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投資工具比一比 哪一種適合自己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的動機

會想要開始投資,通常是因錢有了煩惱,可能是面臨了財務困境,想要靠投資來解決,或是對未來如退休生活的有了期許或恐懼,希望能獲得保障,過安穩的退休生活。絕大多數的人都能認同投資很重要,因為它能讓我們的財富增長,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錯誤的理財及投資行為就像開倒車,可能原本的積蓄反而受到侵蝕,甚至倒欠一屁股債就更慘了。

投資工具種類

投資工具非常多,這邊列出一般常見幾項,由於每個人的理財知識程度及風險偏好不同,沒有哪項工具是絕對好或壞,但在獲利與風險評平衡上可以自行斟酌,還有需要花費在上面的精力跟時間也須納入考量,有時花太多時間但是報酬很不穩定,似乎也不划算。

定存

這是最普遍、難度最低、風險也最低的投資方式,把錢存到銀行,在約定的一段期間內,如一年三年五年,賺取銀行給予的利息,利息多寡都須看當時的環境,通常利息高時,也伴隨著高通貨膨脹,假設在台灣定存以目前最高年利2%來說,100萬存銀行一年能得到2萬利息,去年通膨率是1.98%目前肯定高過2%,定存獲利都被通膨侵蝕掉,還倒賠,所以即使定存有著比較安全(銀行倒閉政府會救)的優點,但是在長期低利率環境時,與通膨拖累下,資產只會相對貶值,不會增長,必須另尋比較高報酬的投資工具,定存只適合短期資金停泊,才不會越存越窮

保險

除了定存,保險也被視為很安全的資金避風港,因為即使保險公司經營不善,政府也會處理,因為保險公司收取龐大的保費,一旦倒閉也可能造成經濟跟社會極大問題,保險的初衷雖然是為了提供保障,但是為了吸引保戶購買,也會設計一些保障+獲利的保險商品,比如儲蓄險,給保戶保險到期可多領一筆保險金,就像儲蓄一般,折算年利率是2-3%左右,但缺點是利率也只比定存好一點點,未到期保單解約會損失很高比例的本金,同時保費高昂,只適合風險承受力低的保守投資者。
除了儲蓄險之外,還有投資型保險,將保險與基金等標的結合,訴求有保障又能兼顧投資讓資金有機會增長,看起來兩全其美但是也有其問題,在股市呈現上漲趨勢的期間,這樣的保單的確可能保單價值增長,但基金標的不能自由選擇,投資績效只能受制於保險公司所選基金標的,通常又隱含許多管理費用,這些都會吃掉原本的獲利,不利於資產成長。
不管是儲蓄險或是投資型保險在利潤結構設計上都是前面幾年有很大比例都是給保險業務及用作公司管銷費,如果是前幾年反悔想解約,都會損失一大筆錢,尤其是投資型保險因為前幾年要給業務及公司佣金及費用,運用在投資上的比例實際很少,加上配合的基金公司不見得有好績效,最後很可能變成付出一大筆保費,但是保障不足,投資的部分還因績效不佳還虧損,兩頭空。

貨幣

要在兩國間進行貨幣轉換藉由價差來獲利,也就是低買高賣就能賺錢,技術上來說其實不難,但要注意的是即時匯率水準,台灣人常操作的有美元、日幣、韓幣、人民幣、英鎊、歐元等,如果想長期透過匯率賺價差,則須對於兩國間的經濟狀況及趨勢具備判斷能力,比如之前台幣對美元升值到27.5元,預期未來台幣終究會回貶到中位數30元以上的話,就可以趁機換美元,等台幣貶值,美元升值時,就能換回台幣而獲利。

貴金屬

許多人對於黃金、白銀等貴金屬都情有獨鍾,也認為黃金有其獨特不可撼動的價值,而的確一般國家要印製多少鈔票,通常在國庫也須準備一定等值的黃金作為儲備來證明鈔票的價值,黃金的價格會波動,尤其是在戰爭時期,會被視為唯一保值的東西,不過如果以投資的角度來看,投資黃金是在一定的區間上下波動,可以低買高賣作價差,但是黃金本身不像股票會有生產力產生長期上漲的價值,所以不適合拿來當作長期投資的標的

