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給淑樺的一封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一篇寫在2004年一月9日的文章 ,貼了 2005年寫的【傲慢與偏見】一文 ,突然想到,再轉貼回來 。
我的給淑樺的一封信
藝人:陳淑樺
專輯名稱:【給淑樺的一封信】
親愛的淑樺:
從1998年一月,妳出版了【失樂園】之後,就再也沒有聽過妳的新作了。五年了,我沒忘記妳,一。直。都。沒。有。
其實算一算妳的作品,從91年末的【聰明糊塗心】之後,幾乎要從好幾年一張的專輯裡,知道妳的消息,扣除掉半精選輯性質的【愛的進行式94’】、【生生世世95’】,也只剩下【淑樺盛開Forever 95’】及【失樂園】兩張全新專輯,妳就這樣的淡淡地走開,因為當時許多聽音樂的人正忙著挖掘更多的新聲音,想要創造更多的古怪音樂,而忽略了妳,忽略妳歌聲裡的輕柔可以帶來的龐大魅力,忽略妳的音樂撫慰人心的訴情作用;直到走過世紀末,來到新的世紀,許多人才驀然回頭想要找尋妳的蹤跡,卻發現妳早已經消失在茫茫人海裡,而這些找尋妳的人中,不乏當年因為妳想求新突破而背棄妳的一群人。
這些沒有妳的日子以來,我總會不時地拿出兩張妳的專輯出來重聽,一張是【淑樺盛開Forever】,一張是【情牽淑樺】。聽【淑樺盛開Forever】專輯,總會讓人感歎妳在音樂的路子上走得太快,若能再晚個幾年出,迎合市場的R&B風潮,是否就能多賣個幾張,好讓唱片公司對妳更有信心,讓妳出版更多的專輯?或是等到陶喆紅了,可以驕傲地用「天王製作人陶喆精心傑作」來當成宣傳,好讓妳在新世代的歌迷面前,不會被當成舊一代的符號對待?
至於聽著【情牽淑樺】專輯,當然是不斷地懷念妳歌聲裡所沉澱的美好回憶。妳20歲不到就出道的海山唱片時代,我無緣參與,我認識妳已經是妳在EMI後期,一直到在滾石唱片的時期,雖然無幸目睹妳早期的丰采,但是我相信在妳與我陪伴的日子,可以說是妳歌唱生涯的精華。妳從來就不是個譁眾取寵的歌手,一步一路的唱,妳也是經歷過不同的歌唱階段,才將自己磨練成為票房的保證,在EMI唱片的時期,妳的【星光滿天】、【海洋之歌】、【浪跡天涯】、【無盡的愛】等專輯並非妳的最佳專輯,雖有佳作卻仍無法表現妳的完整功力;直到因為代理EMI唱片的四海唱片,發行權轉移至滾石手上,雖然仍是EMI唱片,但是那接連出版的【等待風起】、【女人心】、【明天還愛我嗎?】,大量的使用了本土創作者的作品,不論是商業取向的吳大衛、鈕大可,還是質量兼具的李宗盛、小蟲、陳昇、李正帆等,在滾石當時穩坐台灣唱片界第一把交椅的龐大資源下,這些唱片的企劃、製作、宣傳、包裝,無一不是將妳推向高峰的有力幫手,直到妳加盟滾石唱片的【看你說聽你說】專輯賣破百萬,一首「夢醒時分」唱遍大街小巷,正式奠定妳的都會女子代言形象,將整個國語樂壇帶到一個空前未見,也讓人至今懷念的輝煌年代。
在2003年末,滾石唱片「又」推出了一張妳的精選輯 — -【給淑樺的一封信】,找來曾對你的歌唱生涯影響重大的五位製作人:李宗盛、小蟲、羅大佑、陳昇、陶喆,各寫了一封私房信給妳,希望妳能再出江湖。可是我卻很想告訴妳,「妳走妳的路,用我們無法追趕的腳步,也許我們將獨自跳舞,也許獨自在街頭漫步」 — -這張精選輯並沒有妳之前的那張【情牽淑樺】來得好,或許其中特別的將「問」這首歌選了最初妳在【大家樂演唱會】裡的版本,或許也選了許多後期像是【淑樺盛開Forever】、【生生世世】裡的單曲,但是集結了這32首歌,仍舊無法完整的表達出妳這一路上音樂的成長與變化,不!