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2/02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竹崎親水公園 梅問屋 成龍溼地 椬梧滯洪池

竹崎親水公園

今天的行程都是舊地重遊。 首先來到竹崎親水公園, 2014年來時有火車頭展示, 今天遍尋不著它的蹤跡, 原來它已經回到嘉義車庫了。
竹崎親水公園昔日模樣2014.08
竹崎親水公園昔日模樣2014.08
SL32蒸汽火車1915年在美國生產, 1917年運抵台灣, 專門行駛奮起湖至阿里山線, 1982年為首批行駛眠月線與神木線火車, 1984年眠月線停駛後, 1998年起展示於竹崎公園, 2019年6月還給阿里山林鐵管理處, 送回嘉義車庫進廠維修美容。
SL32是自美國的LIMA廠引進的一輛13噸級蒸汽機車
竹崎是阿里山森林鐵路, 從平地進入山地段的起點, 在以前蒸汽火車牽引的時代, 竹崎站是火車頭「換班」的一個重要站, 原本在前面牽引的方式, 到了竹崎更換火車頭後, 便改在後面推。 竹崎站的木造站房, 全部用檜木搭建。
竹崎是阿里山森鐵進入山區的起點
竹崎站有檜木製的站體
竹崎公園座落牛稠溪左岸, 又稱「竹崎親水公園」。 我們先走野薑花仙子步道, 然後接著走天空走廊, 天空走廊建於樹林之中, 全長大約185公尺, 最高的地方有19公尺高, 將近五層樓的高度, 可以體驗居高臨下的刺激, 觀賞林間樹蔭美麗風貌。
竹崎親水公園
步道入口
野薑花季時的「野薑花仙子步道」
天空走廊蜿蜒環繞而上
天空走廊19公尺高的視野
高處平台
天空走廊建於樹林之中
步道終點接上吉森大道旁的「吉森亭」
接上往萬竹博覽區的步道, 由於竹崎因產竹而得名, 因此特別設立了竹類標本園, 收集國內外珍貴竹類數十種, 為全國獨一無二的竹類標本園區。
萬竹博覽區步道
竹子解說牌
跟解說牌很像的「斑葉蘆竹」
也許有些竹子水土不服, 或是人力不足照顧不週, 有很多已經死掉砍除。 廣場有一座竹子意象雕塑品, 外觀節節高升形似101大樓。
有很多竹子已經死掉砍除
節節高升101
竹崎親水公園內有「千禧橋」 與「弘景橋」兩座吊橋, 一前一後橫跨朴子溪, 串連河岸便道成環狀觀光勝地。 我們停留時間短, 只有上「千禧橋」遙望「弘景橋」。
千禧橋
弘景橋
從千禧橋看弘景橋
「千禧橋」 與「弘景橋」兩座吊橋, 一前一後橫跨朴子溪。
「千禧橋」原完工時正逢1999年, 為了迎接2000年到來而命名「千禧橋」。 後因纜索鏽蝕有安全之虞, 卻又無法取得官方資源修繕, 2015年鄉長王焜弘因而尋求行善團協助, 行善團把鏽蝕主纜索汰換為鍍鋅纜索, 吊橋下方橫樑也改用鍍鋅方管, 強化使用年限。 橋面也由原本的1.2公尺, 拓寬為1.5公尺; 橋面板還選用不易腐朽的冰片木材質 橋面板增加到4公分, 兩側還加裝安全護網, 2016年元月完工重新啟用, 循何明德行善團例, 命名「行千吊橋」以為紀念。
千禧橋又名行千吊橋
橋上小散步
朴子溪處於枯水期, 但溪水清澈偶有水鳥停泊, 行走橋上涼風吹拂很愜意。 往停車場途中有一些藝術裝置, 最特別的是展示嘉義縣各鄉鎮之土壤。
白鷺鷥與番鴨
裝置藝術
燈會節慶佈置
鄉土茅屋景觀
人不親土親~嘉義縣各鄉鎮的土壤

