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
三段故事裡,在「該如何稱呼他人」上,均有有趣而精準的呈現。
第一段〈魔法〉(也比不上的虛幻),芽衣子(古川琴音飾)跟和明(中島歩飾)對繼美(玄理飾)的稱呼方式不同,芽衣子叫她小美,和明則叫她小繼;而2位女主角對和明的稱呼也有所不同。
稱呼也並非固定後就一成不變,芽衣子跟和明在辦公室的對手戲中,2人對彼此的稱呼,乃至對不在場的繼美的稱呼,都在過程中經歷了好幾次的變換。譬如和明先是稱呼芽衣子為「你這傢伙(不太確定日文的用詞)」,經對方抗議後才改叫她本名。透過稱呼的不同,電影準確地呈現出人與人關係的複雜性——人會在不同人面前展現不同面向,也會因為跟一個人的關係變化而改變對他的稱呼。
第二段故事〈敞開的大門〉的開頭,幾位學生針對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進行討論,有位學生提出了敬語的看法。跟因為與對方的關係而選擇對他的稱呼不同,這反而像是透過強加的限制來試圖界定、影響彼此的關係。
關於稱呼的思辨,在第三則故事〈再一次〉中透過日本社會獨特的「冠夫姓」文化進展到極致。因為大家都冠了夫姓,所以在同學會連誰是誰都很難搞清楚了。若我們進一步思考,主角夏子(占部房子飾)心心念念想見到的結城美香,其實早就不叫「結城美香」了,所以她終究只能在現實中,將對「結城美香」的想像套在另一個人身上。
而最後,當小林彩(河井青葉飾)想起了高中同學的名字卻記不起她的姓氏,或許因為想起來了也沒用吧,在一個女性連自己的姓氏都不能擁有的社會。
第三人
電影中,幾乎每場戲都是2人的對話戲,但凡出現第三人,都極其重要。
芽衣子跟和明在辦公室的對話進行到一半,原先離開的女職員回來拿東西,撞見正在擁抱的2人。芽衣子逃跑,和明原本要追,卻被女職員阻止。有些人認為,這個段落在暗示和明跟女職員的曖昧關係,我不太認同這種看法,至少在第一段的故事中,我看不出有任何線索能推論出他們的曖昧關係。我認為,和明跟女職員的關係應該類似於繼美跟芽衣子的關係,就是單純的好朋友,2人都在面對還不確定的新戀情時迫不及待分享給好友,也想聽聽對方的看法。至於女職員之所以阻止和明,只是因為看不下去對戀愛沒大腦的老闆(這也符合和明先前建立的形象),而苦口婆心罷了。
女職員的設定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她能呼應芽衣子對繼美的關係,她透過阻止和明而挽救他跟繼美的可能性。接著,透過芽衣子在想像與現實上的操演,無論如何,和明都是選擇了繼美。
第三段的故事中,夏子隨小林彩回家時遇到了一個遛狗的人,小林彩在這裡隨口提了一次女兒的名字,後頭我們會發現夏子就這樣記住了,強化了她太渴望知道對方過得如何而一一記起對方資訊。必須是第三人才有這樣的效果,如果小林彩是主動告訴夏子女兒的姓名,夏子會記住就很正常,小林彩也不會對夏子記得她女兒的姓名感到訝異了。
雖說故事中提及小林家很「開明」,但母親還是必須為了等兒子的動畫藍光「準時待在家中」,還是必須「家裡沒人才方便邀朋友來作客」。如果說郵差的出現阻擋了正要離開的夏子而把她留下,那麼兒子的回家則注定了夏子的離開,因為「妳的女兒也快回來了,我不好繼續打擾」。原來,小林彩只是「小林」家的家庭主婦,但是她跟兒子沒話題,對丈夫有距離感。
空間
前面談到了第三人在電影中的作用,其實還漏了一個角色沒講,就是第一段故事的計程車司機,芽衣子跟繼美搭上車後,有一顆司機透過後照鏡觀看她們2人的鏡頭,之後2人對話時,鏡頭卻不曾再帶到司機,這個設計帶出了司機這個角色的特性與定位——他一直存在,卻彷若隱形。回到2人在車上的對話,繼美向芽衣子傾訴一段宛如魔法般的新戀情,讓我們列舉構成這段對話的條件:一、繼美與芽衣子是很好的朋友;二、2人處在一個封閉不受打擾的空間;三、繼美假定芽衣子不認識那名男子。這些條件的成立,讓計程車成為一個安心的談話空間,即使有第三人在也不受干擾;隨後,因為條件的破壞,繼美脫口而出的話全成了芽衣子的武器。
電影中最有趣的空間設計非第二段的教授辦公室莫屬,比起計程車,這是一個即使沒有第三人在場卻危險百倍、由各種衝突所構成的場所。首先,奈緒(森郁月飾)來意不善,她是為了陷害瀨川教授(澀川清彥飾)而來,卻又不是真心想害他,這或許導致她「誘惑」的無法傳達,連唸色情文字時都像罰站一樣直挺挺站好。簡言之,這是一座冰山試圖誘惑另一座冰山的古怪場景, 2人給人的感覺都非常「冰冷」,可實際上他們又都情慾滿滿,而敞開的大門讓這一切顯得更加荒謬。
事實上,奈緒曾三度努力讓談話空間變得安全舒適,進辦公室時她嘗試關門被阻止,後來邀請教授到外頭喝茶又被拒絕,最後在朗讀小說時好不容易關上了門,又被教授給打開,開門後有一顆從辦公室外往裡面拍的鏡頭,可以看到不少人從門外走過,都讓這個原本就不安全的空間,更顯得危機四伏。
但對奈緒來說,真正危險的空間其實是她的家,當她返家打算將錄音檔寄給瀨川(segawa),卻誤寄成佐川(sagawa),是因為她急著前去陪伴丈夫孩子,而他們又在她耳邊重覆喊著佐川。如此看來,這個誤寄其實並非偶然,而是源於她日常的困境——她的家庭。
看似安全的空間可能暗藏危機,危險的地方有時卻能成為人生的指引。
只能對你說
有些事,你只能對一個人講。
和明曾問芽衣子為何跑到辦公室找他,芽衣子答說有些話只能對他說,當和明問是什麼事,芽衣子又說她還沒理清頭緒。後來,在咖啡廳,芽衣子才將她真正想說的話(想像式地)說了出口,在這個情境中,話被不該知道的繼美聽到了,導致了她的逃跑。
關於把話告訴不該知道的人,電影中還有2個例子——繼美告訴芽衣子和明的事,以及奈緒寄錯的信,2者都造成嚴重的後果。
然而,在最後一段故事,透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只能對你說的限制獲得了解套。夏子跟小林彩都將只能對某人說卻不再有機會說出口的話告訴了對方,也藉此獲得了繼續面對生活的勇氣。她們再一次見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她,款款傾訴心中的痛苦,彷彿20年的時光不曾存在(這是瀨川教授在採訪時的話)。但我想,20年的時光畢竟重要,它終究讓一個人,長成一個必須學會失去的大人。
電影的結尾,小林彩跑到夏子面前,說這件事只能對你說(也是芽衣子對和明說的話),接著告訴她想起的高中同學名字,這個時刻電影才真的動人,因為她們不再是扮演,而是真實地對眼前的人,說出非他來聽不可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