應該說這麼說:怎麼選都無法完整的聽出妳的好,妳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都會女子情歌代言人,妳也並不是一直都固守著這條歌路,【月夜愁】對台語老歌的爵士風味、【淑樺盛開Forever】的R&B嚐試、【生生世世】的管弦編制,既然這個市場曾經因為妳的改變、或是新歡出現而背離妳,現在妳大可以不必再因為市場的呼喚而回來,在這兩年所謂的「五、六年級懷舊風」裡,我並不認為妳會因為再次出現,而在這個浮動的時代裡,得到妳應有的回饋,我多麼得不希望妳的聲音成為商品,任人消費之後棄之一旁,而忘了妳在音樂上曾經有過的努力。
這張【給淑樺的一封信】在包裝上,比較像是拼貼妳的滾石時期的不同身影,卻無法提供成為精選輯的一個明確形象,資料的殘缺,包裝的簡陋,甚至會讓愛妳的我,氣憤妳是怎麼的被對待?我要的並不是一本有一半是空白的筆記本,來填寫對妳的思念,我要的是更多的妳,更完整的妳,更多我所不知道的妳。很多事情都會改變,可是妳的歌至今都能那樣從容溫柔地唱進心裡,這已經是非關流行的事兒,妳自成一格的氣質及聲線,沒人忘得了,也忘不了。
是不是因為太愛妳的歌聲了,才讓我在妳的歌聲中,不斷地聽到與妳戀愛的感覺? — -是不是因為「愛得比較深」,讓我只能問自己「這樣愛你到底對不對」?「春去春又回」的「愛的進行式」,怎會在剎那間成了「你走你的路」?曾經愛情的「魔力」,現在成了「只為你美麗」,妳「明明白白我的心」,卻告訴我說「別說可惜」,愛你的「美麗與哀愁」,轉眼就是種「傲慢與偏見」?一個人的「孤單」,兩個人的「問」,「夢醒時分」換得的不會是「生生世世」,「當真就好」結局也只是「別說可惜」,「不做情人,不做朋友」 — 這樣「無言的表示」,讓人不敢問「明天,還愛我嗎?」,「不要隨便說Bye Bye」的妳,就消失在「情關」之外,獨留徘徊在「失樂園」的一個人的我,「滾滾紅塵」裡「一生守候」…
(寫於2004/1/9)
曲目:
1–1 那一夜你喝了酒
1–2 別說可惜
1–3 我只為你美麗
1–4 美麗與哀愁
1–5 孤單
1–6 夢醒時分
1–7 你走你的路(合唱:李宗盛)
1–8 愛情走過夏日街
1–9 傲慢與偏見
1–10 無言的表示
1–11 情關
1–12 一生守侯
1–13 滾滾紅塵
1–14 春去春又回
1–15 不要隨便說BYE BYE
1–16 明明白白我的心(合唱:成龍)
2–1 問
2–2 聰明糊塗心
2–3 這樣愛你對不對
2–4 月夜愁
2–5 笑紅塵
2–6 愛的進行式
2–7 夢田
2–8 說,你愛我
2–9 愛得比較深
2–10 不做情人,不做朋友
2–11 愛的換日線
2–12 魔力
2–13 當真就好(合唱:張國榮)
2–14 生生世世
2–15 明天,還愛我嗎
2–16 失樂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傲慢與偏見】的2005年電影版本,在原來的古典味道中加入新式英倫喜劇的橋段,自然也有其可觀處。對我來說,這個版本唯一的缺憾處,就是我希望達西先生能夠是1995年版的柯林佛斯主演,不過這自然又是我的一種偏見囉!!
【BJ有喜】最大的敗筆是加入前兩集的回憶片段,看到芮妮齊薇格與柯林佛斯的那種今非昔比容顏改變,活生生的愛情喜劇頓時變成恐怖片,驚覺原來一轉眼,自己也看BJ系列過了15個年頭了。
【BJ單身日記2:男人禍水】從電影一開始,編導就直接點明王子和公主有情人終成眷屬,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後,接下來該怎麼辦?在愛情的熱情退卻後,開始面臨到兩人間的相處問題...
