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中潛藏危險的眠月線

聰頭夫妻趴趴go-avatar-img
發佈於步道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眠月線之旅緣起

阿里山森林鐵路建於1912年,
過去用來運送阿里山的檜木。
禁止伐木後轉型載運觀光客。


眠月線的一號隧道 (國家文化資料庫)

眠月線的一號隧道 (國家文化資料庫)


聰嫂對阿里山鐵路的印象,
大多從電視新聞的報導得知,
直到教學時從國語課本,
吳念真透過轉化的寫作方式,
將自己化身為阿里山森林鐵路,
從第一人稱的角度描寫自己(主線)的演變,
和三個小孩(自忠線、祝山線、眠月線)的故事,
才對阿里山林鐵的發展有較多的了解。
2019年6月我們一退休先去搭祝山線看日出,
2019年9月搭主線從嘉義到十字路。
2020年兩度造訪特富野古道,
想像自忠線如何延伸到玉山登山口。


阿里山日出2019.06

阿里山日出2019.06

十字路車站2019.09

十字路車站2019.09

雨中的特富野古道2020.07

雨中的特富野古道2020.07

特富野部落-步道起點 2020.09

特富野部落-步道起點 2020.09

自忠~步道終點

自忠~步道終點


九二一地震造成眠月線多處地基受損,
好不容易修復,
才短暫恢復通車,
又遇上八八風災,
鐵道再度損毀,
有關單位經過評估,
決定暫不修復。


地震加上風災造成的大崩壁就在鄒族聖山大塔山的山腰

地震加上風災造成的大崩壁就在鄒族聖山大塔山的山腰

新冠疫情之下國旅盛行秘境不再是秘境了

新冠疫情之下國旅盛行秘境不再是秘境了


疫情因素促進國內山林旅遊風氣,
掀開了眠月線的神秘面紗,
透過網路廣傳眠月線美照,
越來越多遊客想來探秘,
部分遊客的不當行爲,
也對環境帶來衝擊,
垃圾、排遺成為眠月線的負擔。
所以我們雖然想探訪眠月線,
但一直在觀望相關配套措施。
因為經過一葉蘭保育區,
有限量管制得申請才能進入。
今年解封後感覺熱潮有稍退,
老同學相約並幫忙申請手續,
原定國慶日連假後成行,
卻遇到今年唯一的颱風,
為了安全考量決定取消。
眠月線健走日期改到11月30日,
在阿里山的住宿也多留一天,
讓行程的安排更有彈性。
11月29日在慈雲寺,
幸運欣賞了夕陽和雲瀑,
隔日的眠月線之行有了好兆頭。



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紀念其對開發阿里山林業資源及建設阿里山鐵路之貢獻

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紀念其對開發阿里山林業資源及建設阿里山鐵路之貢獻


慈雲寺鳥居

慈雲寺鳥居

慈雲寺銀杏

慈雲寺銀杏

一秒到日本賞楓

一秒到日本賞楓

序幕

序幕

雲海翻騰

雲海翻騰

黃金山峰

黃金山峰

即將落幕

即將落幕

明天見

明天見

華燈初上

華燈初上


眠月線健行出發


隊長和公關組長從山友獲得的資訊,
衡量我們隊友的體能和速度,
決定將出發時間從7點改為8點,
從遊客中心到沼平車站約2公里路程,
也由健行改搭園區接駁車。
因為祝山線還在營運狀態,
下車後要從妹潭塔山步道進入,
過了登山口就可以轉鐵路前行。


停機坪晨曦

停機坪晨曦

阿里山車站與今日午餐

阿里山車站與今日午餐

今天的目標~眠月石猴線

今天的目標~眠月石猴線

大塔山

大塔山

排隊先~吃飽了才有體氣登山

排隊先~吃飽了才有體氣登山

搭園區接駁車黑熊王子號抵達沼平車站

搭園區接駁車黑熊王子號抵達沼平車站

信心滿載

信心滿載

車站附近走走暖身

車站附近走走暖身

做做國民健康操

做做國民健康操

光影

光影

路過祝山線和眠月線的十字分道

路過祝山線和眠月線的十字分道

路過祝山線和眠月線的十字分道

路過祝山線和眠月線的十字分道

記得要申請並且要注意安全

記得要申請並且要注意安全

吸收陽光的菁華

吸收陽光的菁華

正式展開眠月石猴線之旅

正式展開眠月石猴線之旅

鐵道幾乎被土石及雜草淹沒

鐵道幾乎被土石及雜草淹沒

明隧道一號快到了

明隧道一號快到了

大崩壁關卡


祝山線和眠月線的十字分道,
是一定要拍照留念的打卡點。
近來眠月線傳出多起意外,
包括一名山友因為在鐵橋上禮讓他人,
不慎失足墜谷而身亡。
所以我們對眠月線抱著敬畏之心,
明隧道1號的大崩壁是第一個關卡,
不過有繩子和鋼架可支撐使力,
只要小心踏穩每一步,
基本上不算太困難。


