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執!整個世界都是你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校園即景
《沉思錄》第六卷
訓練自己對一件事不發表任何意見,使靈魂保有寧靜,不被攪亂。
培養自己仔細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盡可能進入說話者的內心。
做任何事都要記住,在友誼中展現堅定與一致,
容忍反對者的意見,保障他們的言論自由。

聽與說

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不斷的說與聽。然在職場上必須說、搶著說變成一種必要的武器,會說表示你有一種優越感,會說表示你可以要求別人,那是階級權力的尋覓,而聽,是聽話?是柔弱?是接收?是弱勢的體現?總感覺聽與說有著奇妙的權力的關係,所以表達變成是一定要具備的能力,但往往因為說的容易,所以聽變成是更深的苦楚,所以長輩總會說:「你不聽話!早知道從小就要把你捏死~」教育界的長官總會說:「以前是校長說了算,現在校長是說了『算了』」聽與說變成一種工具,馴服我們,要多聽少說,養成我們少了思辯的能力,但多聽卻未認真聽,只是充耳不聞,只是感官的馴化,所以當我們可以說的時候,我們又不聽了!這耐人尋味的關係,也是我思考的方向。《沉思錄》的文句,也帶動我對於聽與說的另類想法,如何使靈魂保持寧靜?永遠是我的課題。

聽話的藝術

是不是因為我們總未能進入說話者的內心,所以才會這般的無法以同理心觀看世界?前不久前處理一件親師糾紛,一位家長痛斥老師種種的不是,一位老師痛心疾首的表述家長一切的不堪,兩者有對話嗎?有!但結果?是不歡而散的持續對立,「眾生喧囂是民主的常態,各自對立是後現代鬼魂的慢慢依靠,在無權威之中尋找權威,是我們內心莫名的恐懼!」狄爾泰(Dilthey)詮釋學的觀點,是重視我們生活的「體驗」,在我們生活的經驗的每一次體驗,體驗必須被「沈澱」下來,然後回流到我們生命之流中。這個生命之流就是我的生活世界。當我們的生命之流與他人有流動時,依其觀點:「當我的生命之流與他人生命之流發生關係時,也就是詮釋活動在特定時空發生時,兩條生命之流交會,最終匯成歷史的生命長河,這歷史的長河就是這整個社會的生活世界」所以生活世界是不斷的生命之流交會,所以現在我也正在與不知名的生命之流交會,當我正苦思如何處理這糾紛時,想起徐志摩的一首詩:
cloudy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這首〈偶然〉浪漫的愛情詩,在生活世界的當下,顯得好怪異,但換個角度想,很多老師要編班時去廟裡拜拜,期盼不要遇到怪獸家長、直昇機父母,而身為家長則效法如孟母三遷,尋尋覓覓想幫孩子找到好的老師,終於在家長日見面了!那偶然的相遇,是幸?還是不幸?是水乳交融?還是老死不相往來?或是視如寇仇,非要你死我活不可?孩子點滴的小事,在大人的眼裡,變成歧視與壓迫,口語的表達不得體更助長熊熊的怒火,非得殺到學校,興師問罪一番不可。才驚覺聽與說變成是一種藝術,既然為藝術,是要慢慢修練?還是堅持己見,治絲益棼?當然筆者也很想「不遣是非與世俗存」但也恐怕會順了姑意逆了嫂意,這其中分寸的拿捏,也是一種詮釋學吧,我想!

檢視生活

檢視生活世界是「一個先驗的總體視域」許多習焉不察的事,許多的衝突與爭鬥,需要分析與檢視?他就自然地發生了,因為我看他不爽~那片刻的交會也會有多複雜難解的情緒?許多人痛斥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但怎樣的社會風氣形塑怎樣的新聞發生,如果我們都能認為相遇是一種緣起,那有緣才會相見,怎會不惜緣,說不定在生命的軌道裡,你我相遇就在此刻,也僅有此刻,何不珍惜這僅有的緣分?多為別人著想,多擔一份心,縱使此刻不領情,怎知以後不緬懷?「承情」「順情」是我的感想,也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情~至於那親師糾紛的結果?總有解決的一天!!

