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標榜:以傾聽取代責罵、分享代替強迫的方式,借由作者設計的「魔法卡」引導彼此「溝通」。魔法卡共有53張,書中介紹如下: 再給大家看它的(部分)目錄: 一本書有沒有內容,通常從目錄就可看出端倪,我當初就是看它的目錄決定要買的。還有它的內頁:色調柔和、版面舒適,圖文編排清楚有條理且不呆板,還有重點標記。是易讀易懂、實用的好書。 本文分享個人覺得受用的部分。 首先,從「我」的角度出發。 書中還舉例遇到上司早到的情況,讓大人更能理解。以「我」取代「你」當主詞,算是蠻常見的溝通技巧,除了降低「指責感」,而且相較之下容易實踐,對孩子使用還能教孩子同理心,是很不錯的方式。要提醒大家的是,遇到蠻不講理或自我為中心的大人時就要小心,對方會順水推舟把責任推到你身上。 其次,不要一味斥責,讚美也要小心。 這我比較少在教養書上看到,但它說的很有道理,要避免孩子為了別人的評價而去做或不做,才不會讓孩子長大後易為人操控。更嚴重而書中沒提到的情況是「捧殺」,過度寵溺或讚美,反而會毀了對方。總之,不是「評價」孩子,而是要「關心、接納」孩子,培養孩子的勇氣。 第三,家長先分享,而不是單刀問孩子空泛的問題。 這我也覺得很實用,分享自己的事或感受可以拉近跟孩子的距離,也不會讓孩子覺得被質問或有壓力,而有個明確的話題,例如:今天的比賽如何?數學老師還有點你回答問題嗎?午餐吃什麼?等等,不但讓孩子有分享的方向,也可以讓孩子知道你有在關心他、有記得上一次聊的內容。 第四,把讀書當遊戲,營造闖關樂趣。 這也是我一直有在做的,不過實際要執行起來比較困難,因為現在很多孩子和家長時間就是那麼少,課業工作卻是那麼多,要有效率就很難玩什麼「花樣」,不過至少心態上、言詞上,可以嘗試看看。「今天的每日任務多不多?」「只要把這個部分弄懂就可以升級了,我們一起加油!」 第五,把問題還給孩子 這點我也覺得很好。雖然有時候健忘是天生的,例如高敏感人的登錄量通常很低,不過至少要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如何減少粗心或健忘的頻率(比如做檢查清單),或如何降低後果的嚴重性(比如放備用品)等等。 最後,本書也有讓我覺得隔靴搔癢之處。 比如遇到孩子不想去上學、遇到孩子被霸凌,當然第一步是孩子願意跟你說,亦即本書的功用「如何(借助卡片)跟孩子溝通」,但溝通完事情還是要想辦法去解決,不然光是同理傾聽孩子並沒有用,久而久之反而會降低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 以上。同場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