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動機
會想要開始投資,通常是因錢有了煩惱,可能是面臨了財務困境,想要靠投資來解決,或是對未來如退休生活的有了期許或恐懼,希望能獲得保障,過安穩的退休生活。絕大多數的人都能認同投資很重要,因為它能讓我們的財富增長,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錯誤的理財及投資行為就像開倒車,可能原本的積蓄反而受到侵蝕,甚至倒欠一屁股債就更慘了。
投資工具種類
投資工具非常多,這邊列出一般常見幾項,由於每個人的理財知識程度及風險偏好不同,沒有哪項工具是絕對好或壞,但在獲利與風險評平衡上可以自行斟酌,還有需要花費在上面的精力跟時間也須納入考量,有時花太多時間但是報酬很不穩定,似乎也不划算。
定存
這是最普遍、難度最低、風險也最低的投資方式,把錢存到銀行,在約定的一段期間內,如一年三年五年,賺取銀行給予的利息,利息多寡都須看當時的環境,通常利息高時,也伴隨著高通貨膨脹,假設在台灣定存以目前最高年利2%來說,100萬存銀行一年能得到2萬利息,去年通膨率是1.98%目前肯定高過2%,定存獲利都被通膨侵蝕掉,還倒賠,所以即使定存有著比較安全(銀行倒閉政府會救)的優點,但是在長期低利率環境時,與通膨拖累下,資產只會相對貶值,不會增長,必須另尋比較高報酬的投資工具,定存只適合短期資金停泊,才不會越存越窮。
保險
除了定存,保險也被視為很安全的資金避風港,因為即使保險公司經營不善,政府也會處理,因為保險公司收取龐大的保費,一旦倒閉也可能造成經濟跟社會極大問題,保險的初衷雖然是為了提供保障,但是為了吸引保戶購買,也會設計一些保障+獲利的保險商品,比如儲蓄險,給保戶保險到期可多領一筆保險金,就像儲蓄一般,折算年利率是2-3%左右,但缺點是利率也只比定存好一點點,未到期保單解約會損失很高比例的本金,同時保費高昂,只適合風險承受力低的保守投資者。
除了儲蓄險之外,還有投資型保險,將保險與基金等標的結合,訴求有保障又能兼顧投資讓資金有機會增長,看起來兩全其美但是也有其問題,在股市呈現上漲趨勢的期間,這樣的保單的確可能保單價值增長,但基金標的不能自由選擇,投資績效只能受制於保險公司所選基金標的,通常又隱含許多管理費用,這些都會吃掉原本的獲利,不利於資產成長。
不管是儲蓄險或是投資型保險在利潤結構設計上都是前面幾年有很大比例都是給保險業務及用作公司管銷費,如果是前幾年反悔想解約,都會損失一大筆錢,尤其是投資型保險因為前幾年要給業務及公司佣金及費用,運用在投資上的比例實際很少,加上配合的基金公司不見得有好績效,最後很可能變成付出一大筆保費,但是保障不足,投資的部分還因績效不佳還虧損,兩頭空。
貨幣
要在兩國間進行貨幣轉換藉由價差來獲利,也就是低買高賣就能賺錢,技術上來說其實不難,但要注意的是即時匯率水準,台灣人常操作的有美元、日幣、韓幣、人民幣、英鎊、歐元等,如果想長期透過匯率賺價差,則須對於兩國間的經濟狀況及趨勢具備判斷能力,比如之前台幣對美元升值到27.5元,預期未來台幣終究會回貶到中位數30元以上的話,就可以趁機換美元,等台幣貶值,美元升值時,就能換回台幣而獲利。
貴金屬
許多人對於黃金、白銀等貴金屬都情有獨鍾,也認為黃金有其獨特不可撼動的價值,而的確一般國家要印製多少鈔票,通常在國庫也須準備一定等值的黃金作為儲備來證明鈔票的價值,黃金的價格會波動,尤其是在戰爭時期,會被視為唯一保值的東西,不過如果以投資的角度來看,投資黃金是在一定的區間上下波動,可以低買高賣作價差,但是黃金本身不像股票會有生產力產生長期上漲的價值,所以不適合拿來當作長期投資的標的。
共同基金
