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娜的512小時》--- 空無與忘我,沉靜與重生。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一分鐘影評>
「唯有在靜中,才能辨識動。 」
電影側拍記錄了「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 ‧ 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2014年在「英國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ies)與前來看展的觀眾共同進行一場長達512小時,為期64天的「藝術性社會實驗」​⁣,這些來自不同國家地域,有著迥然不同年紀、膚色、語言、文化、成長經驗、素養、性格的人們,當走進展場內不同的空間,將手機與所有會發出聲響的身上飾品鎖進了置物櫃,屏除了所有來自外界俗世的干擾,蒙上了眼戴上了耳機走進展場,少了視覺與聽覺,不再能像日常習以為常地,用外表與行為舉止評斷他人時,人們對於碰觸到的陌生人,以及獨處的自己,從中會有著怎樣的反應、反省與醒悟?
全片真實記錄了所有看展觀眾,在展場中一起從驚訝到質疑,靜止到行動,共同創造了令人驚艷連連的舉動,也對他們進行了訪談,分享了前所未有的看展體驗與感受,瑪莉娜 ‧ 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在看似無一物的空間裡,創造出讓人留連忘返的共鳴,引導看展人們從空無到忘我,再到沉靜到重生,綻放出一段獨一無二的​⁣生命旅程體驗,過程讓人驚艷連連,動容與感觸良多,是今年最啟迪人心的紀錄片電影。
預定2022年4月15日在台上映的紀錄片電影《瑪莉娜的512小時》 (512 Hours),是「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 ‧ 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繼《凝視瑪莉娜》(Marina Abramovic: The Artist Is Present,2013)系列後又一創意之作,這一次她拋開了所有策展前的籌備規劃,因為當展覽經過事前縝密的計算與安排時,就會喪失創作最需要的直覺能力,她選擇了在空無一物的展場裡,引領前來參觀展覽的觀眾,共同進行一次長達512小時,為期64天的「藝術性社會實驗」​⁣演出,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共計13萬名觀展人次參與。
許多身在其中卻不知自己參與的觀眾,將手機與所有會發出聲響的身上飾品鎖進了置物櫃,屏除了所有來自外界俗世的干擾,蒙上了眼戴上了耳機走進展場,進行一場前所未有回歸與省視自我的實驗。為了打造出有別以往作品形式的全新藝術型態,她耗費了25年籌備《512小時》展覽計劃。並由備受全球電影節及影展關注的新銳女性導演艾狄娜 ‧ 依斯翠特(Adina Istrate) 與 吉安妮娜 ‧ 拉薩爾維婭(Giannina La Salvia)共同製作​⁣。
「我花了25年的時間才累積足夠的勇氣、專注和知識去實現這項計畫。在這件作品中,我付出了我的所有。」
瑪莉娜 ‧ 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1946 年 11 月 30 日出生於南斯拉夫塞爾維亞貝爾格勒,現年76歲,是位聞名國際的行為藝術家。自1970年代開始活躍至今,從事行為藝術40年,被人稱為「行為藝術教母」。現任巴德學院講師,瑪莉娜的表演探討著表演者與觀眾間的微妙關係、身體的極限與想像的各種可能性。
2022年4月15日在台上映電影《瑪莉娜的512小時》(512 Hours)中文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eoBNRWlBA&t=48s
收起了手機與所有會發出聲響的物品, 然後走進展場,
面對著空無一物的展覽空間,觀眾將如何反應與自處,
耳機、面壁站立、閉眼、牽手、平台、桌、椅、
鏡子、黃色圖案、扁豆與白米、數數與分離、床與枕頭,
從空到靜到忘我,從動到思考到身在當下,這是一場瑪莉娜與參觀者共同的創作,
把痛苦化為創作的力量,是最好的療癒,別人看到外在,我們看到了內在,
那一刻,她放下了,因為感受到沒有她,這展覽也能繼續...
