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6|閱讀時間 ‧ 約 16 分鐘

當笑聲替代思考,我們就是訊息的奴隸-娛樂至死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圖片來源:博客來
作者尼爾·波茲曼是是美國作家、批評家、教育家。他在紐約大學任教超過四十年時間,研究方向是文化傳播和媒體理論,並開創了名為媒體生態學 "媒介環境學"」的新領域(引自維基百科)。這本書是作者對於電視如何影響訊息傳播的觀察、評論和擔憂。
尼爾·波茲曼認為各種物品都有隱喻在,當我們使用它時,也認同了該隱喻,進而影響我們原有的想法。
圖片來源:Eduardo Olszewski
書中舉的其中一個例子是時鐘,時鐘把時間的概念可視化並且可以測量,不再和人類活動掛勾,從而削弱人類活動跟自然的關係,也削弱了自然的神性。而另一個例子就是書寫文字,閱讀文字透過人的想像可以讓過去在現今重現,為我們喚起以往璀璨光輝的美好幻想,而不是給我們平凡的記憶。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資訊的傳媒也不斷演變,從口語文化中的人作為載體到書寫文化中書本作為載體、從書本作為載體變成電視作為載體,對於這種新舊傳媒的更替,作者的看法是:
  1. 傳媒更替並未影響我們的智力發展,但會因傳媒本身的隱喻,影響到我們的論述結構。
  2. 傳媒的更替是漸進式的,不是一夕改變的,即使新傳媒已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也不一定能察覺其中的意義,這種改變如同被汙染的河川,外貌不一定散發惡臭,內容卻已不同。
  3. 新傳媒不一定都是壞的,只是在取捨上我們要小心謹慎,而非樂於擁抱。
傳媒作為訊息載體的東西,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對訊息的看法,不同的媒介之間雖然是在傳遞同一種信息,但是因為媒介不同,信息本身的意義也會產生改變,就像翻譯外語時可以翻譯出意思,卻無法譯出外語本身就有獨特的意境。另外,我們對各種媒體有著不同程度的信任方式,像是文字紀錄大於口語紀錄,因此我們依靠什麼媒體去接收信息,無形中會決定我們對信息的重視程度,如果傳媒是輕浮的,即使信息是嚴肅的,我們也會視為輕浮。如果傳媒是嚴肅的,即使信息是輕浮的,我們也會嚴肅以對。
圖片來源:Amador Loureiro
19世紀美國的印刷術開始普及,使書本成為訊息的主要載體,美國也因此進入了印刷術統治的時代,公共論述以印刷式的思想為主,注重冷靜、理性、有前後邏輯,不述諸表演藝術、個人魅力和情緒。 這不但要求講者個人素質同時也要求聽眾的個人素質,聽眾須具備理性的邏輯思考、可以察覺文句中的矛盾和舉一反三的能力。論述非單獨成立而是針對事實和觀念有前後文義、整體脈絡通順連貫,而要做到這點,文句中須保持客觀、理性,不讓情感涉入其中,阻礙思考。這時代的民眾可以聽政治人物演講,聽上3-5個小時且就像我們在看奧運比賽一樣樂此不疲,作者稱為這個人人都是高素養知識份子的美好時代為闡釋時代。雖然我聽起來有點過於理想化、貴古賤今,因為那時代受人追捧的作家寫出的文學作品,說不定等於現今的流行小說,但政治人物的講稿和辯論,確實優於現今。
到處是水卻無一滴可飲。(娛樂至死 P.175)
接下來電報出現了,電報本身適合傳遞簡單、大量的訊息,但是訊息不具因果關係和前後邏輯,當電報被大量運用在新聞之上,使的新聞也有同樣特性。
