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 在電影《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中,讓大家跟著電影中的男主角Gil 的腳步,隨著他與美國長篇短篇小說作家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法蘭西斯·史考特·費茲傑羅 1896 - 1940 ),走進了1920年代老巴黎的私人俱樂部,聽到了一位鋼琴家Cole Porter(1891 ~ 1964) 演奏的「Let's do it, let's Fall In love 」,就知道在巴黎來一場戀愛,是感受這城市魅力最好的方式。
這首由Cole Porter(1891 ~ 1964) 在1928年為音樂劇「Paris」創作,寫給 Irene Bordoni(1895 - 1953) 的作品「Let's Do It, Let's Fall In Love.」,這裡跟你分享的是原詞曲創作人Cole Porter (1891 ~ 1964)演唱的版本,以及由被公認為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爵士樂歌手之一的Ella Fitzgerald (1917 ~ 1996) 翻唱向致敬Cole Porter的版本 。
尤其是電影《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一開場,那舒緩的薩克斯風音樂,由美國爵士樂演奏家與作曲家,爵士樂早期最重要的獨奏樂手之一,甚至有「爵士教皇」之稱Sidney Bechet(1897 ~ 1959) 演奏的「Si tu vois ma mère」, 加上了爵士樂的旋律律,和映入眼簾的巴黎城市風景,屬於這城市獨有的浪漫優雅,便緩緩地渲染了開來,讓人毫無抗拒地立即沉醉。
在拍過了以英國倫敦為主題的電影《愛情決勝點》( Match Point,2006年) 與以西班牙巴塞隆納為核心的電影《情遇巴塞隆納 》(Vicky Christina Barcelona,2008年)之後,美國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在他第41 部作品《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選擇了法國巴黎,繼續跟你分享屬於伍式特有的愛情觀點。
另一方面,同時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也透過了片中飽實豐潤的影像鏡頭,從陽光燦爛的白日午後,到微雨紛飛的午夜,呈現了他對法國巴黎這個充滿魅惑風情的城市,24小時各異其趣卻又吸引力滿分的都會風情,電影《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的鏡頭,從巴黎的白天清晨到下午,陽光燦爛到飄雨開始,一種在浪漫城市相遇的愛情芬芳,在淋漓揮灑交錯的光影之中,正待躍躍欲試蠢蠢欲動,隨著鏡頭的流轉,知名的法國地標巴黎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香榭麗舍大道、杜伊勒花園、協和廣場 、羅丹美術館、塞納河、左岸咖啡等等,讓人目不暇及的城市美景,也一一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而隨著電影《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情節的發展,從白天到夜晚,我們看到了巴黎鐵塔以及賽纳河畔的夜間風景,隨著電影中男女主角,或一人獨行,或雙人浪漫同遊塞納河畔的街道,沿岸著名景點與古蹟建築物,一如本片的電影海報,男主角一人獨行在,荷蘭印象派大師畫家梵谷Van Gogh(1853 - 1890 ) 的名作「The Starry Night 星夜」 中的法國星空與巴黎街景交融的背景,在城市燈光與夜空繁星的交互輝映下,午夜巴黎獨有的夢幻、浪漫、寂寥、喧鬧與頹廢的奇特街頭風情,隨著一段發生在男女主角之間奇幻魅惑極致的愛戀逐漸流瀉而出。
電影《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最後一景,結束在21世紀現代巴黎的街頭,雨絲飄揚的午夜,一對男女緩緩並肩同行散步,另一段即將萌芽的浪漫情愫,隱然其中不言而喻,大師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掌握整部電影的節奏已經臻至化境,結束的極其高明纖巧,沒有絲毫多餘誇張的浪漫雲湧,也沒有牽拖無味的鏡頭,讓人看得餘韻無窮,周末晚上去看這部今年坎城影展的開幕片「午夜巴黎」,真是一種十分愉悅的感受。
有些朋友可能在看完電影後,被片中大篇幅描述著1920 與1890 老巴黎的浪漫文藝又頹廢的風情所吸引,而誤以為拍攝電影《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2010年)當年高齡已76歲的伍迪‧艾倫(Woody Allen)(1935年生) 是在懷舊,在緬懷著那些逝去的美好,但是從他在片中精心安排所提到的那些藝術家,不管是寫詩的、寫小說的、畫畫的、作曲的、拍電影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他們都是那個年代引領風潮的先鋒創作者,他們的觀念走在同一時代的尖端,甚至是超越時代的,而非是男主角Gil 在片中所追尋美好舊時光的沉湎。
而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改造一個演員的深厚執導功力,在這部電影中又讓人充分見識到,拍過多部愛情喜劇電影,一向給人喜劇,甚至有點笑鬧印象的美國演員歐文‧威爾森 Owen Wilson,過往演出作品包括 2004年 《環遊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2006與 2009年博物館夜驚魂 第一、二集(Night at the Museum )等 ,在本片中的演出脫胎換骨,完全改變了人們過往對他的印象。
而幾位女角,不管戲分輕重,演出都十分稱職到位,讓人印象深刻。不管是雙掛女主角,飾演Inez 的瑞秋麥‧亞當斯 Rachel McAdams(演出作品包括2004 年 The Notebook 手札情緣、2009 年 Sherlock Holmes 福爾摩斯、The Time Traveler's Wife 時空旅人之妻與2010年 Morning Glory 麻辣女強人等等)
與在電影《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中飾演 Adriana 的瑪莉詠‧柯蒂亞 Marion Cotillard(演出作品包括2004年 A Very Long Engagement 未婚妻的漫長等待、2007年 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2009年 Nine 華麗年代、 2010年 Inception 全面啟動等等);
而其中瑪莉詠‧柯蒂亞 Marion Cotillard 因為飾演的角色性格塑造的關係,相對於另一位女主角瑞秋麥‧亞當斯 Rachel McAdams的演出,顯得特別迷人,幾段她跟歐文‧威爾森 Owen Wilson在片中的對手戲,不管是初遇的浪漫相互吸引,到後來巴黎街頭的浪漫一吻,尤其是午夜時分,兩人攜手漫步街頭的愛情告白,一切盡在不言中,簡直是浪漫極了!
