身心安頓的宮之森咖啡,面對2020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人與人需要隔離,也讓小小的咖啡廳與社區居民面臨不小的挑戰。宮之森咖啡利用停止營運的時間開始Free style school,也籌備起菓子工坊,希望幫助更多孩童與社區居民。
每個月一次的Kid’s Cafe,小朋友們一起來當一日咖啡店員,從想菜單、準備食材開始,到現場招呼、做菜、點餐、送餐、收拾,都需要小朋友親手完成,孩子在之中學習到的是生活與他人共存的能力。
ガチョック是由三位30多歲的男生發起,這幾位大男生原先擁有穩定如公務員般的身份,但在辦公大樓受理需要支援對象的求助時,發現不少真的貧困、需要幫助的人卻因為資格不符無法申請生活保護,也因此創辦了ガチョック,嘗試用年輕人的力量來幫助社區中的人們。
從富山縣濱海的小鎮伏木,有家二手書店「古本なるや(NARUYA)」,也希望成為眾人可以自在來去、依靠的場所。
在橫須賀市的三輪診所附近街道上,有一幢美麗的獨棟別墅,白色的牆面塗著童趣的彩繪,小招牌上寫著「白虹之家」,是千場純醫師與他的營養師太太共同打造的一處社區空間。他們期許社區的居民可以來到此處交流互動,打造更有人情味的共生社會。
夢生民的負責人吉田女士與菊澤女士說,她們一開始打定主意開咖啡館時,就想要讓社區居民真心覺得咖啡好好喝,不是因為是身心障礙者做的而說好喝,而是會做好喝咖啡的人是身心障礙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第三章 跟個管師保持溝通管道暢通 當失智確診後,想辦法讓她能維持機能
Thumbnail
廟下的長照中心成為了村民們聚集的地方,除了享用政府補助的食物外,也分享自家的食材。在這裡,人和人之間沒有界線,大家開開心心一起活動。雖然有些人會談論護理長是否追求利益,但大多數村民仍然感激她的付出。在這樣的山村環境中,村民們的心胸都很開闊,一起完成更多事,共同創造美好的回憶。
Thumbnail
牛宥傑先生,為桃園私立德宥居家長照機構負責人。從小為外公外婆拉拔長大,對於與長輩相處十分熟悉,逐漸長大後,開始照料年長的外公外婆,對於長者照護有深刻的體悟,感嘆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長照機制卻跟不上人口老化速度,因此創立德宥居家長照機構,期盼運用自己的力量,打造更好的照護、善終的服務環境。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俞美娟,常春藤居家護理所執行長。身為專業護理人員,在因緣際會下接觸到居家照護工作,因其專業與細心,讓許多高齡長者除了基本的醫療服務外,也獲得了更好的長照照顧。常春藤創立18年來,以生命力強的常春藤為寓意,不間斷的持續精進自己,以提供高齡長者健康快樂的居家生活。
Thumbnail
20224.04.08 新竹市政府 打造守護爺奶的安心空間!為讓失能失智長輩獲得更完善的社區照顧,新竹市政府爭取中央前瞻基礎建設經費補助,在千甲市民活動中心設置竹市第三間公辦民營的日間照顧中心,市長高虹安今(8)日為千甲綜合長照機構揭牌。高市長表示,打造老幼共好的幸福城市,市府積極布建各項長照資源
Thumbnail
醫師余尚儒探討日本的在宅醫療發展歷程,探索未來在臺灣長期照護的需求,並分享在臺東的居家醫療工作經驗。
Thumbnail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
Thumbnail
1989年成立,位於羅東樟仔園旁邊的「瑪利亞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由天主教靈醫修女會所創辦。該機構於1998年、2012年重新整修,目前提供著完善的長照服務,照顧著中心內的106位長者。此外,他們也提供日間照料和居家服務,滿足不同長者的多樣化需求。
Thumbnail
第三章 跟個管師保持溝通管道暢通 當失智確診後,想辦法讓她能維持機能
Thumbnail
廟下的長照中心成為了村民們聚集的地方,除了享用政府補助的食物外,也分享自家的食材。在這裡,人和人之間沒有界線,大家開開心心一起活動。雖然有些人會談論護理長是否追求利益,但大多數村民仍然感激她的付出。在這樣的山村環境中,村民們的心胸都很開闊,一起完成更多事,共同創造美好的回憶。
Thumbnail
牛宥傑先生,為桃園私立德宥居家長照機構負責人。從小為外公外婆拉拔長大,對於與長輩相處十分熟悉,逐漸長大後,開始照料年長的外公外婆,對於長者照護有深刻的體悟,感嘆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長照機制卻跟不上人口老化速度,因此創立德宥居家長照機構,期盼運用自己的力量,打造更好的照護、善終的服務環境。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俞美娟,常春藤居家護理所執行長。身為專業護理人員,在因緣際會下接觸到居家照護工作,因其專業與細心,讓許多高齡長者除了基本的醫療服務外,也獲得了更好的長照照顧。常春藤創立18年來,以生命力強的常春藤為寓意,不間斷的持續精進自己,以提供高齡長者健康快樂的居家生活。
Thumbnail
20224.04.08 新竹市政府 打造守護爺奶的安心空間!為讓失能失智長輩獲得更完善的社區照顧,新竹市政府爭取中央前瞻基礎建設經費補助,在千甲市民活動中心設置竹市第三間公辦民營的日間照顧中心,市長高虹安今(8)日為千甲綜合長照機構揭牌。高市長表示,打造老幼共好的幸福城市,市府積極布建各項長照資源
Thumbnail
醫師余尚儒探討日本的在宅醫療發展歷程,探索未來在臺灣長期照護的需求,並分享在臺東的居家醫療工作經驗。
Thumbnail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
Thumbnail
1989年成立,位於羅東樟仔園旁邊的「瑪利亞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由天主教靈醫修女會所創辦。該機構於1998年、2012年重新整修,目前提供著完善的長照服務,照顧著中心內的106位長者。此外,他們也提供日間照料和居家服務,滿足不同長者的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