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2021.10.09
天氣:陰偶爾小雨
路線行程:火車(雙溪站換搭公車)→文秀坑(打鐵寮)→楊廷理古道→福安廟→雞母嶺→慈願寺→燦光寮12號→黃吉祠→燦光寮鋪跡→金字碑古道→探幽亭(奉獻示禁碑)→猴硐車站
淡蘭古道就是由"淡"--"蘭",即過去人們對「淡水廳」至「噶瑪蘭廳」間交通路線的概稱,一般通常指由萬華開始,經松山、暖暖、翻越三貂嶺與草嶺,進入宜蘭的官道路線,隨著之後的交通變革,古道漸漸被公路取代,或因交通路線改變而荒廢。因為是先民交通往來運送貨物的民生路線,路線多元,大致上分為北路、中路、南路。
淡蘭古道北路:官方標定兩條主線,一為瑞芳-九份-福隆-石城(燦光寮古道、楊廷理古道),另一為瑞芳-猴硐-雙溪-大里(金字碑古道、草嶺古道)。
淡蘭中路:暖暖-十分-雙溪-外澳,雙溪區有經柑腳-太平和經闊瀨兩條線。
淡蘭南路:艋舺-六張犁-深坑-石碇-坪林-礁溪。
淡蘭古道中的楊廷理古道算是名聲很響亮的,因為它是"官道",之前走過幾次楊廷理,但是總不完整,漏掉雞母嶺那端,這次就想完整把楊廷理大人開的路走一遍,由於交通因素影響,雞母嶺那端車班少但班次固定,所以就反著走,淡蘭一般說是入蘭路線(從淡水廳至噶瑪蘭廳),我就當作是海邊撿貨進來城鎮賣的居民吧!
搭乘早上6:23台北往雙溪的火車,7:16抵達雙溪車站,出來雙溪站等公車,F811澳底-八股線的公車(這麼早抵達雙溪的原因是下一班公車要近10點),詳細班次與時間可於新北公車的網站上查詢(因為時間會變動),雖然現場公車站牌上有班次時間,但是完全不具備參考價值,因為根本沒更新,和我網站上看的差很多。我在站牌處邊看著熱鬧的菜市場,轉著站牌的時間感到很疑惑(因為上面班次是8:30),突然下了一陣大雨,公車班次時間不對又下大雨,我心想涼了~多想跑回車站跳上車子離開傷心的台北(欸~不是,是離開雙溪啦),幸好雨勢又有小一點,且聽到身旁的阿嬤閒聊公車要來了,所以車班問每天搭的在地阿嬤也很準喔!
7:48 果然F811公車緩緩彎進雙溪車站,我和在地居民阿嬤們上車,阿嬤提著菜問我要去哪(畢竟不是熟面孔又背著登山背包,怎麼看都是爬山的),知道我一個人要去走雞母嶺後問我知道路嗎(講楊廷理其實在地人不見得知道,要說雞母嶺),還跟司機說在哪一站放我下車
8:04 隨著公車行駛在蜿蜒的公路(102甲),雨停了天色也漸開,我就照預定抵達"文秀坑站"下車(因為如果繼續下雨,我大概就會搭去澳底玩),這裡還有貢寮幸福巴士行駛(每天只有2班),如果是搭貢寮巴士的,站名則是"打鐵寮"。下公車後往回走,可看到往豐珠中學的牌子,過馬路右轉往雞母嶺街、豐珠中學方向。
8:12 沿著柏油路走,左側就會看到楊廷理古道的入口,有鋪設石階。
楊廷理古道就是楊廷理開通的官道,嘉慶十七年,楊廷理屢次上奏後,終於准設噶瑪蘭廳(1812年),淡蘭之間公文往來需求增加,而後就有楊廷理開闢新路的記載,就是當時淡水廳及噶瑪蘭廳公文往來的官方道路。至於傳說中的楊廷理古道到底是哪?Tony大有關於此官道有趣的考察囉:
換個方向,思考楊廷理古道
入口數有路線圖,圓圈就是我現在所在位置,今日預定行程就是走到燦光寮鋪跡後,看時間決定要出去牡丹車站還是要繼續走燦光寮古道上去九份。燦光寮鋪跡也是我此行的另一個重點,看地圖我應該去過,但是卻沒有遺跡的印象。這個石柱則是在淡蘭古道比較有名或顯著的點會設置的標誌。
一踏上楊廷理古道的石階,路旁的岩石中,先看到小房子:金斗公。此處的金斗公沒查到相關的說明,只知道頭城外澳的海濱有個金斗公廟,是早期居民將海難罹難者收置於金斗甕裡祭拜而來。此處的金斗公,應該也是有應公那類的吧!
