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猩球崛起:王國誕生

【電影】猩球崛起:王國誕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猩球崛起》第四部,聽說會是新的三部曲開端,以這個角度去看開局還不錯,至少它不是甚麼開了一個新三部曲,結果第一集完全在翻拍舊三部曲第一集的這種操作方式。我沒有在臭誰。沒有。可是轉念一想,如果將劇情聚焦在猩猩跟人類的立場對調,那是否又有點…當我沒說。


【以下涉及劇情】


我覺得這系列的魅力很大一部份來自於它用某種帶有原始風味的科幻感吸引觀眾目光,附帶人類時不時就會對「如果世界上存在另一種智慧生物,他們會威脅人類生存空間」這件事感到異常恐懼。最早可能是神、魔,那些是超乎人類力量的幻想物種;以前是外星人,那感覺太遙遠了,畢竟也只是猜測他們可能存在;科技發展後人們開始恐懼人工智慧,即便「人工」就代表那是人類發展出來的事物,總有一群人認為人類會愚昧到發明一項事物來摧毀人類自己-看看核彈,好像也的確沒錯-同時又會蠢到明知人會這樣做還不會想辦法去制止。究竟是該問人到底為什麼不信任自己的同類,還是該說人就是這麼的有自知之明呢?

另外也有一群人,就像《猩球崛起》最早的法國原著小說作者皮埃爾布勒一樣,覺得智慧物種的威脅可能來自人類的近親-猩猩,而誕生了這系列作品。其實這條路線的確是有點爭議,畢竟就是因為演化路線不同,所以猩猩是猩猩,人是人,就算電影世界中看似用病毒加速了猩猩的智力發展,但體能上的限制能不能讓牠們說話可能有待商榷,不過這系列中,「Caesar is home. 」這仍舊是我最喜歡也最感震撼的一句台詞。

或許語言的發展是一種智能進化的象徵吧,至少有語言才開啟一些習慣的傳承,故事的傳遞,也是社會組織發展的基石,所以在電影中過了許多世代之後,猩猩們也才有辦法發展出一定規模的聚落,甚至都有想要建立王國的意圖;反觀被病毒剝奪語言能力的人類,也伴隨著智能下降,開始變得落後低等。

只是有語言就有思想,有思想就有可能隨著不同視角而出現分歧,片中的猩猩王用他偏好的方式解讀先知凱薩的一言一行,這種行為發生在猩猩身上讓人由衷感到非常諷刺,這不就像是邪教教主、宗教領袖以個人視角詮釋古代經典一樣嗎?只要一念之間,原本追求共存共榮的教義就有可能成為以上帝之火淨化眾生的危險信條,也許這是用猩猩的行為在諷刺人類,也或許暗示著有智慧的生物為了生存都有可能走上這條路,當生存環境穩定後則可能變成為了利益或追求個體生活品質。

另一個《猩球崛起》系列有趣之處在於陣營間的互動與糾葛。系列中人類方有相信人類與猩猩能共存的,有覺得是威脅而要消滅猩猩的,也存在屈服於猩猩勢力而投靠的;反之猩猩方也充滿了這些類型的勢力。但最後都會緊扣一個原則:「人與猩猩不同種。」因為這個最根本的歧異,所以雙方對彼此始終存在戒心。這讓我想到之前《三體》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則」,或是《葬送的芙莉蓮》中的魔族,不同種族間當面臨生存危機時,看起來勢必是會有一場爭奪資源的血腥戰爭。不過這種想法也挺微妙,終歸人類還沒有遇過其他真正的智慧物種,一切都還奠基於天馬行空的想像之上,就算有看似和善如芙莉蓮之類的精靈種族,但再想想師祖賽莉耶,要是生死存亡之時來臨,我也不覺得她會多善待人類。那這一切對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像,會不會只是人類出自有限接觸而產生的幻想呢?話又說回來,就算有個真正的好好先生種族,會不會接觸人類之後,在沒有被人類趕盡殺絕之前,也跟著被玩壞?

我覺得新三部曲的後面多半還是會回歸以人為尊的老路線,畢竟雖然電影營造以猩猩社會諷刺人類行為的方式不少人買單,但徹頭徹尾的反人類結局應該沒有甚麼市場,只是從這次電影最後的走向來看,希望最後是能夠發展成人類遠走他鄉、另謀他處延續種族的路線吧。

內容總結
猩球崛起:王國誕生
4
/5
avatar-img
Dyone Wang的沙龍
20會員
357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yone W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5/5荒野機器人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5/5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5/5荒野機器人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5/5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