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 紐約時報盤點 新冠科學現在式

2024/03/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3 月 11 日*上午11:55(美國東部時間)紐約時報網站與實體報紙(10日)以標題「四年過去了,新冠病毒之謎正在解開[1],盤點了新冠科學現在式的7個問題,有趣的是在文章最後引用了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家 Ziyad Al-Aly的話作為結論,雖然新冠病毒的許多謎團已經解開,但事實上,新冠病毒對於科學家而言,它

還沒有出現在我們的後視鏡中”
“not in our rearview mirror yet”

 

科學說: 新冠病毒的真相,還沒有出現在我們的後視鏡中

科學說: 新冠病毒的真相,還沒有出現在我們的後視鏡中

關於人、症狀、傳染的7個問題與答案

以人為主的新冠問題與答案包括:

  • 為何人們對新冠病毒的經驗差異如此之大?天選之人是真的嗎?簡答: 不確定 | A.H.問: 無全面大規模的血清抗體檢驗,目前科學的解釋其實都是假設?
  • 兒童有秘密武器保護他們免受新冠病毒的侵害嗎?簡答: 可能是兒童的免疫系統 與較強的先天免疫反應
  • 我們身體的防禦能持續多久?簡答: 不確定,目前約三個月抗體水平顯著下降,但隨著新冠新變種不斷出現,變數更大

耶魯大學病毒學家和免疫學家 Akiko Iwasaki 說:

“免疫力取決於年齡、潛在健康狀況、病毒是否發生了有助於逃避我們防禦的突變等因素”

 在以症狀為主的新冠問題與答案包括:

  • 奇怪症狀背後隱藏的原因是什麼?簡答: 不確定,可能是功能失調免疫反應。
  • 病毒如何對人造成長達數月的嚴重破壞答: 再次確認長新冠問題的嚴重性,原因如免疫反應出錯(過於積極或不夠積極)、新冠病毒庫 (隱藏在體內,引發持續的、低水平的免疫反應和發炎)、損害血管內壁(導致微小的血栓)等。

以傳染為主的新冠問題與答案包括:

  • 新冠病毒的傳播是否歸結為咳嗽和打噴嚏?簡答: 再次確認新冠的氣溶膠傳播途徑 (#空氣傳播)。
  • 有沒有像新冠疫情期間的季節性休息這樣的事情?簡答: 沒有。很難預測,科學可能還需還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

天選之人?

在紐約時報中以超級躲避者(superdodgers)來說明是否真的有天選之人可以避開新冠的感染。這其中有三種狀況:

  • 一是感染的病毒量很低,因此沒有確診;
  • 另一是身體可以在病毒複製到足以引起症狀之前將其擊退,或是
  • 身體能快速清除病毒,使人永遠不會檢測出陽性。

最有可能的天選之人是: 從未感染過的人已完全接種疫苗(?),對避免接觸(透過戴口罩避開人群)或在家工作者非常謹慎的防新冠族群

所以說,天選之人不天選,其實是後天的、超級的、人為努力的使出「洪荒之力」來躲避新冠,才是天道?

事實上,用物理性防新冠感染的方式,在台灣的清零時期或是SARS時期,完勝的經驗都已經證明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紐西蘭後期的新冠防疫仍建議隔離至少 5 天,最重要的是提供馬桶偵探事務所服務,協助一般民眾查看新冠廢水資料就像查看天氣一樣,讓自主防疫成為單純的日常。

所以說,  

此刻仍處在新冠高原期的我們,能確定的是遵循WHO和科學家的建議: 每天都採取措施,以防萬一面對新冠再感染,躲得越遠,越好 !

想了解更多關於新冠和長新冠最新科學知識,可參看 A.H. 新冠科普

---------------------------------------------------------------------------------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定義

新冠後症狀(Post COVID-19 condition ),簡稱長新冠(Long COVID) 是指在初次感染新冠病毒三個月後繼續或出現新症狀,症狀持續至少兩個月,無法用其他診斷來解釋的病症。

---------------------------------------------------------------------------------


[1] New York Time, Four Years On, the Mysteries of Covid Are Unraveling, March 11, 2024. https://www.nytimes.com/2024/03/09/well/live/covid-symptoms-mysteries.html

*2020年3月11日宣布世衛宣佈新冠為「全球大流行」: https://www.who.int/director-general/speeches/detail/who-director-general-s-opening-remarks-at-the-media-briefing-on-covid-19---11-march-2020

52會員
86內容數
在猶如巨塔的科學知識前,做一個永遠好奇的小孩,享受觀察與理解的樂趣。同時希望能藉自己微薄的力量,促使華文世界的科學能漸漸成為-閒話家常的有趣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