梅問屋

第二次來到「梅問屋」, 「梅問屋」是日本的梅子批發商, 提供品質良好的御用烤梅, 廣受王公貴族的普遍喜愛。
梅問屋2021.01
深達15公尺的水井~好水才有好產品
誠松泰40年來擔任日本大宗梅子供應商, 設立梅子為主題的觀光工廠「梅問屋」, 位於梅山鄉採用當地盛產青梅, 製作媲美江戶傳說中的上品烤梅, 提供國人健康的梅子製品。
醃梅池
醃梅壓石
醃梅池工作梯板
梅子日曬屋
上次買了「無籽Q梅」回家, 覺得好吃但價格不便宜, 今天細聽解說, 參觀製作過程, 好吃且健康的梅子需要高人力的製程, 有日本職人般高品質的堅持, 讓聰嫂決定買花漾綜合包, 一包裡面有四種口味, 每次都像開獎一樣有期待。
鹹梅胚製作(一)
鹹梅胚製作(二)
成品製程(一)
成品製程(二)
成品製程(三)
成品製程(四)

北港阿豐麵線糊

中午在北港老街用餐, 北港老街這兩年來了很多次, 兩個月前的行程也才來過, 決定還是要吃麵線糊和粳粽冰。 今天阿豐師的店有電視台來採訪, 吃他的麵線糊和米糕, 有安心和暖心的感覺。
北港朝天宮
阿豐麵線
店裡的餐檯一目了然, 所有的作業過程都看得到。 白麵線熬煮成糊狀, 淋上滷肉及滷蛋白, 一碗只要15元, 如果再多拌入一顆生蛋黃, 只要多花5元。 油飯一碗20元, 加蝦仁多20元。
整潔且別有風格的餐檯
三寸金蓮
美味的餐點
跟老闆聊到很多店家調漲, 他說只要還撐得下去不考慮, 一碗如果差5元, 買四碗的錢就可以多買一碗了, 上班族薪水不多負擔重, 自己還過得去不用算太精。 在阿豐師的店用餐, 還有藝術品可欣賞。 木桌椅古色古香還有雕花裝飾, 紙雕作品全部是阿豐老闆的傑作。 老闆做油湯生意之前, 在建築師的古蹟寺廟研究室擔任繪圖員。 雲林土庫商工畢業的阿豐老闆, 看書無師自通看書做紙雕, 每天至少要做一小時紙雕, 是勞動之後的心靈慰藉。
阿豐師紙雕作品
阿豐師紙雕作品
之前和阿豐師合照

中正路昭和風街屋

阿豐的店就在中正路上, 北港中正路原稱石頭路, 1910年北港建了糖廠, 糖廠小火車成了進香團的主要交通工具, 使石頭路成為新的朝香大道。 七十年代起, 漸被遊覽車取代, 中正路從此日漸沒落。 觀察各鄉鎮的中正路, 好像都是車站前的大馬路, 北港的中正路, 從朝天宮直達北港車站。
北港鎮中正路
上一趟為了走到星巴克, 把中正路完整來回走了一趟。 聽說北港星巴克店內藝術牆, 是阿豐老師的紙雕作品, 因為時間不夠沒能進入消費和欣賞。 中正路上還有幾間街屋, 保留昭和時期的風格。 王氏洋樓是當年重要鐵路貨運行之一, 巴洛克山牆設計還可見。
昭和風街屋
王氏洋樓
北港星巴克,四周建築物陸續興建,拍不出單純的美。
中正路美食,上回吃過念念不忘,外帶粳粽給媽媽吃也稱讚。
今日撲空,冬天休息~
朝天宮前的老街, 可以找到童年時的回憶。
森興燈籠店
森興燈籠店
百年老店
水道頭文化園區
水道頭文化園區
北港台灣欒樹大道
朝天宮再見

