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0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侏羅紀公園》的那些孩子

雖然《侏羅紀世界》系列,以兩部作品獲得非常驚人的票房,但在影評與科學界引起十分兩極的反應,有人批評他違背科學的考究,也有人捍衛它存在的價值。但就以我超過二十幾年的影迷來說,我認為《侏羅紀世界》系列還是一個真正的科幻電影。我在六歲那年,人生第一次去電影院看的電影,就是《侏羅紀公園》,所以才投身電影業。雖然說史蒂芬史匹柏開啟了我的夢想,但以現在的眼光來說,當時的劇本並非沒有缺點。
「孩子」是《侏羅紀公園》系列很不可或缺的元素,原作小說也有就有孩子的設定,但舊有的電影三部曲,比較難凸顯「孩子」在這個系列必須存在的元素。麥可克萊頓在書寫原作小說的時候,比較沒有角色的成長弧線,所以孩子的存在作用,只是製造事件能讓亞倫葛蘭博士能有發揮英雄特質的機會。史蒂芬史匹柏改編成電影的時候,反而有改善了原作小說比較缺乏的角色成長弧度,他讓亞倫葛蘭博士設定成討厭孩子的男性,最後在透由照顧孩子的時候,發覺自己有照顧孩子的能力,他是整部作品成長最明顯的角色。
不過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都很常會有父母離異的孩子,《侏羅紀公園》也不免有這樣的設定。但《侏羅紀公園》的改編電影,孩子並不太像是正承受著父母離婚焦慮的狀態,更像只是暑假到爺爺所開設的主題公園度假,親子破裂的議題在《外星人ET》更有清楚的刻劃,這一點在原作小說還比較明顯。甚至到後來《失落的世界:侏羅紀公園》,孩子的心境轉折與父親的關係改變,都沒有太多的描述,到了《侏羅紀公園3》才比較帶到孩子面對父母離婚時,所產生的焦慮。
但是《侏羅紀公園》為什麼會需要孩子的角色?我相信這種劇本就算把孩子的設定拿掉,這故事還是能成立。到了2015年的《侏羅紀世界》,導演柯林催佛洛終於在科幻的議題上,找尋到與「孩子」的關聯性。
《侏羅紀公園》系列的孩子一直沒有機會透露內在的焦慮心聲,是因為大人的角色一直陪伴在小孩身邊。2015年《侏羅紀世界》比較突出的設定,是大人忙到沒時間管孩子,所以孩子們只能自己逛整個園區,但我們有更多機會看到兩個兄弟互動的細節,藉由這兩個孩子互動的過程,我們逐漸理解他們的焦慮是什麼,聽到更私密的心聲。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在談論複製生物的議題時,觀眾比較沒辦法想到電影裡論述的危機,會跟我自己生存的現實有什麼關聯,但2015年的《侏羅紀世界》藉由訓獸師的角色,來討論複製生物的養育問題,如果沒有健全的家庭與社交行為,這些動物會遇到什麼問題,而人類的孩子如果沒有健全的家庭,他們會遇到什麼樣的困境?2015年《侏羅紀世界》問世時,全世界的離婚率達到了高峰,單親家庭會愈來愈是常態,孩子跟恐龍都面臨相似的問題,那就是愈來愈難有健全的家庭。
2015年《侏羅紀世界》的兩兄弟設定,大部分時間都沒有成人陪在身旁,所以他們的表演機會反而更多。十幾歲的高中生哥哥,被迫要承擔父母突然離婚的現實,所以他焦慮地無所適從,一開始的他非常抗拒照顧弟弟的責任,弟弟一開始也不太情願離開家,即便他知道要去恐龍的公園很開心,但他一想到離開這個家後父母就會永遠分開,去公園的興致也打了折扣。哥哥強裝輕鬆的態度說身邊的同學都離婚,所以沒什麼大不了,反而更顯現他想壓抑的焦慮。而透由這對兄弟的角色,透露了這世代的青少年正在面臨什麼樣的處境,更充分展現了侏羅紀電影在這個世代還能談論的議題。兩個孩子的成長轉變,也有更明顯的層次。
《侏羅紀公園》原作小說的主題是「控制」,這在當初的第一集改編電影,並沒有太凸顯出來。但在2015年時,每個人都陷入了想要控制的焦慮,因為必須應付的社會型態愈來愈複雜,我們渴望能用簡單的科技來掌控複雜的系統,例如繁忙的雙薪家庭,渴望能用手機等工具來維繫薄弱的親子關係,當人類快要負荷不了企業龐大的運作時,他們更想要用強大的控制系統來同時掌握大量的事項,一切的績效判讀都淪為數字。2015年的《侏羅紀世界》,劇情上展現了親情、企業想要精準控制的焦慮,當人類被外在的工作與社會體制所凌駕,健全的親子關係談何容易?
2018年的續集《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也牽涉到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會關注到的動保議題,人們會上街頭呼籲政府必須整救恐龍免於被火山吞噬,以及也出現了整個系列的第一個複製人女孩梅西,梅西更讓觀眾覺得恐龍的存在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複製女孩梅西就跟這些恐龍一樣,天生就註定不會有父母,人類與動物的倫理學所面臨的問題其實是相似的。因為加入了這些現實生活人們真的會關心的議題,所以《侏羅紀世界》的科學議題上,是比起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更寫實,其實以史蒂芬史匹柏的角度來說,他的主題很明確,就是人類一定會被大自然反撲,但《侏羅紀世界》系列反而丟出一個疑問,那就是「人類一定會被大自然反撲嗎?」它的道德辯證就沒有那麼篤定。
在舊有的三部曲作品,編劇上忽略了這些恐龍的情感與感受,但在2015年的《侏羅紀世界》裡,反而強調了恐龍的角色特性,凸顯了恐龍所承受的痛苦,而從恐龍的情緒我們能知道人類正在做殘酷的事情。孩子一直是人類社會的希望,但很遺憾地面對改變愈來愈快的時代,我們很難給下一個世代更完善的環境,年輕世代沒辦法完善的成長,那人類的未來還有希望嗎?2015年《侏羅紀世界》系列比較深入地談論了這個議題。
《侏羅紀世界》系列一直被抨擊考就不太完善,並不是真正的科幻電影,但不符合考究就真的不是科幻電影嗎?《駭客任務》系列人類被機器人當作發電的電池,這種非常誇張的設定還能被當作科幻典範,《侏羅紀世界》恐龍不符合現在生物學研究,我覺得問題已經是微乎其微,再說恐龍的考究不符合最新的研究,也不會影響這個系列一直想要討論的科學隱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