電影《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故事描述,在美國辭掉了穩定獲利的電影編劇工作的Gil 吉爾,懷抱著成為作家的夢想,和剛訂婚並計畫秋天步入禮堂的女友Inez ,跟著因生意往來的女方雙親前往法國巴黎。在那裡, Gil 吉爾遇見了Inez 過往的好友,另一對夫妻,兩人在巴黎停留期間,卻因為對於許多事情的觀念看法不同,還有女方雙親與朋友有意無意的反對,讓兩人之間的愛情漸行漸遠。
1953年,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立茲獎;1954年,又奪得諾貝爾文學獎。2001年,海明威的《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與《戰地春夢》兩部作品 ,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
美國作家與詩人,但後來主要在法國生活,並且成為現代主義文學與現代藝術的發展中的觸媒。 她的一生主要被劃分成兩段主要的關係,第一段關係是在1874年到1914年期間,與她哥哥雷歐‧斯泰因(Leo Stein)的關係,第二段關係是自1907年至1946年斯泰因過世期間與愛麗絲‧B‧托克勒斯(Alice B. Toklas)的關係。
格特魯德‧斯泰因分享她在巴黎27 rue de Fleurus的沙龍與這兩個人,先是雷歐‧斯泰因(Leo Stein)後是愛麗絲‧B‧托克勒斯(Alice B. Toklas)。格特魯德,斯泰因,在她的一生中與知名的前衛文學與藝術界的成員保持重要的第三關係,因喜歡社交,她設在在巴黎的沙龍吸引了很多人,也因此跟海明威、畢卡索、達利、Cole Porter 、Man Ray 與西班牙名導Luis Bunuel 等人多所往來,這些名人也在電影裡一一出現,跟歐文‧威爾森 Owen Wilson飾演的男主角Gil 吉爾,有著不同程度的精彩互動與對話。
6) Pablo Ruiz Picasso 畢加索 (1881 - 1973),片中由Marcial Di FonzoBo 飾演
全名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諾·瑪麗亞·德·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德拉聖蒂西馬·特林尼達德·魯伊斯·畢卡索(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卡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Henri Marie Raymond de Toulouse-Lautrec-Monfa,簡稱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年11月24日-1901年9月9日) ,法國貴族、後印象派畫家、近代海報設計與石版畫藝術先驅,為人稱作「蒙馬特之魂」。羅特列克承襲印象派畫家奧斯卡-克勞德·莫內、卡米耶·畢沙羅等人畫風,以及日本浮世繪之影響,開拓出新的繪畫寫實技巧。他擅長人物畫,對象多為巴黎蒙馬特一帶的舞者、女伶、妓女等中下階層人物。其寫實、深刻的繪畫不但深具針砭現實的意涵,也影響日後巴伯羅·畢卡索等畫家的人物畫風格。
11) Edgar Degas 愛德加·竇加 (1834 - 1917),由François Rostain飾演
愛德加·竇加(Edgar Degas,1834年7月19日-1917年9月27日),生於法國巴黎,原名為愛德加·伊萊爾·日耳曼·竇加(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他曾在巴黎藝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學習繪畫,受到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很大影響。
Every time i look down on this timeless town,
Whether blue or gray be her skies,
Whether loud be her cheers,
Or whether soft be her tears,
More and more do I realize that... I love Paris in the spring time,
I love Paris in the fall,
I love Paris in the winter when it drizzles,
I love Paris in the summer when it sizzles, I love Paris every moment
Every moment of the year
I love Paris, why oh why do I love Paris
Because my love is n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