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式親子溝通魔法卡》讀後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本書標榜:以傾聽取代責罵、分享代替強迫的方式,借由作者設計的「魔法卡」引導彼此「溝通」。魔法卡共有53張,書中介紹如下:
再給大家看它的(部分)目錄:
一本書有沒有內容,通常從目錄就可看出端倪,我當初就是看它的目錄決定要買的。還有它的內頁:色調柔和、版面舒適,圖文編排清楚有條理且不呆板,還有重點標記。是易讀易懂、實用的好書。
本文分享個人覺得受用的部分。

首先,從「我」的角度出發。

書中還舉例遇到上司早到的情況,讓大人更能理解。
以「我」取代「你」當主詞,算是蠻常見的溝通技巧,除了降低「指責感」,而且相較之下容易實踐,對孩子使用還能教孩子同理心,是很不錯的方式。
要提醒大家的是,遇到蠻不講理或自我為中心的大人時就要小心,對方會順水推舟把責任推到你身上。

其次,不要一味斥責,讚美也要小心。

這我比較少在教養書上看到,但它說的很有道理,要避免孩子為了別人的評價而去做或不做,才不會讓孩子長大後易為人操控。更嚴重而書中沒提到的情況是「捧殺」,過度寵溺或讚美,反而會毀了對方。
總之,不是「評價」孩子,而是要「關心、接納」孩子,培養孩子的勇氣。

第三,家長先分享,而不是單刀問孩子空泛的問題。

這我也覺得很實用,分享自己的事或感受可以拉近跟孩子的距離,也不會讓孩子覺得被質問或有壓力,而有個明確的話題,例如:今天的比賽如何?數學老師還有點你回答問題嗎?午餐吃什麼?等等,不但讓孩子有分享的方向,也可以讓孩子知道你有在關心他、有記得上一次聊的內容。

第四,把讀書當遊戲,營造闖關樂趣。

這也是我一直有在做的,不過實際要執行起來比較困難,因為現在很多孩子和家長時間就是那麼少,課業工作卻是那麼多,要有效率就很難玩什麼「花樣」,不過至少心態上、言詞上,可以嘗試看看。「今天的每日任務多不多?」「只要把這個部分弄懂就可以升級了,我們一起加油!」

第五,把問題還給孩子

這點我也覺得很好。雖然有時候健忘是天生的,例如高敏感人的登錄量通常很低,不過至少要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如何減少粗心或健忘的頻率(比如做檢查清單),或如何降低後果的嚴重性(比如放備用品)等等。

最後,本書也有讓我覺得隔靴搔癢之處。

比如遇到孩子不想去上學、遇到孩子被霸凌,當然第一步是孩子願意跟你說,亦即本書的功用「如何(借助卡片)跟孩子溝通」,但溝通完事情還是要想辦法去解決,不然光是同理傾聽孩子並沒有用,久而久之反而會降低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
以上。

