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惡之心的人們P3-4|像犯罪心理學家的警察(雷)

2022/02/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犯罪側寫師不是警察一樣的心理學家,而是像心理學家的警察

李秀賢五歲小孩分屍案

從屍體的冷凍狀況,與包裝切面推測兇手很可能是實行這個行業的人,可能是肉店與海鮮店,然後分屍的過程是有時間的跨域的。是進行冷凍之後再分屍,所以花了大量時間處理這件事情,表示兇手有可能是不與家人住在一起。
以上這是河英的分析: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分析,是從行兇的手法與地點、棄屍的方式去推理。
而這起案件是來至於2001年震驚韓國社會的「仁川國小女童分屍案」,一名5歲小女孩遭到誘拐性侵分屍,作案手法包含利用冰淇淋誘拐、冰入冷凍室等,所以劇中皆為真實狀況。
但是分析這些案件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群個性截然不同的追捕怪物之間的人們,如何去磨合?

解讀惡之心的人們之間距離?

看著這樣的作品,除了覺得演員演技似乎讓我們像是在看紀錄片之外,綁架、性侵、分屍、遺棄就這麼血淋淋的詮釋出來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所以在第一次犯罪側寫書出現之後,被機動搜查組判斷無法做正式搜查,所以開始做非正式的搜查動作,也是國榮秀、尹泰九三個主角第一次的合作搜查。
與尹泰九互動的過程中,或者以前的河英就有了這樣時常越線的問題。看得出來他們之間之前是有無法化解的傷害。
鏡頭開始從一個小菜鳥投入犯罪行動分析組的鄭宇宙的鏡頭,來切入剛剛建立需要有建功的新組別,他們彼此之間的對話非常的有趣。
宇宙的加入只是因為覺得「犯罪行動分析組」名稱很氣派。但是其實在一片不看好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印證,但是也仍舊引發警方內部的不滿。
小菜鳥在啥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加入了。
然後如同河英喜歡問「為什麼?」,他也問了小菜鳥「為什麼會來到這裡?」小菜鳥覺得很帥氣的回應,讓河英回答了「盲人為什麼要在黑暗當中點燈?」,就是要讓對方不要因為盲人而被傷害。
犯罪側寫師就是如同「盲人點燈」的邏輯。在忙亂沒有邏輯性的行兇手法之中,如何讓像盲人般的人們與警方有一盞燈?
  其他機動偵查隊最常問的一句話「這樣的評斷是為什麼?」因為無憑無據根本無從下手。有如在形容犯罪側寫師,從各種各樣的情境當中,去模擬為什麼犯罪者會殺人?為什麼被害者會被殺?
但是如同盲人的明燈般,傾聽的人就是個瞎子看不到光亮時,會覺得你根本在「瞎說」。所以在之前泰九一直懷有敵意,直到河英在看到貓跑出來時,無意間流露出來的溫柔,才讓泰九慢慢地對河英改觀。
  後來泰九還養了那隻斷腿的貓。
也是從這件事情之後,泰九才開始拉近與河英的距離。從過去的一些片段之中可以知道,身為女人的泰九應該是發生過什麼事情。
當然也是因為河英願意傾聽別人的意見。這些專業人員之間的距離,其實也是決定了辦案破案的關鍵。河英聽了小菜鳥宇宙的意見,所以有了破案的關鍵突破點。
但是重案組也有見識淺薄的人,不過其實泰九自己本身剛剛開始也是對於分析組充滿憤怒。
即使也許過去累積下來的偏見,還是慢慢接觸過程中,發現他們分析組確實起了作用,至少泰九不會再背後議論他人,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我們與惡者之間的距離

河英敏銳的判斷力,終究推測出「非結構性的殺人犯」,而找到趙鉉吉的行蹤,尤其是宇宙突如其來的靈感,讓他們印證了河英推理的方向,在一處比較像是工廠的地方,確定了兇嫌的存在。
從髮飾當中確定是兇手,可是對方已經逃跑了。
她不應該出現在哪裡,讓我犯罪
這是趙鉉吉被捉之後,在看守所當中對河英所說的話,到最後一刻河英還要探討為什麼趙鉉吉要如此慘忍的對待李秀賢?
是因為仇恨嗎?也不是;是因為性需求而強暴嗎?是,但是為什麼殺害之後還分屍?還周期性的將相關身體部位分散到各地方去。
其實河英最後依然沒有解開趙鉉吉行為模式動機,只說了小標那句話。性侵是因為慣性,但是分屍與棄屍行為模式,最後依然找不到行為養成的源頭。
為什麼要堅持找到孩子的最後兩根手指?當時眾人在河堤尋找時,是因為兇嫌下落不明。多一個屍塊也許是可以多一個線索,而且對於河英而言,他想讓秀賢回家,加上他想尋找到真相。
重案組想捉到兇嫌與分析組想釐清方向,兩者有甚麼不同嗎?至少兇嫌落網之後後續發展就會不同。河英在意的是受害者的安寧與加害者背後的故事,可以讓他們可以有比較多推理的依據。
河英看似無表情的背後,其實充滿溫暖。

接近怪物卻比人們更仁愛的超能者

從河英一些很細微的反應可以知道他對於受傷害者有多少憐憫之心。甚至入推演情境太深而情緒深受痛苦,甚至會有身心俱疲狀況。
而或嘔吐,而或流淚。即使在犯罪或是與犯人現場表情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卻依然內在波濤洶湧。淡淡的看似冷淡卻比誰都溫暖。
國組長的小孩當中也有一個秀賢,而且才六歲,他很能與被殺的孩子起了共鳴。
然後因為共情太深,國組長喝醉酒差點被砍最後國組長的警察的證件掉了,可能會捲入案件中(而且可能是嫌疑犯),不過因為不是懸疑驚悚片,最後原本只是要刺殺國組長的,只是撿了證件偽造了警察的身份。

小結:為什麼要在第五集開頭呈現2001-2003年如同紀錄片版的過程?

很有趣的在解開了趙鉉吉姦殺幼童的案件之後第五集,在戲劇當中花了將近十幾分鐘呈現該組「如何累積經驗」過程,根本不是跟機動偵查組一樣,一上場就是主流主力。
在第一案紅帽子,是呈現英河被發現才華的案件,「犯罪分析組」因為趙鉉吉姦殺幼童才是首案之後,也沒有累積太多人們對他們的友善。也就是說無論是李帝勳的《信號》還是李準基《犯罪心理》可以普遍被警方所接受,是因為真實的河英與榮秀努力之下,才能成立的一種面對極惡犯罪者的「犯罪側寫」刑偵方式。
他們是化名過的真實犯罪側寫師。
也許很多案件是依舊在機動偵查組認知中「犯人是他們捉住,他們憑甚麼搶功?」,所以足足有兩年多的時間,他們就潛伏在各種刑案中,歸納檢討與田園調查,也慢慢累積了底層因為對他們的不了解而被嗆。
不過鑑察組卻依然在有疑問的時候,變成習慣性來詢問,偵查組依舊與河英存在微妙關係。他們就是如此「愚公移山」般一點一滴,一個案子一個案子累積上去。
但是為什麼要刻意「呈現這個兩年多的時間線」?這不只是呈現分析組練功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是要呼應第四集最後面的這個源至「柳永哲連續殺人」案件的潛伏期有多長?
這件案件是主線劇情重要階段,我們下次再繼續分析。
《3G偵愛社》已經連載完結,轉為圖文創作與戲劇動漫評論等。另外有《黑暗曙光》等原創小說(原創與部分結尾需要付費),陸續寫腐析,另歡迎「大威大大」「莫絳珠」加入專欄作家行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