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造佛像的影響-千年前的古佛像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受到蒲甘王朝風格的影響
在西元800多年前緬人建立蒲甘王朝,並相繼征服孟族與撣族統治區域後,也吸收了各自的地區風格,發展出蒲甘風格的造像。從現有的造像可見,蒲甘風格受到當時東北印度的帕拉(Pāla)王朝造像的影響。帕拉王朝時期佛教發展已到了密教發達的時期,受到印度教藝術的影響,此時的佛教造像有許多天人、菩薩形象,寶冠、裝身相當繁複,造像身姿婀娜,充滿動感。此時的菩薩、天人等像,通常上身赤袒,僅象徵性用陰刻線條標示出衣紋,佛造像所著身裝,也多半薄衣貼體,凸顯軀體的美感。比如在印度比哈爾邦菩提迦耶(Bodh Gaya, Bihar)出土的一佛二菩薩像,佛像結跏趺坐,左手結禪定印,右手施觸地印,身著右袒袈裟。從身形可見,袈裟緊貼身軀,幾乎是僅以突起的細線表現衣紋來象徵,強調身軀的肉體感。這樣的造像手法,學者認為是繼承了印度笈多王朝豐胸厚肩、健美和充滿量感的風格,但在衣褶與頭光等部分更具裝飾性。
近千年廟土製作的佛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座部佛教內的各成員,絕大多數修持聲聞乘的解脫道教法,以成阿羅漢為修行目標,但也未排除會有成員選擇修持菩薩乘的菩薩道教法,以成佛為修行目標的情況。上座部佛教在概念上大致是用以與大乘佛教相區隔,但是上座部佛教跟意謂菩薩乘的大乘佛法並不互斥。 #上座部佛教 #泰國 #南傳佛教 #阿羅漢 #成佛修持
上座部佛教內的各成員,絕大多數修持聲聞乘的解脫道教法,以成阿羅漢為修行目標,但也未排除會有成員選擇修持菩薩乘的菩薩道教法,以成佛為修行目標的情況。上座部佛教在概念上大致是用以與大乘佛教相區隔,但是上座部佛教跟意謂菩薩乘的大乘佛法並不互斥。 #上座部佛教 #泰國 #南傳佛教 #阿羅漢 #成佛修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著到來的是繁華的時代,到了闍耶跋摩七世時代(在位期間一一八一~一二一九年),國家的目標就是將佛恩傳布各地。這樣的根本策略影響原來的印度教傳統主義,並帶來了從根本開始的變革。促使變革的佛教思想,著重內在的精神生活,此時的雕像脫去了衣裳,樣貌轉變成明朗的表情又帶有神秘微笑…
Thumbnail
初次寫文,請多指教~ 這篇文章是為了回應,自己在臺北街頭散步,而突發奇想的問題。 主要針對為什麼四面佛信仰會出現在泰國和臺灣做回答,內容會粗略提及泰國宗教觀和歷史。 並非專業人士,隨興而寫,博採網路相關文獻,有錯歡迎糾正。
Thumbnail
佛陀在世時,波羅奈國的梵摩達王有一位公主,名叫伽尸孫陀利,其容貌非常清麗,性情柔善,而且出生時身上就披著袈裟。隨著年齡的增長,公主身上的袈裟也跟著變大。有一天,祂和隨從到鹿野苑遊玩,看見佛陀的相好光明,心裡非常喜悅,於是走上前去,頂禮佛足。
Thumbnail
臺灣薩迦寺住持──尊貴 確吉蔣稱金剛上師(龍德上師)率建造八大佛塔的工作團隊與專業設計、裝臟等人員,經過不下數十次的開會研討,無論是從典籍研究、考證,塔身材質的要求、裝臟的如法性等,完完全全地依經典及密續所強調的解脫功德而起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臺灣,宗教更像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在這樣的視野中,很難理解人們所謂的神蹟,直到作者走進泰國,瞭解泰國佛教的完整保存和崇拜,介紹了改變泰國佛教歷史的高僧--阿贊多。文章主要探討阿贊多的生平及創作的崇迪佛牌的神聖力量。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唐卡在藏語的意思中是“卷軸”的意思,其繪畫風格源起於十世紀左右。它們代表了多種文化的融合,說明了唐卡藝術的呈現方式源於來自於印度教的佛教……
Thumbnail
佛教徒說的業,梵文意思是「行為」。所有的行為皆產生相應的結果,佛教徒稱之為業力法則或因果法則。 《達賴喇嘛談心經》 初期的佛教並沒有崇拜偶像的習慣,當時的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存放舍利(稱為窣堵波)的寶塔或是紀錄釋迦生涯的佛像圖。佛像的出現在釋迦入滅後約莫西元一世紀半左右時期。日本則隨著渡來人(古代日
Thumbnail
法門起源 唐密根源於南印度的如來藏學派,強調人本有清淨本性,公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 (西元716年-720年),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來到中國,合稱「開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著到來的是繁華的時代,到了闍耶跋摩七世時代(在位期間一一八一~一二一九年),國家的目標就是將佛恩傳布各地。這樣的根本策略影響原來的印度教傳統主義,並帶來了從根本開始的變革。促使變革的佛教思想,著重內在的精神生活,此時的雕像脫去了衣裳,樣貌轉變成明朗的表情又帶有神秘微笑…
Thumbnail
初次寫文,請多指教~ 這篇文章是為了回應,自己在臺北街頭散步,而突發奇想的問題。 主要針對為什麼四面佛信仰會出現在泰國和臺灣做回答,內容會粗略提及泰國宗教觀和歷史。 並非專業人士,隨興而寫,博採網路相關文獻,有錯歡迎糾正。
Thumbnail
佛陀在世時,波羅奈國的梵摩達王有一位公主,名叫伽尸孫陀利,其容貌非常清麗,性情柔善,而且出生時身上就披著袈裟。隨著年齡的增長,公主身上的袈裟也跟著變大。有一天,祂和隨從到鹿野苑遊玩,看見佛陀的相好光明,心裡非常喜悅,於是走上前去,頂禮佛足。
Thumbnail
臺灣薩迦寺住持──尊貴 確吉蔣稱金剛上師(龍德上師)率建造八大佛塔的工作團隊與專業設計、裝臟等人員,經過不下數十次的開會研討,無論是從典籍研究、考證,塔身材質的要求、裝臟的如法性等,完完全全地依經典及密續所強調的解脫功德而起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臺灣,宗教更像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在這樣的視野中,很難理解人們所謂的神蹟,直到作者走進泰國,瞭解泰國佛教的完整保存和崇拜,介紹了改變泰國佛教歷史的高僧--阿贊多。文章主要探討阿贊多的生平及創作的崇迪佛牌的神聖力量。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唐卡在藏語的意思中是“卷軸”的意思,其繪畫風格源起於十世紀左右。它們代表了多種文化的融合,說明了唐卡藝術的呈現方式源於來自於印度教的佛教……
Thumbnail
佛教徒說的業,梵文意思是「行為」。所有的行為皆產生相應的結果,佛教徒稱之為業力法則或因果法則。 《達賴喇嘛談心經》 初期的佛教並沒有崇拜偶像的習慣,當時的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存放舍利(稱為窣堵波)的寶塔或是紀錄釋迦生涯的佛像圖。佛像的出現在釋迦入滅後約莫西元一世紀半左右時期。日本則隨著渡來人(古代日
Thumbnail
法門起源 唐密根源於南印度的如來藏學派,強調人本有清淨本性,公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 (西元716年-720年),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來到中國,合稱「開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