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多或少是為了寫這吧,總之開始有意識的研究起幾個令我著迷的攝影師。
說是研究,但攝影師的作品絕大多數還是只收錄在攝影集裡,我僅能以網路上所能查到的作品與訪談等等,了解作者的風格與作品
前兩位是日本攝影師,張是台灣。三人作品的元素雖然可以找到相似之處,例如底片的顆粒質感、不嚴謹的構圖等,但依然各有各的風格與關注的主題、事物。而會將三人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有某系列的照片,注視的是類似的人、類似的情感。
可以先從他們各自探索攝影的原因開始。奧山由之國、高中都就讀男校,外加本就個性內向,上大學後更不會與異性溝通、相處,本著想去「內向的人會聚集的地方」而加入攝影社,以為這樣就能交到朋友,殊不知卻逐漸對社團某個同齡的女生產生好感,卻不知該如何表達,只能繼續壓抑內心的情感,讓他非常沮喪。
此時東京大地震爆發。他發現「人是會突然消失的」,他想將自己「活過的證據」以某種形式保留下來。於是他將長久以來堆積內心、無處安放的壓抑的情感,以攝影的形式呈現,這便是他最初的作品《Girl》。我想透過照片呈現我對那位友人的情感,留下自己活過的證明,他說。
與奧山相反,石田真澄國高中六年都就讀同一班同一件女校,初次有具體的創作目標與衝動,是當她意識到這段日子即將結束,她迫切想將與朋友相處的時光留下,後集結成她首本作品集《光年》。
張雪泡從高中就想嘗試拍照,但買不起相機。直到高三畢業老師與朋友合資送給她一台富士消費級相機。她一直看不慣千篇一律的高中畢業照,於是小小的創做計畫就誕生。後來再次拿起底片創作,也是因為失戀,想找個方式好好面對自己。
觀賞三人的人像寫真,亂的構圖,糊的焦點,粗的顆粒,模特的姿態隨意、豪邁,不同任何商業、甚至社群網站上精心設計的構圖、姿勢、光。而這些構成帶給觀眾的是一種「私下感」。好似朋友在笑鬧中隨意拿出手機抓拍的畫面。
這三位攝影師都與模特建立起深厚的信任關係,模特才願意將「不堪入目」的自己完全託付給作者,完全相信作者的目光。而呈現到觀眾面前,第一感受會是種私下被搬上台的衝突,可能覺得不合宜,覺得粗糙、不專業等。但看著畫面裡模特望進鏡頭的眼神,理解到這樣衝突的感受,背後是模特與攝影師之間無比信任的關係,一瞬好似我也像他/她這樣相信作者被相信了,我與模特建立了無比親密的關係在一瞬。
親密、信任、關係。
再看回三人攝影的起點,也都開始與對親密的人的關係之上。
我所嚮往的,應該是那樣緊密、信任的眼神吧。
我也好想被這樣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