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7|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三宅一生:解構服飾的意志

    1945年,廣島有位一年級小學生,親眼目睹原子彈爆出蕈狀雲,鮮烈的色彩一直停留在腦海之中。但他跟母親卻雙雙中了原爆毒氣!這位小孩子長大之後,則成為鼎鼎大名的服裝設計師,他就是三宅一生。童年的傷痕,讓他走起路來,一癲一跛,到了中年,事業鼎盛之際,毒氣更延伸到脊椎骨,所幸動了手術才挽回生命。細究三宅的創作原點,卻是童年的原爆記憶。
    初見三宅一生的服裝秀,總讓人覺得身體散發出一股生生不息的脈動。他從和服得到靈感,援用「一塊布」的概念,使身體挺立於大地之上,與大自然相連起來。而他又自葳歐蕾 ( Vionnet ) 學到斜裁的技巧,解構西服的均衡美,重新翻修身體的表面意義。
    傳統西服往往以腰部為基準,將身體切離成兩半。美醜的標準,端賴身體上下的均衡;這從設計圖的上身與下身所標示的比例,即可得到證明。顯然,這是受到藝術裝飾風格的影響,一切追求華麗美的表層。因此,整個身體在西服的包裹下,淹沒了精神的動力,無從顯露身體跟宇宙間互動的美感。
    三宅一生的作品,卻促使肉體跟服裝產生新對話與新交流,使體內壓抑已久的精神脫殼而出,衍生身體的存在感。這就是他初期創作的特色;或稱之「大地美學」。他從大自然汲取靈感,如貝殼、海藻、石頭等等,都能使他浮想聯翩;而日本的傳統,也供給他源源不絕的養分,如和紙、綿、竹、絲等。在造型方面,日本文化中的忍術裝、和服、丁字褲,甚至黑道的刺青,也都是他思索的對象。
    細究三宅的創作原點,卻是童年的原爆記憶。他出身於廣島,小學一年級時,親眼目睹原子彈爆出蕈狀雲,鮮烈的色彩一直停留在腦海之中。三宅平時幾乎絕口不提此事,不過身為創作者,童年經驗難免成為自己美學體系的一個起點。成人之後,他決定踏入服裝設計一途,這在日本需要很大的決心與毅力,因為這個行業向來是女性所包辦的,因此,三宅首先必須超越文化的框架,才能一圓己夢。
    自多摩美術大學畢業後,三宅一生於1965前往巴黎進修,先後在姬龍雪與紀凡希旗下當助手,為顧客製作高級訂制服。1968年5月,巴黎大學生高舉反體制的大旗,發動罷課,工人團體也跟進罷工,整個巴黎沸沸揚揚。三宅在這場騷動中,看見每個人的身體散發出無止息的能量,街頭處處引爆激昂的活力。他放棄工作,走上街頭,成為群眾的一員。後來他指出,經過學運的洗禮,使他重新思考傳統文化與西服的關係;當然,那種優雅的高級服裝,也就被他拋諸腦後了。
    巴黎旅居期間,三宅一生經常前往倫敦觀察街頭文化。披頭合唱團的魅力,嬉痞、暴走族的的青年文化,都給予他不少靈感。在巴黎五月學運之後,他告別舊大陸,轉往新世界,在紐約的賓恩 (Beene) 旗下擔任助手。總結他的學習經驗:在巴黎,三宅學習到高級訂製服的製作技巧;在紐約,則認知到服裝的實用性與功能性,也學到經營與管理的方法。
    1970年,他返回日本,成立三宅一生設計工作室。翌年,他在紐約舉辦服裝秀,1973年更進軍巴黎,介紹他的創作,一時之間,佳評如潮。三宅一生能夠一鳴驚人,部分要歸因於日本設計師所建立的「巴黎模式」,因為先前有森英惠與高田賢三在法國打下基礎,這使得後起之秀比較容易立足。
    當時三宅以「服」的概念,來凸顯自身的衣裳哲學。他指出,日本有三種服裝,一是和服,一是洋服,而最後一種是「服」;而「服」意味著幸福。他的作品既非西洋、又非東洋,超越了國家的界限;他經由解構的精神,推出新式的服飾,來體現身體的動力感,卻又兼具舒適實用。
    風靡全世界的牛仔褲,是用棉布為材料;三宅發現,日本的庶民服,也是以棉布為素材,既輕盈又透氣,一年四季都適用。出於對於棉布的喜愛,他投下不少的心血來開發新棉布,這正是三宅一生不同於其他設計師的地方。NHK衛星台曾推出一部紀錄片,報導三宅旗下的布料工廠。他手下的研究員,常常在思索心布料的開發,以能適應三宅新作品的需求。
    這部紀錄片,也特地拍攝三宅如何生產那些皺摺衣服:師傅以繩子綑綁布料後,放入高溫的窯內,然後布料就會定形,成為將來製衣之用。當身體一穿上皺摺服,整件衣裳起伏不平的形狀,往往散發出無秩序的表情,從而震動人體的惰性,讓萎縮已久的野性,奔放出來。三宅這個階段的作品,正為他第二期的作品鋪路。
    1989年,三宅推出皺摺系列,主題是「Please, Pleats」。這系列的作品,突顯了科技美學,他使用經過凹凸不平的紙板,予以加熱處理而成的合成纖維布製作衣服。完成後,穿在身上,其輕盈無形的體觸,帶給身體一種浮力感。在三宅的第二期作品中,科技除了呈現美感外,更提供了方便與舒適,而且皺摺系列的衣服,可謂收放自如,相當適合旅行時攜帶外出。
    三宅一生的創作理念,說起來與前衛劇場有不謀而合之處。日本導演寺山修司的劇場,往往透過觀眾的參與,演出才算完成。三宅曾經說過,他的作品,其實只完成一半,另一半有賴身體的參與,才得以完成。所以,三宅的作品未必針對傳統的標準身材而設計,即便是衰頹的老翁,穿上三宅的衣服,依然可以顯現身體的另類之美。
    三宅作品,不僅獲得國際的好評,同時美術館更將他視為藝術家。他曾前往美國、法國、英國等的美術館舉辦展覽,荷蘭的美術館也收藏他的一些作品,而他也受邀參加威尼斯的雙年展。對於一位服裝設計師而言,這些經歷,無疑是至高的榮耀。
    綜觀三宅一生的創作歷程,他置身於日本文化,又在西洋傳統下學習,加上從第三世界(如印度、西藏、非洲)的文化中吸收養分,但卻能夠獨樹一格,建立自身的美學。在他的操作下,身體儼然成為精神的表現體,呈現一種沉默的鮮明節奏,因此也就能發揮空前的自主性。總而言之,三宅一生改寫了服裝文化的歷史。
    值得敬佩的是,三宅一生他並不以本身的國際名聲而滿足,他仍持續埋首於創作。在一次受訪中,他提到勇氣(courage)、自信(confidence)、持續不懈(continue)這三C,仍舊是他期勉自己為未來世界形塑新形象的座右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