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證券分析師有很多,而要在該領域有著傑出表現的,除了要十分努力之外,擁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也是必須的。縱然,在2022年的當下,指數型ETF正當道,意味著只要跟隨著持續投資下去,就能獲得不錯的投資報酬率,這一點連巴菲特也不否認。因為要每年都打敗大盤,取得比大盤漲幅還要高的投報率,本來就是件困難的任務,並不容易做到,就連巴菲特也是如此。但是,他本人仍然維持著主動式投資的方式,也一定有他堅持的理由存在。
約翰聶夫是從證券分析師出身的,本身也有扎實的分析產業能力。這樣的能力可以透過經年的累積來增加熟悉度,了解鎖定產業的變動內容。但不僅是他這樣做,其他的分析師也都這樣做,那為何他後來能聲名大噪?到底原因為何?如此就足夠作為買入本書來閱讀的目的。而買入這種敘述上百年前歷史事件的書籍,到底有何用處?相信也是一開始就會提出的質疑。研究那些最新最有效的投資方法都不夠時間了,還要花時間去看那些老掉牙的東西?根本就是浪費時間吧!
的確,月光在一開始看這些所謂古時候發生的事件時,也會有這樣的感覺。這對於目前的投資策略有何幫助?就算有幫助,也不知道被人拆解過千百遍了,恐難再生作用。就像是獨門武功被拿來詳細圖解研究後,就再難起作用。固然,有些投資專家堅持他們的獨門心法不會被破解,而且會持續對這個投資市場有效。但是,到底有沒有效,並不是他們說了算數,而是到時候由歷史來確定,有沒有因此賺到大錢,而且不會虧本。
因此,當月光閱讀這些偉大的投資專家傳記時,要學習的不只是他們的投資技巧,而是他們的投資精神。想想看,在那個時候,要經過多少的反覆思考,才能產生一套屬於他們的投資策略,縱然這些策略以當下的眼光看來,並不是多麼神秘難解的內容。這就像是想像如果自己生在那個年代的話,有沒有辦法把握時機,並結合自己的努力創出那樣的事業出來。就算有幸成為一位證券分析師,是不是有那個魄力提出自己的見解?還是只敢追逐著當下的熱門股,尋求一個還算可以的投資報酬率就好了?
雖然,每個人為自己所設定的投報率多寡,這沒有對錯之分。人各有志,想要設定賺多賺少都行,但是如果想要擁有自己的投資策略,就不能不去主動測試市場,以證明自己的理論是否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