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絕望者之歌》如果絕望是一首歌,誰能替這首歌畫上終止線?

這部電影是一部以同名傳記小說改編而來。作者J. D. Vance是肯塔基州白人工人階級的後代,電影一直提到阿帕拉契人,感覺起來就像是美國的山民,生活貧困、但是純樸堅韌,是美國在拓荒時代留下來的民族性格。
這本書在2016年上市時造成轟動,有一種說法是,它代表了美國底層階級的白人支持川普,反對歐巴馬的保守心態。但我從電影並沒有看到這個現象,可能經過轉化;也有可能我不是當地人,沒有這種敏感神經。
但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在詮釋這個絕望家庭時,導演並沒有一開始就破題,把所有的因素一次攤開,而是慢慢的,一件一件剝開來,觀眾才會知到,這些絕望的成因其實源自於祖父母那一代。這種拍攝手法除了會讓觀眾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但更重要的是,同年曾經歷這些家庭傷痛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童年的判斷力不足,他們是無法知道這些無論是心理上、與父母相處的困境,其實並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更嚴重的因素導致,但這樣的認知要等到成人,才有可能慢慢理解,甚至一輩子都不理解的情況其實更多。
我在一本書,之前也介紹過的書《失控的心靈——那些讓我們焦慮、恐慌、憂鬱、自戀、上癮、偏執、過勞、依賴症、強迫症、社交恐懼、歇斯底里的運作機制與應對策略》(Das geheime Leben der Seele: Alles über unser unsichtbares Organ),德文書名的翻譯是「靈魂的秘密生活:關於我們不可逾越的器官的一切」。
作者說,「許多患者出現身心症狀的真正原因,也許並不是出現在自己這代或父母代,甚至有可能是出現在祖父祖母那時就種下的因,反映在幾十年後的後代身上」,書中引用「馬太效應」來表示這種狀況,表示童年的經歷百分之百會呈現在未來的人生中,「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如果童年在健全的環境裡長大,他的腦所受到的傷害非常的少,則他在成年後將會有比較多的能耐去抵抗生活中的壓力。
反之,童年生活若是有一點不健全,則腦部或多或少受到損傷,則成年後則需要花比一般人還要更大的努力,才能克服看似普通的壓力。
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對這個概念有深刻的感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Gin 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