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忽略它,再怎麼有理,都會變成無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處分書中常見的救濟教示內容(非本案實際處分書)
你是否曾經遇過,原本是你有理的案件,到頭來,卻變成是你無理?
多年前,我在執行律師業務時,就遇到一個這樣峰迴路轉的案件。
你不喜歡不代表你可以不理它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很古意的五金行老闆小王。他因為被國稅局認定有漏開統一發票營業額,因而被國稅局補稅,同時加以處罰。
但小王認為,他已經在當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時,及時將漏開的統一發票營業額,併入個人所得稅申報,因而不應該被處罰。
這個案件,在國稅局的復查階段,徵納雙方就有許多唇槍舌戰的經驗。
兩個月後,小王收到國稅局的重核復查決定書,依舊維持原本的處罰,他感到非常不公平。忍了一週後,小王難以壓抑的情緒,終於噴發。他騎上破舊的摩托車,載著老婆,直接衝去國稅局,對著承辦人員開罵了一個小時。
當然,這一切都於事無補。國稅局的處分已經作成,你有任何的委屈,都必須向國稅局的上級機關(即財政部)提起訴願,請求財政部審查國稅局的處分是否合法、妥當。
回到家中,小王氣憤地操著台語,對著太太嚷嚷:「官官相護,再怎麼救濟也沒用。」就直接把處分書丟往牆角。小王的太太知道,丈夫還在情緒上,也不敢擅自移動牆角的處分書。
這份處分書,就在牆角躺了一個月,小王的情緒也慢慢平撫。但小王的太太覺得不太對勁,難道只要把處分書丟到牆角,就可以不用理會了嗎?她印象中,好像在處分書的最後一頁,曾經看到「30日內應提起訴願」的字眼。她趕緊翻了翻日曆,發現距離收到處分書的日期,差不多一個月左右。她說服小王,趕緊騎車來找我,想看看這個案件,還有沒有翻盤的機會。
我看了看處分書送達到小王住所的郵戳日期,再看看當天的日期,剛好是第31天。為了謹慎起見,我還搬開手指頭,一天一天地算給小王夫妻看。
「怎麼不早點來找我,已經超過可以提起訴願的日期了。」我無奈地對著小王夫妻說。
在與救濟有關的法律中,會遵循一個原則,「程序不合,實體不究」。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凡是要請求法院或訴願機關審理你的案件,都必須要先符合最基本的遊戲規則。就好像你去診所看病,最起碼也要等到診所的營業時間開始後、打烊前,你才可能見到醫生。同樣地,你要請求法院或訴願機關伸張正義,現行法律也規定,人民要在一定期間內提起救濟,才有可能見到正義的曙光。
但仔細想想,兩者還是有差別。你今天錯過門診的時間,明天還可以再來一次;然而,你一旦錯過了救濟期間,這個案件原則上就是「結束了」。即便在實體上(也就是在處分的內容上),你確實很委屈。但看在立法者眼中,原則上還是會認為,一個案件一旦超過救濟期間,都沒有人提起救濟,就代表當事人應該沒有要再提起救濟的意思,因而會認為,這個案件已經結束了。
事實上,這個案件,小王原本是有勝算的。因為納稅義務人漏報短報所得額的處罰,應該以結算申報為要件。只要在當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時併入申報,都不應該予以處罰。可惜的是,小王當時的情緒,讓小王忽略了訴願期間的重要性。
還好你有及時開罵
小王看著我,非常不好意思地摸著頭,同時告訴我,他當時因為衝去國稅局開罵,回家後太生氣了,整個都忘記要遵守訴願期間的規定。
「等等,你說你一週後有去國稅局開罵?」我從他的話中,似乎看到了一線曙光。
因為基於便民的考量,我們的訴願法同時也規定,訴願人只要在收到處分後的30日內,有向原行政處分機關,作不服原行政處分的表示時,都可以當作訴願人已經在法定期間內提起訴願(但要在30天內趕緊補送訴願書)。
當天晚上,我趕緊加班,替小王寫好訴願書,隔天正式向財政部提起訴願。最後,小王的訴願有理由,不用繳納這筆罰鍰。
我還記得,當我把訴願決定書交到小王手中時,站在小王身旁的太太,小聲地對著小王碎念:「要不是你太衝動,把處分書丟到牆角,我們也不會差點逾期。」
我笑笑地,對著小王太太說:「要不是妳先生太衝動,還記得要跑去國稅局開罵,不然我們這次真的會逾期。」
所以,收到處分書的當下,請記得,不論你再怎麼生氣,都別忘記,要在30日內提起訴願。否則,一旦超過訴願期間,原本再怎麼有理的案件,都會變成無理。
同樣地,男人啊,和老婆吵架時,請記得,不論你再怎生氣,都別忘記,要在3日內主動道歉。否則,一旦超過修復期間,原本再怎麼有理的案件,都會變成無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31內容數
    你不會一輩子為人打工。人生很長,總會有個裂縫,讓你逮住機會成為一人公司的掌舵者。 ​在新手創業的過程中,你不只需要資金、需要專業能力、需要人才,你還需要有位見過世面的法律顧問,隨時提醒你哪裡有法律風險,特別是稅務風險。因為沒賺到真金白銀還不打緊,但誤觸法網就得不償失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衍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人可能聽過,中小企業在Facebook上刊登廣告,要為Facebook代扣繳稅款(6%)。 但實際的情況,卻沒有想像中那麼單純。 此外,現行扣繳制度,僅適用於「國內企業」,而不適用於「國內個人」,也會面臨公平性的問題。 一般常見的回答是:這是所得稅法明文規定的稽徵方式。
    這幾年,我經常有機會,聽一些創業家們聊聊,如何在網路上投放廣告,以提高商家或商品的能見度。他們之中,有些是在Facebook上購買廣告;有些則是為了推廣自家商品,上架國外的電商平台(例如日本樂天,或歐美常用的Amazon等)。無論是採取哪一種交易平台,經常聽到他們的共同抱怨則是:稅繳太多了!