共同基金

在20年前,貓頭鷹開始投資股票後,因為覺得股票需要投注太多精神,那時又沒時間,共同基金就變成非常非方便的投資工具,那時就覺得找幾家評等好,績效也不錯的基金公司,每個月定期定額扣款,當作存錢來投資就好,期間也經歷了2008年金融海嘯,但也沒管它,就都丟著繼續每月扣款,10幾年下來至少也沒賠錢,折算下來大概年報酬6%,總獲利翻倍以上。
但是後來開始比較認真研究投資後才發現投資基金的好處是,的確很省事,長期投資下來也能獲得正報酬,但是也有其問題,基金經理人是靈魂人物,負責投資標的決策,但明星基金經理人也可能常常被挖角,很可能投資個幾年,基金經理人已經換過N個,不同基金經理人投資風格不同,也可能大幅影響績效。
基金因為仰賴研究團隊及經理人選股操作,有可能依照其策略頻繁換股,每次進出都會產生交易成本,累積下來也非常可觀,如果經理人品行不佳,內神通外鬼,拿基金去買特定公司股票,收取回扣,導致虧損,就會損及投資人權益。
還有一項需特別注意的是,共同基金因為要養研究團隊、付給經理人高額薪水、管銷營運費用,這些都是從基金裡內扣,也就是不管基金盈虧,這些'費用都會從基金裡扣除,對基金公司來說幾乎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而這些成本就會侵蝕掉投資人的獲利,尤其長期投資下來,這些少掉的獲利,以複利算起來也是非常可怕,造成績效不彰。
越是要長期投資的工具,越需注意費用成本,高昂的費用成本會成為拖垮投資績效的元凶。

房地產

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對華人來說是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的,每個人一生的夢想中,幾乎都一定要擁有一棟房子,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成家立業,工作也是為了買一間可以安身立命的房子,所以房地產除了自住外,對華人來說更有投資的吸引力,因為人人都想買房,就會有需求,對除了一棟自住的房子外,也會想要擁有第二棟以上來投資,而近十幾年來房價都處於上漲的趨勢,越來越高的房價也讓人產生憂慮。
對有自主需求的人來說,不趕快買,以後更貴,要花更多錢買,更買不起,對想投資的人來說,房子只漲不跌,現在趕快買,未來就賺更多,靠房地產就可以財富自由,甚至暴富了。
房價與經濟關聯性很大,經濟好,一般人手頭寬裕,就會想買房,而近十幾年即使偶有經濟危機,房價也跌不多,甚至很快又漲起來,但是房價在經過十幾年的飆漲後,會不會已經到了盡頭,還是會繼續再漲?沒人能預料,但是否房價不可能下跌,或許日本幾乎一蹶不振的房價趨勢可以作為借鏡參考。

股票

一間公司經營獲利,將利潤分享股東,這時股東擁有的股份權益就更有價值了,如果這份權益可以用來公開買賣,就變成現在的股票,如看好股票未來因為公司獲利或有虧損可能,提早買入或賣出,就可以獲取價差,或是相信公司會持續獲利而長期投資,就能獲得累積的資本利得。
投資股市的工具又細分非常多種,包含期貨、選擇權、權證、外匯等許多衍生性金融商品,一般人接觸最多的還是基本的公司股票,靠著股票短期價格的低買高買,或是中長期的公司獲利成長股價也成長來獲利,但是根據八二法則來看,大多數投資人雖然期許戰勝股市,但因為資訊的落差、投資觀念與投資行為的差異,最都成為賠錢的韭菜,只有約兩成的人能真正獲利,而這兩成獲利者不乏長期投資者及少數擁有長期有效投資技巧的專家

