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不想只是小康? 要很努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之前跟一位朋友聊天,他提到這個社會,大概分成六個階層:

(1)貧困: 不用定義了。

(2)辛苦: 吃得飽穿得暖,但是要仔細用錢,精打細算才能過正常的日子。

(3)普通: 是有產階級,有房子、有車子,但是離隨心所欲的「用錢」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4)小康: 是有房有車的有產階級,而且還是有蛋黃區的房子(這裡要解釋一下,如果是房子在超級蛋黃區,交通設施非常非常的方便,沒有車子可能是一種刻意的選擇,那經濟階層當然還是小康),有穩定的現金流收入(通常是薪資所得),相對可以比較隨心所欲地「用錢」,甚至「花錢」。

(5)舒適: 已具備足夠的被動收入或資產,即使不工作,都還是可以隨心所欲地花錢。當然隨心所欲地花錢每個人花的程度不一樣,有人一年200萬就覺得已經過很爽,有人一年得要用500萬才認為有隨心所欲,個別差異有點大呀! 總之大概扣掉自用住宅後,「淨資產」達到一億以上,可以勉強勾到這個邊。

(6)富裕: 不工作也可以隨心所欲的花錢,而且很努力花了,錢還會越花越多!大概「金融資產」有10億以上的人,就是站穩這個層級。

那麼那些叫得出名字的有錢人或企業家呢? 不好意思,他們已經不在這個"六道輪迴"裡面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寫給年薪百萬的你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0會員
73內容數
我幫自己取了一個新的名字, 以後就用這個名字發表文章啦!! 在Facebook寫作已經超過3年, 想要更系統化的整理一下自己過去的文字. 這些文字多半是關於理財和投資的, 沒有甚麼大道理,就是一個平凡的年薪百萬上班族的十年累積里程. 如果有年薪百萬 , 歡迎進來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通常是有錢了以後才會有閒。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門面之事,在缺錢的時候是顧不得的。 然而,有錢不一定有閒。白手起家,刻苦出來的人,在發了財之後,大多省吃儉用,沒有時間消遣。反而是他們的子孫,所謂含金湯匙、銀湯匙出來的富二代或富三代,沒能像上一輩那樣克勤克儉,揮霍度日的不在少數。
Thumbnail
在台灣社會,階級差距逐漸成為不容忽視的現象。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我努力的終點只是別人的起點。」這句話不僅反映了財富分配的不均,更揭示了在房價高漲、薪資停滯的環境下,許多年輕人面對的困境。當你努力一生所累積的財富對另一群人來說可能只是起步資金,這種社會階級的差距令人感到無力。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得要富有,為了改善我們都有可能遇到的財務、健康、家庭、居住、交通、死亡和殘疾等問題,若只是一直抱持著窮人的思維與習慣,遲遲不培養自己養成致富的習慣,那麼貧窮只會跟著我們直到生命結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本書作者透過在五年內研究兩百多個富人和一百多個窮人,結論顯示富人和窮人的主要差異並非一般人的既定印象,例如富人受過較高的教育,或是透過繼承大筆財產,而是和思想,行動和習慣有關,因此作者整理出富人的三十個富習慣,接下來我會分享這些習慣中有哪些可以應用在投資上。 首先富人的收入是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這個世代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無論原生家庭的階級如何,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起點。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興趣,擁抱積極的態度,好好活著就好。
通常是有錢了以後才會有閒。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門面之事,在缺錢的時候是顧不得的。 然而,有錢不一定有閒。白手起家,刻苦出來的人,在發了財之後,大多省吃儉用,沒有時間消遣。反而是他們的子孫,所謂含金湯匙、銀湯匙出來的富二代或富三代,沒能像上一輩那樣克勤克儉,揮霍度日的不在少數。
Thumbnail
在台灣社會,階級差距逐漸成為不容忽視的現象。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我努力的終點只是別人的起點。」這句話不僅反映了財富分配的不均,更揭示了在房價高漲、薪資停滯的環境下,許多年輕人面對的困境。當你努力一生所累積的財富對另一群人來說可能只是起步資金,這種社會階級的差距令人感到無力。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得要富有,為了改善我們都有可能遇到的財務、健康、家庭、居住、交通、死亡和殘疾等問題,若只是一直抱持著窮人的思維與習慣,遲遲不培養自己養成致富的習慣,那麼貧窮只會跟著我們直到生命結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本書作者透過在五年內研究兩百多個富人和一百多個窮人,結論顯示富人和窮人的主要差異並非一般人的既定印象,例如富人受過較高的教育,或是透過繼承大筆財產,而是和思想,行動和習慣有關,因此作者整理出富人的三十個富習慣,接下來我會分享這些習慣中有哪些可以應用在投資上。 首先富人的收入是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如果)積累財富是出於生活上或物質享受上的需要,那麼不難想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的總經濟需求總可以在提高到某一點時得到得到充分的滿足。但是,由於財富的爭奪實際上是以歧視對比為基礎的謀求聲譽的競賽,因此有一個確定的目標並接近它是不可能的。
Thumbnail
這個世代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無論原生家庭的階級如何,都只是生命中的一個起點。保持熱情、保持對生命的興趣,擁抱積極的態度,好好活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