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乜都得教練

逆境中的乜都得教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年免費的Apple TV+,沒有多少節目令我提得起興趣,唯有《Ted Lasso》(港譯:乜都得教練 / 台譯:泰德拉索:錯棚教練趣事多)。終於在年底優惠期終結前,一口氣完成兩季。

有點像早前路過看到的日劇《No Side》(中台譯:一起逆轉吧!/比賽完畢),都是中年大叔身負重任,作為完全不熟悉的運動項目團隊話事人,如何打出逆境波。但《Ted Lasso》作為美國喜劇,更多的是關於文化差異的玩笑、對精神健康的關注、情侶和父子之間的感情線、及普世價值中的公義。

劇情本來就很婆媽,英超球會班主太太Rebecca遭抱棄,換來丈夫心頭肉球會。為了報復,她從美國聘來大學美式足球教練Ted Lasso作為教練,誓要令球會輸得一敗塗地。誰料這個美國中佬面對逆境,不知哪來的正能量,總能化險為夷,或是以幽默化解既成定局的劣勢,更可以調度脾性三尖八角的職球員,令人人都喜愛他。Rebecca也不是徹頭徹尾的大壞蛋,畢竟丈夫出軌、離婚造成她的「惡毒心腸」,當球會內的問題逐一拆解,主角自身問題就浮現。團隊精神亦不單出現於足球場上,主角亦成為彼此間的心靈藥方。

不想劇透太多,有兩場很想分享:

第一季,Rebecca面對前夫,Ted為她出頭,被她的前夫奚落挑釁,Ted以擲飛鏢打賭,吐出一句:「看扁我的人是因為對我缺乏好奇心,對我的過去一無所知而把我看低。」對啊!我們看到的只是眼前,社會定義的優勝劣敗,而把一個人定型。如果沒有好奇心,這個人的其他面向就會消失於人前,Ted就只是一個「對英式足球一無所知的怪人」。也許,這就是Ted的「怪人」態度源頭,永遠保持好奇心,亦不甘於被看輕他的人所定形。

踏入第二季,球隊增聘一位心理治療師Sharon,以協助球員疏解情緒。Ted受過去在美國與太太接受婚姻輔導面談的經驗影響,對Sharon很抗拒,更打破一直以來「好好先生」的形象,發飆直指Sharon不過是「按鐘收費,表現得像很理解,聽聽大家吐苦水而已」,根本幫不上忙。身為現實中與Sharon屬相同行業的一員,我對Sharon後來指Ted對行業的冒犯不敢苟同。因為Ted的指控也值得讓我們反思:怎樣的經歷,會讓來訪者會落得如斯沮喪。

可惜,第一季是驚喜,第二季難以突破,但似乎氣勢不斷,第三季如箭在弦。因為第二季最後一集,已加入新的「反派」。雖然第二季加入正視關注精神健康的元素,與過往的運動劇有所不同,但希望第三季少一點說教,重回第一季的輕鬆抵死就好。


