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股

含有「生技股」共 3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曾經和一位邏輯能力非常強的分析師,隔著電話,為了節目腳本的題目吵得火藥味十足。 事情起因很簡單。他原本說這週要做軍工第二集,因為上週剛做過第一集。 結果當天,他忽然改口說:「欸,軍工那些賊仔股,我不想講了。」 我試著幫他想題目:「那不然講生技股好了?」 他說不要。
常常會聽見 現在的房價好高 年輕人買不起房 養不起孩子 所以不是不生,而是不結婚 我必須坦承 也會偶爾嘮叨幾句高房價 相對也會想著 蝦皮購物的搶下市占 多年前的疫情造成生技股飆漲 又或是後繼的航運股 全都顯露著機會永遠存在 我無法改變環境 著重準備好自己 迎接下一
臺股站上月線,市場正面看待,但專家提醒留意散戶進場時機,並分析近期盤勢,點出AI股反彈,以及生技股炒作的風險。
Thumbnail
藥華仲裁案出爐,有沒有跟黑哥說的一樣,「藥華講的很美,但實際上是很不妙」!難道黑哥是先知嗎?怎麼可能,如果你是有看黑哥前幾篇重案組的看倌,你會對結果感到驚訝嗎?你不會。就是因為藥華一直明目張膽跟你鬼扯,有一點法律基本常識,都不會看不出來啦。
Thumbnail
avatar-img
2025/02/28
問一下,美國藥證遲延,沒因果關係,不是說可以再建立因果關係後要賠償嗎
黑之投資者-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1
當然不可能再要求賠償啊,已經駁回確定的標的,怎樣再打? 黑哥文中有寫到,部分「終局」仲裁判斷,有判的部分都是終局,除非被撤銷仲裁判斷,不然這就是最後了。那最後判的是什麼?是「駁回藥華主張代理商遲延美國藥證造成損害而有賠償責任」,你注意啊,這是判有無責任(要不要賠)階段,現在就判下沒責任,當然不可能下階段計算「賠多少錢」還可以重打啊。 而且啊,就算不懂程序法,實體法也應該懂,要主張賠償,你要證明「有違約」、「有損害」,以及「違約跟損害間有因果關係」,缺一都不可。現在就給你判定沒因果關係了,實體請求權就沒有了啊。 不知道你從哪裡聽來的,這種一點法律常識都沒有的說法,藥華好像特別愛講。連法律系大一、大二學生,都不會犯這種錯。
本文分析某生技股跌停的原因,並提供零股投資策略。跌停原因包含:高本益比(77.4倍)、短線漲幅過大(3個月漲幅65%)、保留盈餘赤字。文章提出價值投資派觀點,建議逢低分批買入零股,並提供「金字塔零股買法」及注意事項。此外,文中也提醒投資人需注意風險,避免融資買零股及盲目攤平。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教學範例 僅供參考 均無投資建議買賣 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 1.智擎的胰腺癌新藥ONIVYDE在2024年達到了歐亞地區的第二期銷售里程碑,這將帶來5,000萬美元的授權金,預計對2025年的每股獲利貢獻超過9元。這是智擎2025年獲利首度超過1股本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筆記-理財達人秀-25.01.09 杜金龍 **分析法人的EPS預估報告,收集三百多家公司資料,並統計產業成長幅度,指出未來主流產業及短期投資方向。 *杜大師指出,目前臺股法人的2025年與2026年EPS預估已出爐,整理出電子、AI、半導體等產業的成長機會,並提及金融股在除息行情中的潛力。
Hoth Therapeutics因其皮膚毒性療法的臨床試驗數據引發投資者熱烈關注,股價飆升兩倍。這是否預示著生技領域的長期成長潛力,還是僅是短期投機?我們分析了Hoth Therapeutics的市場前景、風險與回報,並探討了生物技術投資的潛在挑戰。
Thumbnail
從10月到現在,整體績效其實是微幅下降。 我陸陸續續買進了一些生技股,到目前的績效確實不好。 陸股自從九月漲了一波之後,後來也持續盤整,我也再買了些。 我想未來我的投資,應該是以ETF跟基金為主,個股為輔,形成整體的投資策略。 目標是穩定累積資產,打敗通膨,有機會的時候賺點零花錢提高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