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出生人口的旺盛時期是1951~1971年間,每年都未低於37萬人,當時家庭中有3~5個小孩是很平常的。小三子就是這波戰後嬰兒潮出生的,顧“名”思義就是家中排行第三的小孩,上有兄姊,下有弟妹,雖然不致於爹不疼娘不愛,但就像大多數夾在中間的小孩一樣,不太被注意,安安靜靜的的自己長大。
生在台北,長在台北,當然那時候的台北也不像現在這麼擁擠,外圍的內湖、景美、木柵,還是有許多的農地、空地,主流建築就是近年來談都更熱門的四層樓的四十多年的老公寓。小三子就是生活在台北市外圍,一河之隔與台北縣(今新北市相望),但即使是當時這樣的台北市,也和外婆家農家的鄉下有很大的區別。
小三子的外婆家老家在新竹,是三合院的客家夥房,但又是不完全的三合院,整個房子群落是由許多L型的廂房組成,外婆家的三合院中可使用的房舍是L型的,面對大門右側是叔公家的房舍,而外婆家的房舍則是另一邊伯婆家的圍合廂房,彼此之間有開窗、但沒有直接連接的門或通道,各自有自己的門禁和出入口。這種組合讓家族相鄰依靠,又保留一定的自主性,但開窗又成為洩露各家隱私的關鍵,也是噪音的來源。建築是土磚砌的,L型房舍走廊是在屋內,和中南的客家夥房走廊在外側的不太一樣。三合院中間的步道是大鵝卵石鋪設,對於小小孩這是一段非常難走的路,小腳踩不住卵石頂部,會滑向卵石縫,就站不穩,媽媽怕小三子跌倒,會用力的抓住小手,但也很難施得上力。
每次到達外婆家最先來迎接小三子一家的是最會看家的狗和鵝,狗狗是歡迎搖尾巴(雖然據說牠是非常兇,很愛追著人跑和吠),鵝就真的很兇,會欺負小三子這些身高不滿一米的小孩,啄他們、而且會黑青,這些都不是最要緊的,因為大人會保護,把牠們趕走。最令人覺得不舒服的是滿地的雞屎,外婆家的雞白天都是放養的,晚上才趕回籠子,所以雞到處隨意走動,當然是遍地“黃金”,當時雖然年紀小,但不想踩到“屎”的想法和現在是完全一樣的,想跨大步避開屎,但又踩不穩石頭,結果是摔跤,沾至屎的地方,就不只鞋子了。所以對雞屎的印象深刻,只要看到農民曆上寫“雞屎白”,嗯......腦中馬上浮現它的形狀和屎白的部分。
有害怕的事,就有幸福的事情,外婆家前空地有一棵大黃槿樹,是夏天陸地上乘涼、嬉戲的好地方,小時候只要我們一去,舅舅們就會用麻繩和木頭小板凳在樹下做鞦韆,木頭板凳很滑,不能盪太高,有時候繩結打的不好,還會左右不平衡,總之要小心的盪。每次盪著盪著就會想這樹好辛苦啊!樹枝會不會突然斷掉呢......儘管有些擔心,但就是一直這樣的盪著、玩著,心理暖暖的........
對小孩子來說黃槿樹就是遊玩對象,它又稱粄葉樹,因為葉子很大,常被長輩們拿來作為紅粄、菜粄、艾草粄等的襯墊,生活上也常拿來包東西非常實用。這就是當時的人的智慧,就地取材,也能安居樂業。雖然現在到處在推客家桐花季、擂茶,但這些不是我從小接觸到的客家印象,雖然少了親切感和認同,但是看到這些活動能帶給大家歡樂,也能讓大家增加收入,也就這樣看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