在20年前,貓頭鷹開始投資股票後,因為覺得股票需要投注太多精神,那時又沒時間,共同基金就變成非常非方便的投資工具,那時就覺得找幾家評等好,績效也不錯的基金公司,每個月定期定額扣款,當作存錢來投資就好,期間也經歷了2008年金融海嘯,但也沒管它,就都丟著繼續每月扣款,10幾年下來至少也沒賠錢,折算下來大概年報酬6%,總獲利翻倍以上。
但是後來開始比較認真研究投資後才發現投資基金的好處是,的確很省事,長期投資下來也能獲得正報酬,但是也有其問題,基金經理人是靈魂人物,負責投資標的決策,但明星基金經理人也可能常常被挖角,很可能投資個幾年,基金經理人已經換過N個,不同基金經理人投資風格不同,也可能大幅影響績效。
基金因為仰賴研究團隊及經理人選股操作,有可能依照其策略頻繁換股,每次進出都會產生交易成本,累積下來也非常可觀,如果經理人品行不佳,內神通外鬼,拿基金去買特定公司股票,收取回扣,導致虧損,就會損及投資人權益。
還有一項需特別注意的是,共同基金因為要養研究團隊、付給經理人高額薪水、管銷營運費用,這些都是從基金裡內扣,也就是不管基金盈虧,這些'費用都會從基金裡扣除,對基金公司來說幾乎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而這些成本就會侵蝕掉投資人的獲利,尤其長期投資下來,這些少掉的獲利,以複利算起來也是非常可怕,造成績效不彰。
越是要長期投資的工具,越需注意費用成本,高昂的費用成本會成為拖垮投資績效的元凶。
房地產
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對華人來說是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的,每個人一生的夢想中,幾乎都一定要擁有一棟房子,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成家立業,工作也是為了買一間可以安身立命的房子,所以房地產除了自住外,對華人來說更有投資的吸引力,因為人人都想買房,就會有需求,對除了一棟自住的房子外,也會想要擁有第二棟以上來投資,而近十幾年來房價都處於上漲的趨勢,越來越高的房價也讓人產生憂慮。
對有自主需求的人來說,不趕快買,以後更貴,要花更多錢買,更買不起,對想投資的人來說,房子只漲不跌,現在趕快買,未來就賺更多,靠房地產就可以財富自由,甚至暴富了。
房價與經濟關聯性很大,經濟好,一般人手頭寬裕,就會想買房,而近十幾年即使偶有經濟危機,房價也跌不多,甚至很快又漲起來,但是房價在經過十幾年的飆漲後,會不會已經到了盡頭,還是會繼續再漲?沒人能預料,但是否房價不可能下跌,或許日本幾乎一蹶不振的房價趨勢可以作為借鏡參考。
股票
一間公司經營獲利,將利潤分享股東,這時股東擁有的股份權益就更有價值了,如果這份權益可以用來公開買賣,就變成現在的股票,如看好股票未來因為公司獲利或有虧損可能,提早買入或賣出,就可以獲取價差,或是相信公司會持續獲利而長期投資,就能獲得累積的資本利得。
投資股市的工具又細分非常多種,包含期貨、選擇權、權證、外匯等許多衍生性金融商品,一般人接觸最多的還是基本的公司股票,靠著股票短期價格的低買高買,或是中長期的公司獲利成長股價也成長來獲利,但是根據八二法則來看,大多數投資人雖然期許戰勝股市,但因為資訊的落差、投資觀念與投資行為的差異,最都成為賠錢的韭菜,只有約兩成的人能真正獲利,而這兩成獲利者不乏長期投資者及少數擁有長期有效投資技巧的專家。
-----------------------------------------------------
※目前僅顯示部分內容,想看完整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