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確診家人如何自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旦家裡出現確診者之後,同住的家人在照顧確診者之餘,如何未確診家人不被傳染,是首要的考量。

我家的狀況是知道先生確診的當下,先生先居隔在主臥套房中,他有獨立的衛浴空間。我改睡兒子的房間,他因服大專生暑期兵役,週間不在家,將確診者和健康的家人的生活空間完全分開,這是最佳狀態,萬一我家出現第二個確診者,可能找不到第二間套房當區隔空間了,我家的狀況是同住的家人最後都陸續確診,因此也就毋需區隔了。

我的好朋友的案例則是確診者和非確診者,分開住在同一棟樓的不同樓層,但不知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最後也都全部確診,畢竟生活有密切接觸的一家人,忽然要完全區隔開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此目前為止,聽到完美隔絕傳染的成功案例,大都是分居二地的方式,減少接觸仍是有效防範病毒感染的不二法門。

大多數的家庭都是需要共居一處,甚至得共用衛浴的家庭,應該也是可能存在的,那真的做好十足的準備,勤消毒和在家戴口罩是一定要的,我聽到的最嚴謹的案例,是要求連睡覺時都戴著口罩,但睡醒時口罩還在不在,就另當別論了。

這段時間我買了一大包免洗筷,用過即丟,準備一人一個固定的碗、杯子、水壺,碗盤都洗好就立即高溫烘烤殺菌,拿取食物時,嚴格執行公筷母匙,用餐時間儘量不交談,不過這一點真的不容易做到,生病期間更需要彼此的關心與支持,所以只有做到將位置離得遠一點,還是維持必要的言語交流。

家庭垃圾和資源回收都要包二層,打包處理過程,戴著手扒雞手套操作,最後再噴酒精消毒,才放在門口,拜託未確診的兒子拿到地下室丟棄。

要轉交給兒子物品,也都要再三消毒,提醒借住在同學家的他每天晚上都快篩,確保沒有因為常要回家拿健保卡和替我們領藥,而接觸到病毒,好友的收留已是最大的協助了,不能害他們染疫。

病毒是隱形的,而人們在複雜又繁瑣的清消動作中,難免會輕忽或鬆懈,經由這次的染疫,再度證實了自己防疫措施的不足之處,也是收獲一樁。

raw-image



avatar-img
一起分享電影戲劇、小說創作與生活大小事的絮語
52會員
989內容數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早在二年前在先生的提議下,全家都保了富邦的防疫險,今年期滿後選擇再度續約,過程順利,在新聞事件吵得沸沸揚揚之際,並沒有發生被拒保的類似事件,只是沒想到在8月10日之後,先是先生喉嚨痛,快篩出現確診的二條線,接著家人也陸陸續續確診。
確診的家人隔離期滿後快篩,全部都是陰性,但除了症狀最輕的小女兒,完全沒有後遺症,其他三人都有些許後遺症,這就是所謂的長新冠嗎? 先生和大女兒還持續在吃中藥治咳嗽,台語有句俗語:「醫生怕治嗽」,為了怕西藥傷胃,又看了中醫治咳嗽。
先生是家中第一個確診者,當下第一個念頭是打電話給熟悉的耳鼻喉科診所,依規定透過視訊看診方式就醫,再請沒確診的家人代為領藥。 耳鼻喉科診所看完診,除了給予症狀舒緩藥物,還會負責通報確診記錄,隔天就可收到確診簡訊,再隔些時間就會收到電子居隔書,開始為期七天的居家隔離日子。
早在二年前在先生的提議下,全家都保了富邦的防疫險,今年期滿後選擇再度續約,過程順利,在新聞事件吵得沸沸揚揚之際,並沒有發生被拒保的類似事件,只是沒想到在8月10日之後,先是先生喉嚨痛,快篩出現確診的二條線,接著家人也陸陸續續確診。
確診的家人隔離期滿後快篩,全部都是陰性,但除了症狀最輕的小女兒,完全沒有後遺症,其他三人都有些許後遺症,這就是所謂的長新冠嗎? 先生和大女兒還持續在吃中藥治咳嗽,台語有句俗語:「醫生怕治嗽」,為了怕西藥傷胃,又看了中醫治咳嗽。
先生是家中第一個確診者,當下第一個念頭是打電話給熟悉的耳鼻喉科診所,依規定透過視訊看診方式就醫,再請沒確診的家人代為領藥。 耳鼻喉科診所看完診,除了給予症狀舒緩藥物,還會負責通報確診記錄,隔天就可收到確診簡訊,再隔些時間就會收到電子居隔書,開始為期七天的居家隔離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