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2月10日:兩本書的心得

今天為了重要的工作一大早出門,搭上了上班尖峰時間的捷運。還在出版社任職的時候,我也是這樣通勤。因為住家與當時的公司相隔城市的兩端,因此每天在捷運上都會有足夠的時間閱讀。由於此次的路線與過去相同,我便攜帶了兩本書,藉機補充自己的閱讀量。
第一本書是《直擊!森美術館數位行銷現場》,這本書頁數不多,我在去程的時候讀完。內容講述日本的當代美術館「森美術館」如何透過經營社群媒體,成為日本參訪人次最多的美術館。
說到當代藝術,有許多人告訴我,他們看不懂當代藝術。確切來說,是非繪畫的當代藝術,尤其是觀念藝術、裝置藝術和行為藝術。與羅浮宮、英國國家美術館這類場所所展示的傳統繪畫作品相比,上述的當代藝術類型就像是難以獲知正確解答的謎語。
我可能會聽到他們說:「地板上放一根木頭,不知道在做什麼。」、「一堆電線纏在一起。」、「有個人站著 10 秒,然後坐下 5 秒,又再站起來,就這樣一直重複。」每次聽到這種心得,我都會說:「沒關係,你就去感覺。」
其實,對我而言,多數的作品都很陌生。我很少會知道該件作品背後的動機或目的,我也很少會知道該件作品背後的故事。每次看到一件新「作品」(不一定是實際的物體,也包括新觀念、新行為),就像是見到一個陌生人;我也不總是知道眼前的陌生人在想什麼、要做什麼,或是有什麼人生歷練。然而,當感覺對了、好奇了、放鬆了,自然會想與對方交流。
也許作品不會說話,但這正好能夠讓我好好思考:「這件作品給我什麼感覺?」、「我喜歡這個作品的呈現嗎?」、「作品和周遭環境有什麼交流嗎?」、「作品和觀眾如何互動?」、「這作品可能想說什麼呢?」我會這樣一邊觀察,一邊解讀。當然我的作法不一定正確,但是這麼做豐富了我的觀展體驗,也會讓我發現作品有趣的地方,並給予我各種靈感。
總之,我覺得當代藝術並不可怕,相反地,它很好玩。不過,《直擊!森美術館數位行銷現場》這本書並不是在介紹當代藝術,而是在分享數位行銷的操作想法。它的內容淺顯易懂,相當有參考價值。
我攜帶的第二本書是《植田正治的寫真世界:女兒眼中的攝影家人生》。這本書頁數比較多,但是我在回程的路上便讀完了整本書,我想是因為書裡有大量的攝影作品,再加上譯文很好閱讀,才會讀起來順暢不卡關。
從書名即可得知,這本書的作者是植田正治的女兒。藉由女兒的記載,我得以稍稍窺探這位攝影師的人生故事,以及他對於攝影的熱情與堅持。植田正治先生在戰爭期間並未放棄攝影,在妻子過世後,也是攝影拯救了他。闔上書本,我彷彿獲得了繼續向前的動力。
好了,晚安。

Boris Lee Illustration | 繪本創作者
如果喜歡我的工作日誌,請追蹤、贊助我,或是幫我拍拍手。若有需要繪本製作與編輯、插畫學習、書籍與刊物插畫、海報與卡片設計、講座或工作坊邀約等服務,歡迎與我聯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