電報破除了訊息傳播上的空間限制,電報出現前的新聞主題,是讀者日常所見的人事物,但是電報改變了這些,這些新聞替換成了政商名流的瑣事、犯罪或災害。讀者原本聚焦在自身上的議題,轉變成這類吸睛卻跟讀者本身沒有強烈連結的資訊,接受這些資訊,會使人們有話題可以談論,卻不會促成任何有意義的行動。同時這些過多的資訊會消耗大腦能量,因此減少讀者在其他真正有意義的議題上進行思考,或者是新聞真的報導了重要的議題,但這些議題太過龐大,不在讀者的控制之內,讀者不論是否展開行動,議題都不會發生改善。
新聞會以聳動的標題去刺激讀者的感官以達到吸引注意力的目的,而此時民眾會依感性而非理性去做發言,這種發言除了宣洩情緒外,對事件本身不一定有正確的幫助。這也造成原本讀者和訊息以理性為主的對話、閱讀模式轉化為訴諸情感、刺激為主。這些訊息的意義不在對話、理解和改變,而是以獲取注意力達到買賣為主。
電報跟書本作為傳媒的差別在於書本的目的是累積知識、洞見觀點和思想永存的重要載具,但是進入門檻有一定要求,寫書、讀書和評論都很花時間和心力去探究書中的思想。電報的目的是傳送訊息,越快速、越大量越好,因此它只適合簡單易懂的訊息,也容易被遺忘,它可以使我們知道很多事,卻無法化為知識長存。
我真的找不到最開始是誰發的圖,如果有人知道請告訴我
雖然電報出現動搖了原本以印刷術為主的公眾論述,但仍是以文字為主,相片的出現則近一步挑戰了文字的地位,訊息開始以圖像傳播,一張生動的照片比各種文字敘述更能打動人心,我們的思考方式開始由依賴大腦轉移到依賴視覺。雖然照片所呈現的世界是某段時空中的客觀事實,但是缺乏前因後果,僅僅一張照片是不能說明事情,關於事情的解釋還是需要由文字去做引導,但比起文字,人們更信任照片,視其為有利的證據,即使文字訊息是錯誤的,也會因為有張引人注目的照片存在而更讓人信服。衍伸到政治上,受我們信任、受我們推崇的思想家,也從外表平凡無奇卻睿智的市井小民到外貌優秀程度遠大於大腦的政商名流。
電視則比起電報跟相片更進一步擴大了這份影響,世界開始被電視所統治,圖像傳播正式取代文字獲得霸權地位。電視跟電報很類似,為了獲得群眾的注意力,電視上所有的一切都為了吸引注意力而服務,也就是娛樂。任何事情只要想要上電視,就必須遵守這項規則,事情不一定要正確但是必須要有趣,這恰好跟枯燥乏味卻理性的討論背道而馳,這類討論進行時,電視前的觀眾只能觀看著,無法參與討論,理性討論中與會者的舉例、論證和疑問不但無法在電視上進行甚至還會拖慢節目節奏,對製作人來說是必要排除的,但這些恰恰是理性討論的基石,這也造就理性討論在電視上不可行。
作者舉了幾個面向說明電視這項傳媒是怎麼造成訊息的變質。
在電視上的新聞:
好...我們現在來看...(P.232 娛樂至死)
播報員對新聞總結並切換到下一則新聞後,我們也將其束之高閣,對其後續有什麼影響不感興趣,所有新聞都是當下,養成所有新聞都不必去過度思考,而這種態度破壞了我們本該嚴肅以對的議題。此外,比起新聞事實本身,我們更在乎播報員是否討喜,播報員討喜的程度決定了我們對新聞的看法,如果有人講的是事實,看起來卻像撒謊,我們會認為他在說謊,反之亦然,我們放棄理性思考,讓自我喜好決定什麼是事實,而非事實是什麼。
此外,新聞會假定事件之間彼此獨立,對於同一議題,在不同則新聞的播報上可以有相反的結論,甚至可以推翻先前的結論,而民眾對此也毫不在意,欣然接受。此時假資訊和偽語境就被創造出來,假資訊不一定是錯誤的資訊,它可以是特意引導讀者感官的資訊,所有的資訊都可能是真實的,卻透過刻意安排的組合,使讀者推導出完全相反的事實。此時讀者覺得自己知曉一切,實際上卻是被其蒙在鼓裡。偽語境是因為答案而被創造出來的問題,因為答案本身並不重要,幾乎沒有能產生貢獻的地方,所以創造出一個問題讓這個答案好像有點用途,結合這兩者,民眾推導出了假意見,當民眾在對新聞提出看法時,由於缺少前後因果的脈絡,或新聞只報導出單方面的說詞,沒有辦法正確的判斷事實,卻依據這些提出背離事實的看法。
在電視上的傳教:
不管是宗教或其他東西,上了電視都順理成章變成娛樂(P.264 娛樂至死)