    有一次,我來到一間北部的上櫃公司,為這間公司的董事,講授一門與稅務管理有關的課程。走進會議室裡,只見菸霧裊裊升起。一位頂著啤酒肚,叼著雪茄的大漢,朝我走來,很客氣地與我話家常。 原來是董事長,我趕緊收起聞到菸味後的不悅表情,連忙對著他說:「失敬失敬。」
    想像一下,如果你原本是一間公司裡,呼風喚雨的董事長。一夕之間,你從神壇上摔落,被迫離開公司,而且還要替這間公司繼續繳稅,那是什麼感覺? 上週末,我和一位朋友(A先生)在線上雲聚會時,他和我提及,多年前,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則不愉快「稅事」。 但離開不是一種解脫,反而是一場稅災的開始。
    打一場高爾夫球,你花了3,000元,包含上果嶺打球、請桿弟、租車、使用衣櫃、用餐、淋浴在內。你認為,上述哪些活動有娛樂成分在裡面?
    如果出售一筆不動產,可以獲利650萬,但代價是要繳納3,300萬的稅款及罰鍰,而且一切不能重來,你要還是不要?
    很多人可能聽過,中小企業在Facebook上刊登廣告,要為Facebook代扣繳稅款(6%)。 但實際的情況,卻沒有想像中那麼單純。 此外,現行扣繳制度,僅適用於「國內企業」,而不適用於「國內個人」,也會面臨公平性的問題。 一般常見的回答是:這是所得稅法明文規定的稽徵方式。
    這幾年,我經常有機會,聽一些創業家們聊聊,如何在網路上投放廣告,以提高商家或商品的能見度。他們之中,有些是在Facebook上購買廣告;有些則是為了推廣自家商品,上架國外的電商平台(例如日本樂天,或歐美常用的Amazon等)。無論是採取哪一種交易平台,經常聽到他們的共同抱怨則是:稅繳太多了!
    有一次,我來到一間北部的上櫃公司,為這間公司的董事,講授一門與稅務管理有關的課程。走進會議室裡,只見菸霧裊裊升起。一位頂著啤酒肚,叼著雪茄的大漢,朝我走來,很客氣地與我話家常。 原來是董事長,我趕緊收起聞到菸味後的不悅表情,連忙對著他說:「失敬失敬。」
    想像一下,如果你原本是一間公司裡,呼風喚雨的董事長。一夕之間,你從神壇上摔落,被迫離開公司,而且還要替這間公司繼續繳稅,那是什麼感覺? 上週末,我和一位朋友(A先生)在線上雲聚會時,他和我提及,多年前,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則不愉快「稅事」。 但離開不是一種解脫,反而是一場稅災的開始。
    打一場高爾夫球,你花了3,000元,包含上果嶺打球、請桿弟、租車、使用衣櫃、用餐、淋浴在內。你認為,上述哪些活動有娛樂成分在裡面?
    如果出售一筆不動產,可以獲利650萬,但代價是要繳納3,300萬的稅款及罰鍰,而且一切不能重來,你要還是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星期遇到有民眾拿著法院訴訟輔導科給的聲請支付命令狀來問:聲請支付命令就自己照書狀範例寫一寫,再繳五百元給法院,應該就這麼簡單吧?聲請支付命令相較於寫起訴狀,確實比較簡單,但也不是簡單到自己寫一寫就一定會過。這篇文章是整理一般人聲請支付命令沒過的負面案例,談聲請支付命令別犯二大錯誤。
    Thumbnail
    其實取得暫時處分已經一段時間了 但是人生總是你以為已經很誇張的時候 又可以變得更誇張 所以六月下旬的暫時處分開庭遲至現在才記錄: 律師告訴我 一般而言暫時處分應該會跟我的履行同居義務併案審理 但是我的這件沒有 因此也是有分案處理的情況...
