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9/22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佶團|陰櫥|尋覓一種同步的看見

逃避了幾個月,最後還是要面對應該寫的這篇文章。畢竟身為金南佶粉絲團團長,似乎終究是要面對這樣的現實(大笑)。
這是身為大人的一種特質,面對生活壓力大過一切的時候,往往是希望眼不見為淨。如同在《陰櫥》當中站在對立的大人與小孩,我這樣「逃避」的情景似乎剛好符合我們所要探討的議題。
大人逃避了自己應該對於孩子的照顧責任,最後成為這個電影故事的由來。
在初次看這部作品之後,如同洗了三溫暖般的經歷了一些驚嚇後,終於可以在二刷的時候,好好思索這部作品所要帶出來的議題到底是甚麼?
也許與其他恐怖片比較不同的地方是,因為這部作品的議題是探索「兒虐」的問題,而在虐待忽略或是遺棄之中,大人帶給孩子的創傷,最後造成兒童的問題,到底是大人的錯?還是兒童的錯誤?所以中間總總鏡頭帶給大家的訊息,其實都是這種沉重議題之下,以恐怖片的模式來呈現。
所以細細思索過這樣的內涵之後,比較能夠明白為什麼這部是恐怖片,而「陰櫥」整部作品的可能帶來真正意義是甚麼。
我們將分為「劇情分析」「針對鏡頭」「演員評價」這幾個部分來慢慢進入這個世界。
【劇情分析】
自從妻子過世後,尚元(河正宇 飾)和女兒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於是他決定帶著女兒搬到鄉下,修復彼此的關係。但即使搬家後,尚元仍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不多關心女兒。
女兒多了更多獨處的時間,且開始表現出奇怪和令人不安的行為,而尚元也開始在家中遭遇離奇的現象。某天,女兒竟突然在衣櫥前消失得無影無蹤……
無論尚元如何尋找,就是找不到女兒的蹤跡。此時,一名叫做慶勳(金南佶 飾)突然找上門來,並稱自己知道關於那衣櫥的祕密。
為了尋找尚元的女兒,慶勳堅持要尚元和他一起闖入「中間地帶」,於是兩人開始揭開隱藏於衣櫥背後不可告人的真相……()
網路上其實已經有很多劇情的簡介,這篇文章不想花功夫去整理整體劇情,所以只簡單的介紹一點入門劇情的部分。這個評析是針對已經看過的人,去看在這部作品裡面,所有環境在電影當中象徵的意義是什麼,用心理學的角度去做一點自己的邏輯分析探討。

衣櫃

在劇中,最重要的「衣櫃」,其實不只是只有恐怖的鬼出入第四空間這麼簡單而已。
當中的其實也象徵著四個人的內心世界的「同步開關」:尚元的內心世界;女兒尹娜的內心世界;當然還有明珍的內心世界;最後是隱藏在外環卻是最關鍵的慶勳內心世界。

第一種衣櫥:尚元的恐慌症

很微妙的是當患著恐慌症的尚元發作的時候,偏偏就是讓他可以同步其他兩個小孩的世界?
這不就非常的諷刺?尚元的恐慌症發作,也是表示著「他認為的現實恐懼接近」的時間點。尚元想要逃避的現實,無非就是「看到女兒想到死去的妻子」那樣的痛苦。而當初讓他失去妻子的原因,其實也是工作太過於忙碌,所以無法照顧女兒的罪惡感與不想面對這種失去事實的雙層痛苦,讓他不知道如何與女兒相處。
衣櫃如果就是象徵「女兒的內心」世界,那麼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最後可以進入衣櫃世界,就是讓尚元的恐慌症發作?因為這就是預表了尚元願意真實面對現實,為了救女兒必須不害怕恐懼。