不偏執

重新改寫多年前的文章,才發現有許多的生命印記與體驗!你的善良不會讓邪惡變得無地自容,更可能他會變本加厲影響你的生活與前途?挺身對抗或是沉默不語?也許邪惡會一時占上風,但你有文字紀錄的能力,你有與文字交談的魔力,透過寫作與沉澱,你總會體悟出不同的觀點,而今,孩子安睡,老婆在一旁追劇,你在與記錄你的生命歷程,那是多麼美好的事?透過文字,你也不一定非要有一杯有溫度的咖啡,即使你是咖啡的重度愛好者,此刻,你與自己對話,紀錄過往與未來,檢視生活,生活才有不一樣的意義!親師衝突、無法對話始終都在,偏執與偏聽,你我也都會,只是有人會藏的很深,深到你都看不見!改寫文章,重新與讀者溝通,多了歲月的掏洗,你會更沉穩更有智慧看淡事物,知識的含金量需要透過文字的紀錄,讓自己有更寬廣的視野,也讓更多人可以看見!!持續寫作,是件很美好的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37內容數
教職生涯的省思與分享,用不同觀點豐富生命的美好!! 面對生態危機、氣候變遷的極端氣候,我們該怎麼做?身體力行去看見不同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宏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頂著烈日經過穿堂,班級正在上課,只見熟悉身影躺在地上,慵懶的像貓,忍不住輕喝一聲:「小魚,起來!」全班頓時竊笑起來,小魚馬上坐起身,瞇著小眼偷偷打量著我,與任課老師交換眼色,班上的課繼續進行。
但是這飄渺的雲霧可是黏人的很,久久不散,好像我們進入了雲霧之鄉,其實也沒錯,塔塔加的高度也很高了,還好雨勢不大,能讓我們拍照流連一番,終於,我們到了東埔山莊,我們住的地方了,還真是興奮,我是說我啦,興奮到高山症開始發作了。那一天晚上頭疼欲裂,睡覺好似奢侈的夢。當然是翻來覆去無法成眠。
頂著烈日經過穿堂,班級正在上課,只見熟悉身影躺在地上,慵懶的像貓,忍不住輕喝一聲:「小魚,起來!」全班頓時竊笑起來,小魚馬上坐起身,瞇著小眼偷偷打量著我,與任課老師交換眼色,班上的課繼續進行。
但是這飄渺的雲霧可是黏人的很,久久不散,好像我們進入了雲霧之鄉,其實也沒錯,塔塔加的高度也很高了,還好雨勢不大,能讓我們拍照流連一番,終於,我們到了東埔山莊,我們住的地方了,還真是興奮,我是說我啦,興奮到高山症開始發作了。那一天晚上頭疼欲裂,睡覺好似奢侈的夢。當然是翻來覆去無法成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聽話什麼時候變成了貶義詞?從開始教改以後嗎? 如果長輩、老師講的是對的道理,我為什麼不該聽話?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到底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利益?而這些利益沒有任何後遺症嗎?所以為了同儕讚揚的眼神,吸毒是應該可以接受的?每天找不同的人上床才是解放自我?而我又是有很奇怪潔癖的人,不懂一位女生的心,我
暴風張狂,逼群草低首 臣服。 「為什麼不聽我的話?」 「你只要聽我的話。」 「不要聽其他人的話。」 草的根尚淺,風過強 便連根被拔起、吹遠。 ——————————————— 我真的很厭惡有人逼著我聽話。 我在父母從小的「扭曲教育」下,個性很乖,所以公司很多不對徑的規定規則我
Thumbnail
你可曾注意過,你腦袋裏有個聲音總是喋喋不休? 這是誰的聲音?認清你不是這個聲音,你無需認同他說的話,才能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Thumbnail
鷲田清一在《聆聽的力量:臨床哲學試論》中嘗試以「聆聽」的角度思考哲學,探討自我和他者之間的照護關係,試圖將哲學放回社會的床邊。 對21世紀的聆聽來說,有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聽者將由AI扮演,照護工作將由機器人接手。屆時我們還能主張,聆聽和關懷,是人類獨有的行為嗎?
Thumbnail
「其實,我需要的只是一個陪伴,而不是長篇大論的話語;我只是想要感覺到你在聽我說話,我不孤單。」
  宇宙的演化在於真理,動物的溝通在於肢體,人們的交流在於語言,抒發自我並傾聽來自萬物的本源。傾聽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它宛如一碗心靈雞湯,陶冶我們的心性,是一個生命的體現。   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傾聽自己及他人,當我用心聽時,我會發現靈台一片清明,彷彿能將事物理解得更清晰、更透澈。
Thumbnail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聽話什麼時候變成了貶義詞?從開始教改以後嗎? 如果長輩、老師講的是對的道理,我為什麼不該聽話?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到底可以為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利益?而這些利益沒有任何後遺症嗎?所以為了同儕讚揚的眼神,吸毒是應該可以接受的?每天找不同的人上床才是解放自我?而我又是有很奇怪潔癖的人,不懂一位女生的心,我
暴風張狂,逼群草低首 臣服。 「為什麼不聽我的話?」 「你只要聽我的話。」 「不要聽其他人的話。」 草的根尚淺,風過強 便連根被拔起、吹遠。 ——————————————— 我真的很厭惡有人逼著我聽話。 我在父母從小的「扭曲教育」下,個性很乖,所以公司很多不對徑的規定規則我
Thumbnail
你可曾注意過,你腦袋裏有個聲音總是喋喋不休? 這是誰的聲音?認清你不是這個聲音,你無需認同他說的話,才能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Thumbnail
鷲田清一在《聆聽的力量:臨床哲學試論》中嘗試以「聆聽」的角度思考哲學,探討自我和他者之間的照護關係,試圖將哲學放回社會的床邊。 對21世紀的聆聽來說,有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聽者將由AI扮演,照護工作將由機器人接手。屆時我們還能主張,聆聽和關懷,是人類獨有的行為嗎?
Thumbnail
「其實,我需要的只是一個陪伴,而不是長篇大論的話語;我只是想要感覺到你在聽我說話,我不孤單。」
  宇宙的演化在於真理,動物的溝通在於肢體,人們的交流在於語言,抒發自我並傾聽來自萬物的本源。傾聽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它宛如一碗心靈雞湯,陶冶我們的心性,是一個生命的體現。   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傾聽自己及他人,當我用心聽時,我會發現靈台一片清明,彷彿能將事物理解得更清晰、更透澈。
Thumbnail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