-----------------------------------------------------

※目前僅顯示部分內容,想看完整文章嗎?
請轉至主站加入會員閱讀 https://maotalkin.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64內容數
一起用聰明理財又省時的方法來避免走錯冤枉路,理財永遠不嫌晚,難在踏出第一步,持續走在正向道路,財富自由的生活就會在前方招手。 此處是貓頭鷹理財筆記的副站,若要觀看完整內容,請移駕到主站並加入免費會員即可。網址 :https://maotalkin.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貓頭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股在今年01/05創下18619點的歷史新高後,隨即開始四波下跌趨勢至今,在前兩年瘋狂上漲趨勢下,只要有波段下跌,總是能很快又創新高,讓許多投資人以只要下跌抄底就對了,但是在今年卻越攤越平,許多人都被套在山頂與山頸,不願停損賣出的人只能變「長期投資」,目前已經跌進熊市階段了,該如何面對這樣局面呢?
消費者信心指數通常被視為股市的領先指標,美國經濟諮商局每月公布「消費者信心指數」數據,台灣也有類似調查,六月份的數據剛出爐,連2個月大幅下滑,,下降最多的就是「投資股市時機」,萬一 到年底景氣真的很差時,恐怕民眾對明年投資股市時機會更加看壞,但若能做好準備,或許危機就是難得的好機會。
邊跑步邊健身還可以邊賺錢,搭上區塊鏈熱潮的SETPN跑步NFT讓跑圈的許多跑友吃好逗相報,踏上投資的征途,加上一些網路推文及Youtuber的介紹,標題就寫著類似邊跑邊賺錢APP,每天10分鐘,月賺2萬,輕鬆幫自己加薪,透過人頭的方式雇傭運作,更有機會暴賺來財富自由。
房價下跌在近十年可以說是個神話,大家都覺得房價只會漲不會跌,要買就趁早,晚買就更買不起了,以台灣人有土斯有財,買房是人生必要的目標,這樣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所以有自住需求的話,再怎麼苦,也要撐著買下去,這樣才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心裏才踏實,但房價真的只會漲不會跌嗎?
儘管台積電晶圓代工業務已經是領導者,在去年底的統計中以市佔52%,遙遙領先第二名18%的三星及7%的聯電,在高階晶片訂單需求已經上看到2025年,儘管前途看似光明,但仍有許多隱憂更需投資人注意。
在今年一月股價飆漲到688元巔峰價的台積電,時至今日已經下跌約27%,為何營收與毛利不斷創新高,許多分析師也都曾說過台積電能漲到800甚至破1000元,但股價卻跟大多數股民期待的不一樣,不斷下跌與震盪,到底發生什麼事,想買護國神山,現在等於快打7折了,可以逢低搶進嗎?會不會繼續跌下去,還是等更低再買
台股在今年01/05創下18619點的歷史新高後,隨即開始四波下跌趨勢至今,在前兩年瘋狂上漲趨勢下,只要有波段下跌,總是能很快又創新高,讓許多投資人以只要下跌抄底就對了,但是在今年卻越攤越平,許多人都被套在山頂與山頸,不願停損賣出的人只能變「長期投資」,目前已經跌進熊市階段了,該如何面對這樣局面呢?
消費者信心指數通常被視為股市的領先指標,美國經濟諮商局每月公布「消費者信心指數」數據,台灣也有類似調查,六月份的數據剛出爐,連2個月大幅下滑,,下降最多的就是「投資股市時機」,萬一 到年底景氣真的很差時,恐怕民眾對明年投資股市時機會更加看壞,但若能做好準備,或許危機就是難得的好機會。
邊跑步邊健身還可以邊賺錢,搭上區塊鏈熱潮的SETPN跑步NFT讓跑圈的許多跑友吃好逗相報,踏上投資的征途,加上一些網路推文及Youtuber的介紹,標題就寫著類似邊跑邊賺錢APP,每天10分鐘,月賺2萬,輕鬆幫自己加薪,透過人頭的方式雇傭運作,更有機會暴賺來財富自由。
房價下跌在近十年可以說是個神話,大家都覺得房價只會漲不會跌,要買就趁早,晚買就更買不起了,以台灣人有土斯有財,買房是人生必要的目標,這樣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所以有自住需求的話,再怎麼苦,也要撐著買下去,這樣才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心裏才踏實,但房價真的只會漲不會跌嗎?
儘管台積電晶圓代工業務已經是領導者,在去年底的統計中以市佔52%,遙遙領先第二名18%的三星及7%的聯電,在高階晶片訂單需求已經上看到2025年,儘管前途看似光明,但仍有許多隱憂更需投資人注意。
在今年一月股價飆漲到688元巔峰價的台積電,時至今日已經下跌約27%,為何營收與毛利不斷創新高,許多分析師也都曾說過台積電能漲到800甚至破1000元,但股價卻跟大多數股民期待的不一樣,不斷下跌與震盪,到底發生什麼事,想買護國神山,現在等於快打7折了,可以逢低搶進嗎?會不會繼續跌下去,還是等更低再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越來越複雜的經濟環境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的資產增值? 從反脆弱的概念視角來討論,幫自己建構立於不敗之地的投資策略。
年輕的時候買過儲蓄險,在懵懵懂懂下存完6年。(太長的話可以直接從第3點開始看) 發現錢沒有變多,反倒被通膨吃掉一些,心得還是很多人說的保險歸保險、理財歸理財才是正途。 1.儲蓄險的優缺點。 優點:強迫儲蓄、鎖住利率、死掉有死亡理賠金。 缺點:解約會賠錢、死亡理賠金不多、期滿才開始有利息。
有關投資   一般我們能接觸的投資標的有哪些呢?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   定存、儲蓄險、外匯、股票 (台股、美股)、基金、債券、期貨、選擇權、房屋、黃金、名表、藝術品、事業等等。   3.1定存與儲蓄險   定存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網路銀行的方便,大家都可以直接在網銀將活存轉成定