宗教信仰很仰賴體驗的地點,體驗地點越是莊嚴神聖,信眾越能體會到神聖的氣息。但是在觀看電視的地點不一定是莊嚴神聖,可能是觀眾的客廳、酒吧等娛樂場所,信眾很難在觀看節目時體會跟教堂一樣的神秘氛圍。再者,為了吸引信眾觀看,節目會引進政商名流、送信眾禮物和戲劇化的華麗演出等手法來增加觀看,節目會提供信眾他們想要的,而非他們需要的,這使得原本應稱頌神聖的宗教,反倒在稱頌世俗。宗教上的佈置(彩繪玻璃、儀式服裝和歌曲)原本並不是為了娛樂而服務,是融合了教義和歷史而生的,這些是為了彰顯神威,因此帶有神秘的氣息,讓信眾體會到神性,而在電視上,這些都成了娛樂的一部份。電視上的傳教,傳教士的相貌、他的個人魅力和浮誇的背景成為了主角,上帝和信仰則成了陪襯,娛樂使宗教缺乏神性淪為節目附庸。
在電視上的廣告:
電視廣告完全不談消費品的特色,它談的是產品消費者的特質。(P.286)
不同於紙本廣告說明產品本身的價值,圖像式的廣告主要在於傳達在呈現消費者心中的理想狀態並以此連結在產品上,好像只要有了該產品就可以達到該狀態。廣告專注在營造”我們需要這項產品”的情緒,購買產品不是因為它會帶給我們的改變而是它可能使我們達到的狀態,我們沒有在購買產品,我們買的是廣告的幻夢泡影。另外,由於廣告只會運用簡單的論述方式,廣告中的一切都很淺碟,問題都可以迅速解決,久而久之我們就習慣於這種方式,把所有問題簡單化,而不做複雜但是深度的思考,到最後我們讓廣告來表達我們的想法並且深信那是自己的想法,這是危險的,尤其是政治廣告。政治廣告不說明候選人政策,但是盡可能展示其光鮮亮麗的一面來獲得選票,我們投票給政治人物不是因為我們知道他是最優秀的,而是他的形象更貼近我們想像中的樣子,我們不依候選人優秀與否投票、我們不依候選人的政策投票,我們依照我們的幻想投票。
如今大眾正在重新定位學習的意義。這便導引出我要強調的第二個重點,那就是這種重新定位影響所及,不只是導致課堂功能式微,而且諷刺的是,連教室這種教學和學習場所,也被改造成充斥娛樂活動的地點。(p.325)
最後則是對教育上的影響,眾多研究指出,學習上最重要的是學習方法而不是學習內容,學習方法比內容更能影響我們的人生,而電視將娛樂用教育包裝起來,其影響力正逐漸摧毀現有的課堂文化。
電視上的教育具有3項特質:
1.隨時可加入:所有節目都必須是獨立的單元,這樣觀眾才可以隨時加入,這扼殺了教育上的順序、連貫性等特質。
2.避開疑問:為了讓觀眾看得滿意,避免轉台,內容必須淺白易懂,不能有記憶、鑽研跟應用的內容。
3.避開闡釋:電視教學透過戲劇、動態影像和音樂去呈現,其中假設、辯證和說理等需要進行思考的方式不會出現在電視上。
因為這些特質避開了思考,觀眾不會去內化這些資訊、不會跟自身知識產生連結,也就不會真正學到知識,比起內容,觀眾更注意在聲光效果和戲劇效果上,而這不是教育所注重的東西,觀眾會因此學得開心,但是不會有所成長。
圖片來源:Erik Mclean
對作者來說,電視的定位就是娛樂功能,電視最優秀的功能就是娛樂,也應該被限制在娛樂之內,糟糕的地方在於,它把一切事物都娛樂化且自然而然地進入人們的生活之中,人們不和訊息對話、不做思想上的交流和不因訊息產生行為改變,只是讓其娛樂自己。電視強大的娛樂能力促使人們把現實的生活搬到電視上,政治辯論、手術秀、法庭審判和各種實境秀,但融合了電視娛樂的本質,這些事物原先想傳達的意義已經大大被改變了,人們只會看到最為情緒飽滿的一面,卻無法體會到這些事物應有冷靜理性的一面。從電視進入生活到生活進入電視,所有的產業和所有的工作不再專注在自己本身而是專注在演藝技巧,這些影響透過電視散布到螢幕外的世界上,使所有產業都成了演藝業。
這也造就了一開始的電視只是反映文化,到後來它成了文化的一部份,我們對電視上播報的內容不產生懷疑、電視上播報的內容就是公眾論述的主流,如果舊有文化跟電視上的內容不合,那該檢討、改進的是舊有的文化而不是電視本身。電視的隱喻取代了文化上的內容,它排擠舊有文化上一些相當重要但是不合適在電視上出現的東西,把這些舊有文化上重要的本質換成了更有娛樂、更適合電視螢幕的樣式,然而接收電視媒體的受眾會認為這就是文化本身的樣子,進而改變舊有文化,我們的文化也因此從嚴肅向膚淺靠攏。
