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功能的功能的造型(的回顧與新思)

畢業設計開始了,again。
觀察每一年操作的過程,花在探索議題上的時間都超過6甚至7個月(包括寒假);而整個畢業設計的時程僅8個多月,如此真正「做設計」的時間常常只有2個月不到。
在這集的《地縛靈報告》中,學長說明他執行畢業設計的做法就是儘快將議題訂下大綱,隨後則跟著設計的操作而來回調整:
所以,下面的畢業設計研究架構中,分析這步驟雖然佔了滿大的篇幅但必須盡快完成,因為設計才是真正佔時間的步驟。而反覆的檢討,也就是說當面臨了實際的問題無法解決便必須回過頭來調整先前訂下的觀點(或提問);必要的話也得補做設計回顧(案例分析),再來修正議題的方向。
依著上圖的規畫(並不是定理,但也不是幻想),多數畢業生所以爲的議題,其實僅僅是社會或政治上的某個觀察而已,還未真正成為足以操作的空間議題。這些觀察常常過於經世濟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胸懷滿溢;只是,平誰的天下?移工的?這僅是政治態度,不是空間議題。怎麼平?縉紳化好讓移工不會來?這仍僅是社會立場,不是空間議題。
從社會觀察跨到足以進行設計操作的空間議題應該是畢業設計最大的門檻了。偏偏大家都不想知道類似的社會現象,先前的設計怎麼分析?怎麼提案?又做得如何?
反正,之前的學長姐在做這題目時也一樣不懂,所以不必回顧了是吧?也是很有道理!

那麼,如果直接不管上面的那些囉唆的架構(aka某人自以為的浪漫)直接做了呢?
如果回到那張研究架構的話,是直接跳設計執行,也就是最後一個步驟。
也不是不行呢!

那麼,至少造型多思考一點(不僅僅是帥、暴、扭、旋)好嗎?
首先,至少,畢業班了要知道屋頂部怎麼收怎麼修,這是二升三的後輩在暑假實習期間的體悟:
接著,要意識到,造型與功能:
以及造型與環境間的連結:
Form follows function, for the most of the times; if not, then there must have been stories to be told。
若無法清楚理解功能的種種安排,不論是主觀或客觀地,那造型也將無所適從;畢業設計的造型階段,也包括各年級的設計,大多是無法真正地思考,或意識,作品與功能間的關係,以及作品與環境間的關係(即使融入環境如標準答案一般地朗朗上口)。也因此,計畫書裡的機能,或空間需求,便因此是畢業設計題目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也就是說,要直接跳到設計執行無所謂,但如果腦袋裡沒有研究架構中機能與需求的意識思路,那結果就會是看了至少10年的沒有貨倉的百貨公司或沒有貨物出入口的戲劇院平面。荒郊野地裡沒廚房的駐村藝術家宿舍倒是退流行了。
最後,幾乎每年的畢業設計都會在這樣的心智圖上完成的:
圖表來源與週記的要求:〈2019年畢業設計選組要求:畢設週記〉;烈子頭像來源:Twitter @retsuko_sanrio
提醒一下各位: 情緒曲線會一路往下直探地獄的原因大多就是沒有貨倉的百貨公司平面圖改不下去了(卻也不知要有這些不風光的服務設施)。按低年級做設計時間不夠也不想「浪費」時間的心態下,平面沒改完不敢/不想做立面;這決定的結果就是「時間來不及了(指導畢業設計時最常聽到的回應)」了。
與烈子的怒吼
祝112級的各位思緒清明、運筆如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