即將在2022年4月15日在台放映的紀錄片電影紀錄片電影《瑪莉娜的512小時》 (512 Hours),全片完整記錄下「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 ‧ 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2014年夏天2014年在「英國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ies)的展覽作品 ---《512小時》(512 HOURS),自籌備期到展出後的全過程,並揭開展覽期間內各種精采時刻,片中訪談了包括瑪莉娜本人,前紐約MoMA P.S.1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克勞斯 ‧ 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 、「英國倫敦蛇形畫廊」藝廊館長奧布 ‧ 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行為藝術家」琳賽 ‧ 佩辛格(Lynsey Peisinger) 、工作人員以及多名參展觀眾,分享了他們共同參與後內心最真摯的觀展感受,透過對不同生活背景下的人物進行的系列訪談,讓看電影的觀眾彷彿跨越時空,回到了2014年的展覽現場,一起感受瑪莉娜 ‧ 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神奇又獨特的魅力。 ⁣
片中從不同的訪談中,讓人感受到展場裡是自我、流行文化與批判的掩埋場,因為當人們戴上耳機,用布蒙上了眼睛,暫時喪失了視覺與聽覺,走進閉眼室或站或躺,或走動或坐下,因為看不見聽不到,便不再像日常,習以為常地用看到的外表與行為舉止去評斷他人,在其中走動的觀眾碰觸到陌生人時,有的人會立即抽身避開,有些人卻能試著用觸覺與他人溝通,獲得了與自己與他人相處前所未有的體驗。 有位千禧年後才出生的年輕人受訪時說:「這是我長大之後,第一次聽到自己呼吸的聲音。」 ,還有更多讓人或莞爾一笑,或深有同感,或啟迪良多的分享,想知道他們都體驗了些什麼?有著怎麼樣的重生感受,請鎖定2022年4月15日在台放映的紀錄片電影紀錄片電影《瑪莉娜的512小時》 (512 Hours),一起進戲院影城,感受「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 ‧ 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從空無到忘我,從沉靜到重生的獨特魅力與風采。
<電影本事>​⁣
自「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 ‧ 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繼2010年於「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展出大型回顧展,以及《藝術家在場》(The Artist Is Present)系列作品後,2014年夏天,她決定再次透過展覽和表演並進的激進表態,測試自身與觀眾之間的情感極限,並以《512小時》(512 HOURS)作為展覽名稱——她將在「英國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ies)內度過512小時,進行一場為期64天的演出。參與者進入畫廊後,不被允許攜帶任何隨身物品,並可自行決定停留時長。
然而,當展覽盛大開幕後,卻發生連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本人都意想不到的驚喜;本片紀錄下行為藝術史上前所未有的時刻,瑪莉娜透過本次展覽,進行了一場關於「人際關係網」的社會實驗,讓一群仰賴21世紀科技的參與者,接觸到人類情感和同理心的深刻深度。​⁣
瑪莉娜的512小時 512 Hours
電影類型:紀錄片
出品國家:英國
上映日期:2022-04-15
片  長:01時30分
發行公司:捷傑電影
IMDb分數:7.0
電影製片:Giacomo Boeri, Adina Istrate與Giannina La Salvia
電影導演:艾狄娜 ‧ 依斯翠特(Adina Istrate) 與 吉安妮娜 ‧ 拉薩爾維婭(Giannina La Salvia)
電影配樂:Jana Irmert與Enrica Sciandrone
電影攝影:Alexandra Boanta
電影剪輯:Adina Istrate與Jack Wormell
視覺效果:Adam Sinclair
製作公司:The Blink Fish、Toybox Films與Freeway CAM B.V.
主要演員:
「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 ‧ 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前紐約市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總策展人/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克勞斯 ‧ 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
英國倫敦蛇形畫廊藝術總監/瑞士藝術館長,評論家和藝術歷史學家奧布 ‧ 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行為藝術家」琳賽 ‧ 佩辛格(Lynsey Peisinger)
FB官方粉絲頁:捷傑電影