感覺上今日走雞母嶺這段路線的,就只有我一人,不過雞母嶺端因為位於很多田地邊緣,所以多數路段也是當地農民巡查田水的路線,若只是要純粹走楊廷理,反而要注意是否偏離古道跑去田埂或民宅。懸掛在樹葉間的人面蜘蛛,雖然少了一隻腳,不影響結網捕食任務,幸好古道夠寬敞,一路行來倒是沒有被前一晚結的蜘蛛網撲面。
8:18 踏著步道石階從樹林中出來,沿著草地邊緣往前走,這片草地看來是暫時荒廢的耕地
8:23 在溪溝和整地中的耕地間,仍有石塊鋪設成古早步道的模樣
8:26 再進入雜木林後,看到木板橋就直覺過橋,但其實路線應該是沿著溪溝往前走(路跡不明易無布條)
過橋走在草地中的小徑,出來看到鄉間的漂亮民宅,喔喔~原來是賞屋行,拿出手機中的地圖看,發現自己偏離了路線,所以是剛剛不要過小木板橋,
回到小木板橋處,沿著溪溝往上,就又能看到砌成的古樸石階
石階經歷多年風霜雨水浸潤,形成的天然凹洞
8:34 走出來道路,直走過馬路是楊廷理古道,右轉去福安廟,先右轉去看福安廟,而且我記成此處有一基點,還在福安宮和民宅間來回搜尋對照地圖上的點位。
走過來大概2分鐘就能看到福安廟,從福安廟旁左轉上馬路,一樣可接往楊廷理古道。福安廟的主祀是延平郡王(鄭成功),廟名為福安,我本以為是土地公廟哩!
福安廟前的大樹,廟公正在打掃庭院落葉
8:41 在福安宮和旁邊的幾間民宅巷弄間走來走去找基點,甚至還問了停車棚的狗狗,狗狗當然沒理我,找不到後當場上網查詢,發現我記錯了,還沒到啦!(沒辦法,地址都是雞母嶺街)回頭轉往楊廷理叉路口,在馬路對面就能看到路牌和地圖囉!(路牌方向為慈願寺)
8:51 經過綠色鐵皮屋的農作工寮,走在架著棚架的菜園邊,一邊懷疑自己是不是跑進人家田地裡,在田地邊緣看到一顆顆石頭鋪成的小徑,這就是古道吧!順著石板小路走,就會進入樹林中。
8:54 樹林裡路徑蠻清楚,偶有看到布條,會經過一兩個埤塘(灌溉用吧)還有搭建古樸的長形石板當作過小水渠的石板橋。
8:58 沿路走著零散的石階步道,說是石階但搭建得有點隨意,有些是整齊等距離的石塊,有些是較隨意堆放感,但仍可辨識路徑(畢竟石頭一路鋪過去),這些石頭路不知道是否歷經從古至今。早上下了場大雨,不用踩在泥地哩,有石頭可以踏過去就很感謝了。
9:07 若是看到鋪設得很整齊的石塊路,就感嘆不愧是官道耶~(在靠近草山戰備道那端,更是會看到像排水溝的設施)
欸~路邊出現了山裡的麵包(蕈菇啦)
9:09 隨著山徑走,前方看到寬敞的步道及官方路牌,隨著路牌右轉往慈願寺方向
順著水管走,且會經過集結水管的調節設施,雞母嶺這片,早期據說是很大片的水梯田,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沿路的水管和埤塘,不知是否就是為了水梯田所設
9:15 一路沿著亂石堆和水管往上,下過雨的石頭路不太好走,本來懷疑自己是否走錯路,不過看到水管,跟著水管沒錯囉!