Thumbnail
傳統台灣人個性非常保守,不想承擔任何風險,投資任何商品,只要掛上保本,就會趨之若鶩,甚至把全部的錢都存在銀行,因為它「保本」。不過只要通膨大於定存利率,實質購買力還是會下降,等於實務上並沒有保本. 有沒有一種方式,讓我最差情況可以近乎保本,但是卻能保有獲利想像空間呢?答案就是槓鈴策略的資產配置!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經常會聽到周遭的人說:股市風險很高,不要投資股市!把錢拿去存定存就好了! 但是,現在的定存真的會"賺錢"嗎? 別誤會,定存當然還是會給利息的,只是最近幾年通貨膨脹的攀升(白話講就是物價一直在變貴,而且變貴的速度越來越快),導致你雖然手上的錢看似有變多,但實際上你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之一。 在這低利低薪的時代,個人認為,投資理財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它不會幫你一夕致富,嚴格說是不會讓你變得很有錢,錢多到花不完那種。但是它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比較多選擇,在賺錢方面也會比較輕鬆一點,多重收入來源比單一收入來源更能分散失去單一工作的風險,在選擇主動收入
理財工具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 股票、債券、不動產、貴金屬、虛擬貨幣 ETF、期貨、選擇權、REITS、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
Thumbnail
為何需要投資 普通人說:「我害怕風險、害怕失去本金,我不想投資。」 其實投資並不限於購買股票,房地產、債券等都是投資,買外幣也是投資,就算持有本國貨幣、現金也是投資,不過,通脹及現金持續貶值,現金這項產品長遠只會帶來負回報,並不是說一年就貶值 10%,但人的壽命實在太長,通脹會令到現金貶值,
Thumbnail
投資,還是必要的。 只是...你適合什麼投資?你會什麼投資?你有多少錢投資? 就大家都會說的,基金,黃金,郵局,保險,股票,自己存錢,爸媽幫忙管錢。 凡事,一定都是先從小開始,沒有存1元,怎會讓999變1000? 有了1000元,要想怎麼存到10000元。當你存到了10萬元,你又會是什麼
Thumbnail
在越來越複雜的經濟環境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求穩定的資產增值? 從反脆弱的概念視角來討論,幫自己建構立於不敗之地的投資策略。
年輕的時候買過儲蓄險,在懵懵懂懂下存完6年。(太長的話可以直接從第3點開始看) 發現錢沒有變多,反倒被通膨吃掉一些,心得還是很多人說的保險歸保險、理財歸理財才是正途。 1.儲蓄險的優缺點。 優點:強迫儲蓄、鎖住利率、死掉有死亡理賠金。 缺點:解約會賠錢、死亡理賠金不多、期滿才開始有利息。
有關投資   一般我們能接觸的投資標的有哪些呢?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   定存、儲蓄險、外匯、股票 (台股、美股)、基金、債券、期貨、選擇權、房屋、黃金、名表、藝術品、事業等等。   3.1定存與儲蓄險   定存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網路銀行的方便,大家都可以直接在網銀將活存轉成定
Thumbnail
傳統台灣人個性非常保守,不想承擔任何風險,投資任何商品,只要掛上保本,就會趨之若鶩,甚至把全部的錢都存在銀行,因為它「保本」。不過只要通膨大於定存利率,實質購買力還是會下降,等於實務上並沒有保本. 有沒有一種方式,讓我最差情況可以近乎保本,但是卻能保有獲利想像空間呢?答案就是槓鈴策略的資產配置!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經常會聽到周遭的人說:股市風險很高,不要投資股市!把錢拿去存定存就好了! 但是,現在的定存真的會"賺錢"嗎? 別誤會,定存當然還是會給利息的,只是最近幾年通貨膨脹的攀升(白話講就是物價一直在變貴,而且變貴的速度越來越快),導致你雖然手上的錢看似有變多,但實際上你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之一。 在這低利低薪的時代,個人認為,投資理財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它不會幫你一夕致富,嚴格說是不會讓你變得很有錢,錢多到花不完那種。但是它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比較多選擇,在賺錢方面也會比較輕鬆一點,多重收入來源比單一收入來源更能分散失去單一工作的風險,在選擇主動收入
理財工具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 股票、債券、不動產、貴金屬、虛擬貨幣 ETF、期貨、選擇權、REITS、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
Thumbnail
為何需要投資 普通人說:「我害怕風險、害怕失去本金,我不想投資。」 其實投資並不限於購買股票,房地產、債券等都是投資,買外幣也是投資,就算持有本國貨幣、現金也是投資,不過,通脹及現金持續貶值,現金這項產品長遠只會帶來負回報,並不是說一年就貶值 10%,但人的壽命實在太長,通脹會令到現金貶值,
Thumbnail
投資,還是必要的。 只是...你適合什麼投資?你會什麼投資?你有多少錢投資? 就大家都會說的,基金,黃金,郵局,保險,股票,自己存錢,爸媽幫忙管錢。 凡事,一定都是先從小開始,沒有存1元,怎會讓999變1000? 有了1000元,要想怎麼存到10000元。當你存到了10萬元,你又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