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相信科學」到「科學是灰色的」---美國CDC防疫論述大轉彎現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相信科學」「我就是科學」到「科學是灰色的,不是非黑即白」---- 以下為您帶來美國CDC主任終於坦誠新冠疫苗錯誤的論述大轉彎現場。
(本文翻譯自Kyle Becker的文章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從一開始就處於Covid-19大流行的最前線。在主流媒體報導推波助瀾下,以及藉由大科技公司們協助封鎖其他異見,CDC被神化為Covid事實和虛構的最終仲裁者。
它的 「指導意見」被全國各地的州長和市長採用作為決策依據,越過並取代了作為美國治理基礎的民主和立法程序。CDC的建議被當作證據,證明政府可以根據這些自我授予 “緊急 “權力,進而發布專制的強制政策。
因此,當CDC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在她的母校—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發表演講,採取一種坦誠又謙卑的態度來討論從新冠大流行病中 所「吸取的教訓」時,這種坦誠與謙卑,恰恰與美國媒體這段時間所賦予該機構的絕對權力成為強烈對比。
事實上,有許多美國人在聽到這段實際談話時,可能會感到非常氣憤。
針對這些原本被認為無可挑戰的科學指導意見的實際情形如何,CDC主任做了些懺悔。許多美國公民,光只是說出了這些實際情形,就在社交媒體上被審查、被禁止或被除名。然而,瓦倫斯基似乎是身為擁有特別特權的菁英之一,因此,她擁有能夠承認這些真實狀況的權利,她被「允許」能夠揭露自己因為看到更多資訊與訊息,所瞭解到自己犯下的錯誤,或者說,所改變的想法。
最引人注目的時刻之一是,CDC主任實際承認CDC不是 「科學」的最終權威。
「我經常說’我們將以科學來領導’......我想公眾聽到的是’科學是萬無一失的。科學是黑白分明的。’......實際上是科學是灰色的。而科學並不總是即時的。」
「沒有人說’減弱’,當這種疫苗要發揮作用時,’哦,也許它會消退’。沒有人說’好吧,如果......它對下一個變種的效力不大,怎麼辦’,”她這樣聲稱。”我經常說’我們將以科學來領導’......我想公眾聽到的是’科學是萬無一失的。科學是黑白分明的’......事實上是科學是灰色的。而且科學並不總是即時的”。
這是CDC主任為已然破滅的“科學已定 “的敘事所做的一種防禦性解釋。主流媒體對此隻字不提。以下是她的完整引述。
然後,她承認疫苗並不是美國擺脫疫情的門票——主流媒體是這樣告訴我們的,而且直到現在還是徹底忽視更全面的真相,繼續如此灌輸大眾。
「我可以告訴你,當CNN傳來這些疫苗有95%效果的消息時,我們許多人都想幫忙解決。我們中的許多人想說,’好吧,這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可以帶大家走出疫情的門票。我們已經完成了。因此,我認為我們也許太不謹慎了,對一些來到我們身邊的好事情太樂觀了。我真的這麼認為。」
「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希望這可以被解決。沒有人想到可能’減弱’的問題,當,當你知道,’哦,這個疫苗應該會成功’。哦,好吧,’也許它會有用。它將會消退。沒有人提到其他可能,”如果下一個變種,它沒辦法,它對下一個變種的效力並不像之前那麼厲害。”」
「然後也許我們再談到另一件事,’我們在處理灰色地帶嗎?”我經常說,你知道,’我們將以科學來領導。科學將是我們所做的一切的基礎’。這完全是事實。我認為公眾所理解的卻是’科學是萬無一失的,科學是非黑即白的,科學是立即可知的’,然後我們得到了答案,然後我們,你知道,根據這些答案做出決定。」
「而事實上,科學是灰色的,科學並不總是即時的。而且,有時需要幾個月和幾年的時間才能真正找到答案。但是你必須在大流行期間做出,你知道,在你得到得到答案之前做出決定。」
這真是太厲害了!