第二種衣櫥:尹娜打開的衣櫃

尹娜打開的衣櫃,越接近明珍的世界,就代表她越是關閉上自己的世界。她那些詭異行為改變不是被附身,比較像是「與明珍的精神同步」。因為如同是附身,為了要掠奪尹娜父親的疼愛,那麼何必帶走尹娜?
當尹娜精神力越脆弱時,明珍的精神力就會影響尹娜越多,同步就越多。但是尹娜本人精神力還是清醒存在的,所以才能知道自己父親對自己做了甚麼事情。
尹娜會求助有一部分還是對於自己父親有期待。
直到尹娜知道自己要被送走,才真正的絕望而走入衣櫃中。將衣櫃打開進入同時,這也是代表尹娜內心完全向自己父親尚元關閉上。

第三種衣櫥:明珍被關上的衣櫃

明珍被自己父親殺害之後,對這些孩子真的是惡意嗎?其實並不全然是。也許這些孩子最後都死亡了,但是真正象徵的意義是在於這些孩子對於大人施虐、忽略、遺棄等傷痛之後,會面臨心靈及肉體上不同程度上的死亡。
明珍的所製造出來的同步中許多現象,與「同理心」有種詭異同步感。同理心在諮商心理的解釋就是「穿在他人的鞋子上」,與其她是捉住孩子,還不如說「這些孩子遇見絕望,最後選擇走入可以同步自己的衣櫃當中」。
明珍同步了尹娜的內心世界,其實也是十五年來同步了許多的小孩內心世界。
明珍關上的衣櫃世界,正確來說,是個拒絕大人的世界。如果因為怨恨而殺死的人其實只有明珍的父親,其他大人所承受的都是「失去小孩」的痛苦。
所以對於進去衣櫃當中的小孩,不一定是不被明珍接納的,相反的可能對這些進入的孩子來說,是絕望當中唯一可以去的地方。