大崩壁前的一號明隧道

大崩壁前的一號明隧道

反瞻阿里山遊樂區

反瞻阿里山遊樂區

見證大自然的威力

見證大自然的威力

步步為營

步步為營

加油!

加油!

困難地形通過了

困難地形通過了


我們一行有8個人,
彼此互相提醒和協助拍照,
1號明隧道之前是紮營重鎮,
今日是清空狀態,
明隧道的光影和藍天翠山相映,
美景讓人驚艷和留戀,
眠月線單程9.62公里,
還是得趕快往前走。


明隧道之前是紮營重鎮今天不見帳篷

明隧道之前是紮營重鎮今天不見帳篷

明隧道的光影和藍天翠山相映

明隧道的光影和藍天翠山相映

歐洲風格的石造隧道口

歐洲風格的石造隧道口

捻看大阿里山群峰

捻看大阿里山群峰

進隧道頭燈必備

進入隧道一片漆黑,
所以務必要戴上頭燈照明,
隧道內有時會有滲水滴落,
而且鐵道包括鐵軌、枕木和碎石,
每一步都要看清楚小心踩踏,
塔山車站前的2號隧道,
是最長的隧道有坍方碎石堆疊,
可能需要手腳並用通過,
拿手電筒或手機照明不方便。


眠月線有十二座隧道

眠月線有十二座隧道


直接在堅硬的岩壁上挖出隧道的”素掘"隧道口

直接在堅硬的岩壁上挖出隧道的”素掘"隧道口

戴頭燈是必要的!

戴頭燈是必要的!

崩塌隧道

崩塌隧道

通過要手腳並用

通過要手腳並用


通過最長414M的2號隧道

通過最長414M的2號隧道

塔山車站的月台變成露營平台

塔山車站的月台變成露營平台

休息及用餐區

休息及用餐區

因為設有生態廁所所以成為紮營的熱點

因為設有生態廁所所以成為紮營的熱點

意外頻傳的橋樑

塔山車站的月台變成露營平台,
此處設有生態廁所。
過塔山車站言右側鐵軌繼續前進,
3號隧道上方是熱門拍照點,
4號隧道過後開始有鏤空橋梁,
枕木中央有鋪設木板,
行走時木板受力會自然震動,
如果遇上下雨天可能會濕滑。
鏤空橋梁是眠月線最美的景點,
美照後面潛藏看不見的風險,
謹記行走間不拍照,
不在橋上會車。
5號至10號隧道間為一葉蘭保護區,
要將許可證投遞聯私下投入,
收執聯隨身攜帶備查。
一葉蘭大約三月前後開花,
今年三月來阿里山賞櫻時,
曾在森林遊樂區入口岩壁看過。


3號隧道往紅景點

3號隧道往紅景點

鏤空橋樑到了

鏤空橋樑到了

枕木中央有鋪設木板

枕木中央有鋪設木板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眠月線中段後屬台灣一葉蘭保護區需要事先申請方得進入

眠月線中段後屬台灣一葉蘭保護區需要事先申請方得進入

台灣一葉蘭保護區核准函投入箱

台灣一葉蘭保護區核准函投入箱

一葉蘭

一葉蘭


台灣林業鐵道最典型的五邊形木構隧道結構

台灣林業鐵道最典型的五邊形木構隧道結構

凸字隧道是不是讓蒸汽火車的煙囪可以通過

凸字隧道是不是讓蒸汽火車的煙囪可以通過

楓紅藍天鐵道

楓紅藍天鐵道

感謝淨山志工給我們清淨山林

感謝淨山志工給我們清淨山林

力行無痕山林

路程途中遇見淨山志工回程,
難怪今天的眠月線這麼乾淨。
由屋馬燒肉企業贊助經費,
台灣三六八嚮導帶隊指導,
我們鼓掌表達感謝與加油。
喜歡山林的美,
不只是走進山林,
而是要讓山林走進心理,
無痕山林別把不屬於山林的東西留下。

