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國家畫廊在一幅自家藏品背後發現了梵谷「隱藏版」的自畫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蘇格蘭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稍早宣布自家館藏——1885年梵谷(Vincent Van Gogh)所繪的《農婦的頭像(Head of a Peasant Woman)》有了驚人的發現!
蘇格蘭國家畫廊的資深保存修復人員Lesley Stevenson 正在檢視館藏《Head of a Peasant Woman》和這件畫作背面的X光圖像。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 Photograph by Neil Hanna
#透過X光掃描可見#這幅作品的畫布背面繪有梵谷的自畫像,依稀可以看見留著鬍子的梵谷,戴著一頂帽子,脖子上繫著一條鬆散的圍巾,用強烈的目光注視著觀眾,而他的右臉有陰影,左耳清晰可見。
《Head of a Peasant Woman》透過X光掃描可見,作品背面繪有梵谷的自畫像。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 Photograph by Neil Hanna
這項發現對於館方來說無疑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研究人員笑著說:「我們一次擁有了梵谷這位大師的兩件作品!」
1885年梵谷(Vincent Van Gogh)所繪的《Head of a Peasant Woman》。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 Photograph by Neil Hanna
因為它位於畫作的背面,而且上面覆蓋著歷史悠久且一層層的黏著劑和紙張,除了需要仔細評估是否進行移除之外,去除的過程也需要漫長和精細的修復作業,因此館方還在考慮要怎麼進一步揭開這幅「隱藏版自畫像」的真面目
《Head of a Peasant Woman》背面覆蓋著歷史悠久且一層層的黏著劑和紙張。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 Photograph by Neil Hanna
蘇格蘭國家畫廊的資深研究人員Frances Fowle說,「這非常罕見,我們認為20世紀初時,#梵谷經常重複使用畫布來省錢,然而,比起直接畫(覆蓋)在早期的作品上,從這幅作品可知,#他選擇了畫在作品的背面
這件畫作和本次的發現都將在接下來蘇格蘭國家畫廊的特展「 A Taste for Impressionism」中亮相(展期自7月30日至11月13日止),引起了許多印象派藝術愛好者和相關研究人員的關注
不少人期待未來有朝一日這件「隱藏版自畫像」與大家見面時,將能夠對梵谷的生平、自畫像系列的研究,以及印象派的藝術發展...等面向有更多與更新的啟發。
蘇格蘭國家畫廊資深研究人員Frances Fowle與《Head of a Peasant Woman》的合影。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 Photograph by Neil Hann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隻風神翼龍是2018年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為了慶祝創館125週年,特別斥資更新博物館的局部展廳,其中一個重頭戲就是新增「翼龍群」,尤其是這隻1:1大小的風神翼龍...
英國博物館界最著名的年度獎項之一「#家庭友好博物館獎(Family Friendly Museum Award)」,專門表彰英國最適合家庭親子到訪的博物館或文化遺產景點,這次入圍的伊利博物館有哪些特色...
當你到各地走跳玩耍的時候,可能會發現每個地方都有各式各樣的博物館、文物館、紀念館、美術館……讓人不禁好奇這些館舍是誰在經營?館長的一天到底是什麼樣子?又館員們平常都在幹嘛?帶大家來一窺金門博物館「館務的日常與非日常」!
解剖學長久以來,大多被認為是一門無法擺脫恐怖的科學...蘇格蘭國家博物館於本(7)月2日推出最新大展「#Anatomy: A Matter of Death and Life」!
全球通貨膨脹危機,許多國家正面臨食品價格、電費、油價等節節攀升的困境,造成不少國外家庭財務吃緊,就連一開門就要用到大量電和各種人力物資的博物館,也受到了重大的衝擊...
博物館吧將與主持人「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的謬思長朱家琳,以及藝術IG「ArtDay」的經營者吳玉瑋聊聊:如何科普博物館知識?如何將知識轉化成大眾感興趣的議題?對藝術知識透過社群媒介傳遞的現象又有什麼特別的觀察?有興趣的你/妳一起來聽聽看吧!
這隻風神翼龍是2018年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為了慶祝創館125週年,特別斥資更新博物館的局部展廳,其中一個重頭戲就是新增「翼龍群」,尤其是這隻1:1大小的風神翼龍...
英國博物館界最著名的年度獎項之一「#家庭友好博物館獎(Family Friendly Museum Award)」,專門表彰英國最適合家庭親子到訪的博物館或文化遺產景點,這次入圍的伊利博物館有哪些特色...
當你到各地走跳玩耍的時候,可能會發現每個地方都有各式各樣的博物館、文物館、紀念館、美術館……讓人不禁好奇這些館舍是誰在經營?館長的一天到底是什麼樣子?又館員們平常都在幹嘛?帶大家來一窺金門博物館「館務的日常與非日常」!
解剖學長久以來,大多被認為是一門無法擺脫恐怖的科學...蘇格蘭國家博物館於本(7)月2日推出最新大展「#Anatomy: A Matter of Death and Life」!