    Thumbnail
    情況一:小明在台灣是一名勤奮的上班族,每天忙於工作和生活中的大小事。某天,他突然驚覺自己還沒報稅!小明感到一陣驚慌,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他決定主動前往國稅局處理這件事。 ​ 情況二:小華是一名在國外工作的年輕工程師,平時忙於國際項目和跨國合作。他雖然一年來會回台灣帶個1個多月見見老朋友或陪盼家
    Thumbnail
    有學生問我:家中長輩保單因為欠債被法院終止與強制執行,可是長輩需要那張保單,可以向法院聲請停止執行嗎?先來說這個問題背後的實務見解,即是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保險契約理賠時效規定,提醒被保險人應留意時效起算點,並闡述最高法院對保險契約條款解釋的最新見解。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計程車司機小何的案例,當小何因積欠卡費遭到債權人向法院聲請對保單強制執行時,執行法院如何對待小何幫女兒購買的壽險附加醫療險保單。並就保單強制執行的相關爭議和最高法院的見解進行了探討。文章強調了附約延續批註條款的重要性,並指出最高法院對此問題的統一見解。
    Thumbnail
    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字第1592號民事判決中,討論了消費者拋棄契約審閱期間對契約效力的影響,根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1之1條第1、2、3項規定,在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前,消費者應有30日以內之合理期間供審閱全部條款內容。
    開完第二庭依然沒有什麼進展,法官還是不太清楚原貌,畢竟事情複雜,由於法官要退休故下次是另一個法官接手,我想…是重新開始…,不過也沒差前兩庭也沒有什麼進度,第一庭等了超過兩個月才迎來第二庭,等得很折磨,現在也不知第三庭何時何日……,律師說:「只能等法院通知!」不過就在這庭開完隔天收到另一個
    Thumbnail
    前幾天開始是中小企業榮譽律師,便登入中小企業法律服務網瀏覽常見問題。發現有幾個關鍵字常出現:欠款、借貸與債權回收。趨吉避凶的法律思維課開始連載以來,有二篇熱門文章與借貸有關:「債務人借錢超過十五年,上法院一定要不回來嗎?」、「借貸契約你該知道的兩個關鍵,不然有借無還得不償失」,本篇延續前二篇。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星期遇到有民眾拿著法院訴訟輔導科給的聲請支付命令狀來問:聲請支付命令就自己照書狀範例寫一寫,再繳五百元給法院,應該就這麼簡單吧?聲請支付命令相較於寫起訴狀,確實比較簡單,但也不是簡單到自己寫一寫就一定會過。這篇文章是整理一般人聲請支付命令沒過的負面案例,談聲請支付命令別犯二大錯誤。
    Thumbnail
    其實取得暫時處分已經一段時間了 但是人生總是你以為已經很誇張的時候 又可以變得更誇張 所以六月下旬的暫時處分開庭遲至現在才記錄: 律師告訴我 一般而言暫時處分應該會跟我的履行同居義務併案審理 但是我的這件沒有 因此也是有分案處理的情況...
    Thumbnail
    情況一:小明在台灣是一名勤奮的上班族,每天忙於工作和生活中的大小事。某天,他突然驚覺自己還沒報稅!小明感到一陣驚慌,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他決定主動前往國稅局處理這件事。 ​ 情況二:小華是一名在國外工作的年輕工程師,平時忙於國際項目和跨國合作。他雖然一年來會回台灣帶個1個多月見見老朋友或陪盼家
    Thumbnail
    有學生問我:家中長輩保單因為欠債被法院終止與強制執行,可是長輩需要那張保單,可以向法院聲請停止執行嗎?先來說這個問題背後的實務見解,即是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保險契約理賠時效規定,提醒被保險人應留意時效起算點,並闡述最高法院對保險契約條款解釋的最新見解。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計程車司機小何的案例,當小何因積欠卡費遭到債權人向法院聲請對保單強制執行時,執行法院如何對待小何幫女兒購買的壽險附加醫療險保單。並就保單強制執行的相關爭議和最高法院的見解進行了探討。文章強調了附約延續批註條款的重要性,並指出最高法院對此問題的統一見解。
    Thumbnail
    臺灣高等法院111年度上字第1592號民事判決中,討論了消費者拋棄契約審閱期間對契約效力的影響,根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1之1條第1、2、3項規定,在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前,消費者應有30日以內之合理期間供審閱全部條款內容。
    開完第二庭依然沒有什麼進展,法官還是不太清楚原貌,畢竟事情複雜,由於法官要退休故下次是另一個法官接手,我想…是重新開始…,不過也沒差前兩庭也沒有什麼進度,第一庭等了超過兩個月才迎來第二庭,等得很折磨,現在也不知第三庭何時何日……,律師說:「只能等法院通知!」不過就在這庭開完隔天收到另一個
    Thumbnail
    前幾天開始是中小企業榮譽律師,便登入中小企業法律服務網瀏覽常見問題。發現有幾個關鍵字常出現:欠款、借貸與債權回收。趨吉避凶的法律思維課開始連載以來,有二篇熱門文章與借貸有關:「債務人借錢超過十五年,上法院一定要不回來嗎?」、「借貸契約你該知道的兩個關鍵,不然有借無還得不償失」,本篇延續前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