政府專制竟然完全被另一種問題取代,也就是如今「公司國」藉電視控制美國公共論述流通的問題(P.308)
這項特質結合電視沒有歷史的語境,訊息就可以被當權者所操弄。如果現有思想是當權者不喜歡的,只要透過電視播報,使其淺碟化、破碎化就可以把思想取而代之,電視強大的傳媒能力使其他傳媒望其項背,擁有絕對的話語權,透過電視,掌權者能掌控論述、改變文化和創造思想,以前當權者會查禁思想、現代的當權者則取代思想。
圖片來源:Van Tay Media
反制之道,作者提了兩個,一個是用電視去教育大眾怎麼看電視,透過電視強大的傳媒能力去教育群眾,但不免是個悖論,事實上這個意見就連作者自己都覺得荒謬可笑。另一個則是透過課堂教育,教導人們要怎麼正確的使用電視,作者後續也確實出了一本如何看電視的書教育大眾,但是冀望教育就能解決訊息過度娛樂化未免太過樂觀,科技帶來的改變還是要由科技來解決。
雖然全書看似在談電視娛樂化的影響,但是我認為其本質是在說明我們要從那裡獲得資訊、獲得什麼資訊跟該如何使用資訊。結合作者一開始提到的物品隱喻,每項科技都有自己的語境和隱喻而他們不一定對我們的文化是友善的,但是科技帶來的便利性會使我們毫不猶豫地去擁抱這些科技而不去注意他們可能帶來的危害。電視作為娛樂工具無疑是優秀的,其最大危害是把所有的東西都娛樂化,使我們面對嚴肅議題時不再認為這些議題很重要,當我們忙碌地吃著這些娛樂化後"垃圾食物",我們就沒有時間去思考其中的深度或是不同的面向,久而久之就會喪失思考的能力,訊息要我們笑就笑、訊息要我們哭就笑哭,我們讓訊息掌控我們,因此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教育,而是可以取代電視地位、有邏輯語境又不被當權者所掌控的東西,在這個時代,網路出現了。
讓書中人物感到痛苦的,並不是他們用發笑來取代思考,而是他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發笑,還有為什麼自己不再思考。Brave New World by Aldous Leonard Huxley
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出現取代了電視的統治地位,人們所獲得的資訊更是爆炸性的成長,訊息更加娛樂化也更加破碎,這樣看來我們的處境豈不是比被電視統治更為糟糕了嗎?不同處在於,訊息也會被網路保留起來,這就和電視的語境有了差別。網路使得訊息的歷史變得有跡可循,政治人物比電視統治的時代更容易被挖掘出來其言行前後不一、雙重標準。雖然假資訊、偽語境依舊大行其道甚至傳播更加迅速,但比以前更容易被揭發、被指正,其修正速度亦同樣迅速。訊息的餵養也不再是掌握在當權者手上,雖然當權者的控制和操弄能力變得更強大,但是現在一般民眾都能在網路上宣傳思想、表達看法。網路的破壞力確實比電視更凶狠,但它也提供了我們另一種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思考。我認為不論時代怎麼演進、科技如何變化,資訊娛樂化其實是大眾的選擇,我們就是喜愛這些娛樂化的訊息,就是喜歡腥羶色、PTT廢文、抖音短片和動物萌圖,各傳媒製作人不過是順應潮流,從獲得群眾注意力之中賺取利益罷了,對這些訊息的處理還是要回歸到受體本身,也就是我們本身,不要對訊息內容照單全收,去查核、驗證和選擇訊息的來源,去反駁、提問、討論和思考訊息的本質,唯有思考才是不成為訊息奴隸的唯一途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