第四種衣櫥:被理解的衣櫃,與終於結束混亂

如果慶勳這些年來調查的結果都是正確的,那麼這也代表這些年來,花錢花時間去找孩子的,只有讓慶勳母親被明珍殺死的那一家人。
慶勳的母親的做法就是用驅魔的方式,想要趕走明珍,所以她失敗被殺死了,因為明珍的怨氣大到是無法這樣被理解而解脫。這應該就是唯二被殺死的大人,其他小孩無非就是失蹤,從此找不到小孩的家庭,如此罷了。
所以孩子被殺死,被失蹤的那些大人被冠上罪名,卻沒有人像明珍的爸爸被明珍殺死。可嘆這裡在在顯示,明珍的目應該的不是殺害小孩,相反在她的認知當中,或者那是一種收容與她同樣境遇孩子的地方。
實在很好奇慶勳失去母親的年紀到底幾歲?而他可以了解這麼多是中間有家庭找他去幫忙?還是他做過其他綜合的業務。
看到慶勳的那些脫序的表現,我實在很難不想到《路人超能100》的靈幻老師,不過可以確定慶勛是有真本事的。
我的推理就是慶勳其實這些年來到處都在協助他人驅魔(不一定是衣櫃案件),累積經驗(順便賺錢),然後藉機深入調查。但是否有協助進入衣櫃找過小孩?我覺得應該是有的,但是大人沒有回來,或者就是失敗經驗累積過程。
也有可能是類似的狀況,至少可以確定慶勳調查的過程中,也不是所有線索都有機會可以確定正確性。因為那些大人或者驅趕他,或者不相信他,所以他不一定有機會可以印證這些步驟。
慶勳一定有遇見過那些變成鬼的孩子,所以他才會知道「閉上眼睛,不要讓鬼看到你,你就不會被發現到」,而有多少人有像尚元一樣的勇氣?看樣子這些年慶勳是沒有遇見過幾個的。
這個「閉上眼睛,不要讓鬼看到你,你就不會被發現到」現在想起來其實是讓人很心疼的。這些鬼(孩子)是你睜開眼睛,就會看見你,某部分來說不就是希望自己被看到?
我相信雖然那時候慶勳的母親已經被殺死,但是還是同步了明珍的一些內在世界,即使她提醒慶勳的方式比較恐怖,但是卻仍舊說了最關鍵的解答,最後結束這場混亂(關鍵答案,請自己進入戲院觀看吧!)。
因為這些答案的線索經過我推理之後,我覺得這些在衣櫃裡面的孩子,其實真的需要的是大人的「看見與理解」,他們的憤怒是需要大人去承接的,但是讓他們受傷甚至死亡的至親,卻沒有一個人真的進入他們的世界當中,看到他們的需要。
所以當尚元同步了這個孩子的世界,主要控制他們怨氣的明珍怒火終於獲得釋放之後,這些孩子少了影響他們憤怒之人後,似乎就這麼簡單的一個「被大人看見」之後就離開了?
其實剛剛開始我不太理解,因為這些孩子承受的虐待,是有機會讓他們可以像明珍一樣,甚至是有憤怒去殺死自己的父母的。這從尚元進入明珍衣櫃世界當中後理解到,她就是要尹娜殺死自己父親。不過應該沒有大人會這麼負責任深入尋找,這些孩子也沒有機會向自己父母宣洩痛苦,甚至是痛苦到放棄機會宣洩。如果每個孩子都像尹娜一樣,經歷過破壞性的性格大變,仍舊沒有喚醒父母的注意,何必留下來?
可是當明珍找到那個解答之後,我可以知道她徘徊在衣櫃當中,甚至到處去同步其他小孩生活,無非就是想要尋找一個「理解自己」的父母,但是終究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而最後明珍她自己找到的答案,卻又那麼地讓人鼻酸與單純。然後所有小孩的解答卻又這麼的單純,就這麼被理解後離開了?
所以這一場歷時這麼久的恐懼與混亂,就這麼輕易地結束?其實在最後一幕我們可以知道並不是這樣,但是可以確定帶走尹娜的衣櫃,象徵「明珍的內心渴望」最後只是獲得一個終於可以釋放的出口而已。這個找到解答的人,其實就是慶勳的母親。因為曾經深入同步明珍內心的驅魔者,又是身為一個母親,她明白了這個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所以慶勳終於可以解開謎題,是來自於他的目前對於明珍的同步,而這是慶勳從母親哪裡知道答案是甚麼。當然這也需要慶勳的敏銳度。對我來說,可以有這樣的敏銳度,給予這個答案的慶勳就是一個合格的助人工作者,同理及理解了大BOSS小孩的心理最渴望的解答是什麼。

【針對鏡頭】

如烏鴉打窗,如慶勳母親被殺等等....明珍所展現出來的憤怒,假設撇開死亡與虐殺兒童的議題,這都算是一種孩子在父母面前「引人注意」的方式,想要藉此行為,吸引父母注意他們的存在。兒童破壞性行為,通常來自於不安全感造成失控,所以在表現恐怖氛圍同時,其實都算是尹娜在進入衣櫃之前的求助訊號,只是看父母如何解讀而已。

恐慌症的橋段
陷入恐慌症的人,會不斷重複撥放讓他恐慌的鏡頭,那是會讓人整個崩潰的。所以尚元無法去處理尹娜的狀況,一部分其實他也是生病的,但是比起無助的孩子,尚元也是被迫面對自己恐慌的事實:「也許沒有這個小孩,他的太太也許就不會死亡了」,這種想法的罪惡感但是又不是不愛自己的小孩矛盾狀態。
我是覺得電影當中在處理恐慌症的橋段都做得很好,很容易明白尚元到底發生甚麼事情,然後他到底在恐慌甚麼。