應該特別提出來的是,CNN在2020年11月報導了輝瑞-生物技術公司的疫苗在預防COVID-19方面有95%的效果,當時羅謝爾-瓦倫斯基博士是哈佛醫學院的教授和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傳染病部門的負責人。並不是說這點就讓她這些話變得不那麼令人討厭。
然而,新冠疫情的應對措施的相關公共討論面向是完全被忽視的,因為無效又帶來負面效果的強制政策以緊急法令而實施,甚至沒有在立法機構中進行辯論。這是不可接受的,無論媒體如何粉飾都無法改變這一點。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瓦倫斯基的聲明還有其他嚴重問題。(備註1:這位Becker先生還有另外一篇更長的報導。)
🌸
備註2:「從相信科學,到科學非黑即白」,這句評語引用自 Yossi Gestetner。
備註3:我們不能忘記,一直辛勤教導我們「他就等於科學」的佛奇先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Thumbnail
那些科學家說的又不是 100%, 你為何那麼堅信?科學那麼可靠的話, 為何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 現在變成可能會致癌,請問為啥? 科學不是超很可靠嗎? . Kyou Lowell 我逐點逐點跟我的家人和朋友說, 那些破壞免疫力的食物要少點吃, 他們都用異樣眼光看著我... 不是我
Thumbnail
在影片中,您可以看到比爾蓋茲和馬克祖克柏承認新冠疫苗會改變人類 DNA。您還將聽到 Carrie Madej 博士講述這是如何成為創造新人類人類 2.0 的超人類主義議程的一部分。 編輯基因組...新冠注射確實改變了人類DNA!“疫苗是專利持有人的合法財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科學相關的主題,包括陰謀論、機率、接受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的能力等等。文章提到了兩本書,「偶然的科學」和「拒絕真相的人」,並介紹了拒絕接受科學的六個關鍵因素。最後,文章列舉了幾種方法來提高科學的傳播與接受。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我們正面對著偉大的接管-全球治理/新世界秩序「大重置」 【第 1 階段】 △ 模擬威脅、製造恐懼 (2019年12月-2020年3月) > 在中國爆發疫情> 增加病例和死亡人數 > 從一開始就把「疫苗接種」作為唯一的解決方案。 > 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 Covid-19
Thumbnail
3 月 11 日上午11:55(美國東部時間)紐約時報網站與實體報紙(10日)以標題「四年過去了,新冠病毒之謎正在解開」盤點了新冠科學現在式的7個問題,有趣的是在文章最後引用了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家 Ziyad Al-Aly的話作為結論,雖然新冠病毒的許多謎團已經解開,但事實上...
Thumbnail
這裡策展的是 2020 年公民科學事件簿:#長新冠(#Long Covid) 一文的精選圖。補充英文版於文末。 長新冠教科書由民眾發起: 「長新冠」一詞是由倫敦大學考古學家艾爾莎・佩雷戈(Elsa Perego)在推特上推廣來自患者創造的術語而興起的。” 從一條相當不起眼的推文。。。
Thumbnail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Thumbnail
那些科學家說的又不是 100%, 你為何那麼堅信?科學那麼可靠的話, 為何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 現在變成可能會致癌,請問為啥? 科學不是超很可靠嗎? . Kyou Lowell 我逐點逐點跟我的家人和朋友說, 那些破壞免疫力的食物要少點吃, 他們都用異樣眼光看著我... 不是我
Thumbnail
在影片中,您可以看到比爾蓋茲和馬克祖克柏承認新冠疫苗會改變人類 DNA。您還將聽到 Carrie Madej 博士講述這是如何成為創造新人類人類 2.0 的超人類主義議程的一部分。 編輯基因組...新冠注射確實改變了人類DNA!“疫苗是專利持有人的合法財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與科學相關的主題,包括陰謀論、機率、接受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的能力等等。文章提到了兩本書,「偶然的科學」和「拒絕真相的人」,並介紹了拒絕接受科學的六個關鍵因素。最後,文章列舉了幾種方法來提高科學的傳播與接受。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我們正面對著偉大的接管-全球治理/新世界秩序「大重置」 【第 1 階段】 △ 模擬威脅、製造恐懼 (2019年12月-2020年3月) > 在中國爆發疫情> 增加病例和死亡人數 > 從一開始就把「疫苗接種」作為唯一的解決方案。 > 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 Covid-19
Thumbnail
3 月 11 日上午11:55(美國東部時間)紐約時報網站與實體報紙(10日)以標題「四年過去了,新冠病毒之謎正在解開」盤點了新冠科學現在式的7個問題,有趣的是在文章最後引用了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家 Ziyad Al-Aly的話作為結論,雖然新冠病毒的許多謎團已經解開,但事實上...
Thumbnail
這裡策展的是 2020 年公民科學事件簿:#長新冠(#Long Covid) 一文的精選圖。補充英文版於文末。 長新冠教科書由民眾發起: 「長新冠」一詞是由倫敦大學考古學家艾爾莎・佩雷戈(Elsa Perego)在推特上推廣來自患者創造的術語而興起的。” 從一條相當不起眼的推文。。。
Thumbnail
2021/2/23 疫情使美中在川普任期末段加速惡化,使雙方的敵意延伸到全政府、全社會乃至啟動了科技、教育、金融態等全領域的對抗,使原本環繞崛起中國週邊所有的地緣政治熱點都更加緊張。西方內部抗疫合作的混亂與對中俄的抵制,證明「本國優先」與「生物權力」(bio-power)在地緣政治對抗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