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5|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鴻海籌碼 後勢簡短分析3

    前文參考:
    前提說明:
    再多說幾次都願意,郭董一生推,沒有郭董去年中的發起,這次的本土疫情,台灣人不可能有這麼餘裕的態度來過這個農曆年。
    心懷感謝,可以直接購買鴻海集團相關的產品來支持鴻海,但在股票的分析上,夾雜主觀多餘的情感通常不利結果。
    個人在網路上以鴻海為主題的發文,從2020年底到目前為止,主要都是以中短線投機的角度切入,並非長期投資,長期投資者可以直接忽略我的文章,這也都聲明過多次。
    一開始發文的目的也說過了,2020年底在PTT股票板的分享被嗤之以鼻,所以單純想證明鴻海也能穩當的中短線投機,才加上同學會的幾次個人投機來回分享。以後來的發展軌跡來看,PTT那幾篇文章底下的推文嚴然成了活脫脫的照妖鏡。
    以有三次公開分享過的個人來回操作來看,一開始2020年底12月,89元附近開始介入分享,106元開始了結提醒,該年農曆年前達到120元時示警年前短線追高風險。回檔整理後在112元附近第二次介入分享,錯過高點,但有及時於126元附近了結提醒。最後一次則是去年5月大殺盤時,進場均價約98元,隔天開始一波反彈,114元附近了結所有反彈部位,這些過程有長期看文的讀者應該都還有印象,因為文章也沒幾篇,都在上下轉折點日前後不久。
    之後沉默了幾個月,才應一些鴻海長期投資者的陸續提問,第一次給予長期投資者參考意見,去年12月12日方格子系列文的第一篇發文由此而來,算是回饋鴻海長期股東當分母的那一份疫苗支出,本意不在唱衰,而是就個人的能力,按籌碼發展事實的分析,目的在幫長期投資的人多省下一些建倉成本而已。
    被批評為半調子、弱爆、阿貓阿狗,我就不知恥的對號入座,自己承認無妨。畢竟這些指教算是事實,因為公開過的三次個人操作,入場價位算及格,但因為有公開而過於保守,所以三波的出場均價都離該波絕對高點有段不小的距離。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含未公開的幾次小來回,結算只賺到約5成價差,以去年股市一些權值股的行情來看,個人去年在鴻海的投機績效相對來看確實是弱爆。
    最近一年期間到今年農曆年前封關,按照所謂鴻海首席分析師每次營收或財報公告前後以及久久一根技術性反彈紅棒後的說法建議來操作的話,大概都能賺到滿坑滿谷吧?難怪首席分析師敢自評長中短線都能賺錢,長中短線都能教訓一般散戶跟外資,應該是有所本才對?
    此篇光前提說明篇幅就這麼多,主要在強調,個人不做空任何個股,更不可能做空鴻海,講白了,目前個人等待的是安全一點的投機入場點,去年下半年沉默幾個月後會發文,點出籌碼走勢的事實只為回饋疫苗分母,提醒長期投資者可以省下一些建倉成本而已。如果因此得罪其他更多的疫苗分母,這系列文我說過可以隨時中止。
    有時侯我會思考,到底如何才是長期投資者的正確心態。黨同伐異如果可以對自己的投資有正向幫助的話,倒是可以盡量無妨,但如果一直沒作用甚至出現各種反效果時,總是該回頭檢討問題出在哪。
    鴻海當然是有價值的公司,有價值的集團,不只有投資價值,也有投機價值,不然個人也不會緊盯至此。或許此篇文章之後,暫時停止鴻海相關發文直至再次投機甚至投資入場之時再發文,到那時按實際發展,以偏多的分享內容可能才容易被歌功頌德吧。
    以下進入主文,幾個簡單建議以及釐清,長期投資者依然可以直接無視我的看法:
    1.今年農曆年休市期間的國際股市走勢,對即將開盤的台股是有利的,但個人還是建議,可以再多觀望一段時間,不用急著開紅盤時追進,主動型外資至少25萬張左右的籌碼還需要時間消化,目前還看不到有轉向的痕跡以及對抗主角群的企圖。如果看到跡象,個人會很願意當喜鵲而不是烏鴉。
    2.雖然個人從頭到尾都認為外資群只是被動的配角,但外資絕對還是有能力助漲助跌的配角,在主角群反向介入走勢之前,外資群越一致的操作絕對越不能去輕忽甚至主觀嘲笑。
    動作評價一文裡提到的,買賣動作的評價會因為時間的推衍而有不同,外資群目前雖然是被動被引導到目前的走勢裡,但以目前的價格復盤高點以來外資的操作外資群目前就算不是贏家,也絕對不會是輸家。
    用主觀的立場去評價外資的買賣本就不妥,尤其近期,在我心裡浮現的印象更只有三個字,義和團。前年底去年初外資密集買超時,所謂的首席分析師把外資當主角一樣述說捧著,在外資漸漸淪為主角提款機時認為外資終將會在短時間內帶領過高放天燈,在外資被動順主角勢開始反向賣出時冷嘲熱諷,啥檔吃啥磨的,在外資順勢助跌將股價快打回起點時每天說外資送錢?到底送錢的是誰?最近這一年多來,就那些看到首席分析師亢奮的文章影片就不顧位階亂買,或看到營收財報或一根紅棒直接加碼或忍不住追進的人才對吧?
    只用鴻海現股的進出成本來推出外資送錢的結論根本自曝主觀程度甚至故意主觀的程度。有點經驗的市場參與者至少都會知道下面這些常識:不是該家外資或該家外資的客戶內部人,根本不可能了解該家外資一系列配對操作實際的整體盈虧,指數目的的買賣,更無從去追蹤該家外資在鴻海及其他權值股以外對應台指期摩台期或其他衍生商品的實際結算部位跟結果。
    3.籌碼面還要注意的是投信動向,在個股相對低點附近,常常因為主動型基金投信停損內控的價位被觸及,會出現投信隨著外資一致動作後的急損連擊。
    外資的程式取向不管實際進出,常會搭配內外盤瞬間大量虛假單的抽換,做反向緩衝。但是國內投信的追價或停損單,往往都是市價直上直下,各家券商法人部的交易員在接到投信單子時,往往比的是動作快慢,各家接單券商的買進均價或賣出均價都會被列入評比分級,有可能會影響之後的接單量,所以常常一接到投信單時,就要比誰敢拉敢殺,做出當天最優於市場均價的各別交易員均價出來。
    所以不觸價就沒事,但一觸及投信停損點位開始連擊的時候,已持有者短線會很痛苦,但幾日內常常也會出現極短線超跌的投機機會。
    4.一系列文章的切入主要都是籌碼面,其實其他面向未來的一些疑慮,個人有分散不指名寫在去年12月以來的其他文章裡,有興趣的可以多翻翻,我就不特別再強調了。
    5.這篇算是系列文的暫時總結,基於大多數長期投資者的情感,我也不想說的太明,只能點到即止。
    個人真心希望籌碼走勢可以早日順利轉變,讓長久等待的長期投資者們有好收穫,若有觀察到轉變跡象,個人不會吝於即時提出觀察修正,畢竟我也無法去預測主角群的底限在哪?何時反向介入?這都只能透過持續的觀察來決定。
    也祝福鴻海的轉型早日收獲實質進展,脫離願景規劃跟實際執行過渡期,若有極大機會進入實質進展階段時,個人也樂意在確認長期轉折點後,以高一些的建倉成本改以長期投資的角度做切入,來長期持有鴻海,畢竟已有相當的價差在手,餘裕空間很足。
    以上。
    2022 02 05 PM8:10 寫於虎年開紅盤倒數1日前。
    持續看文章的人,希望您點個愛心回應,會影響寫作分享一些提醒或觀念的動力,不同意見看法或想提問的,也可以在留言裡討論,聊天式的發文就移到方格子每一篇最近期文章的留言裡好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格式不限、內容不限的隨意文章。純粹個人心得抒發以及自我紀錄檢討,不代表任何推薦。 請以質疑的心態看待任何內容 注意風險。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