【演員評價】

比起兩個大人的演技,我對於兩個小孩的演技給予高度的評價,尤其是演出尹娜這個演員,兩種不同性格的身分切換,讓人可以知道尹娜同步明珍程度到甚麼樣程度。
所以比起如同舞台劇中心的兩個小孩演技時,兩個大人尤其是河正宇似乎平淡到不行的演技,網路上就有人開始覺得他是否演得不夠用心?
不過請看一下恐慌症主要的症狀有那些?在生理上,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這些症狀,主要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
心悸、心臟怦怦跳或心跳加快、出汗、發抖或顫慄、呼吸短促或喘不過氣的感覺、喉嚨有哽塞感、胸痛或不適、噁心或腹部不適、感覺頭暈、步態不穩、頭昏沉(或快要暈倒)、冷顫或發熱的感覺(chills or hot flushes)、感覺異常(Parethesias),例如麻木或刺痛感......
在心理上,患者可能感受到:失去現實感(de-realization,不真實的感覺)或失去自我感(de-personalization,自己心智和身體脫離的感覺)、而或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going crazy)、害怕即將死去。
這些症狀不一定讓你的表情與動作變得如同兩個小孩表演這樣的誇大與明顯,反而容易有退縮與放棄的行為出現。恐慌症與躁症是不一樣的,不一定有過多的正向症狀表現出現,有可能是負向症狀:缺少感情、無法說話、缺少幹勁、對於有趣的活動沒有愉悅感、動作緩慢。()
所以我不覺得河校長表現有非常差,反而那種疏離感將負向症狀表現得很好,至少身為常為精神障礙者服務的社工來看,尚元是有精神問題還滿明顯的,所以其實我不太懂網路上對於他演技批評到底是為什麼?精神病呈現方式不一定就是誇張,這是刻板印象。
當然這裡要大大稱讚一下金南佶的演技。為了演出跟所有人都不一樣的驅魔師,他花了很大的功夫去做研究,這是目前專心在電影咖的南佶特質之一,只要跟好演員一起合作,他總是會有驚人之舉。

小結

其實我是非常不愛看恐怖片,但是慶幸因為金南佶去看了這個故事。即使我認為對於兒虐的議題,這部作品可以再深入一點去探討,但是說實在話,即使在結尾擦邊的讓這個議題全然浮現一些,仍舊讓我動容在於父母如果下定決心,是否連恐慌症與死亡都不怕的情況下,進入一種可能回不來的世界,去拯救自己的子女?
令人難受的這麼多死去的孩子,其實已經告訴你現實的答案,但是因為這是一部電影,如果這樣的絕望當中,仍舊有一名父母這麼做的時候,這些孩子就獲得一種可以安然離去的解答希望。
所以對於我來說,這個《陰櫥》看完之後,所有恐怖的橋段,都變成在當中痛苦到極致的孩子無聲的吶喊,而那個在角落或開或閉上的衣櫃,就是代表在電影中曾經出現過的孩子的心房。
他們是否是真的安然離開?還是只是讓尹娜離去而已?其實我們不知道答案,但是當他們知道尹娜的父親是真的愛她的時候,是選擇讓尹娜離開的。所以這些孩子製造出來的恐怖,只是希望進來衣櫃的孩子們可以獲得真的幸福的一種抗議,也是一種吶喊,甚至是某部分被扭曲的善良。
寫到這裡,我忽然明白了最後一幕還有另一層的意義是什麼了。因為同步了這些孩子同時,其實這些孩子也同步了尚元的心理恐慌是什麼。但是因為尚元選擇不逃避及面對自己的傷痛,所以這些孩子也明白了這個父親對於尹娜的愛是什麼。
這是這些孩子最渴望可以保護自己的父母真實之愛。
所以最後即使這些孩子被傷害致死,也還是成全與理解了尚元,讓尚元帶走尹娜(寫到這裡我大哭)。
或許這部作品可以在結局當中,可以有更明顯線索去顯示「最後這些孩子的問題是否被解決?被安息了?」,但是保持懸念這件事情也頗好的,畢竟塞滿孩子心房世界的衣櫃,也不是那麼容易去理解中間的邏輯是什麼?
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多注意孩子的世界,這樣就會少了很多可以帶走(傷害)孩童的衣櫃(心房)的事件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