全球通貨膨脹危機,許多國家正面臨食品價格、電費、油價等節節攀升的困境,造成不少國外家庭財務吃緊,就連一開門就要用到大量電和各種人力物資的博物館,也受到了重大的衝擊...
博物館吧將與主持人「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的謬思長朱家琳,以及藝術IG「ArtDay」的經營者吳玉瑋聊聊:如何科普博物館知識?如何將知識轉化成大眾感興趣的議題?對藝術知識透過社群媒介傳遞的現象又有什麼特別的觀察?有興趣的你/妳一起來聽聽看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Thumbnail
作為群體,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埋葬梵谷。 沒錯,創作的門檻變低了、管道變多了、各樣媒材的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你不再需要傾家蕩產才能買到一管靛藍油畫顏料...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由台南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看展前一直蠻期待的,畢竟這場展覽總共匯集了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從文藝復興巨擘拉斐爾到印象派名家梵谷通通都有,又是200年來首次來台!因此認真看展之餘,也想把這場橫跨400年的藝術盛宴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夢見我跟老公在家裡,有強盜闖入搶劫。 我拜託強盜不要把東西全部拿走。他看上我們牆上的畫,要我們選一幅給他。 其中有一幅畫,是一個挽髻女人的背影,那是畫家特別幫我畫的。想不到老公竟然跟強盜說「就這一幅吧!」 老公認為這幅畫不值錢,而且誰知道那個背影是誰,他就叫強盜把它帶走。 那個強盜就一直在端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此次展覽適逢英國國家藝廊兩百週年,首次來台展出,展示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珍品。參觀者能近距離欣賞林布蘭、拉斐爾、莫內、梵谷等大師的作品,展覽展示多樣藝術風格。展示400年繪畫歷史,有助於觀眾了解文化脈絡。
Thumbnail
有個在英國讀書,後來在普羅旺斯生活多年,距離梵谷生前最後生活地阿爾勒50英哩路的英國女士,發現她有二事不明.....
Thumbnail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品之一,也是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達文西的代表作之一。 這幅畫作於16世紀初期創作,現藏於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 蒙娜麗莎的微笑以其神秘和迷人的表情而聞名於世。 這幅畫描繪了一位女性的半身像,她微微地露出一個微笑,看起來既溫柔又神秘。 種微妙的表情使得觀賞者無法
Thumbnail
日本奈良的松伯美術館在2023春季曾有一檔展覽《松篁、松園を語る 松園、松篁を語る》。裏頭有展出上村松園其中一件作品《花がたみ》(圖1)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Thumbnail
作為群體,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埋葬梵谷。 沒錯,創作的門檻變低了、管道變多了、各樣媒材的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你不再需要傾家蕩產才能買到一管靛藍油畫顏料...
Thumbnail
上個月去看了由台南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看展前一直蠻期待的,畢竟這場展覽總共匯集了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從文藝復興巨擘拉斐爾到印象派名家梵谷通通都有,又是200年來首次來台!因此認真看展之餘,也想把這場橫跨400年的藝術盛宴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夢見我跟老公在家裡,有強盜闖入搶劫。 我拜託強盜不要把東西全部拿走。他看上我們牆上的畫,要我們選一幅給他。 其中有一幅畫,是一個挽髻女人的背影,那是畫家特別幫我畫的。想不到老公竟然跟強盜說「就這一幅吧!」 老公認為這幅畫不值錢,而且誰知道那個背影是誰,他就叫強盜把它帶走。 那個強盜就一直在端
Thumbnail
在臺南觀賞《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特展後,整理了一些資訊、藝術觀點和感想,和大家分享。特展分為:歐洲文藝復興、巴洛克繪畫、義大利壯遊以及印象派繪畫,算是小而美的西洋繪畫史巡禮。建議先從後面的單元開始參觀,可避開人潮,並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更深入欣賞較熟悉的近代作品。
Thumbnail
此次展覽適逢英國國家藝廊兩百週年,首次來台展出,展示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珍品。參觀者能近距離欣賞林布蘭、拉斐爾、莫內、梵谷等大師的作品,展覽展示多樣藝術風格。展示400年繪畫歷史,有助於觀眾了解文化脈絡。
Thumbnail
有個在英國讀書,後來在普羅旺斯生活多年,距離梵谷生前最後生活地阿爾勒50英哩路的英國女士,發現她有二事不明.....
Thumbnail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品之一,也是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達文西的代表作之一。 這幅畫作於16世紀初期創作,現藏於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 蒙娜麗莎的微笑以其神秘和迷人的表情而聞名於世。 這幅畫描繪了一位女性的半身像,她微微地露出一個微笑,看起來既溫柔又神秘。 種微妙的表情使得觀賞者無法
Thumbnail
日本奈良的松伯美術館在2023春季曾有一檔展覽《松篁、松園を語る 松園、松篁を語る》。裏頭有展出上村松園其中一件作品《花がたみ》(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