同場加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會員
323內容數
冬日迎春戲雪,古道潑墨行俠。 在巷弄裡,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巷弄裡的雪花 的其他內容
*以下數字代表頁數 82 「習得的安全型依戀」,是所有童年不太完美的人渴望達成的目標。 雖然七成五的人們依戀模式一生不變,但有些人確實會改變。 成人依戀訪談的微妙處,重點不是經驗,而是你如何「訴說」經驗,這與敘事的連貫性有關。
本書由「社團法人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所出版,試圖將台灣職場過勞實情攤露在眾人面前,力求提高大眾的勞動意識,讓我們反思「工作是為了謀生,還是找死?」並進一步協助勞工避免過勞情況,以及提出面對過勞的處理建議。
這是一本容易入門、也能廣泛應用的實用書籍:從心理準備開始,調整自我的認知,「由家長(我們)先發動的雙人舞」,接著書中實際舉例狀況題,「當孩子發飆、打人」,然後進一步分享家長如何自處、自救,最後則是擴展到四周,「用愛串聯防護網」,共同打造一個友善包容的環境和社會。
*懂得如何生活,並不是我們要教給孩子的東西,而是我們要小心別從他們身上奪走的東西。
這本很不錯,詳盡、實用,書封我好喜歡,實體更有質感。我理解的重點––公主病媽媽:自戀型性格、認為女兒是自己的延伸、注重形象不注重實質;會掌控女兒的生活、貶低女兒的自尊、漠視女兒的感覺、嫉妒女兒的成就,甚至模倣女兒,包括搶女兒男友 = =  (我OS:真慘……Q_Q)
從遠古傳說、古代婦女典籍,到明清的守節文化,最終以封建社會的終點作結。厚厚將近三百頁一本,內容紮實、史料豐富、可見考據之心血。 裡面提到的許多地方讓我大開眼界,比如「上古時代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想來很合理,畢竟是雜交的母性社會,孩子又是從母親身上直接生下來......
*以下數字代表頁數 82 「習得的安全型依戀」,是所有童年不太完美的人渴望達成的目標。 雖然七成五的人們依戀模式一生不變,但有些人確實會改變。 成人依戀訪談的微妙處,重點不是經驗,而是你如何「訴說」經驗,這與敘事的連貫性有關。
本書由「社團法人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所出版,試圖將台灣職場過勞實情攤露在眾人面前,力求提高大眾的勞動意識,讓我們反思「工作是為了謀生,還是找死?」並進一步協助勞工避免過勞情況,以及提出面對過勞的處理建議。
這是一本容易入門、也能廣泛應用的實用書籍:從心理準備開始,調整自我的認知,「由家長(我們)先發動的雙人舞」,接著書中實際舉例狀況題,「當孩子發飆、打人」,然後進一步分享家長如何自處、自救,最後則是擴展到四周,「用愛串聯防護網」,共同打造一個友善包容的環境和社會。
*懂得如何生活,並不是我們要教給孩子的東西,而是我們要小心別從他們身上奪走的東西。
這本很不錯,詳盡、實用,書封我好喜歡,實體更有質感。我理解的重點––公主病媽媽:自戀型性格、認為女兒是自己的延伸、注重形象不注重實質;會掌控女兒的生活、貶低女兒的自尊、漠視女兒的感覺、嫉妒女兒的成就,甚至模倣女兒,包括搶女兒男友 = =  (我OS:真慘……Q_Q)
從遠古傳說、古代婦女典籍,到明清的守節文化,最終以封建社會的終點作結。厚厚將近三百頁一本,內容紮實、史料豐富、可見考據之心血。 裡面提到的許多地方讓我大開眼界,比如「上古時代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想來很合理,畢竟是雜交的母性社會,孩子又是從母親身上直接生下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不打罵不威脅恐嚇利誘羞辱小孩,那是要怎麼教小孩啊? 剛開始帶親子共學團體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有團員這樣問。 於是我去找《父母效能訓練》,找《非暴力溝通》的書來跟他們一起讀,協助父母(照顧者)增能,就是說,這個世界上除了打罵威脅恐嚇利誘羞辱之外,還是有其他方式可以「教」小孩的,如果真的很想教的話..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51 篇文章|77560 字 育兒觀|親職教育|親子溝通 簡介 在這個時代,孩子的成長再也不是學習知識那麼簡單,在《十歲前の親子聊心》一書中,我們將與每一位父母和教育者,一起探索如何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扮演最佳的引導者。 從建立自我肯定感,到親子溝通的藝術,再到日常生活中的學習,本書綜合性涵蓋
Thumbnail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溝通方式往往成為了家庭關係和諧與否的關鍵。過去許多父母習慣以命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卻不知這正逐漸拉遠了彼此的距離。 現在是時候從根本上轉變我們的溝通策略了!一起來探討如何透過改變語言的選擇和溝通的方式,從「命令式教育」轉向「共情溝通」,不僅能夠增加孩子的參與感,更能加強親子間的情
Thumbnail
在親子溝通的旅程上,我們常誤以為連珠炮般的提問能解開孩子心中的謎團,卻忽略了「傾聽」才是搭建心靈橋樑的鑰匙。 本文揭示了一個簡單卻強大的真理:透過真誠的傾聽與肯定回應,我們不僅能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更能賦予他們表達自我的力量。 邀請您一起探索,如何透過每一次的對話傾聽,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無間。閱
看過一個梗圖,圖中有一本藍皮的書, 書名是『亞洲父母道歉指南』 打開後只有一頁,寫著「來吃飯了!」 道盡了父母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是講一些不相干的事來試圖表達關愛。 也呈現了孩子無法和父母溝通剛剛發生的事,自己心中的情緒感受。 更是讓孩子錯失了聆聽父母、表達自我的機會! 所以我認為,每個人都要學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不打罵不威脅恐嚇利誘羞辱小孩,那是要怎麼教小孩啊? 剛開始帶親子共學團體的時候,時不時就會有團員這樣問。 於是我去找《父母效能訓練》,找《非暴力溝通》的書來跟他們一起讀,協助父母(照顧者)增能,就是說,這個世界上除了打罵威脅恐嚇利誘羞辱之外,還是有其他方式可以「教」小孩的,如果真的很想教的話..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51 篇文章|77560 字 育兒觀|親職教育|親子溝通 簡介 在這個時代,孩子的成長再也不是學習知識那麼簡單,在《十歲前の親子聊心》一書中,我們將與每一位父母和教育者,一起探索如何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扮演最佳的引導者。 從建立自我肯定感,到親子溝通的藝術,再到日常生活中的學習,本書綜合性涵蓋
Thumbnail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溝通方式往往成為了家庭關係和諧與否的關鍵。過去許多父母習慣以命令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卻不知這正逐漸拉遠了彼此的距離。 現在是時候從根本上轉變我們的溝通策略了!一起來探討如何透過改變語言的選擇和溝通的方式,從「命令式教育」轉向「共情溝通」,不僅能夠增加孩子的參與感,更能加強親子間的情
Thumbnail
在親子溝通的旅程上,我們常誤以為連珠炮般的提問能解開孩子心中的謎團,卻忽略了「傾聽」才是搭建心靈橋樑的鑰匙。 本文揭示了一個簡單卻強大的真理:透過真誠的傾聽與肯定回應,我們不僅能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更能賦予他們表達自我的力量。 邀請您一起探索,如何透過每一次的對話傾聽,讓親子關係更加緊密無間。閱
看過一個梗圖,圖中有一本藍皮的書, 書名是『亞洲父母道歉指南』 打開後只有一頁,寫著「來吃飯了!」 道盡了父母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是講一些不相干的事來試圖表達關愛。 也呈現了孩子無法和父母溝通剛剛發生的事,自己心中的情緒感受。 更是讓孩子錯失了聆聽父母、表達自我的機會! 所以我認為,每個人都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