就電影來看,以女性為發言主體,寫日記的方式書寫情慾、宣洩壓力,以及細膩刻畫女性心理、思想、生活的情節安排,【BJ單身日記】是一部很女性思維的電影,可是這並不是一部女性電影。
不管是『熔爐』還是『沉默』理當是照顧弱勢孩子的神職人員或社會福利機構人員、家長,卻成為傷害這群有苦說不出口的孩子們的兇手-不管是直接或間接動手。
在過去【使女的故事】並不是沒影像化過(1990年沃夫崗彼德森就改編成電影【世紀滴血】),只是不若這回影集版的反應熱烈。在時代氛圍下,【使女的故事】影集成了研究美國當代文化的顯學。
【傲慢與偏見】的2005年電影版本,在原來的古典味道中加入新式英倫喜劇的橋段,自然也有其可觀處。對我來說,這個版本唯一的缺憾處,就是我希望達西先生能夠是1995年版的柯林佛斯主演,不過這自然又是我的一種偏見囉!!
【BJ有喜】最大的敗筆是加入前兩集的回憶片段,看到芮妮齊薇格與柯林佛斯的那種今非昔比容顏改變,活生生的愛情喜劇頓時變成恐怖片,驚覺原來一轉眼,自己也看BJ系列過了15個年頭了。
【BJ單身日記2:男人禍水】從電影一開始,編導就直接點明王子和公主有情人終成眷屬,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後,接下來該怎麼辦?在愛情的熱情退卻後,開始面臨到兩人間的相處問題...
就電影來看,以女性為發言主體,寫日記的方式書寫情慾、宣洩壓力,以及細膩刻畫女性心理、思想、生活的情節安排,【BJ單身日記】是一部很女性思維的電影,可是這並不是一部女性電影。
不管是『熔爐』還是『沉默』理當是照顧弱勢孩子的神職人員或社會福利機構人員、家長,卻成為傷害這群有苦說不出口的孩子們的兇手-不管是直接或間接動手。
在過去【使女的故事】並不是沒影像化過(1990年沃夫崗彼德森就改編成電影【世紀滴血】),只是不若這回影集版的反應熱烈。在時代氛圍下,【使女的故事】影集成了研究美國當代文化的顯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青春歲月的標記之一,是1994年好友送的《魔鬼的情詩》精選輯(1994/4/26發行),其中的新歌 "不再讓你孤單" 清新的吉他配唱,令人特別感動。 曾幾何時,2024,整整30年過去了。今天才知道,去年2023陳昇(1958年10月29日出生)發生被控性騷擾事件,浪漫專情的形象,出現裂紋。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鄭華娟的音樂才華,無庸置疑。 金韻獎比賽獲得名次後,受李宗盛賞識,以一首輕盈森巴曲風的「一千個夜」進入流行音樂圈,收錄於鄭怡『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專輯。1987年,與王新蓮共同製作的『快樂天堂』和『往天涯的盡頭單飛』專輯發行。 1989年,華視週六劇場《全家福》主題曲—「家和我一起成長」,描述家庭
Thumbnail
趙詠華在1993年5月發行了第七張個人專輯—『只要你對我再好一點』,跳脫以往擅長的美聲唱腔及美式流行音樂風格,與李正帆的首次合作,套句現今的流行語,就是讓趙詠華的歌曲更接地氣、更受一般普羅大眾接受與喜愛。 李正帆在陳淑樺的專輯『跟你說聽你說』中負責編曲,他對電子合成樂器的運用獨具一格。而在趙詠
Thumbnail
陳淑樺,中國文化大學畢業(主修舞蹈、副修音樂)。 1966年,年僅8歲的陳淑樺參加當時台灣最大型的歌唱比賽——中廣的「台灣歌謠比賽」,以一首〈個個滿足〉奪得冠軍,被譽為天才童星。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Thumbnail