眠月檢查哨已被蔓草遮去大半,
經過眠月車站舊址八公里標示處,
我們在空曠處先休息午餐。


這一段已經快被大自然索回去了

這一段已經快被大自然索回去了

沖刷到不見軌道路跡

沖刷到不見軌道路跡

"眠月"的管制哨派出所站

"眠月"的管制哨派出所站

八公里里程碑

八公里里程碑

坍方

坍方

積水囉

積水囉

平衡木訓練

平衡木訓練

吃午餐

吃午餐

眠月之名由來


日據時代初期日本人河合博士,
到石鼓盤溪做森林調查,
有一天晚上,
他躺在大石頭上看著明月緩緩升起,
這時四周都是千年的參天古木,
溪水在月光下泛著瑩光,
他就在這樣的情境下酣然入夢。
十三年後舊地重遊的時候,
那些古木都已經被砍光了!
他為了紀念在月光同眠的美麗回憶,
於是就把這裹取名「眠月」。


杉木黑森林

杉木黑森林

抵達石猴休憩區

抵達石猴休憩區

石猴已經被密林包圍了(猴子頭也掉了)

石猴已經被密林包圍了(猴子頭也掉了)


古時候的石猴1927(國家影像資料館)

古時候的石猴1927(國家影像資料館)

斷頭的石猴

用餐後經過杉木黑森林,
直往石猴休憩區,
鐵路支線終點的「石猴」,
是一塊高卅一公尺的巨岩,
形如獼猴凝視遠方而得名 。
921大地震石猴的頭部被震落,
不知飛向何方。
從外觀看來,
已沒有石猴的樣子,
石猴車站也用網狀圍籬阻隔人員進入。
繼續往前有另一座生態廁所,
若要完成「新阿溪縱走」,
要背糧、背帳續往水樣森林,
最後由杉林溪生態園區出。


眠月線最後的車站~石猴車站

眠月線最後的車站~石猴車站

往水樣森林

往水樣森林


我們原路折返,
走在高聳又直長達52米的22號橋,
全新的枕木在陽光照射下,
眼睛長時間注視著木板,
感覺有點頭暈暈的,
聰嫂一邊念佛更加小心通過。
詢問其他同伴也有相同狀況,
所以行走在鏤空橋梁真的不簡單。

回程囉

回程囉

暈暈橋

暈暈橋

在沒有帳篷的塔山車站月台小憩一下

在沒有帳篷的塔山車站月台小憩一下


回程時塔山車站已經淨空,
我們稍作停留拍照。
今日因為有冷空氣,
下午沒有起霧的狀況,
感謝老天爺的幫忙,
我們平安順利走出眠月線。

一路說說笑笑又到了明隧道

一路說說笑笑又到了明隧道

我們人品好一日都是晴天

我們人品好一日都是晴天

通過大崩壁

通過大崩壁

變幻莫測的白雲

變幻莫測的白雲

塔山步道與祝山線鐵道

塔山步道與祝山線鐵道

回到塔山步道起點

回到塔山步道起點

姐潭

姐潭

妹潭

妹潭

姊妹潭

姊妹潭


回到塔山步道入口時,
我們決定往受鎮宮搭接駁車,
途經姊妹潭女士們留影。
先吃了韭菜盒子當點心,
推薦慶順特產行的韭菜盒子,
外皮酥脆內餡韭菜鄉高麗菜甜。
坐上接駁車回到遊客中心,
直接往餐廳吃慶功宴。
這天大家都走了超過3萬步,
當晚新聞眠月線有人炊食燙傷求救,
請不要造成救難人員的困擾。
眠月線不是輕鬆路線,
務必做好準備再來挑戰。