9:24 走出來前方式柏油路,踏在路上張望,左邊是柏油路的橋,左前方有民宅,此處就是我想找的雞母嶺基點之處。古道為左轉過橋後,從民宅旁的石階右轉走捷徑上去慈願寺。
不過我要拍基點,所以走民宅(雞母嶺53號)的小橋到其後院,拍完基點後,再順便逛一下綠化得很有庭園風(養鯉魚的水池及鋪設石板步道)的後院小徑接過去。站在曇花盆栽前駐足欣賞,可惜這時間曇花只餘下謝了的花苞,我這阿聳還沒看過曇花盛開啊~
雞母嶺街,H240M,礦物課412號,基點已經變成水泥圍籬的一部份,但在前方設置精美的基點牌,還貼心的插在水管中。位置就在溪邊民宅(雞母嶺53號的後院)
9:41 從民宅旁(雞母嶺52號)旁有石階往上會再接到柏油路
其實這算是走捷徑,走馬路繞上來也是可以,接到柏油路右轉順著柏油路走,會看到右側的建築物是慈願寺側面,若直走到底沒路,就是楊廷理古道的接點。
9:46 既然都來到此了,轉進來慈願寺的前庭看一下,慈願寺看起來非常安靜,沒有遊客,沒有聽到誦經聲,沒有看到人也沒有狗,只有門口兩隻大象。慈願寺的主祀是釋迦摩尼佛,這麼安靜的場所,我就不進入打擾人家修行了。
9:49 路底就是古道口,官方路牌寫往黃吉祠。從雞母嶺民宅開始往黃吉祠的古道,就是我以前走過的楊廷理古道了。如果要說補課,今天已把雞母嶺這段補完似乎就可以下課,可是~我還有燦光寮鋪跡!
10:09 一開始的石階爬上來後,就都是土路,不過這段路徑走的人比較多,路很清楚,不過叉路也不少。左轉有小路可以出昭北府,此路我在4月時有走過,接遠景古道。繼續往前走楊廷理古道,今天有想能不能上去南草山,以前每次路過都懶得上去。
10:15 寬敞的土路,坡度比較大之處則有鋪設石階,大家比較常走的楊廷理古道就是這段,一直接出去到草山戰備道馬路的官方入口處。
10:17 來到叉路口,正統的楊廷理古道走左邊,這方向會是很多石階爬上去,因此又被稱為"百二階",也會看到古道上類似排水溝的設施。直走是保線路,可以上南草山,由於百二階走好幾次了,這次就走保線路看看。
一開始路還蠻清楚,只是因為下過雨的土路比較溼滑,而且既然是保線路,有在維護電塔路徑應該很不錯吧!陸續經過兩座電塔,而且電塔下的雜草長很高,我開始覺得不太妙~
10:44 欸~經過幾個月的三級疫情,有的路段已經快被雜草和芒萁淹沒,即使是保線路我都要撥草前進
只好欣賞路邊的藍色咖啡豆提振精神。雖然俗稱藍色咖啡豆,名稱卻是雞屎...琉球雞屎樹
10:54 來到南草山的登山口,左邊順著小徑走是出草山戰備道。右轉爬上去往南草山。我知道正常時候去南草山不用很久,正常時候指的是一般大家有在活動登山的時候。
10:58 往上走至電塔處還可以,但是過電塔後,路跡完全消失,電塔過後的有一處樹上可以看到布條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雖然我手上有航跡,但是比人高且密的芒草和類似月桃的植物,我是勉力鑽啊鑽的撥開前進,移動距離很緩慢,所以航跡也難修正,完全不知道方向,看到隱約有小徑往前一踏,發現繞了一圈回到原處,阿咧~鬼趴丟!不要跟它凹,繼續維持路過而不登南草山的紀錄吧!
11:21 從南草山登山口撤退,順路往下,前方看到白白的就是草山戰備道。右方這個明顯的土路,也是上去南草山的,我本來是打算剛剛從此處下來,但即使路口路面這麼寬敞,我不會上當了,上到接近山頂處應該是一樣被芒草月桃淹沒的命運,趕快下去馬路右轉去燦光寮吧!
