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唱片行]|法柏曼:爵士鼓協奏曲/謝德林:比才組曲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強弱有序、那細膩的技巧幾乎把爵士鼓把玩在股掌間的游刃有餘,說充分發揮還有點小看了他啊!


來自美國當代作曲家法柏曼的「為爵士鼓與管弦樂團」所寫成的爵士鼓協奏曲,真的超精彩!

鼓手Louie Bellson(1924 年 7 月 6 日 - 2009 年 2 月 14 日)出神入化的爵士鼓表演,強弱有序、那細膩的技巧幾乎把爵士鼓把玩在股掌間的游刃有餘,說充分發揮還有點小看了他啊!他是一名美國爵士鼓手,也是作曲家、編曲家、樂團領隊和爵士音樂教育者,並以開創性地使用兩個低音鼓而著稱。

raw-image

本輯為1988年發行,源頭得要追溯到1985年,那時美國作曲家法柏曼接受了爵士鼓大師Louie Bellson的請託,把原本一首「為兩位鼓手、爵士四重奏與管弦樂團的協奏曲」作品重新改寫整合成「為爵士鼓與交響樂團的協奏曲」,並以獨奏、打擊樹立此曲音樂重心,特殊的爵士樂性格自成一氣,有別於以往古典作曲家在創作這類作品時的保守。


然而選擇比才「卡門」作為音樂改寫素材真的十分大膽!

因為這首作品是比才音樂甚至是古典音樂中十分常見又常演出的曲目,作曲家謝德林挑選卡門作為音樂創作核心無疑是在挑戰所有前人。不過聽完之後,我原本以為會有的似曾相識,但卻只存在20%的感受,作曲家運用了他個人獨到的創作風格,融合打擊樂,輔以弦樂巧妙的搭配,成功創造了驚人的效果。實在超厲害的!

raw-image

本輯錄音超極發燒,無論定位、深淺、層次、規模都十分到位。


推薦紀錄:

★ 音響論壇劉漢盛先生「總編私房軟體」推薦!
★ 管弦樂經典名曲改編成管弦樂團與打擊樂團合奏版本,打造出最具動感魅力的錄音!
★ 節奏奔放,活力四射,考驗系統的動態!
★ 名盤重發,再現江湖,細節能量大解放!

如果喜歡打擊樂,這套錄音著實有意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美味關係,料理與他們的產地。
57會員
333內容數
四季,一位喜歡做菜給家人享用的一介煮夫,靠聲音就能接案配音的穩重男聲,卻在料理中誤打誤撞領悟出人生的另番哲學。
2022/08/26
出生於喬治亞的麗莎·巴蒂雅許維莉 (Lisa Batiashvili) 可謂家學淵源,因為她的父親也是一名小提琴家,母親則是鋼琴家。且早在麗莎4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小提琴。
Thumbnail
2022/08/26
出生於喬治亞的麗莎·巴蒂雅許維莉 (Lisa Batiashvili) 可謂家學淵源,因為她的父親也是一名小提琴家,母親則是鋼琴家。且早在麗莎4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小提琴。
Thumbnail
2022/08/05
德弗札克的作品也擁有豐富多彩的音樂線條,杜達美亦是個多愁善感的國際指揮名家,色彩豐富的音樂在他手上,詮釋起來幾乎也是另一種品質保證!
Thumbnail
2022/08/05
德弗札克的作品也擁有豐富多彩的音樂線條,杜達美亦是個多愁善感的國際指揮名家,色彩豐富的音樂在他手上,詮釋起來幾乎也是另一種品質保證!
Thumbnail
2022/04/11
我收藏的第一張錄音-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Thumbnail
2022/04/11
我收藏的第一張錄音-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這幾天開始接觸了一些國作曲家的作品,自從到了德國之後就一心想學習最正統的德國古典音樂,所以和教授學的幾乎都是德國作曲家的作品居多。還記得大學時時常會吹到法國和德國作曲家的作品,當時候的自己雖然知道這兩派作曲家生在同一時期,風格是截然不同,但當時卻對「和弦」不怎麼敏感。風格的變化始終都在於
Thumbnail
最近這幾天開始接觸了一些國作曲家的作品,自從到了德國之後就一心想學習最正統的德國古典音樂,所以和教授學的幾乎都是德國作曲家的作品居多。還記得大學時時常會吹到法國和德國作曲家的作品,當時候的自己雖然知道這兩派作曲家生在同一時期,風格是截然不同,但當時卻對「和弦」不怎麼敏感。風格的變化始終都在於
Thumbnail
音樂是你的生活,你的經驗,你的智慧,如果不生活在其中,你演奏不出你要的音樂。 _咆勃爵士樂先鋒,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Bird" Parker)
Thumbnail
音樂是你的生活,你的經驗,你的智慧,如果不生活在其中,你演奏不出你要的音樂。 _咆勃爵士樂先鋒,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Bird" Parker)
Thumbnail
作曲家運用了他個人獨到的創作風格,融合打擊樂,輔以弦樂巧妙的搭配,成功創造了驚人的效果。實在超厲害的!
Thumbnail
作曲家運用了他個人獨到的創作風格,融合打擊樂,輔以弦樂巧妙的搭配,成功創造了驚人的效果。實在超厲害的!
Thumbnail
今天播的三首歌,曲風各異,卻都是圍繞著節奏發展出來的。他們各自用無與倫比的創意和才華,創造了堪稱奇觀的聲音風景。
Thumbnail
今天播的三首歌,曲風各異,卻都是圍繞著節奏發展出來的。他們各自用無與倫比的創意和才華,創造了堪稱奇觀的聲音風景。
Thumbnail
我愛爵士樂,我喜歡它的慵懶和隨興,像微醺的美女,充滿魅力...。 今晚,一時興起,找來創造爵士氛圍的主角們,來場深夜對談: 我窩在沙發上,刻意壓低嗓音,啜了口藍山...,你們六位調性完全不同的特質,怎麼湊在一起的呢?又怎麼能創造出這種獨特的樂風?...你們誰先開始呢? 大夥眼神一致地轉向含著菸斗的
Thumbnail
我愛爵士樂,我喜歡它的慵懶和隨興,像微醺的美女,充滿魅力...。 今晚,一時興起,找來創造爵士氛圍的主角們,來場深夜對談: 我窩在沙發上,刻意壓低嗓音,啜了口藍山...,你們六位調性完全不同的特質,怎麼湊在一起的呢?又怎麼能創造出這種獨特的樂風?...你們誰先開始呢? 大夥眼神一致地轉向含著菸斗的
Thumbnail
IDM跟隨著MTV的潮流興起,以「腦舞音樂」之姿開創新的音樂格局。深受啟發的爵士音樂家,紛紛以逆向工程的方式改變音色音質,投身電子音樂帶來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IDM跟隨著MTV的潮流興起,以「腦舞音樂」之姿開創新的音樂格局。深受啟發的爵士音樂家,紛紛以逆向工程的方式改變音色音質,投身電子音樂帶來的無限可能性...
Thumbnail
這一面,如果說有「印象派」爵士樂的話,那這真的是完美的南美熱帶雨林畫面的精密描寫。 雖然這不是太被記憶的一場演出,但1966年的這張,甚至讓很多嚴厲的純古典樂迷都偷偷收納進古典吉他的歸檔裡了。
Thumbnail
這一面,如果說有「印象派」爵士樂的話,那這真的是完美的南美熱帶雨林畫面的精密描寫。 雖然這不是太被記憶的一場演出,但1966年的這張,甚至讓很多嚴厲的純古典樂迷都偷偷收納進古典吉他的歸檔裡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