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出版》讀後感想

《一人出版》讀後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先講結論:

雖然是日本出版業適用,但臺灣編輯(例如我)買下去不會後悔,感謝遠流願意出版!

以下純粹是個人感想,僅供參考。


看起來就是一本超級專業的出版書,一定很有幫助!我這個出版菜鳥滿懷期待買下它,想著讀完就能增進一甲子的功力,結果……它的確很專業,一點水分都沒有,連用紙都是厚的——抱歉我很菜,摸不出是什麼紙。可是讀完之後,憑良心說,大概只有40%有幫助,因為它是針對日本的出版業而寫,使用的網址、示範表單、如何選擇合作店家等等,雖然都很詳盡,可是在台灣並不適用,即便底下有台版的重點附註。

例如ISBN,臺灣是要一本一本申請,日本是一次申請一批。售價、簽約也是,日本的圖書價格採統一定價制,臺灣是各自訂價,首刷印量的算法更不用說,人口基準差太多了,這些都會影響書的售價和簽約的價格。

第一章講如何做書,佔全書大部分的篇幅;第二章講如何賣書,我本來以為是行銷相關,結果還真的是「賣」書。臺灣大抵四種:出版社直售、書店寄售、委賣代理、經銷商鋪書(絕大部分是靠這個),而日本它列出七種,大家有興趣自己看書。第三章只有20頁,介紹了日本八家獨立出版社,我看完確定我們家沒有要走它的路線,因為它們一年幾乎只出版一至三本,只有一家是出八本,而我們家半年就出七本了,還不包括預購和只有電子版的。

這麼說吧,要瞭解日本的出版業,這本絕對能讓你收穫良多,若想藉它增進在臺灣的出版功力,就要打點折扣了。雖然如此,我還是認為買它值得,會把它好好收在架上。除了可以隨時拿來比對之外,裡面提到許多需注意的眉角,也要等我到那個關卡才會派上用場,屆時它對我的實用度相信會再提升,例如和繪者譯者的溝通、印刷注意事項等等,特別是後者,以我現在的程度是有看沒有懂。而且我很喜歡作者在序言說的這段:

總之,做書的人做出自己衷心滿意的書,傳遞給想閱讀這本書的讀者,推出在傳統出版產業中難以發行的書,這就是本書的目的。如此一來,精心製作的書籍將越來越多,讀者越來越多,發行問世的書越來越多;一人出版變多,多元化的書籍得以增加,出版文化就能更形豐饒—這是本書作者的心願。

最後要來推薦「編輯的事說來話長」,我邊讀會邊上去對照臺灣的狀況,每一篇都讓我懷疑這真是我可以免費看的嗎?站長M編目前仍然在前線當編輯(全職接案),真的沒有打算自己出一本編輯教學書嗎?我一定買!

avatar-img
巷弄裡的雪花
54會員
328內容數
冬日迎春戲雪,古道潑墨行俠。 在巷弄裡,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巷弄裡的雪花 的其他內容
陰影「不等於」創傷。有的人可能覺得過得好好的,哪裡來那麼多陰影和藉口,事實上這樣的想法(否定思維)就是一種陰影。陰影,比較像是負面的、隱匿的,連自己都想否定、甚至否認的那些部分。重點在於,你是只想無視它,還是把它當成一個提醒,藉此重新審視調整,活出更自在美好的自己?
這本是針對商業書。如果你是重度讀者,可以從第四章開始看;如果你已經有在寫書評,或想影音化,直接讀第五章比較快。
陰影「不等於」創傷。有的人可能覺得過得好好的,哪裡來那麼多陰影和藉口,事實上這樣的想法(否定思維)就是一種陰影。陰影,比較像是負面的、隱匿的,連自己都想否定、甚至否認的那些部分。重點在於,你是只想無視它,還是把它當成一個提醒,藉此重新審視調整,活出更自在美好的自己?
這本是針對商業書。如果你是重度讀者,可以從第四章開始看;如果你已經有在寫書評,或想影音化,直接讀第五章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