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持續在全球傳播,疫情起起伏伏之下發展出很多變種病毒,傳播力很強的Omicron 最近延伸出了亞變種BA.4和BA.5。
另一方面Fed快速升息,導致經濟陷入衰退的恐慌情緒,全球股票市場出現明顯修正,在二個因素的綜合之下,有些投資的資金轉往生技防疫概念股,希望研發新的藥物,以此控制疫情,從投資的角度,或者可以成為某些投資者的「短期」避風港。
這篇文章會先來看看,四月多那些防疫概念股的後續,接著我們來看看生技概念股的狀況。
- 疫情變數多 四月初的防疫概念股如何了
- 資金湧入生技 // CDMO是什麼東西?
- 生技概念股
- 結論
疫情變數多、四月初的防疫概念股如何了
如果有注意到我們上述前導中,我寫到這些概念股,從投資的角度,有機會可以成為某些投資者的「短期」避風港。
寫「短期」的意思,就是因為概念股是經由新聞以及投資市場的情緒疊加而成的現象。當風潮過了之後,會回到基本需求面,如果後續沒要需求的話,就會有一個上漲快速,下降的很快速的現象。
當初我們在「
本土疫情增溫 防疫概念股風雲再起」這篇分析文中有預測到,大約在六月初時會達到最高峰,接著慢慢下降,當時快篩還有一些防疫概念股,推測需求都只是一時之需,很有可能股價只是短暫的上去而已。
下圖是到7/12號台灣每日染疫人數的圖表,和我們四月份預測的幾乎一樣,到了六月初染疫人數達到高峰。那接著看幾個當時的防疫概念股,以泰博跟大樹當例子好了。
泰博 4736
大樹 6469
大樹跟泰博都是當時呼聲很高的推薦概念股,泰博因為快篩國家隊的關係,當時股價一度衝到300左右,如果大家還記得,快篩當時是一劑難求,但隨著疫情趨緩,民眾快篩需求降低,供應鏈營收增幅跟著收斂,就是沒有再賺這麼多錢了,所以後來泰博股價又回到趨近於3月左右的水準。
另外一方面,大樹的業務是藥局通路業,不像是泰博一樣是因為一時的需求而飆高,因為疫情的關係,會有很多持續性的健康、保健、消耗品的需求,另外也有許多消費者開始重視身體健康,強化免疫機能的營養保健食品開始熱銷,因此法人很看好藥局通路今年的業績表現。
雖然大樹的股價在四月到七月中之間都是震盪,但這二個例子,是想跟大家說終究還是會回到需求面,不是說泰博營收現在有多差,畢竟泰博有跟政府簽合約,但近期看不到後續動能,但大樹會因為藥局通路的關係,接下來營收會持續進展,不至於概念股的熱度退下之後,就崩跌回不去。
如果講到名詞,「防疫概念股」其實領域非常的大,有時候也會有人把生技類股,都放進去討論,但其實如果要在細分的話,絕對可以再拿出來討論,畢竟現在需求是完全不一樣的,並不是扯上「防疫」二個字就都會好。
下面的分析,會把最近「生技概念股」受到比較多人關注的原因跟大家講一下。然後也看看最近幾之比較火紅的個股。
疫情變數多//資金湧入生技 CDMO是什麼?