11:28 走在草山戰備道上,會看到官方地圖和路牌,轉進去往黃吉祠方向
11:38 沿途有幾處行走在古道中常出現的石階
11:42 經過竹叢,下過雨且近來少人走,路面的爛泥踩起來啪嘰啪嘰,還有幾處仔細看用小圓石圍起來類似駁坎的構造。
黃土路爬上去,左轉可到燦光寮12號民宅,以及往黃吉祠的叉路口。右轉則可以走乾溪溝路陡上至草山戰備道。
11:52 右轉上去往黃吉祠,為接續楊廷理古道,先去看燦光寮12號民宅
燦光寮12號簡家古厝,只要走淡蘭古道的雙溪線、燦光寮線等淡蘭古道北段,這間古老黃磚砌的古厝就是必經之路,民宅主人平日不住此,但假日常來整理,且非常熱情,提供古厝前方及下方大空地供山友休憩,夏日也有提供露營、賞螢等活動(請上其FB洽詢),屋後山壁上也有活水源,上次走牡丹遠景古道就是來此午休。
11:59 回到指標處階梯往上去黃吉祠,途中寬敞的路徑,一側是石塊堆疊的類似駁坎或矮牆,另一次不遠處可看到平行的水泥路
12:03 山徑出來接到水泥路處,出口小廟宇就是黃吉祠。至水泥路右轉順著水泥路走,不久就能遇到接往燦光寮古道的入口。
也是重要地標的黃吉祠,看起來像古道旁的土地公廟,但屋頂不是翹起來的(一般來說這種平屋頂屬於陰廟,不過古道的土地公廟也常有隨地取材用石頭搭建的簡易小石棚),門聯上寫:黃道養富貴 吉人境平安,一旁的石碑背面布滿刻痕,正面則是建築黃吉祠石碑,刻著捐獻碑名冊(五角、壹圓)。我從以前就很好奇為何這個土地公廟的名稱會是黃吉祠,但一直沒查到相關資訊,只有查到世居的當地人回憶聽阿公阿嬤說應是1900年左右建立的土地公廟,這樣五角壹圓幣值也是很大啦!
12:06 走一小段水泥路,隨即看到左側入口,路標是燦光寮鋪跡,就是我的目標,不過這邊轉進去後,叉路很多,路線也好幾條,可以串來串去,簡圖上都沒有劃出來喔!
12:10 順著路徑走到叉路口,右轉往燦光寮鋪跡,左前方應該是可以接往燦光寮古道。指標上寫燦光寮鋪跡920m,實際上我走著走著覺得怎麼都還沒到
途中陸續可看到紫色小黃,馬藍家的。喔喔~葉子上有毛是臺灣馬藍(這一區的葉子有點毛毛的,是臺灣馬藍)葉面光亮無毛則是馬藍
12:28 這一段古道的路徑很清楚,而且就有和其他山友會車
12:37 來到一處較寬敞的平地,仔細看右側有遺跡
右側的樹林內是古早厝地,只是石牆已被生長茂盛的植物淹沒
12:41 來到溪邊,接下來的路線要沿溪邊走或多處過溪,不確定時找一下都會有布條,只是路徑比較溼滑
一些過溪處,也貼心的做了繩索輔助
12:44 總算走來到一處空地及叉路,肚子好餓~旁邊是燦光寮鋪跡,左側叉路通往燦光寮古道或出牡丹。
燦光寮鋪跡有官方立的石碑標誌,門口有石階,走上鋪跡旁的椅子吃中餐,吃飽泡杯咖啡再來逛小舖
雖然稱為燦光寮鋪跡,我先前以為是類似燦光寮古道那裏的柑仔店遺址。不過燦光寮鋪跡其實是傳遞公文的山區郵鋪傳遞站,而且平面圖看起來占地不小。
此處因結合軍事與郵遞功能,從石階走上來,遇到的空地是操練場,再往內走看到兩塊石板類似寮房的門
站在鋪跡內往外看,還留有一些石頭堆砌的牆面
看到地上的石頭,長得像杆子卡榫之類的結構
13:29 從燦光寮鋪跡前方的路徑出發,時間有點延遲了。路標上是寫往柑仔店遺址。
13:35 這一段就算是比較熱門的路線,所以路徑很清楚,叉路也會有設官方路標。經過一幢石牆古厝
古厝往前走,路旁有廢棄的古早馬達
13:37 再往前幾步看到吊橋頭的基座遺跡,因楊廷理古道為早期官道,所以有比較多設施吧
13:39 要過溪到對面,也是有前人架繩
過溪時看著潺潺流水,以往從牡丹車站上九份,若不走貂山古道,走燦光寮古道,我都是當成走水路或走陸路兩條,現在分清楚了,陸路那段是燦光寮古道,水路這段則算是楊廷理古道。
13:43 走出來到叉路口,右邊是燦光寮古道往九份,直走可出牡丹車站。
13:50 走出來到步道有護繩處
13:57 來到水壩舊址,左轉踏上去可到溪水中央,往山裡看視野不錯喔!