(註)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與劇照係取自捷傑電影FB粉絲頁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proviewfilm/photos/?ref=page_internal),圖片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版權歸屬捷傑電影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另移作商業使用。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相關影片,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是引用自YouYube影音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eoBNRWlBA&t=48s),版權歸屬捷傑電影所有。
三、本文觀影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91會員
    534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電影的方式,希望藉由分享觀看世界各國不同世代導演與創作者的電影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將觀影當下的真心感受與感動,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以不說教的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瑪莉娜的512小時》:使人成為藝術  與其說是行為藝術,或許,有時候更適合視作為一種社會實驗。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的許多作品,都帶有這樣的特質。
    Thumbnail
    avatar
    台灣女子簡阿貞
    2024-03-31
    【原創】轉生成吸血鬼真祖的異世界冒險 幕間四 艾絲黛拉與瑪麗娜   深夜的時候,在某片森林中,一名紅色及肩短髮穿著著紫色套裝的魔法師女子拿著一把劍獨自在森林裡面遊蕩。   少女的名字叫艾絲黛拉·諾蘭,今年十八歲。   平常的她都是拿著魔法杖,但現在她卻拿著一把劍,而且劍還是勇者使用的那把。   走到一個地方之後,她停下了腳步。   「這邊應該就行了。」
    Thumbnail
    avatar
    彌亞(Mia)
    2023-12-18
    《我們去公園》:碧翠絲.阿雷馬娜的繪本中那道解放之力在《我們去公園》這本書,圖像先於文字。在兩位偉大藝術家的二重奏中,阿雷馬娜創作了一系列描繪遊樂場和令人驚嘆的露天建築的圖像,為這本書定下了基調。圍繞著這些神奇的世界,莎拉以詩意的形式撰寫了文本。在公園這個具有療癒和保護作用的空間裡,我們可以立即感受到玩耍和幻想的樂趣,也可以找到決定性的友誼。
    Thumbnail
    avatar
    童里繪本洋行
    2023-12-15
    GOOG 23Q3 財報 - 營收歷史新高,但市場卻沒那麼買單的谷歌財報 | 科技巨頭解碼#200科技巨頭 Alphabet 谷歌,於上個月底正式發布了今年 2023 第三季的財報。不過,雖然無論在營收與獲利上都超越市場共識,但由於其雲服務事業的成長減速並且低於預期,讓市場對於這份成績單的評分打了相當大的折扣。到底谷歌這份成績單是好是壞,對於未來有怎麼樣的指引?
    Thumbnail
    avatar
    Miula
    2023-11-17
    【雪山篇】第二百三十四章 迪奧娜的隱瞞與瑪格麗特的誤會「啪!啪!啪!......」 隨著腰部高速地擺動,迪奧娜的身體也像孩童手中的響鼓來回擺動,腰肢像後拱起,唇齒不斷發出「呃...呃.....」的打顫聲。 本來定點夾著我冠狀溝的陰道壁,也在劇烈的衝擊下有所鬆弛。 一時之間,我氣血不流通的炯悶感全無,反而因為迪奧娜蜷縮成一團,努力夾緊自己的模樣給逗了。
    Thumbnail
    avatar
    沖雨鶴
    2023-06-29
    陳明章彈《戀戀風塵》原聲帶的「瑪莉亞」吉他,其實是「瑪麗娜」今天有夢一樣的經歷。 若你問我,台灣近當代音樂史上最讓我牽掛的樂器是哪一件? 我會說:1986 年 陳明章 和 許景淳 為《戀戀風塵》錄製電影原聲帶,30 歲的阿章師用的那把台製木吉他。 今天我見到它了。不只,我還摸了它。不只,我還彈了它。 溫習一下,不朽的《戀戀風塵》:
    Thumbnail
    avatar
    馬世芳
    2022-03-23
    【紀錄片】《凝視瑪莉娜》心得紀錄片中我看見了以理性無法接受的內容,看到了以感性認同與嚮往的畫面,內心的矛盾讓我思考感受了許久,仍然無法給出完整的答案。
    Thumbnail
    avatar
    安靜的外星人
    2022-01-28
    《凝視瑪莉娜2》:漂浪一生,而後回家藉著這趟瑪莉娜與她的作品返家的旅程,《凝視瑪莉娜2》逐漸解開、描繪出瑪莉娜對家的記憶與想像、拒絕與接受。「回家」在這部電影中有多重意義,不只是瑪莉娜身體上、心態上的歸鄉,更是她作品與概念的一次回溯,兼探她的創作與人生。她由何而來?又將向何而去?
    Thumbnail
    avatar
    泰賀
    2021-09-03
    自虐女神的過去與未來《凝視瑪莉娜2》當瑪莉娜的觀眾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她的藝術往往帶有自虐成分,無論是用力的梳自己的頭髮,或者是躺在火燒的紅星之間,還是在幾間只能藉由刀梯離開的房間度過12天,只能飲水而不得進食,然而弔詭的是,即便她的作品表面看來如此反生命,要成就這樣的作品卻需要強大的生命力,更別說其所反應出的,超越生命的意志
    Thumbnail
    avatar
    Lizard
    2021-08-30
    失衡的信仰|從《瑪莉娜:巴西幻之旅》到《上帝的約翰:靈療師的罪行》 影片開始十五分鐘,我如坐針氈、努力抑制想要關掉畫面的本能,依靠意志力撐著:看下去。把片子看完才會知道,瑪莉娜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Thumbnail
    avatar
    黎納
    20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