慶順特產行的韭菜盒子

慶順特產行的韭菜盒子

手作現煎

手作現煎

好吃

好吃

受鎮宮整修中

受鎮宮整修中

到郵局對面的餐廳慶功

到郵局對面的餐廳慶功

大家都很棒

大家都很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頭夫妻趴趴go的沙龍
59會員
358內容數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2023/09/05
2023/08/15 南投水里馬路馬山步道
Thumbnail
2023/09/05
2023/08/15 南投水里馬路馬山步道
Thumbnail
2023/08/23
2023/05/17 松羅國家步道 煙波大飯店蘇澳館CHECK IN~ 2023/05/18 蘇東隧道 宜蘭餅發明館 三奇美徑 永鎮濱海公園 虎牌米粉觀光工廠
Thumbnail
2023/08/23
2023/05/17 松羅國家步道 煙波大飯店蘇澳館CHECK IN~ 2023/05/18 蘇東隧道 宜蘭餅發明館 三奇美徑 永鎮濱海公園 虎牌米粉觀光工廠
Thumbnail
2023/05/07
2023/04/06雲嘉大尖山+二尖山
Thumbnail
2023/05/07
2023/04/06雲嘉大尖山+二尖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近年來,行政院積極推動開放山林政策,大幅簡化了入山手續,越來越多人往山上出發。昔日被中國遊客塞滿的阿里山在外國人來不了之下,今日則被大量的國內遊客取而代之。要說阿里山眾多景點中最受歡迎的「秘境」景點,大概非眠月線莫屬!在出發前往這段秘境鐵道跡之前,不妨跟著場長的腳步來神遊這段秘境吧!
Thumbnail
近年來,行政院積極推動開放山林政策,大幅簡化了入山手續,越來越多人往山上出發。昔日被中國遊客塞滿的阿里山在外國人來不了之下,今日則被大量的國內遊客取而代之。要說阿里山眾多景點中最受歡迎的「秘境」景點,大概非眠月線莫屬!在出發前往這段秘境鐵道跡之前,不妨跟著場長的腳步來神遊這段秘境吧!
Thumbnail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因此這次趁著追火車的空檔,場長我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Thumbnail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因此這次趁著追火車的空檔,場長我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Thumbnail
位於阿里山山脈中,是一條歷史悠久、充滿神秘色彩的鐵路路線。原為早期開發台灣山區的鐵路之一,現在已經無法搭乘列車,只能步行進入。正因為它的歷史背景和被自然所覆蓋,更增添了它的價值,除了自然美景外,還有豐富的文化遺產:火車站、鐵橋、隧道等,體現台灣早期交通發展的珍貴見證,絕對是值得一探究竟的地方。
Thumbnail
位於阿里山山脈中,是一條歷史悠久、充滿神秘色彩的鐵路路線。原為早期開發台灣山區的鐵路之一,現在已經無法搭乘列車,只能步行進入。正因為它的歷史背景和被自然所覆蓋,更增添了它的價值,除了自然美景外,還有豐富的文化遺產:火車站、鐵橋、隧道等,體現台灣早期交通發展的珍貴見證,絕對是值得一探究竟的地方。
Thumbnail
【眠月遺址】 眠月線開發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原為高山林業鐵道,是日本政府為運送砍伐的巨木而建造;後為了發展觀光,於民國72年開始使用蒸汽火車載客,吸引了許多鐵路迷的關注。 然而,多災多難的眠月線,在歷經了百般波折後,終究還是走上了眠於月下的命運,如今成為了一個個登山客感受山林間浪漫的聖地...
Thumbnail
【眠月遺址】 眠月線開發距今,已有百年歷史。原為高山林業鐵道,是日本政府為運送砍伐的巨木而建造;後為了發展觀光,於民國72年開始使用蒸汽火車載客,吸引了許多鐵路迷的關注。 然而,多災多難的眠月線,在歷經了百般波折後,終究還是走上了眠於月下的命運,如今成為了一個個登山客感受山林間浪漫的聖地...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隱藏在阿里山的失落之地「眠月線」,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大家不論平日、假日都爭相前往,本篇將揭開眠月線的神秘面紗,帶大家一探眠月線的美麗與哀愁。出發眠月線之前,先讓我們搞懂「登山路線」、「交通方式」,「沿途停留景點」以及「如何申請入山&登山注意事項」吧! ★本文純屬資訊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隱藏在阿里山的失落之地「眠月線」,究竟有什麼魔力讓大家不論平日、假日都爭相前往,本篇將揭開眠月線的神秘面紗,帶大家一探眠月線的美麗與哀愁。出發眠月線之前,先讓我們搞懂「登山路線」、「交通方式」,「沿途停留景點」以及「如何申請入山&登山注意事項」吧! ★本文純屬資訊
Thumbnail
看著youtuber們的眠月紀實,對於行走於高空軌道的恐懼,也像雨後的烏雲,逐漸散去。這次剛好有機會,就跟著小山出發去眠月線囉!
Thumbnail
看著youtuber們的眠月紀實,對於行走於高空軌道的恐懼,也像雨後的烏雲,逐漸散去。這次剛好有機會,就跟著小山出發去眠月線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