又是難眠感傷的夜晚。因為得知很喜愛的創作歌手-鄭華娟離世,這夜便與她的歌曲一同遊走。 知道鄭華娟,是因為《往天涯盡頭單飛》這張專輯。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標題太吸引我了,有種避世獨立的感覺,雖然大部分聽的都是西洋流行歌曲,不過對國語歌曲的關注也沒少,因為專輯名稱,動了買下專輯的念頭,聽著王新蓮與鄭華娟
Thumbnail
活躍於1980、90年代的歌手、專業作詞/作曲人及暢銷作家鄭華娟,已於2024年3月21日離世,享壽60歲。鄭華娟1980年於第四屆金韻獎民歌大賽裡獲得優勝,她的歌聲深情又帶點叛逆,真情流露地刻劃出都會女性的內心世界。而除了歌唱外,她也是專業的詞曲創作人,至今參與創作的歌曲已高達約300首。
Thumbnail
苦情歌,每個人的口袋名單裡是否都有幾首? 5566的我難過、李聖傑的痴心絕對、陳小春的我愛的人(個人也超愛林宥嘉版的),曾經和暗戀對象去唱KTV時唱了林宥嘉的傻子,我唱完後,他轉過頭來認真的看著我說道:「真的嗎?你覺得這樣很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青春歲月的標記之一,是1994年好友送的《魔鬼的情詩》精選輯(1994/4/26發行),其中的新歌 "不再讓你孤單" 清新的吉他配唱,令人特別感動。 曾幾何時,2024,整整30年過去了。今天才知道,去年2023陳昇(1958年10月29日出生)發生被控性騷擾事件,浪漫專情的形象,出現裂紋。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鄭華娟的音樂才華,無庸置疑。 金韻獎比賽獲得名次後,受李宗盛賞識,以一首輕盈森巴曲風的「一千個夜」進入流行音樂圈,收錄於鄭怡『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專輯。1987年,與王新蓮共同製作的『快樂天堂』和『往天涯的盡頭單飛』專輯發行。 1989年,華視週六劇場《全家福》主題曲—「家和我一起成長」,描述家庭
Thumbnail
趙詠華在1993年5月發行了第七張個人專輯—『只要你對我再好一點』,跳脫以往擅長的美聲唱腔及美式流行音樂風格,與李正帆的首次合作,套句現今的流行語,就是讓趙詠華的歌曲更接地氣、更受一般普羅大眾接受與喜愛。 李正帆在陳淑樺的專輯『跟你說聽你說』中負責編曲,他對電子合成樂器的運用獨具一格。而在趙詠
Thumbnail
陳淑樺,中國文化大學畢業(主修舞蹈、副修音樂)。 1966年,年僅8歲的陳淑樺參加當時台灣最大型的歌唱比賽——中廣的「台灣歌謠比賽」,以一首〈個個滿足〉奪得冠軍,被譽為天才童星。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Thumbnail
又是難眠感傷的夜晚。因為得知很喜愛的創作歌手-鄭華娟離世,這夜便與她的歌曲一同遊走。 知道鄭華娟,是因為《往天涯盡頭單飛》這張專輯。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標題太吸引我了,有種避世獨立的感覺,雖然大部分聽的都是西洋流行歌曲,不過對國語歌曲的關注也沒少,因為專輯名稱,動了買下專輯的念頭,聽著王新蓮與鄭華娟
Thumbnail
活躍於1980、90年代的歌手、專業作詞/作曲人及暢銷作家鄭華娟,已於2024年3月21日離世,享壽60歲。鄭華娟1980年於第四屆金韻獎民歌大賽裡獲得優勝,她的歌聲深情又帶點叛逆,真情流露地刻劃出都會女性的內心世界。而除了歌唱外,她也是專業的詞曲創作人,至今參與創作的歌曲已高達約300首。
Thumbnail
苦情歌,每個人的口袋名單裡是否都有幾首? 5566的我難過、李聖傑的痴心絕對、陳小春的我愛的人(個人也超愛林宥嘉版的),曾經和暗戀對象去唱KTV時唱了林宥嘉的傻子,我唱完後,他轉過頭來認真的看著我說道:「真的嗎?你覺得這樣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