台灣從四月多以來,疫情又再度串高,而且是歷史新高,讓防疫概念股一度又復活,當時是一些銷售、快篩的議題最火紅;但是以上這種產業,來的快退的也快。
另一方面,世界各國在走向與病毒共存的道路時,最近的最新變種 BA.4及BA.5又開始爆發,感染之後症狀是較為嚴重的病毒。
也因為變異株BA.4、BA.5 的關係,各國擔心疫情恐在攀升,因此一些生技的相關概念股再度受到關注。
有部分的投資者認為,生技相關議題仍會是最近市場的主流,像是一些上市及上櫃新藥研發、醫材及藥品製造,都可以當作標的。
生技相關議題非常廣泛,有新藥、製藥、醫材、化學等,去年整體台灣生醫產業營業額是7,056億。有一直往上攀升的趨勢,在整體時局不太穩定的狀況下,大家可以多加參考。
台灣的生技公司和海外廠合作的新聞也可以多加留意,像是6472的保瑞,今年取得美國藥廠代工,還有合作協議,營收預期會有大幅成長。還有6461的益得,除了自身研發的氣喘用藥之外,和中國海思科醫藥合作開發的新劑型新藥,也已通過中國藥品監管局核准。
前幾年經過中天跟合一的事件,許多人會認為生技股是投機股,許多數題材股的暴漲都是因為新聞及市場情緒帶動,就像是前幾篇談到的原物料、電動車概念股等等.... 最終還是會回到需求面,最近生技股就是因為疫情的受惠,製藥及疫苗產能互相排擠,造成CDMO需求擴大,短時間之內,在市場資金挹注下,產業規模會加速擴張,但是疫情變化快速,是否資金會一直往上增加,還需要觀察。
CDMO是什麼?
開發藥物需龐大經費與時間,最近延伸出一個商業模式,裡面會有不少外包服務,增加許多公司的產值,像是在初期替藥廠或生技公司執行各種分析、臨床準備製程開發、配方測試等等。
一個藥物開發過程如下:
- 研讀資料、找尋藥物
- 臨床前準備
- 臨床實驗
- 商業化
從上述四個過程中,如果大藥廠全部都要自己來的話,耗時又費力,所以後來看到很多機構透過CRO或者CDMO的方式進來參與製藥的過程。
CRO : 受託的研究機構,又稱合同研究組織或臨床研究機構,是通過合同形式為製藥企業、研發機構或大型藥廠在藥品研發過程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機構,大約需要花費1~2年時間。
CDMO : 受託開發與生產的機構,可以提供藥物開發到藥物生產的全面服務。使大型製藥公司可以把自己很多業務外包出去,從而有助於實現可伸縮性,或者把公司的重點放在藥物發現和藥物營銷上。
簡單說就是各種醫藥品的外包生產服務,範圍很廣可以涵蓋藥物到疫苗等等。好處除上述講到公司可以專注在藥物發現和藥物營銷上之外,透過外包的方式有時候也能降低成本、加快產品上市的腳步,策略變化性就變得相當多元。
全球CDMO產值,4年後上看千億美元
這種商業模式的出現,讓許多投資者資金挹入的很快速,像是郭台銘投資有CDMO業務的台康生技50億元;全心醫藥董事長楊育民主打CDMO服務的韌力生物製造公司,首輪募資高達8億美元。
目前全球CDMO市場2020年產值為555億美元,預計至2025年突破1,000億美元。其中,化學藥物在CDMO商機裡占大宗,但生物藥占比已逐年攀升。而且在疫情肆虐下,投資的金額勢必會再繼續上升。
2021年,台灣在《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後提供了一些優惠,政府可能是初一些利多以此發展相關產業,但是雖然CDMO這塊餅很大,但挑戰者也很多,台廠如果只拚擴廠,比較像是跟廠商證明自己有接單的量能,但如果不是專攻製造高技術的商品,台灣不見得有優勢,像是中國或其他國家,已經在其他產業證明這一點。CDMO會不會變成看得見,吃不到的餅,就需要台廠自己努力了。
生技概念股
在空頭的市場下基本面有時候真的無法和股價呈現正比,所以如果是只看短期的話,題材股的炒作是很重要的,像是之前張鈞甯,投資藥華藥大賺錢的事情,讓生技股受到許多關注。