成龍溼地

行程原本安排從口湖遊客中心, 騎自行車環椬梧滯洪池, 再到成龍溼地後騎回遊客中心。
看到這壁畫就是成龍囉
成龍濕地在雲林口湖鄉
濕地說明牌
蘆葦一片
領隊考量大家的體力和安全, 決定先開車到成龍溼地讓大家拍照, 然後從遊客中心取自行車, 只騎椬梧滯洪池環湖。 我們2016年4月初第一次到成龍溼地, 當天是陰天且海風很強, 在成龍集會所參觀後, 走在村落裡幾乎沒看見村民活動, 矮房子加上似湖非湖的水池。
成龍集會所2016.04
成龍集會所2016.04
成龍濕地
以前都是從電視報導聽聞, 雲林沿海地區地層下陷, 海水倒灌變成水鄉澤國, 親眼所見體驗大自然反撲的巨大, 滄海變桑田也可能桑田變滄海。 成龍溼地過去是上百公頃的良田, 後來轉型變成魚塭, 因風災海水倒灌被淹沒, 沒有經濟收益。
到成龍濕地得以見證環境生態保育的重要
2005年基於「生態補貼」概念, 由林務局向地主承租廢耕土地, 重新復育豐美的溼地生態。 在老一輩居民心中, 稱濕地為「鳥仔窟」, 其實對濕地帶有悲痛與敵視。
「鳥仔窟」~養鳥不養魚~
「生態補貼」重新復育豐美的溼地生態
居民共同參與社區營造
2009年林務局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 進駐成龍村陪伴居民, 以成龍溼地發展環境教育。 為了讓居民與環境災難和解, 觀樹基金會從2010年開始, 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 邀請國際環境藝術家, 與成龍國小學校師生及社區居民, 利用成龍溼地及鄰近公共空間, 共同完成大型戶外自然藝術作品, 藝術節留下的作品, 往往成為吸引外地遊客造訪的公共藝術, 許多作品的意象追求人與環境的和解共生。 潛移默化去修補這塊土地曾經經歷的傷痕, 也培育出下一代對土地的認同感與在地精神。
公共藝術造景
轉化濕地的生命力
現在更進一步發展轉型社區環境藝術市集, 市集販售「不抽地下水養殖」的漁產, 體驗活動安排民眾下水摸文蛤, 親身體驗溼地與產業共生的成功案例, 讓環境教育變成產業實力。 今天只在村落入口拍照, 希望日後旅行社也將體驗活動排入。
枯木海螺~
成龍溼地

椬梧滯洪池單車遊

去年椬梧鐵花窗之旅, 曾在滯洪池短暫停留, 這次就是衝著自行車環湖, 才報名參加行程的。
口湖遊客中心廣場進行工程, 裝置藝術「海將軍的頭冠」緊靠圍籬。
「海將軍的頭冠」
有著雲林版小日月潭美稱的椬梧滯洪池, 原先為台糖農場的甘蔗林, 因颱風來襲造成海水倒灌, 讓原本的樹林變成了湖泊, 意外造就廣大的濕地景觀池, 不僅有蓄水功能, 有效解決口湖地區的水患, 樹林與溼地還孕育了豐富生態。 是許多口湖人心目中的水漾後花園, 遇見當地居民環湖健行, 還有人在草地打著大洋傘, 在傘下鋪上塑膠布, 躺在其上蓋著薄被放鬆休息, 和湖中優游的水鳥一樣逍遙自在。
波光粼粼
雲林小日月潭
木麻黃隧道
木麻黃林
環湖自行道沒有其他車輛的干擾
轉角也可以遇到景喔
秋冬暖陽照耀加上涼風吹拂, 在環湖自行車道馳騁, 又能隨興停留拍照觀景, 覺得幸福指數破表, 而且租用自行車還是免費呢! 推薦好朋友們來體驗。
浮動碼頭
秋冬暖陽照耀加上涼風吹拂
湖中水鳥悠遊
對面樹叢上白色一片,因鷺鷥棲息留下糞便。
到遊客中心可以免費租借自行車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