山頂上有建築物的是草山,話說我一直沒上去過草山山頂哩!剛才的草山戰備道如果不轉入楊廷理古道,一直走道路也是可以到
14:11 出來到攔沙壩,若橫越攔沙壩,有山徑通石笋古道、大牛埔山和回到燦光寮12號(燦光寮古道支線)
14:14 經過水泥大水池後,右邊是往貂山古道的路,直走往牡丹車站
14:19 沿著柏油路走到有住家的地方,看來還要1.5K可到牡丹車站,本來這樣走馬路,估計約20-30分可以到車站,但我實在很不愛走這段馬路
14:31 於是頭殼壞掉的我,走來到金字碑叉路口(右上),看一下手機的路線圖,居然覺得到車站和到金字碑的長度差不多,但是我完全忘了看等高線,有高度落差的問題,於是我一時間被淡蘭北所迷惑,乾脆走金字碑把這段接完好了!
路口處設置了金字碑古道的官方簡圖,而且我這阿呆只注意到天煌亭,忽略了還要拉出去猴硐車站。
地上有隻赤星瓢蟲,大概也對我的決定翻白眼(這樣看像不像鹹蛋超人)
此時看到路牌1795m我還沒警覺(因為這只計算到探幽亭)
14:34 一路走水泥階上來,路線應該要直走,但我左轉上去發現錯了
上來發現是一處農舍,還有漂亮的紅磚砌水池
14:41 回到正確路上繼續走著水泥階梯,來到叉路口,往前是三貂慶雲宮(也是古道上的重要地標,因一般金字碑古道是以慶雲宮為端點),左轉上去則是金字碑。
路口的這座小土地公廟,就是昔日古道旁的標準配備
14:54 即使是國家級步道,隔一段時間沒人走也變成龍貓步道啦!
15:11 繼續爬樓梯,水泥階、石階、木板階,金字碑就是一直在走階梯,走到懷疑人生是不是都在爬坎?經過路旁像固定的駁坎
看著前方延伸往上的石階,雖然我感到後悔,但也不能回頭了,繼續上啊~
15:26 總算上來到馬路,約在102縣道23K處,沿著馬路往上走,過馬路看一下對面,有步道接點。
當然還是石階往上爬
15:38 這段在樹林中就是一直爬著石階,走出來還是102縣道,對面就是路口,也有人從猴硐走金字碑後,接這邊走公路去不厭亭
入口的金字碑古道說牌,嘉慶十二年楊廷理所開,不過等等經過的碑文,是劉明燈所題。
岩壁旁的狹窄石階,這段階梯略為陡,不過短短的。只是我那久遠以前走金字碑古道的此時記憶喚醒,等等~金字碑是越嶺道,所以我一路往上爬樓梯上來,代表我翻過去要一路再下樓梯!!!
走在階梯步道轉彎處,還是有美景可稍稍撫慰心靈
15:42 沿著山壁的石階,真的轉個彎就到了
15:46 就到了高點「探幽亭」,這個從牡丹的入口,寫著1795m的距離,我爬了105分鐘才到。探幽亭這一處是金字碑古道的高點,我坐在地上喘時,也在探幽亭休息的大哥似乎對這一區路很熟,跟我說涼亭後方有路往牡丹山,視野很漂亮(好~下次走)。
重要的名物「奉憲示禁」碑、旁邊的土地公廟這個和金字碑留待下一集介紹,這一集已經太多,想想還要下山我都軟腳了
15:57 小歇夠了,我要一鼓作氣下山,不要摸黑啦!就是一路石階一直下
16:03 經過金字碑(下次介紹),攏洗為了這個金字碑又加碼翻座山,金字又不能刮下來換錢。
16:37 雖是一路石階往下走,也是可以走到兩眼發白,因為是一種何處是盡頭的感覺,總算來到天煌亭入口,此處也有設置官方的金字碑古道標誌。
步道入口旁的涼亭就是天煌亭
16:47 順著柏油路往外往下走,沿著牡丹溪旁的馬路,經過猴硐國小,看到前方有路標,左轉跟著路標去猴硐車站(還要900m)
因為已經走到都靠本能在前進了(接近行屍走肉的地步),要靠一些可愛的畫面保持自己記得看一下路
16:59 還要哭哭的走去猴硐車站,在介壽橋上看著獅子嘴奇岩和烏塗窟山,我覺得肚子好餓。
17:06 抵達猴硐車站,累到跑錯入口,轉進去往洗手間的鐵門說要到月台,搭乘火車往台北時,想著總算把完整的楊廷理古道跟金字碑這段淡蘭古道走一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