raw-image


avatar-img
敘事山谷村的沙龍
4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敘事山谷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個學期教四科,聞說比得上一個全職講師的工作量:多了的是交通往還、少了的是固定辦公室、學系行政、人際關係。 還好碩士算是小班,有六人小組實習、也有二十人以內的技巧實踐,萬料不到在小小的行業生態圈,普通話教學是我的本錢。還幸通過課程,也從同學分享中學習到內地的體制和文化,只能說句,長路漫漫,關於精神健
為了不負「做生意的文青」之名,作為香港市民,那日很少去博物館的我,善用市民身份,登記免費參觀M+。 令我這個偽文青趁墟的,除了特別展覽「香港:此地彼方」,還有傳說中躺在板車上的兩隻中槍企鵝。本來是下午兩點半的門票,兩點抵達,面前是三大個鮮色的安心出行QR-Code,但保安只要求出示門票的QR-Cod
今日香港,還需要催淚電影嗎?入場前有問號,又有猶疑。乘著奧運熱潮的餘溫,抱著支持新演員的心態,亦為了看Jer@Mirror唱的主題曲【神奇之路】在電影中發揮的效果,還是入場消費。 果然不出所料,開場十分鐘不足就淚崩。全因戲中蘇媽(吳君如飾)抱著年幼的蘇樺偉一句話:「人人都當你不是普通人,你就要做個不
文章寫於六月底,本來計劃上星期分享,詎料踏入下半年,一切超出預期。 「2020年都未寫慣,就已經要寫2021年。」朋友說時,無不感慨。想來也是,去年我們都在社交隔離中渡過。今年踏入一月,像是天天都有事發生,或是要有心理準備會有事發生,有些事情說了很長時間,終於要發生,還是接受不了。在這樣的氛圍下,轉
又到端午節,兩年前的六月天,有幸跟一位來自澳洲的敘事實踐者見面。談到節日源起,我用超爛的英文,出奇不意地說:「這節日是紀念華人史上第一位男同性戀者。」 實在我沒有說謊,記憶中香港的同志運動曾經有過這樣的論述。時為1999年,香港多個同志組織發起把當年的端午節定為香港首個同志日,令在高中選修了四年中國
2021.05.31 一直想認真學沖咖啡,多得公平貿易的熱潮,也想多了解咖啡背後關於來源地和農民的故事。今年終於有時間和機會,學了一點皮毛。課程開始時,導師問了一道關於咖啡的問題,大意是「咖啡對你來說是甚麼?」本來只想著搞搞氣氛,也無意把故事說得太細,只是很快的回答:「開眼水!」引來哄堂大笑。「開眼
今個學期教四科,聞說比得上一個全職講師的工作量:多了的是交通往還、少了的是固定辦公室、學系行政、人際關係。 還好碩士算是小班,有六人小組實習、也有二十人以內的技巧實踐,萬料不到在小小的行業生態圈,普通話教學是我的本錢。還幸通過課程,也從同學分享中學習到內地的體制和文化,只能說句,長路漫漫,關於精神健
為了不負「做生意的文青」之名,作為香港市民,那日很少去博物館的我,善用市民身份,登記免費參觀M+。 令我這個偽文青趁墟的,除了特別展覽「香港:此地彼方」,還有傳說中躺在板車上的兩隻中槍企鵝。本來是下午兩點半的門票,兩點抵達,面前是三大個鮮色的安心出行QR-Code,但保安只要求出示門票的QR-Cod
今日香港,還需要催淚電影嗎?入場前有問號,又有猶疑。乘著奧運熱潮的餘溫,抱著支持新演員的心態,亦為了看Jer@Mirror唱的主題曲【神奇之路】在電影中發揮的效果,還是入場消費。 果然不出所料,開場十分鐘不足就淚崩。全因戲中蘇媽(吳君如飾)抱著年幼的蘇樺偉一句話:「人人都當你不是普通人,你就要做個不
文章寫於六月底,本來計劃上星期分享,詎料踏入下半年,一切超出預期。 「2020年都未寫慣,就已經要寫2021年。」朋友說時,無不感慨。想來也是,去年我們都在社交隔離中渡過。今年踏入一月,像是天天都有事發生,或是要有心理準備會有事發生,有些事情說了很長時間,終於要發生,還是接受不了。在這樣的氛圍下,轉
又到端午節,兩年前的六月天,有幸跟一位來自澳洲的敘事實踐者見面。談到節日源起,我用超爛的英文,出奇不意地說:「這節日是紀念華人史上第一位男同性戀者。」 實在我沒有說謊,記憶中香港的同志運動曾經有過這樣的論述。時為1999年,香港多個同志組織發起把當年的端午節定為香港首個同志日,令在高中選修了四年中國
2021.05.31 一直想認真學沖咖啡,多得公平貿易的熱潮,也想多了解咖啡背後關於來源地和農民的故事。今年終於有時間和機會,學了一點皮毛。課程開始時,導師問了一道關於咖啡的問題,大意是「咖啡對你來說是甚麼?」本來只想著搞搞氣氛,也無意把故事說得太細,只是很快的回答:「開眼水!」引來哄堂大笑。「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