另外像是逸達、合一、寶齡、生達、美時、保瑞在2022都有新藥,我們也挑選幾幾檔個股,可以一起分析一下。
藥華藥 6446
藥華藥受惠罕見血癌新藥在美國出貨暢旺,自結6月營收2.77億元,月減20.4%、年增率1023.8%。
美國地區持續繳出雙位數成長的成績單。第二季累計營收9.7億元,較上季成長近三倍。
美國子公司總部設於波士頓的藥華藥,自建的銷售通路正在當地茁壯,持續拓展美國業務。
董事長詹青柳與執行長林國鐘親自飛往美國進行業務視察,並同時受邀參加波士頓市長吳弭(Michelle Wu)的就職慶祝大會。
泰博 4736
隨著疫情趨緩,民眾快篩需求降低,供應鏈營收增幅跟著收斂;市佔較大的泰博6月營收雖呈現下滑,但受惠日前與政府簽下的大筆訂單,就算疫情高峰已過、還能維持不小的出貨需求。
泰博6月合併營收為11.81億元,較5月營收12.07億元,減少0.26億元,月減2.17%,而較去年6月9.02億元,增加2.79億元,年增達30.83% ,創下同期高。
第2季營收則達到36.28 億元,季增102.3%、年增116.2%;上半年營收54.21億元,年增79.23%,其單季、累計營收皆創下新高。
健喬 4114
健喬(4114)受惠「愛克痰」出貨供不應求,六月營收3.36億年成長29%,前六月營收20.26億,年成長31%,淡季不淡。預期下半年在中國銷售計畫啟動後,海外市場的營收貢獻,將帶動營收獲利持續成長。
由於疫情帶來品牌擴張效應,屆時疫情緩和,「愛克痰」的市占率也勢必再拉升,銷售會持續維持高成長。
海外市場方面,香港市場及澳門市場在醫院標單陸續得標之後,也在六月創下僅次於三月的銷售紀錄,其中由日本橘生製藥專利授權於健喬香港查登的原廠藥「Urief優列扶」成功打入醫院通路,是銷售紀錄創次高的最主要原因。健喬累計合併營收已經連續幾月維持三成以上成長,下半年在「愛克痰」中國銷售計畫啟動後,也將有另一波海外市場的營收貢獻。
逸達 6576
4月正式在美上市一款前列腺癌新劑型新藥CAMCEVI 42mg,已取得超過七成之醫療保險覆蓋率,銷售權利金已於6月開始小量挹注營收,主要來自中國核准臨床試驗里程碑金、美國上市里程碑金、歐洲藥證里程碑金、供貨授權夥伴之銷貨收入,以及美國市場銷售權利金分潤等。預估隨著產品優勢與醫護人員熟悉度提升,銷售量與權利金將在一至兩季後逐步發酵。
6月合併營收197萬元,月減95.33%、年減95.79%;2022年前6月累計合併營收2.74億元,年增21.37%,超越2021全年營收2.26億元。
生達 1720
生達今年在思覺失調用藥代理原廠收回,及中國市場受疫情影響,業績估僅能持平,主要動能來自生泰的併入,預估全年合併營收挑戰雙位數百分比成長,將突破50億元大關。
生達集團5月合併營收創高,前5月合併營收成長12.3%,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將突破50億元創新高,上看52-53億元,主要來自生泰的貢獻。
獲利方面,本業維持穩健腳步,業外則有美元升值帶來的匯兌利益貢獻,生達目前帳上約2000萬美元。
美時 1795
美時化學今年積極參與美國市場合作。 像是 Alvogen Pharma Limited投資案,以總金額2500萬美元取得旗下100%持有的子公司New Alvogen Group Holdings, Inc.所發行的特別股股權7450股,每單位價格為3356美元。
根據此次特別股股權發行條件,美時後續3年內每年至少有18%特別股股息,且能在適當時機、以固定價格將投資本金加計應得股息,轉換成其普通股股份。
從2015年開始,Alvogen US就一直是美時最重要的業務合作夥伴之一。這項策略投資不但鞏固與Alvogen US現有的合作關係,更具體強化美時在美國業務上的長期參與。
保瑞 6472
保瑞在5月中旬拿下美國藥廠Evofem的主力產品Phexxi代工訂單,第4季可望貢獻業績;而6月中也宣告收購安成,安成首季營收高達22億,後續年度三季的穩定獲利,將可為保瑞挹注可觀的營收貢獻。
另外,也併購伊甸生醫CDMO(委託開發與生產)事業在台資產,日前也已正式接廠,都將為保瑞營運增添新的動能。保瑞近年來併購腳步未停,併購包括了美國Impax旗下益邦製藥,葛蘭素史克加拿大廠、伊甸生醫CDMO資產、安成藥業,從小分子到大分子;從細胞株開發、製程開發、分析方法開發、劑型設計到品質控制檢測服務等,為客戶生產臨床和商業量產藥物,完整建構出保瑞一條龍的CDMO業務。
保瑞在5月中拿下美國藥廠Evofem的主力產品Phexxi代工訂單,由加拿大廠負責生產,預計將會在第4季貢獻業績,法人預估單季貢獻營收約8~9000萬元,未來銷售市場可望持續擴張。
結論
概念股這個東西,是建立在一股風潮之下,無論是新聞、名人、往紅、市場情緒加持,是一種話題性的選股的方式。
相較於使用基本面或者技術面的方式選股,概念股這種靠話題性,經由類似廣告效應的方式推廣,。
大家比較要注意的地方是,因為「概念股」則比較偏向於主觀個人自行認定去分類,跟「類股」有一套客觀的定義是完全不一樣的,像是大家最常聽到的蘋果概念股、電動車概念股、元宇宙概念股都是類似的道理。
最慘的就是像這幾個月以為「防疫概念股」都會無腦往上或者成為抗跌的標的,疏不知其中許多公司的營運完全不同,這個大家在趕題材概念股的時候,真的要好好注意一下。
所以最好是要知道該【產業的運作模式】還有【產業鏈結構】,會對自己在選股的時候有更大的幫助,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像前幾個月討論到的原物料類股,就有上游跟下游,在預測趨勢上就會有很大的差別。
再來就是用一些簡單的基本面去塞選,像是公司近年來的營運狀況、EPS、成本控管能力、是否有龐大債務、近幾年的配息狀況等等....
最後講一下生技類股跟CDMO的部分,CDMO並非一家公司,他比較像是幫忙品牌廠【代工】,所以在有些文章會說這個模式就像是「生技界的晶圓代工」。
最大優點在於讓這些大藥廠省時、省力,然後專注在其他事情上面,就不用去處理很多臨床、生產等的過程。
像是蘋果不就是把一堆製造相關的事情丟給中國、台灣跟越南嗎,因為那個logo跟後續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巨額利潤。
不管是電動車或者生技領域,代工這種商業模式吹進去,造成一股破壞式創新,讓更多的公司能夠參與,帶動商機,一方面這真的是台灣的優勢,因為以前是代工之島,什麼都可以嘗試,也能夠賺得到錢。
但是近年來,用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這種擴大生產規模引起經濟效益增加的現象,很容易被一些人力便宜的國家擊倒,像是中國或者東南亞,代工玩得最好的代表是台積電,技術永遠領先,在其他廠商價格戰之下,也不會因此失去競爭地位。
但這也要分析產業結構,像是LED跟面板,技術不太像半導體領域一樣,有很大的空間專研,因此就是專心價格戰,台廠很容易被打趴。這次生技領域的部分,如果只是衝產能,短時間內會有效果沒錯,但是如果不是技術上保有長時間的領先地位,台灣可能不見得有優勢,這一點可以持續觀察一下。
如果大家喜歡我們文章,可以用一杯咖啡的金額贊助我們
讓我們更有動力創作~ 斗內連結:https://bit.ly/3qvdV4C
或者在方格子贊助即可
也歡迎大家來我Podcasts看看:
Apple: https://reurl.cc/D63Dz6
SoundOn: https://reurl.cc/n0OXad
Spotify :https://reurl.cc/Z71L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